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廚師》《家鄉的味道》

2021-02-16 金色陽光文學

天才廚師

三十班:李季康   輔導老師:楊文娜

媽媽生病了,媽媽讓我做早飯。可是,我做什麼飯好呢?想了又想,我就做煎雞蛋吧。

我先準備了兩個雞蛋,還有油和鹽,也要把電餅鐺拿出來。我把電餅鐺插上電,等到電餅鐺熱了我就倒入香油。該打雞蛋了。我磕了一下,雞蛋沒有破,又用勁兒磕了一下才破。我用兩手一掰,雞蛋流到了電餅鐺裡。剛流到電餅鐺裡,突然間發出了噼裡啪啦的響聲,像是過年放鞭炮一樣響個不停,我害怕的蹲在地板上。過了一會兒響聲小了,我鼓起勇氣站起來看,好像雞蛋已經熟了。我把雞蛋翻過來繼續煎,等到另一面也發黃了,我把火關上。我拿鏟子剷出了煎好的雞蛋,再放入一點番茄醬,一道簡簡單單的煎雞蛋就做好了。

我自己先嘗了一口,非常好吃。我拿給媽媽吃,媽媽誇我做的好。

第一次做菜就這麼好吃,我可真是一個天才廚師啊!

家鄉的味道

六七班   王梓辰 指導教師   楊  彥

我對家鄉有著特殊的情感,家鄉也是我最眷戀的地方。

那一年春節前夕,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去西安遊玩。西安的春節很熱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各種花燈讓人眼花繚亂;大樹上,繞著一圈又一圈的彩燈,到處都寫著「西安年 最中國」這幾個大字。媽媽又帶我和弟弟去看了花燈展,逛了商場,還去吃了那裡的特色小吃。那幾天我們玩得很盡興,可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大年三十的上午,我們踏上了回家的路。在火車上,我歸心似箭,恨不得一下子飛回去。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回到了家鄉。走下火車,看到家鄉熟悉的景色,我心情愉悅極了,覺得還是家鄉最好。

來到了家門口的小巷,看到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掛燈籠,好不熱鬧!孩子們手裡拿著一串串鞭炮跑著、笑著、鬧著,開心極了!鄰居們那一聲聲親切的問候,讓人心裡倍感溫暖!

走到家門口,我看到爺爺正在貼春聯。爺爺高興地說:「你們回來了!快來幫忙貼對聯!」「好,知道了。」我和弟弟笑著跑了過去。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年夜飯,邊吃邊說著對新年的憧憬和祝福。吃過年夜飯,一家老小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這是我家每年春節必不可少的習俗。電視上的倒計時開始了,隨著主持人的「十、九……三——二——一」新年的鐘聲敲響了,萬紫千紅的爆竹也衝上了天空,綻放出美麗的煙花。

看著煙花,我忽然就明白了之前少的是什麼了,原來少的是家鄉的味道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昌雞的味道就是家鄉味道
    要到天賜村,先得走過一段蜿蜒的村道,路兩旁的大片農田和茂密樹林中,掩映著間間民房,頗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還未進村,便能聽見清脆的雞鳴。數百年來,天賜村與文昌雞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聯繫,在當地人的耳朵裡,每天若沒聽上幾聲雞鳴,便會覺得少了點什麼。  當地民諺稱:「文昌雞裡潭牛冠,天賜雞則冠潭牛。」意為天賜村的文昌雞是文昌最正宗、最地道的文昌雞。對此說法,村民們都感到非常自豪。
  • 美國教育觀竟讓一個14歲少年成為一個天才廚師
    16歲就已經成為美國最炙手可熱的廚師之一,還在寸土寸金的紐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餐廳。真是很難想像一個天才廚師的入行原因:是老媽做飯太難吃!(得有多難吃啊……)他說:「我媽媽其實不怎麼喜歡做菜,她就算做了菜我也不喜歡她做的東西。
  • 面,一碗最難忘的家鄉味道!
    到了成都後,再經過改良,形成了如今的味道。擔擔麵麵條細薄勁道,滷汁香酥紅亮,味道鹹鮮微辣,以酸味突出。特別是再加上芽菜的味道,如此完美的一碗擔擔麵,誰都沒辦法抗拒誘惑。 一個好的粵菜廚師,都有自己的調製秘方。先將韭菜、洋蔥等輔料炒熟調味,再倒入麵條拌炒,加入鼓油皇調味上色。出鍋後帶著鍋氣的炒麵醬香四溢,色澤明亮,麵條彈牙。
  • 《王老吉·味道》寧波「衢州野魚館」紅燒石斑魚,一起品味原汁原味的衢州家鄉菜
    6月份,王老吉攜手浙江錢江頻道打造了美食欄目《味道》,第一季「正宗」、第二季「平衡」、第三季「相遇」,抽絲剝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各種正宗美食,詮釋出王老吉所倡導的美食哲學。「每逢佳節倍思親」,思念的是家鄉的親人,更思念家鄉的「味道」,在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之際,《王老吉·味道》第四季也和大家見面啦~~8月23日,錢江都市頻道播出了《王老吉·味道》第四季「家鄉」的第6集,介紹了寧波「衢州野魚館」的紅燒石斑魚和衢州肉圓,一起品味原汁原味的衢州菜。吳青峰,衢州人,16歲離開老家學習廚藝。
  • 鶴壁味 家鄉情|小五福餃子 家的味道
    首播  20:00   22:45重播    7:25   12:18幫忙熱線 3321890  332(一撥就靈)無論你身在何方,總有一個地方讓你魂牽夢繞;無論你離家多久,總有一種味道讓戀戀不忘從今天開始,我們推出專欄《鶴壁味 家鄉情》,帶您重溫那些記憶中熟悉的味道。過年餐桌上少不了的一道美食就是餃子,餃子寓意著「吉祥」與「團圓」,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小五福餃子館」已經陪伴了鶴壁人十多年之久,他家的餃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一直沉迷於家鄉的味道
    一直沉迷於家鄉的味道文/孫樹恆題記:在809街的奈曼人家,客人們埋頭吃麵,或舉杯敬酒。本能的逐一打開桌上的菜單瞅瞅,夾著一碟碟小鹹菜嘗嘗,一盤盤熱菜吃吃,對這陌生的味道難免興奮,而又迷惑。哦,茫然不知,人世味道中,總與生命伴生的一種飯館。當已飽嘗的滋味無從言說,但肯定也將與五味雜陳浸潤一生,如喜怒哀樂,貫穿人類的整個脈絡。
  • 遵義豆花面,家鄉的味道
    說了很多家鄉味,大都是說家裡媽媽的味道,但生活在一個城市裡,城市的味道記憶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最想念的家鄉味,在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個屬於自己的答案。對於身在異鄉的遵義人來說,我最想念的家鄉味,一定是脫口而出的羊肉粉,然後就是豆花面了吧。雖然家鄉遵義的名優小吃有很多選擇,比如大十字肉丁米皮、劉二媽米皮、肖二孃豬腿肉粉、大肉麵、鴨溪涼粉等等,但我從小到大的早餐,都是羊肉粉和豆花面這兩樣來回換著吃。因為羊肉粉在家裡不易製作,所以都是外買。
  • 家鄉的臘魚,我思念的味道
    現今我那享有「魚米之鄉」美譽的家鄉,也是:野鴨追逐魚兒遊,菱角野藕摘蓮蓬…到了數九寒天的臘月間,辛苦了一年的漁民就盼著這豐收的季節了,這時候的魚已經膘肥肉美,趁著好價格開始捕撈了!此時,也是醃製臘魚的最佳時節!
  • 樂時西餐頂級廚師+頂級原料=頂級味道
    趙丹,2013年東方衛視頂級廚師大賽總冠軍 。那是一檔積攢了超高人氣的節目,報名參賽的海內外廚師大約有4萬人次,歷經4個月的初賽複賽決賽,在高手如林的的舞臺上,嬌小纖弱的趙丹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擊敗各路高手,最終奪得總冠軍頂級廚師的頭銜。
  • 他說家鄉味道太難忘,耗費數月製成炊飯便當……
    而這種執著卻來自於,他對家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因為這是來自家鄉的味道。而深食君之前也推薦過不少關於做糯米飯的店鋪,每家各有特色。然而都有一個缺點:無法配送給在外的遊子。而黃瓜叔叔就想要顛覆這個傳統,把家鄉美味傳遞給更多遊子。傳承與創新▼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家鄉的紅燒肉
    總以為,一份家常的紅燒肉,給人更多溫暖、更多體貼,蘊含更多家鄉味道。家裡養的豬,吃糠吃剩飯菜吃豬草長大,用老鍋灶燒柴火慢慢燉,肉質鮮嫩味道香,也是記憶裡的家鄉味道。遠在他鄉,沒有比吃一頓與家鄉紅燒肉類似的菜餚更讓人心動,要肥一些還是瘦一些,自己挑選,同家裡一樣不必客氣。吃一口肥瘦相間、鹹甜適中的紅燒肉,感覺人已經回到家鄉。
  • 家鄉的味道——糖
    離開家鄉好多年了,雖然吃遍了各色美食,但是家鄉的糖——糖梗,紅糖,麻糖,糖 漾,卻始終是嘴裡抹不去的味憶,心裡揮不去的記憶。每年中秋前後,老家地裡的糖梗就到了收穫的季節。以前只做散紅糖,塊糖,現在開發出了好多品種,五花八門,越來越豐富,味道也越來越多樣化了。而每年的春節,不管我回不回家,老家的父母都會準備大包小包的麻糖,或郵寄,或順帶,就差讓你一月不吃飯也管飽了。今年因為疫情沒按預期回家,老父親早早準備的麻糖,讓兒子千裡迢迢的坐高鐵帶回來,還叮囑兒子一定要給我帶到。
  • 家鄉的味道-白蟹炒年糕
    【前言】秋季了,我在床頭櫃的小碟子上放了幾片橘子皮,那是延續了一個童年的味道,帶著這份安全感入睡,期盼著能早點回寧波
  • 客家鹹菜,念念不忘的博白家鄉味道!
    在外久了,越是懷念家鄉的味道,尤其是兒時吃過的那些美味。記憶中的味道,不是大魚大肉,而是這些不怎麼起眼的配菜。小時候家裡窮,感覺我們只需白粥搭配小菜,就能吃得很滿足。今天給大家介紹下,能讓我念念不忘,回味無窮的家鄉味道——幾樣配菜:芋殼、酸菜、菜苗、菜頭。酸菜製作酸菜的初衷是為了延長蔬菜保存期限,在中國,酸菜的歷史頗為悠久。
  • 明日之後菜譜讓你感受到家鄉的味道
    明日之後是網易研發的一款末日生存遊戲,從正式公測開服距離現在也有不短的歷史,而且也迎來的第二個版本人類重回城市的大遷徙活動,我們都知道明日之後在各方面熟練度的要求達到之後會迎來職業的選擇,有伐木工,槍械工,武士等等各種各樣的職業,而除了這些每個玩家只能選擇其一的職業以外,實還可以說是玩家都有的第二職業,而且不需要特別專門練習,那就是廚師職業
  • 【海西商界】名廚燴●美食課堂●家鄉的味道
    猛然間發現烘焙店裡不知何時擺上了熟悉的月餅,才驚覺中秋的腳步不知不覺向我們走來了,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甜蜜而又溫暖的日子裡,在外打拼的人們是否更加思念家鄉的親人,想念記憶中家鄉的味道呢?那麼,就讓我們相邀福州聚春園大酒店,跟隨福建閩菜大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聚春園佛跳牆製作技藝第八代傳承人」楊偉華行政總廚,學做純正的閩菜家鄉菜,上一堂有滋有味慰藉心靈的烹飪課吧!
  • 湖北這個縣城 盛產青蒿 是家鄉的味道
    湖北蘄春:最憶家鄉味道 蒼蒼露草青蒿氣湖北這個縣城 盛產青蒿 是家鄉的味道家鄉蘄春——對我來說記憶中最為深刻的就是那捎帶藥草味又無比清香的青蒿了。端午時節,青蒿餈粑,青蒿米糕已經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身體中,成為我永不消逝的一種靈魂電波,無論是在家鄉還是異地,聞到青蒿艾草的味道,都讓我想起家鄉的端午節。
  • 年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不知道大家的家鄉都有什麼特色呢,我是甘肅人,我說說我家鄉的年。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的一碗臘八粥當然少不了。多種好吃的乾果熬製幾個小時,成了一碗美味的臘八粥,想想都讓人流口水。
  • 睢寧這個美食太饞人了,充滿家鄉的味道!
    睢寧印象飯店的廚師侯光普在傳統菜品上創新燒制了一道「雙味戈魚託面」,在首屆「最具睢寧家鄉菜」選拔大賽中獲得「家鄉創新菜」稱號。 看似普通,卻又出彩, 「家鄉創新菜」不負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