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運動必知找準骨盆底肌巧鍛鍊

2021-02-23 知媽堂孕期教育中心


準媽媽骨盆底肌運動ING

曾經有一位媽媽在家裡打噴嚏時,突然覺得自己好像破水了,就迅速和老公衝到醫院,結果醫生檢查發現,這一場虛驚都是因為骨盆底肌鬆弛惹的禍。除此之外,孕期尿急、尿頻屬於正常現象,那都是因為日益增大的子宮對膀胱的壓迫造成的,如果孕媽媽感覺總有尿意也不必難為情。


無論是懷孕還是生產,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對我們的骨盆底肌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由於懷孕期間胎兒的重量導致骨盆底壓力不斷增大,即使還沒有經過陰道分娩,但此時骨盆底部肌肉已經處於拉伸狀態,所以如果不加以鍛鍊,產後這部分的肌肉一方面不如產前結實,另一方面恢復速度也會很慢。
骨盆底肌鍛鍊產前產後好處多
在孕期持續進行骨盆底肌的鍛鍊好處多多。
在懷孕期間可以增加膀胱控制力,減少孕期尿失禁的狀況,增強骨盆底肌承擔子宮重量的負載能力。通過鍛鍊的骨盆底肌,在分娩時良好的盆底肌彈性可以減輕準媽媽的產痛,加快順產產程。


寶寶出生後,之前經過鍛鍊的骨盆底肌的彈性和恢復能力都會比較沒鍛鍊過的更快更好,這在很大程度解決了很多女性顧慮順產會影響夫妻生活質量的顧慮。而且,骨盆底肌的鍛鍊可以持續在女性各個階段的生活中,長期鍛鍊甚至還能提升女性性快感,提高性生活的質量。


不得不提的是,骨盆底肌對男性的生理健康也很重要,現在的準爸爸們多數都是長時間坐辦公室,長期開車上班,盆底肌變得鬆弛,很容易發生前列腺疾病,影響男性功能,鍛鍊盆底肌可增強前列腺的血液循環,肌肉彈性,使局部靜脈血液循環改善。所以,準媽媽可以與準爸爸一起進行骨盆底肌的鍛鍊哦!


如何找到我們的骨盆底肌
骨盆底肌由重要的骨盆底部肌肉群組成,分別分布在骨盆前方恥骨,脊柱末端的尾骨,和骨盆底部的坐骨,尿道、陰道、直腸貫穿骨盆底部。骨盆底肌主要是固定膀胱、子宮,直腸臟器的正常位置,維持排尿、排便等多項生理功能。


用一個簡單的方法就可以感覺到盆底肌的肌肉,當你在小便的過程中強行停止一兩秒鐘的時候,那一部分收緊的肌肉就是我們說到的骨盆底肌。

鍛鍊骨盆底肌的5大體式
針對骨盆底肌的鍛鍊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站立、坐、臥都可以進行。

【第一種:站式】
保持站立姿勢,慢慢踮起腳跟的同時配合呼氣,此時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並進行收縮;在呼氣時腳跟緩緩落地,同時放鬆盆底肌。此姿勢可以扶著椅子或牆來練習。如果您願意,也可以準備幾支自己喜歡的節奏合適的音樂,邊聽邊做骨盆底肌的收縮練習,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第二種:坐式】

坐姿的方式有較多的選擇,我們可以坐在椅子,分娩球甚至是馬桶上進行。選擇此姿勢時,需要背部舒展雙腳平放於地板,雙膝可以自然分開。先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然後再配合呼吸進行收放練習。此姿勢在家裡或工作場合都可以隨時隨地做。另外,還有一種盤坐式的練習方式,可以把雙腿交叉盤坐在瑜珈墊或床上,然後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並進行收縮,這種姿勢也可以同時打開骨盆並加速骨盆處的血液循環。

【第三種:仰臥式】
此姿勢適合平躺在瑜珈墊上或床上(床面最好不要太軟)。身體仰臥狀,屈膝讓腰部充分的與床面接觸,放鬆全身,先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然後再配合呼吸進行收放練習。的方式相比較而言更適合產後的女性鍛鍊,對於孕期的媽媽而言這種方式會壓迫到我們的下腔靜脈,所以在懷孕期一般不採用這種方式鍛鍊。

【第四種:板凳式】
板凳式在瑜伽體位裡也叫四角支撐體位,需要雙手打開與肩同寬,五指分開均勻受力,同時雙膝打開與髖同寬,腳背放鬆背部放平。此時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過度的去塌陷腰部,儘可能讓背部像一個板凳一樣平整。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然後再配合呼吸進行收放練習,這個體位更容易找到盆底肌的位置,比較適合孕期的媽媽練習。

【第五種:騎跨式】

將雙腳分開略比肩寬,腳尖自然朝外,骨盆端正,吸氣時將雙手體側高舉過頭頂合掌,呼吸屈膝下蹲,讓雙手回於胸前,手肘抵在膝蓋內側,充分打開髖部,為寶寶騰出更多的空間,也為順產做骨盆開度的準備。上背部儘可能舒展,如果蹲下感覺腿部支撐力量不足的孕媽媽,可以在臀部下方放上長條抱枕,將臀部落於上方,但最好不要把所有的力量都放於枕頭上,在這個姿勢上,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然後再配合呼吸進行收放練習。放鬆休息時可將臀部落於枕頭上,放鬆之後可繼續進行,在這個體位的基礎上進行骨盆底肌的練習。

練習骨盆底肌的注意要點
為了讓骨盆底肌練習達到更好的效果,需要準媽媽和產後媽媽注意練習骨盆底肌的要點:通過控制呼吸來增強骨盆底肌的控制能力。


在骨盆底肌的鍛鍊過程中伴隨呼吸慢慢的收縮,慢慢的放鬆。不要急收、急放。就好像讓我們的骨盆底肌在乘坐電梯一樣,分層次,有過程的進行收放。剛開始練習的時候可能會感覺不太好配合自己的呼吸,呼吸的時間也會比較短,骨盆底肌的收放也不是那麼自如,沒有關係,呼吸方式配合骨盆底肌的收放練習,可以伴隨著長時間的反覆練習得到提升。剛開始練習時可運用一種自己能夠很好掌握的呼吸方法,時間長了可以慢慢的調整,最後一定能夠靈活運用。

相關焦點

  • 產後骨盆底肌恢復訓練的運動方案
    摘  要:文章針對產後骨盆底肌恢復訓練的必要性進行分析。產後康復訓練能夠降低產婦產後各類疾病發生率,保持產婦健康,對其產後生活質量的提升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根據產後產婦骨盆底肌恢復的需求、產婦的身心特點等。提出科學的骨盆底肌恢復訓練的運動方案。
  • 女性骨盆底鍛鍊系列之三:骨盆底相鄰肌肉的鍛鍊
    (1) 感知腹肌收縮,骨盆放鬆仰臥,彎曲膝蓋,雙足放平在地板。盆底肌完全放鬆。發出「嘶嘶嘶嘶嘶」的音節,完全呼氣。你是否感覺呼氣後腹肌逐漸在收縮?你是否感覺在腰線處的腹圍如何縮小?你是否感覺對骨盆底的逐漸向下施壓?
  • 骨盆底肌肉鍛鍊
    骨盆底部是由肌肉層和其他組織組成的,這些肌肉和組織層像一張吊床般從背部的尾骨伸展至前面的恥骨。男性的骨盆底肌肉支撐膀胱和腸管;女性的骨盆底肌肉支撐子宮、膀胱和腸管。它同時也作為控制閥門包繞道在尿道周圍。當腹腔壓力增大時(如咳嗽),它就會收縮以防止尿液漏出,當排尿時它就舒張。
  • 孕婦如何鍛鍊骨盆底肌?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這一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盆底肌我們自己很難看到,但是卻可以感覺得出來。如果你在小便的時候,收緊肌肉,控制住小便,那麼這個收緊的地方,就是盆底肌。
  • 骨盆底肌鍛鍊
    為什麼說女性骨盆底的脆弱是百病之源?女性骨盆底肌肉鬆弛會導致壓力性尿失禁,比如打噴嚏、大笑或運動(如跑步、跳繩)時,腹壓瞬間升高,骨盆底肌肉衰退,無法瞬間產生對抗壓力的動作。盆底肌的鬆弛也影響性生活質量。跟骨盆運動相關的肌肉有40多種,包括腹肌、背肌、腰肌,臀肌,大腿肌和盆底肌。
  • 女性骨盆底鍛鍊系列之三:骨盆底相鄰肌肉腹肌、臀肌和內收肌肉的鍛鍊
    更多精彩內容,請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脊柱健康」app (四)如何感知和鍛鍊與骨盆相鄰的肌肉(腹肌、臀肌、內收肌)?現在發出「夫夫夫夫夫」的音節,呼氣更快更強一些,然後再發出「哈哈哈哈哈」的聲音,這次呼氣更加用力。最後,在練習時咳嗽,呼吸更快更強。
  • 女性骨盆底鍛鍊系列之:如何鍛鍊盆底肌肉
    以下的練習會幫助你認知到不同的肌肉參與運動:1、盆底受到壓力時參與的肌肉2、和盆底相關的肌肉(1)感覺盆底肌  坐姿,用力吹氣球,你會感覺到骨盆下部有塊區域在用力,這就是骨盆底區域。(2)感覺骨盆底在壓力下的反應:  ①當你吹氣球時,你可能會想小便;②感覺骨盆底向下壓;③感覺骨盆底區域自身很強烈的收縮,甚至往上提。   當你用力吹氣球時,發生了什麼? 你的腹部收縮,部分壓力指向咽喉方向,部分壓力指向骨盆底。如果盆底肌肉薄弱,腹部的壓力會導致撒尿的急迫感。
  • 產後骨盆的運動方式
    孕期骨盆底肌肉長時間被牽拉的很長,骨盆底肌肉如果過分鬆弛就會引起尿失禁,甚至子宮脫垂。
  • 產後骨盆底恢復的最佳時間,媽媽們別錯過
    所以骨盆底鬆弛對女性的生活影響很大,尤其是夫妻之間的那些事。對於骨盆底修復很多媽媽可能不太了解,為什麼分娩以後盆底肌就鬆弛了,他到底有哪些因素引起,有沒有什麼預防是措施?什麼叫骨盆底?胎兒娩出後由於孕期及產時的過度牽拉及損傷,中層肌群往往比較容易疲勞受損第三層為內層,從恥骨延申到骶骨,這部分肌肉主要有兩側的肛提肌構成,支撐著骨盆和脊柱。所以每一組肌群都有他特有的功能,孕期時的腹部牽拉及腹部的十月負重使得肌肉過度的延伸引起肌群的勞損。
  • 骨盆底肌過度虛弱的運動
    然而凱格爾運動,真的對骨盆底肌健康有幫助嗎?多數聽到骨盆底肌失去該有的能力時,都會聯想到「啊~那應該來做做凱格爾運動了!」骨盆底肌過度虛弱的運動!凱格爾運動你真的了解嗎?想想當你突然打噴嚏或是咳嗽時、跑步跳躍時,一股強大壓力往下衝、或者持續性的震蕩,這時候骨盆底肌都應當是能夠適時接招的喔!但是,一旦骨盆底肌失去張力,就可能咳嗽與噴嚏時漏尿,而這不只發生在產婦身上,許多運動頻率高的人,也發生了類似狀況,這時候,如果他們繼續做凱格爾運動,可能骨盆底肌失能狀況會越來越嚴重!(明白說,骨盆底失能不見得需要的是凱格爾運動!)
  • 女性骨盆底鍛鍊系列之二:如何鍛鍊盆底肌肉
    以下的練習會幫助你認知到不同的肌肉參與運動:l 盆底受到壓力時參與的肌肉l 和盆底相關的肌肉1.盆底肌的定位(1) 感覺盆底肌坐姿,用力吹氣球,你會感覺到骨盆下部有塊區域在用力,這就是骨盆底區域。
  • 孕婦骨盆肌肉鍛鍊的四種正確方法
    1鍛鍊方法一具體方法:孕婦仰臥,頭部墊高,雙手平放在身體兩側,雙膝彎曲,腳底平放於床面,像要控制排尿一樣用力收緊骨盆底肌肉
  • 建議女子多鍛鍊,首選運動「普拉提」!加強骨盆底肌提高「愛」!
    普拉提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學習如何接合和控制骨盆底肌和腹部內部的肌肉,包括女子生殖器官。普拉提,尤其是在訓練器上的健身方法,可以塑形並激活堅硬的身體。像麥當娜,查理茲和傑米等名人都很喜歡用訓練器來做普拉提。
  • 【產後修復】孕期產後一定要做的凱格爾運動
    Hello各位準媽媽們,今天來給大家分享、科普一個孕期和產後都要做的運動——凱格爾運動(即盆底肌鍛鍊) 不明白,什麼是凱格爾運動?下面給大家科普一下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又稱為骨盆運動,於 年被美國的阿諾·凱格爾醫師所公布,藉由重複縮放部分的骨盆肌肉(亦是現在俗稱的「凱格爾肌肉」)以進行。 凱格爾運動常被用來降低尿失禁、婦女的產後尿失禁問題。凱格爾運動的目的在於借著伸展骨盆底的恥骨尾骨肌來增強肌肉張力。
  • 女性如何通過運動來修復骨盆底肌?
    女性的骨盆底肌肉受損,其力量會減弱,這可能會導致女性發生尿失禁現象,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運動來防止產後尿液滲漏,一般來說,女性應在分娩後42天返回醫院進行骨盆底肌健康檢查,分娩42天是修復骨盆底肌肉的最佳時間。
  • 激活女人骨盆底肌
    女性身體在各個時期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而骨盆底肌群對於女性的生活來說及其重要。如果骨盆底肌群伸張性差,不僅會造成難產,還會威脅到母嬰的生命安全。現在女性破腹產的案例日益劇增也跟骨盆底肌群的韌性好壞有一定的關係。怎樣感受骨盆底肌群的收縮?除了心理上的治療外,平時針對性的鍛鍊也是讓女性恢復自信的重要方式。雖然患有骨盆底肌群鬆弛的女性也想儘快掌握其肌群的鍛鍊,但事實上並不容易做到。
  • 骨盆運動示範圖分享給你3分鐘塑身運動造就好身材
    反之,有的孕媽媽雖然骨盆的大小正常,胎兒也不大,卻因思想負擔太重,產前休息不好,分娩時宮縮不好,產程時間過長,最後身體疲勞無力,從而發生難產。骨盆的大小才是影響難產的關鍵因素按照通常的觀念,骨盆越大順產的機會就越大。而產前檢查中很重要的一項是測量骨盆直徑,以決定分娩方式。這就表示骨盆大小對於孕媽分娩起著關鍵作用。
  • 聽說孕期不能遊泳?0-40周孕媽媽,如何制定孕期運動計劃?
    最近後臺有媽媽諮詢到,孕期究竟可不可以遊泳?女星唐藝昕曾經也在微博曬出自己孕期遊泳的照片,上了熱搜.照片中的她,狀態極佳,還說:「孕期最愛的運動是遊泳.」對此,不少網友很驚訝:懷孕了,還能遊泳嗎?紛紛提醒她注意安全,保護好肚子裡的小寶寶. 孕期遊泳安全嗎?有哪些注意事項?
  • 孕期小課堂:五種助產運動
    (1)鍛鍊盆骨底的肌肉目的:骨盆底肌肉有支撐並保護子宮內胎兒的作用
  • 產後恢復:骨盆底肌無力影響工作生活!這4個動作輕鬆搞定問題!
    那麼今天我們就講一講如何修復骨盆底肌!01什麼是骨盆底肌骨盆底肌,是一張寬的肌肉薄片,是骨盆底最大的部分,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肌肉。02為什麼要修復骨盆底肌孕期隨著胎兒發育,子宮重量增加,長期壓迫骨盆底部,骨盆和盆底肌一定會受到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