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黔西南日報 中國黔西南
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
興義市泥凼鎮經堂村原第一書記 易青松
2017年3月1日,我以州委編辦派駐興義市泥凼鎮經堂村第一書記的身份來到該村。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如何推動經濟發展、解決突出問題,如何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與班子成員逐一談心,統一思想、達成共識。隨後,我馬不停蹄地開始摸底、調研,探索駐村工作的發力點。三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幾乎走遍了全村22個組135戶貧困戶家,先後撰寫了《經堂村5年建設規劃》《機構紅頁建設規劃》等15份有關脫貧攻堅的方案。
為打破經堂村的發展瓶頸,我積極爭取和協調各種扶貧資金,狠抓通組、串戶及產業路、安全用水、辦公環境等建設,著力改變村容村貌;盤活百年古板慄樹、百年古茶、野生山梔子等資源,拓寬群眾致富門路;引導貧困群眾養豬養牛、入股公司參與分紅、組建合作社帶動就業崗位……截至2018年12月,經堂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從2100元增至10215元,貧困發生率由17.4%降至1.9%。
我還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助推脫貧攻堅,向中央編辦域名中心爭取到經堂村網絡紅頁的免費創建,將經堂村的精準扶貧和信息化網絡結合起來,啟動黨員管理平臺,創建「網上黨支部」,開設「黨員之家」「交流平臺」「農特產品推介」等欄目,宣傳黨的政策,公開村務、黨務,與外出務工黨員群眾交流互動。農戶還可在紅頁線上進行技能培訓,線下請農業教授、科技示範戶進行指導,幫助解決發展中的科技難題,推介致富項目,學習致富技術,有效地提升了貧困戶的致富技能和「造血」功能。網絡紅頁開通以來,平均每天有800多人在關注村裡的動態,村裡許多勞動力還通過這一平臺,成功地實現了到外地務工就業。
回顧駐村工作的點點滴滴,自己為群眾做了一些實事、好事,還獲得了「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等榮譽稱號。我認為,作為一名老黨員和駐村幹部,就應該守初心、擔使命、有作為,真正將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蔡定平 整理)
「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冊亨縣納福街道福達社區新市民 岑建達
我人生中經歷過兩次搬遷,每次搬遷都應了「人挪活,樹挪死」那句老話,生活一次比一次好。
第一次搬遷是在2006年,為支持龍灘電站建設,我作為庫區移民,從冊亨縣百口鄉的路雄村搬到了壩或村。但壩或村離縣城有70多公裡遠,孩子上學、老人就醫、年輕人外出幹活,都極為不便。
第二次搬遷是在2016年,我一家五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搬到了縣城納福街道福達小區,成為百口鄉第一批搬遷到縣城的人。新家寬敞明亮,小區設施齊全,生活方便,醫療、入學、就業也都有保障,一家人喜從「農民」變身為「新市民」。
從山裡到城裡,過上截然不同的生活。
過去,我在家務農,種包穀、水稻,苦、累不說,還得看天吃飯。成家有孩子後,為了多掙些錢,我輾轉到過廣東、山東等地務工,工資雖然高一些,但消費也高,存不了錢。可孩子們在縣城上學,吃、住、行處處要用錢,我常常為此發愁,三十多歲的人看上去像四十多歲一樣。
2014年,我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我生了場大病,只有回到老家,在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崗位上班。
現在,我在福達社區任副主任,同時也是百口鄉的護林員,兩項工作加起來,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工資。妻子經過培訓,被推薦到水泥廠上班,每月工資在2000元左右。此外,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之下,我帶動群眾盤活農村「三塊地」,利用老家閒置土地種了156畝的杉樹、桉樹,再過幾年就能見效益。
他們說,「納福」是收納幸福的意思。確實,自從搬到這裡後,我們一家人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母親身體尚可,是做兒女的福氣;女兒今年考上了重慶大學;兒子升七年級,每學期能領到500多元的生活補助;我和妻子工作穩定、收入穩定,是孩子們最堅強的後勤保障。
在我家客廳裡一直懸掛著「老家」和「新家」的對比照片,照片見證了我一家幸福新生活的開始,也時刻提醒我:這一切的變化,都要感謝黨和政府!(文/圖 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毛倪佳 整理)
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陳安彤 姚廷婷 文國坤
本期審稿:魏浩然
值班主任:郭連軍
黔西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博:@中國黔西南
微信/易信:中國黔西南
APP:北緯25°的黔西南
數字報:http://www.qxnrb.com
官網:http://www.zgqxn.com
郵箱:zgqxnw@163.com
聲明
凡「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刊發的原創內容,均保留版權,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黔西南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gqxnw)」。
原標題:《【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易青松:扶貧扶在群眾心坎上||岑建達:「搬」出來的幸福生活》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