自從瑜伽輪這個神器風靡瑜伽圈後,伽人們學習瑜伽輪課程的熱情越來越高漲,很多伽人都人手一輪,但是最近很多小夥伴反映說不知道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的輪輪,恰巧今天小編偶遇了尚汀瑜伽學院的肖國軍老師,向他表達了小夥伴們的心聲,而肖老師給小編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更新下瑜伽輪的課程中最基本的幾個體式吧,初學者可以練起來啦!在肖老師的工作坊開設前我們先自己get一下新技能吧!
1、進入:坐立山式,腳掌相對,膝蓋向兩邊打開,腳跟在膝蓋的橫穿線上(不是完全貼近骨盆),手把臀肌向兩邊撥開,讓兩個坐骨穩穩的坐實在地面上,吸氣,延展脊柱,呼氣,身體向前向下將瑜伽輪放於胸骨柄下方,下巴落於輪上方,調整脖頸在舒適的位置,雙手掌心朝上,向前自然攤開。
2、保持:腹式呼吸3-5分鐘,膝蓋如有壓力,在膝蓋下方放瑜伽磚塊。
3、退出:隨呼吸,指尖推地,上升緩慢回正,雙手託膝蓋下方,緩慢的向中間併攏,雙手環抱雙腿呼吸3-5次,腿伸直退出。
4、作用:可以填補身體與地面的距離,作為支撐,緩解肩膀與脊柱的緊張,更適合陰瑜伽放鬆。
5、功效:改善髖關節外展與外旋靈活性,釋放骨盆壓力,激活負交感神經,改善睡眠質量,促進骨盆區域的血液循環,調節生殖系統問題,生理期練習極佳。
1、進入:坐立山式,腳掌相對,膝蓋向兩邊打開,腿根在雙膝的橫穿線上(不是完全貼近骨盆)將瑜伽輪貼在臀部後側,隨呼氣,身體向後下躺在瑜伽輪上方,雙手十指相扣放於脖頸後側,完全放鬆胸口和脖頸,隨呼吸自然下沉。
2、保持:腹式呼吸或胸式呼吸(更好的舒展開肋間肌)2-3分鐘,如腰椎不適,將瑜伽輪放於胸骨後側,在保持的練習中手可能會發麻發漲,屬於正常現象(證明您的肩膀僵硬),發麻過後的一分鐘內緩慢退出體式。
3、退出:隨呼吸下巴內收,上身緩慢回正,雙手託膝蓋下方,緩慢的向中間併攏,雙手環抱雙腿呼吸3-5次,腿伸直退出。
4、作用:符合脊柱的弧度,支撐往後背,讓力量能放鬆伸展到脊柱的每一個椎體。
5、功效:在束角式功效的基礎上,舒展胸腔,改善呼吸系統,舒展肩頸,釋放肩頸壓力(胸悶氣短及肩頸問題練習極佳)。
1、進入:坐立山式,雙腿向外打開90度,雙腳回勾,大腿前側用力,手把臀肌向兩邊撥開,讓坐骨穩穩坐實地面,吸氣延展脊柱,呼氣身體向前向下雙手掌心朝上,向前自然攤開。
2、保持:腹式呼吸2-5分鐘,腿後側緊張可彎曲膝蓋緩解。
3、退出:隨吸氣指尖推地,上身緩慢回正,雙手託膝蓋窩下方,緩慢的屈膝向中間收回併攏,雙手環抱雙腿呼吸3-5次,腿伸直退出。
4、作用:可以填補身體與地面的距離,作為支撐,緩解肩膀與脊柱的緊張,更適合陰瑜伽放鬆。
5、功效:舒展大腿內側肌肉,調整腿型,促進骨盆區域的血液循環,調節生殖系統問題,生理期練習極佳。
1、進入:坐立山式,屈雙膝,小腿大腿90度,雙腳打開與髖同寬,瑜伽輪放於背後,呼氣身體後躺,吸氣雙手在脖頸後抓住瑜伽輪內側,隨呼氣,腿推直,讓瑜伽輪貼近後背,手肘頭頂去尋找地面,隨吸氣屈膝臀落回地面。
2、保持:保持呼吸來回滾動3-5次(頭頂落地看用後腦勺落地)
3、退出:隨吸氣,屈膝臀落回地面,雙手放開瑜伽輪,環抱雙腿放鬆。
4、作用:符合脊柱的弧度,支撐住後背,讓力量能放鬆舒展到脊柱的每一個椎體,同時手從上抓住瑜伽輪內側能讓肩關節處之最正位的外旋位置上。
5、功效:放鬆後背肌群,舒展胸腔,改善駝背含胸,舒展肩膀,改善肩頸僵硬。
1、進入:金剛跪姿雙膝分開與髖同寬,瑜伽輪放於身體前側,呼氣,身體向前向下,胸口下巴落於上方,雙手自然放鬆,掌心朝上。
2、保持:腹式呼吸5次。
3、退出:吸氣手掌推地,上身直立,雙膝併攏回到金剛跪姿。
4、作用:支撐住身體,讓臀部更好的坐實於腳跟,雙肩更多的放鬆。
5、功效:放鬆全身,讓脊柱回到向嬰兒一樣的一級曲度,釋放脊柱壓力。
1、進入:先來到貓式,瑜伽輪放於頭頂前方,保持臀部在膝蓋的正上方,雙手落於瑜伽輪上方,吸氣,手臂伸展延展脊柱,呼氣,保持肩膀外旋向下沉向地面,保持小腹微收,頭部自然放鬆。
2、保持:胸式呼吸3-5分鐘。
3、退出:吸氣,肩膀上提,呼氣,雙手還原貓式。
4、作用:作為支撐讓手臂抬高,更好的舒展肩膀,防止塌腰。
5、功效:舒展肩膀,緩解肩頸問題,肩周炎練習此動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