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就是演員》中,我學到了和寫作相關的重要一點

2021-01-08 小凡故事

新婚之夜,她看到睡在床上一動不動,嘴角卻有著鮮血的男人,她急急下床,脫下紅色新娘服,把自己浸泡在冰冷的水缸中……等渾身涼透後,她再回到床上,做了一件事……第二天早上,男人看到身邊已經死去的女人,伸手從床底下摸出一個瓶子……

八十年代,商琴琴和趙得意因為賣血感染愛滋病。二人備受村民歧視。甚至連家人也遠離他們。同病相憐的他們走到了一起。 兩個人決定用一場婚禮跟命運做最後的搏鬥。

沒有賓客,沒有婚禮。兩個人分別穿著新郎新娘的服裝。自己拿著一個大喇叭喊著:趙得意商琴琴自願結婚。成為夫妻。

最初的興奮過後,商琴琴感傷起來:你說為啥咱倆會得了這傳染病呢?老天爺真是不開眼。

趙得意安慰她:咱也不能怨天尤人,誰讓咱倆不小心。村裡人都說咱這病是瘟疫是絕症。人家害怕咱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你放心,別人嫌你髒我不嫌。

商琴琴火了:我不髒,我是賣血得的病。我不就想要一個城裡的洗髮水嗎?

趙得意自嘲地笑了:我又說錯話了。是的,你不髒,我也不髒,我也是想要買一輛摩託車才去賣血。結果,車沒買上,卻染上病了。

趙得意說要把房子買了,給她辦一個漂亮的婚禮。商琴琴感動地依偎在他胸前。怕自己看不到這天。趙得意安慰她:活一天就賺一天。活一天就多一天,每一天都得活出個人樣來,這話是我娘說的。可惜,她已經走了十幾年了。我娘這兩天總給我託夢,讓我過去陪她。

商琴琴看他傷心,就說:以後我當你娘,你別想你娘了。你叫我娘,讓我幹啥我幹啥,以後我像親娘一樣疼你。

趙得意哈哈大笑起來。他看著商琴琴認真的面孔。突然不笑了。 兩人彼此凝望,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心酸。然後他叫了聲娘。就撲倒在商琴琴腿上哭起來。

突然,他一陣劇烈地咳嗽,吐出好多鮮血。商琴琴嚇哭了,趙得意身上發燙,整個人漸漸陷入昏迷。她著急地去外面用溼毛巾給他去熱。

後來看不行,她就跳入裝滿冷水的缸裡,把自己渾身浸溼再用力抱住趙得意,用自己的體溫去為他降溫。

在趙得意昏迷期間,商琴琴兩次跳進水缸中……後來她再也走不動了……第二天趙得意醒來,看到身邊的商琴琴無聲無息,他慢慢伸出手去觸碰她的臉,最後終於無聲地哭起來。

他的手悄悄伸到床下,摸出一瓶早已準備好的「敵敵畏」,再把兩個人的結婚證放在二人胸前。

他對著商琴琴說:你等著我,馬上就來。他聽著喇叭裡傳來的商琴琴的錄音,滿是血點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小凡說:

兩個身患絕症的年輕人受到了村民和親人的嫌棄,他們在無助的日子裡相依為命,最後兩人產生了感情,他們決心向命運抗爭。他們領了結婚證,挨家挨戶發喜糖,哪怕人家看到她們躲得遠遠的,兩個人依然為結為真正的夫妻激動不已。

但命運是殘酷的,那天晚上,趙得意突然發高燒,商琴琴在用冷毛巾替他降溫沒用後,自己跳進了水缸中,她把自己的身子浸在水中,再用冰冷的身子去替趙得意降溫。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這是她能想出來的唯一法子。

那個晚上,她一次次把自己浸泡在水缸中,一次次用冰涼的身軀去救趙得意。最後,當趙得意醒來後,看到的是已經 失去生命的商琴琴。

上面這個片段是第三期《我就是演員》中有包貝爾和李晟演的《奔愛》,原版電影由章子怡和郭富城主演。他們兩個的演技是沒得說。

這次 包貝爾和李晟也演得很好,是整個第三期中唯一一個得三星的組合。連一向挑剔的李誠儒老師都說。兩個演員演得很投入。他們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去演。把自己真正投入到作品和角色裡邊。

包貝爾最讓人感動的一個地方就是。 當他發現自己的愛人死了以後,他沒有哭。而是轉過身來,露出了微笑。

如果男人真的愛一個女人,潛意識當中都會把這個女人當娘。而男人在女人的眼裡是永遠長不大的,就像是兒子一樣。

他對於浸水缸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原作中章子怡演的商琴琴浸了無數次水缸,而李晟演的浸了兩次,他說如果有三次就更好了。中國人講究三翻四抖,關於三翻四抖的解釋:組織包袱的手段之一,翻:遍數。抖:抖擻。表演時,經過再三鋪墊,襯託對人物故事加以渲染或製造氣氛,然後將包袱抖開以產生效果。

他指導李晟如果有三次浸水缸,然後踉蹌著從裡面出來,再掙扎著到床上給趙得意降溫,那麼這個故事會更感人。

章子怡則指出李晟在細節上如果稍微準確點可能會更好,譬如說進水缸,如果你腳踏進去的時候,它是冰涼的一缸水。那麼演員應該有一個對冷的那種反應,這樣會看起來更加真實。

我發現演戲和寫作居然有很多相同之處,故事理念是相同的,不同之處是寫作是用文字把場景和人物心理描寫出來,而演員則是用他們的形體動作,甚至用眼睛把信息傳遞出來。

但無論是寫作還是演戲,一切都要建立在真實的原則上,一切東西只要真,才能打動讀者,打動觀眾。而真實是靠細節支撐的。

所以,細節很重要,細節決定著一本小說或是一部電影的真實性和感人之處。大家以為呢?

我是小凡,七零後故事寫手,關注我,每天在這裡聊故事和人生百態。

相關焦點

  • 《我就是演員》章子怡點評,演員紅了眼眶,天賦真那麼重要?
    》章子怡點評,演員紅了眼眶,天賦真那麼重要?曾經有人說過:「你只有努力過你才會知道天賦多麼重要」,這樣的說法是否有些片面了,我覺得關於天賦,應該要分情況,天賦對於一個人來說固然重要,不過不是影響成敗的主要因素。這句話我們得倒過來分析,如果知道天賦有多重要,難道就不努力了嗎?所以我覺得先別去管天賦那些虛的東西,就應該努力做好眼前的事。
  • 「我是如何靠寫作逆襲的?」
    卓絕來不及還手,已經被打趴在地上。 這時,隔壁班的班主任經過,卓絕以為看到了救星,淚眼朦朧盯著班主任。 但班主任只警告了一句:「你們這麼做是犯法的。」 混混更狠:「少管閒事。」 但絕望過後, 他暗自發誓,一定要走出這個鬼地方。 「要變得強大!」 於是,高中一畢業,卓絕遠走上海。 吃過很多苦,最終幹起健身教練——因為無門檻。 那年,他19歲。
  • 專訪張西:寫作是我一生的陪伴
    今天,我邀請到北美楓香文化中心董事長張西老師做一個線上訪談。走近張西,探究她對文學、話劇的執著,尋訪她的內心, 成就不一樣的我們。人生就是一場戲,為什麼要爬藤?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快樂人生的真諦是什麼?或許你在張西老師的訪談中已經找到了答案……有請張西老師。張西:大家好!今天有幸在三湃公眾號和朋友們見面。
  • 從《演員請就位》到《我就是演員》,李誠儒從配角,變大佬
    2020年有兩檔演員競技真人秀節目,這兩檔節目分別是《演員請就位》和《我就是演員》。這兩檔節目一開播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引起了眾多關於演技的話題討論。在這兩檔節目中,有一個人同時參加了這兩個節目,並且是話題製造的重要人物,他就是李誠儒。
  • 從平面設計到演員,章若楠:我堅定了自己當演員的決心
    她一直教我說演員就是要撒開了、『不要臉』地去表演。要『相信相信的力量』,這句話在我表演中也很受用,要真實地去感受和表演,而不是走套路。」章若楠的演藝道路走得挺順利,她本身並不是學表演出身,她的專業是平面設計,也當過服裝模特。在《悲傷逆流成河》和《誰的渴望遇見你》上映和播出後,接下來章若楠還有很多的作品。
  • 我的寫作,從被「割韭菜」開始
    很不幸,我的寫作是從被「割韭菜」開始,我不確信,其他人是不是也如此。近幾年,知識付費突然成為潮流,一大批付費課程迅速走入寫手們的視野,尤其是新手,似乎總是這樣,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各種情況下,無一例外,新手只能被分配到「食物鏈底端」。
  • 90後作家·訪談|張心怡:我就是特別「創意寫作」
    採訪中,當聊到記者曾經按照小說的發表順序重讀過集中作品,她忙問:「那你有沒有看出我在進步?」而後,自己嘆說,「我就是會很有意識地去訓練很多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特別創意寫作」。以下為採訪全文。澎湃新聞:在《幽靈》《騎樓》等篇中都有一點影影綽綽的鬼魂書寫,這一點倒是讓人想到福建豐富又強大的民間信仰基礎,這在作品中更多地是為了渲染一種情緒氣氛還是說有想要隱喻的東西?張心怡:我想插一點題外話,就是其實福建的民間信仰是特別有趣的。
  • 讀書、寫作、投資,這就是我世外桃源般的幸福生活
    喜歡熱鬧生活的人,熱鬧就是幸福;喜歡安靜生活的人,安靜就是幸福。我就是那個喜歡安靜生活的人,安安靜靜的生活讓我感到舒服。我所選擇從事的事業都是需要安靜的,讀書需要安靜,寫作需要安靜,投資更需要安靜,這與我的性格是吻合的,做起這些事來,我感覺非常舒暢。
  • 30天,我學會的不僅僅是怎樣寫作
    慶幸的是,選擇的這兩個平臺正好和寫作營相契合,除了針對性的學習和訓練之外,更多的就是幫助我了解了平臺調性,接觸到了平臺上很多優秀的前輩和同儕一起進步。確立了寫作方向,就要開始動手寫作。這裡再次感謝小米醬老師和五班的班委大大,四周的作業,不僅僅是圖文,包括微頭條和商單,除了提醒督促我們完成,更重要的是在寫作之前給到我們熱門的選題參考,寫作過程中給到我們修改建議,完成之後研究從不同角度再次持續創作。
  • 《我就是演員》,張頌文實力演繹什麼是演員
    《演員請就位》的浪潮剛剛褪去,《我就是演員》又一次將"演員"這兩個字擺在了大家的面前。很多人覺得,做演員容易,沒有門檻,隨隨便便都能行,殊不知演員這個行業,也是有門檻存在的。在《我就是演員》第一期中,有不少歌手以演員的身份登上了舞臺,首當其衝的,便是由陳楚生和李汶翰兩人所帶來的《鹿鼎記》,整個的演出雖然順利完成了,但是表演過程中章子怡和於正,以及劉天池老師都給出了嫌棄的表情,很明顯,這一段表演是得不到大家的認可的,而在我們看來,雖然略微有些尷尬,但是整體來說也沒什麼大的問題。
  • 我和寫作的恩怨情仇
    我和寫作第一次濃情蜜意,是在我五年級,從雜誌上看到一首同齡人寫的詩歌,然後自己仿寫了一小段在作業本上,給語文老師交了上去。那首小詩現在看來說實話也就一般般而已,但是當時的語文老師看了以後非常激動,跟撿了啥寶藏一樣,不僅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大聲地朗誦了出來,而且還足足誇了我三分鐘。那個時候,我第一次體會到,寫作帶給我的巨大成就感。
  • 和生活中那些「我離開的」和「離開我的」鄭重道別
    我不會把讓下來的日子和文字變得很傷感,只是開始學著道別,和生活中那些「我離開的」和「離開我的」鄭重道別。文|馬丁編輯|若冰01告別過強的腦力演戲追求三腦合一,即大腦、心腦、身腦。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我三年多的表演經歷裡有幸撿到幾次三位一體的神機。
  • 作文很重要,小學生學寫作的幾個誤區,我們要警惕
    作文很重要,小學生學寫作的幾個誤區,我們要警惕。誤區一:重技巧,不儲備。我們知道小學生從二年級就會有看圖寫話的要求,到了三年級不少於200字的小作文要求。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作文跟不上,於是就給孩子報了看圖寫話作文班。大家都覺得作文班就能解決作文的問題,這就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毛病。我發現大部分三四年級同學寫不好作文的原因並不是沒有寫作技巧,而是沒有閱讀的儲備。
  • 《我就是演員3》首播,驚豔到我的不是誰的演技,而是於正的顏值
    於正,在我知道為數不多的編劇裡面,他是很火,爭議性比較大的一個編劇。大多數的時候關注到他,不是因為他的劇,而是他的各種新聞,或者微博裡和別人撕。最早看到他的照片是帶個眼鏡,「胖乎乎」的。長得挺可愛,但是不覺得他帥。前一段時間,看到他的一張照片,挺帥的。和《我就是演員3》裡面的於正,近乎一個樣。
  • 陰差陽錯,一本寫作書竟讓我體會到了淬鍊思維的樂趣!
    開題前的半個月,導師交給我一份開題報告的修改意見。我看後驚嘆連連,疑惑叢生:為何這處要刪,而那處需要補充?這兩點為什麼需要更換位置?為什麼我沒有說到點子上?更重要的是,明明這些我也能做,為何卻沒有做到呢?
  • 文言文真正學懂了,能夠應用到寫作中
    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持續更新中) 語文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功用就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學生的 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自然是高中語文教學環節中的重點,第一,每次考試書面表達 從來都是語文考卷中的重頭戲;第二,書面表達能力的強弱可以顯示出學生將課堂 知識向應用能力轉化的水平,或者說它是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綜合體現。就考卷 而言,書面表達在現代文閱讀、詩歌鑑賞、開放性試題、寫作中都有體現;就實用 而言,寫作中則體現得尤為明顯。
  • 我為何寫作 | 喬治·歐威爾
    我有了那種孤獨小孩具有的習慣,就是編故事和同想像出來的人對話,我覺得我在文學上的野心一開始混合了被孤立和被低估的感覺。我那時就知道我能夠熟練運用文字,而且具有直面不愉快事實的能力。我覺得正是這點,創造出了一個有點個人化的世界,在其中我可以找回信心,平衡日常生活中的失意。儘管如此,我童年及少年期間所有嚴肅作品——即出發點是嚴肅的——總量不會超過六頁紙。
  • 《我就是演員3》和《追光吧!哥哥》正面PK,誰的口碑更差?
    搞笑了,章子怡率隊的《我就是演員3》大幕拉開,周末和口碑頗差的《追光吧!哥哥》正面PK,竟然不敵。《追光吧!哥哥》走的是審醜路線,哥哥們的表現讓人感覺一腳踏進了大慶油田,看一集就起膩。不想,鄭爽逆轉了局勢。
  • 《我就是演員》,何謂「演技本位」?
    3年後,這檔節目更名為《我就是演員》,迎來了全新的第三季。第二期裡,盛一倫VS張楠(《香蜜沉沉盡如霜》),馬嘉祺VS謝可寅(《少年的你》),張檬VS陳德容(《少年天子》),劉端端VS伊能靜(《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盛一倫和張楠演的片段比較出名,《香蜜》裡非常虐心的一段戲,我愛你你虐我我捅你痛失所愛的抓馬橋段,愣是被盛一倫和張楠倆人演的平淡無波,還沒有演完三顆星全沒了。
  • 寫作兩個月,我吵架終於贏了我老公一次
    這段時間我常常想,今年我做得最正確的一件事,就是報了小米和蘇末老師的30天寫作訓練營,最後悔的一件事,是太晚報了。我關注小米老師的公眾號兩年,女兒去上幼兒園之前,我賦閒在家也兩年多了,我竟然等到第16期才報名,中間浪費了那麼長的時間。(寫到這裡我狠狠地掐了自己大腿一下)先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我老公一直是很能說會道的(我常說我是被他這張嘴騙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