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職業生涯真的很短麼?35歲之前你需要做好這幾點!

2021-01-10 匯智動力IT學院

關於程式設計師「35歲的坎兒」這個話題,似乎始終縈繞在IT圈子裡揮之不去——它不僅引來程式設計師老前輩的輪番感慨,也令初入職場的IT新人倍感焦慮,更直接地體現在網際網路公司招聘簡歷表上:「僅限35歲以下」、「超過35歲不考慮」……

或許以下現狀能說明一些問題:

這一點其實在網際網路公司愈發明顯:隨著應用平臺激烈程度逐日攀升,公司各大小項目開發周期短、更新迭代頻次加快的需求也是日甚一日,程式設計師加班(熬夜)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家常便飯;

IT圈日新月異的技術應用,需要程式設計師在兼顧忙碌工作的同時還要抽出時間來自主學習(緊跟時下熱門技術算法確保不掉隊),這也是對程式設計師工作和學習兩種能力的雙重挑戰;

相對於國內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而言,各公司各行業對IT人才的培訓速度明顯滯後,而為了確保新鮮技術的活躍度,從業者年齡開始逐步年輕化,如此一來不少程式設計師開始在35歲以後轉到管理崗,以便培養更多專業的IT程式設計師人才。

可以看到,以35歲為分水嶺,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生涯路徑會出現一個相對拐點。

而在這一不得不面對的事實面前,作為一名程式設計師又該如何積極應對呢?我們不妨拿軟體測試開發來舉例,看看小白萌新如何遵循職業路徑實現由基礎到高階的職場躍遷:

軟體測試第一階段:

這一階段所列各項屬於小白萌新入門必備,學員需要通過基礎學習,掌握測試基礎、作業系統Linux以及資料庫MySQL的相關概念及操作邏輯。

完成基礎學習之後,接下來要學的便是手工測試部分,通過對缺陷管理、測試流程和測試設計的學習掌握,具備一定的手工測試能力。

最後一部分,通過項目實戰的模擬演練,從功能測試、回歸測試、數據測試等多個測試維度進行鞏固提升。

在這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匯智動力學院會從線上視頻講解、線下面授實操以及班級群全程輔導等多個維度對學員進行全面地、系統化培訓提升,確保學員在規定的課時內消化、吸收並牢牢掌握所有內容,在此基礎上通過對面試能力的指導,助力學員成功就業。

成果:完成第一階段的程式設計師可勝任初級測試工程師工作。

軟體測試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相較第一階段而言,學習內容的深度又提升了一個層次,對應的後續就業和崗位選擇性也更多。

這個階段同樣也分為三個部分:

1. 第一部分要求學員掌握編程基礎Python、網絡基礎及單元測試unittest。

2. 第二部分的學習,圍繞自動化測試Selenium、接口測試postman、性能測試JMeter進行深度剖析。

3. 第三部分當中,學員會接觸到UI自動化測試、接口自動化測試及性能測試部分。

可以看到,第二階段對項目實操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整個學習過程匯智動力學院的指導老師同樣會對學員的日常疑問難點進行悉心講解。

社群中不定期的直播課福利還可增加學員對相關測試能力的深度認知,讓理論和實踐做到更深入的有機結合,從而奠定學員紮實的項目實操基礎。

在結業後、就業前,通過對面試能力的指導,增加學員拿到高薪offer的概率。

成果:完成第二階段,可以勝任測試工程師/自動化測試工程師/高級測試工程師工作。

此外,還有第三和第四階段的進階內容,因為和主題關係不大,所以這裡不再展開描述,感興趣的程式設計師小夥伴可以通過傳送門查看關於軟體測試開發的詳細闡述《軟體測試開發到底是做什麼的?行業錢景如何?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可以看到,不同階段對於程式設計師的能力要求也是有所區別的,且遵循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由較繁雜到成體系的進階邏輯。

高級測試工程師段位要求:

高級測試開發工程師段位要求:

而步入職場當中,面對我們開頭所講的幾個場景問題,作為軟體測試開發程式設計師,需明確如下路徑,以便未雨綢繆,迎接自己的35歲職業坎:

測試程式設計師也好,開發程式設計師也罷,在初入職場的階段一定要積累足夠的測試經驗或代碼量,從身居一線開始打磨自己的技術/專業實力,這也是和其他程序眼拉開差距的關鍵階段,後續的職場進階過程中,關鍵拼得就是誰的基本功更紮實。

通過第一階段的磨礪,在這個階段應該具備「對任何新技術都能迅速看透本質,從而快速吸收為自身知識體系一部分」的職場能力,相對於早前低頭走路式的摸爬滾打。

此時應該逐步構築起自己善於思考且仰望星空的能力,技能也開始往系統化、邏輯化方面轉變。

到了這一階段,想必離「35歲的坎兒」也為期不遠了,經過前兩個階段的沉澱儲備,現在的你,不論個人的實戰經驗、架構能力、還是邏輯視野、管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已經遠不再局限於當前的這個技術領域。

或垂直於計劃方向,或上升到管理崗,亦或是跳出舒適圈挑戰更大的項目,只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現狀來做決策便沒錯了。

這裡,匯智妹也附上軟體測試工程師崗位路徑圖,大家來對照參考,或許感觸也會更深:

註:開發程式設計師路徑邏輯大致相同

不可否認,大多數人從事IT行業其實最初都是衝著高薪去的,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如果有更好的選擇,其中一部分人會選擇通過努力來轉到心儀的崗位,而一些水平較差的程式設計師則不得不面臨被淘汰的結局。

而應對35歲的所謂「危機」,程式設計師大致有如下幾種出路(或者說結局方案)

通過豐富的iT技能和自成體系的技術實力,紮根技術方向,以匠人心態持續打磨好自己的產品,一路走到底,成為IT圈子的大拿,倒也跟自己的從業初衷一致。

逐漸的不再滿足於純技術領域的探索,而是思考更多的問題:

典型如雷軍和他的小米集團,算是上述第二點,由基層到管理崗之後,跳出任職公司的範疇,另起爐灶,用科技來改變世界。

從而追求更高層面的人生價值,當然,做出創業的決心和勇氣也是令人欽佩,畢竟,九死一生式的創業生涯,不是誰都玩得轉的。

所以,另一部分「非風險偏好」的程式設計師開始轉行做自媒體/垂直領域達人,相對於雷軍式硬體型創業,這種創業更屬於知識付費型。

畢竟,在這個一部手機就可以做到「我為自己代言」的網絡世界,只要有真功夫、有過硬的內容,不愁找不到分發渠道、不愁找不到自己的精準粉絲,而基於粉絲做商業變現,也就水到渠成。

隨著國內網際網路發展勢頭愈發迅猛,各行各業的數位化轉型進程加快,從網際網路公司「退役」的程式設計師,轉到競爭壓力沒那麼大、且工作氛圍相對更好的一種環境,發揮自己既有的IT價值,倒也不失為應對危機的一種出路。

況且現在流行兼做「斜槓」打工仔,在主業之外兼職搞一些副業,自由又輕鬆,也算退而求其次,過得安逸自在了。

OK,今天就跟大家聊到這裡,不知各位程式設計師小夥伴對於「35歲這個坎」又是如何理解、如何應對的呢?

歡迎下方留言互動,都來說說自己的觀點看法喲~~~

相關焦點

  • 在中國,為什麼35歲會是程式設計師的一道坎?
    C++之父Bjarne Stroustrup可是在中國,為什麼35歲會被人認為是程式設計師職業的終點呢?「學好技術轉管理」關於程式設計師轉崗這件事,現年43歲的老陳應該最有發言權。老陳之前也是開發出身,並且在項目開發一線摸爬滾打了十一年,他一直很享受編寫代碼時的快感,用他的話說,每次在鍵盤上敲打代碼就像是在譜寫一首曲子,特別有成就感。
  • 女子說不能找程式設計師當男友,35歲後的程式設計師就是「不可回收垃圾」
    前言:說起程式設計師,「高薪」是輸出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彙之一,也成為程式設計師的代名詞。雖然程式設計師被定義「多金」,但是隨之的「中年危機」也是綁在了程式設計師這個身份上。隨著年齡的增長確實沒有剛進入這個行業時那麼討人「喜歡」。
  • 過了35歲仍一事無成,該轉行嗎?大器晚成的人,都做好了這三點
    老闆說:「我都35歲了,採購崗位幹了那麼多年,雖然經驗是有,但總感覺自己缺乏核心競爭力,想重新學習點技能,老丁你覺得我該轉行做什麼呢?」我很理解他的苦惱,作為老同學,我也直言不諱地為他提出了幾條建議:一、中年轉職業需謹慎,跨行成本高如果一個25歲畢業不久的職場新人來問我這樣的問題,我可能會果斷建議他常識全新的職業,只要適合自己的都可以去探索。
  • 35歲,是產品經理的職業分水嶺
    這條路的名字叫:職業經理人35歲的門檻,也是我們從產品經理轉變為職業經理人的門檻,與之對應的崗位則是以產品總監為起點,向上還有事業部經理,副總裁,總裁等企業高層管理崗位。我並不想加重你的焦慮,但也不想你在虛假的安全區停留太久,所以我們一起探討了35歲背後的含義,現在,我們有了一個結論,不知道你是否願意面對這個事實。
  • 知乎高贊:35歲失業的中年人,都去了哪兒?
    我曾就職過的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成立20年了,大幾千名員工的平均年齡始終沒超過27歲。30歲確實面臨轉型的問題。畢竟35歲,實打實地算「老人」了。但醫生、律師、建築師等行業,35歲可能還是個職業起步階段,方興未艾。
  • 你需要程式設計師鼓勵師嗎?
    不過這則廣告一經發出,就因涉嫌性別歧視和炒作受到了國內網民的大肆抨擊,最後阿里巴巴只能刪除招聘公告並向公眾致歉。確實如此,在很多人看來,「程式設計師鼓勵師」幾乎是與性別歧視等同掛鈎的。@知乎用戶:其實你們是需要一隻喵吧!聲輕體軟易推倒,膚白貌美有肉球,懂二次元會 Cosplay,發嗲賣萌一級棒,還會代你敲鍵盤。配合程式設計師使用效果尤其佳。
  • 在中國,程式設計師這行能幹一輩子嗎?
    相比於國外的大齡、高齡程式設計師,35歲程式設計師「天花板」,已經成為一個廣為流傳的梗。程式設計師在內的網際網路工作者過年回家,恐怕也沒少被質疑這一行就是碗青春飯。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在他周圍,也暫時沒有可借鑑的前例——身邊35歲的程式設計師其實不少,主要都是leader級別,他們目前也並沒有要轉行的意思。「先升上組長再說吧。」「沒聽說有人轉行」關於轉行這件事,入行接近10年的朱老師也說,「沒聽說過」。
  • 20歲找工作被說年齡小、沒經驗,30歲又嫌老,職業生涯就10年嗎?
    我可以理解她求職碰壁的心情,但是這種觀點是比較絕對化的,否則我早就過了30歲的年紀,難道職業生涯就終結了麼?對此,我是這樣看待的。所以,30歲也好、40歲也罷,都不是失去職場競爭力的理由,只要努力學習,追求進步,我可以說,30歲的簡歷去求職會更有市場。三、珍惜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職業生涯當然不止10年,按照20出頭大學畢業的年紀推算到60歲,起碼也有30多年的持續期。
  • 我是35歲程式設計師,失業後幹啥都賠錢,愁得頭髮都掉光了!
    我,35歲失業程式設計師,幹啥都賠錢,月薪3萬這樣的好日子再也沒有了!如果說現在什麼行業哪個崗位最吃香,無疑就是程式設計師,不管你寫代碼的實力如何,月薪八九千是最低的,在深圳程式設計師的平均薪資超2萬元,成為了最賺錢的職業,超過了傳統的金融行業。
  • 35歲的女性重返職場後,應該做好什麼準備
    對於任何一個職場人來說,35歲,已經走完了三分之一的職場生涯,這個年齡是個坎,很多企業會把這階段的員工作為公司裁人重災區,原因很簡單,35歲之後,人的精力、體力、智力等各方面機能都處在下降的範疇,尤其對高新技術的企業更是把這個年齡段的人成批成批地裁剪,阿里、騰訊、華為……職場女性是一個潛在不公平的職場人群
  • 在面試時,被問到職業生涯規劃該怎麼回答?如何做好職業規劃?
    在面試時,被問到職業生涯規劃該怎麼回答?如何做好職業規劃?噴泉的高度無法超過它源頭的高度;同樣,一個人的事業成就絕不會超過他自信所能夠達到的高度。如果一個人的夢想只是撿破爛,那他永遠只配撿破爛。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職的職業規劃。
  • 職場上,為什麼很多35 歲以上的人會出現職業危機?
    我是一家人力資源公司裡的專業職業生涯規劃諮詢師,關於「很多35歲很多人會失業」這個問題,我站在中立方面給你解答,不帶我職業和個人感情。首先,35歲以後確實會有很多人會失業,但裁員的刀並非單純指向中年人,而是平庸的人。
  • 職業生涯規劃到底有多重要?一部《奪冠》讓你了解透徹
    我們說,這就是郎平的氣度和風範,她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她知道如何為自己制定合適的職業規劃。現在回過頭去看看她當年的決定,無疑是明智之舉。 職業規劃真的太重要了! 那麼同樣的,在運動行業之外,身為職場人的我們,沒有郎指導這樣優秀的職業規劃教練的輔導,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應當想辦法對職業生涯進行規劃呢? 捫心自問一下:你真的願意把時間、精力、生命都浪費在自己不感興趣、不能全情投入的工作上嗎?
  • 想要35歲後順利開啟職場下半場,你所需要的前期儲備
    35歲,在職場上是一個坎,來源於許多行業都限定的招聘要求是截止35歲以下,還有一些行業不景氣要進行裁員,率先下手的就是35歲往上的員工。有些人說,那既然在35歲都會被裁,在那個領域深耕下去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實際上,這樣理解的人,可能對35歲必定會被裁員,有深深的誤會。
  • 吳洪聲十問CSDN蔣濤:年過35 歲,程式設計師們都去哪兒了?
    對程式設計師來講,至少有能力把它做出來,所以我認為這是程式設計師創業一個非常好的優勢。但程式設計師創業也有兩面性。之前我和陶建輝(濤思數據創始人)談技術人創業,就會發現,程式設計師創業會站在技術維度,覺得什麼都能做,因為功能實現本身並不困難。一個具有商業產品思維的創業者,則會聚焦於用戶到底想要什麼。
  • 25歲到35歲,你應該做好這3件事
    25歲到35歲,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在這個時間裡面,很多人會創造出不一般的成就,也有很多人可能會就在這個階段止步於此。但是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可能會有30年至40年之久,你想要讓自己的職業生涯獲得更高的成就,創造不一樣的業績。
  •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書-職業生涯規劃書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書,職業生涯規劃書,今天翻開學校的專業設置,查看專業特色和就業方向,清醒一下的看見自己的路怎麼搞。 我學的是電子商務物流專業,翻開學校專業設置的信息,進行查看。電子商務物流專業設置情況:
  • 40歲程式設計師面試京東被淘汰,HR列出2點原因,太現實了
    傳統行業的從業者其實很難理解大齡程式設計師的感受,尤其是在失業的時候,工作是真的不好找。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如果在40歲之前沒有足夠的積蓄,還想要寫代碼養家餬口,難度太大了。關鍵問題是,假如你是40歲左右的程式設計師,即使改行也是很困難的,根本不知道自己還能夠做什麼?
  • 35歲前國腳街邊慢跑身材臃腫 新賽季能否延續職業生涯?
    隨著球隊解散、聯賽停擺,已經35歲的陳濤職業生涯還能再延續嗎?實際上,上賽季在四川FC陣中徵戰中甲聯賽時,陳濤就顯得力不從心了。聯賽後半段,他已經基本淡出了球隊的主力陣容。2019年他代表四川隊出場15次,沒有貢獻任何進球。賽季結束後,隨著四川FC宣布解散,陳濤也就此失業。
  • 35歲離開很牛的崗位,換行業從零開始工作,你有這勇氣嗎?
    那些35歲左右且在很牛崗位的人,換行業從零開始,或許跟王慧文有同樣的想法呢?01為什麼會在35歲離職換工作呢?35歲,被稱為職場的分水嶺。為什麼有人會這分水嶺這個時候換崗呢?一般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 生活的壓力,迫於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