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府寧化縣詩人鄭文寶,所著詩文受晏殊、歐陽修等宋代名人稱賞

2020-12-21 棠梨子樹下

鄭文寶,字仲賢,汀州府寧化縣(今歸三明市管轄)人。生於後周太祖廣順元年(953),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終年61歲。

文寶多才多藝。他以詩名家,又善篆書,工鼓琴,對軍事也頗熟練,「好談方略,以功名為己任」(《宋史》)。著述甚豐,有文集20卷,《談苑》20卷,惜已失傳。只在宋人編撰的總集、筆記、詩話(如《皇朝文鑑》、《溫公詩話》、《塵史》、《玉壺野史》、 《西清詩話》、《蔡寬夫詩話》等)中保存若干篇詩文以及零星詩句。 文寶另有《江表志》3卷及《南唐近事》一卷,已收入四庫全書, 行於世。據《四庫全書總目》稱:「馬令、陸遊《南唐書》採用此書幾十之五六,則宋人不廢其說矣。」

文寶的詩得到晏殊、司馬光、歐陽修等宋代名人的稱賞,所以著名學者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說他是「宋初一位負有盛名的詩人"。

鄭文寶《題緱氏山》(一作《題王子晉祠》)詩云:

秋陰漠漠秋雲輕,緱氏山頭月正明。

帝子西飛仙馭遠,不知何處夜吹笙。

據劉向《列仙傳》載:王子喬(即王子晉)是周靈王太子,好吹笙。隨道士入山學道成仙,30餘年後,騎鶴至緱氏山頭與家人見面.但家人可望而不可即。詩寫的正是此事,抒發了詩人對仙 人王子喬的嚮往和未能一遇的惆悵失落感。宋《西清詩話》云: 「晏元獻(殊)守洛時,過見之,取白居易語,書其後云:此詩在在有神物護持。」從宋初名相晏殊的題語,可看出他對鄭文寶詩,簡直是推崇備至。

據宋《蔡寬夫詩話》:鄭文寶《題張僕射園》(一作《題綠野堂》)詩中一聯「沙暖鳧鷖行哺子,蹊深桃李臥開花」,得到名詩人歐陽修的讚賞,說此詩不減王摩詰、少陵(王維、杜甫)。

文寶還有詠史詩《靈泉觀》(即長安華清宮)

潺湲如繚嶺雲陰,玉石魚龍換古今。

只見開元無事久,不知貞觀用功深。

籠無解語衣無雪,堆有黃沙粟有金。

惆悵胡雛負恩澤,始知夷甫少經心。

詩總結了唐玄宗、李林甫之流荒淫誤國的歷史教訓,在低徊感嘆中充滿了對興亡變化的無限沉思,因而獲得歷代讀者的好評。宋阮閱《詩話總龜》云:「臨潼縣靈泉觀,唐華清宮也。自唐迄今,題詠不可紀,惟張文定、楊正倫、鄭文寶,皆為知音所賞。」

文寶還有《闕題三首》,其一云:

亭亭畫舸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兩,載將離恨過江南。

此詩為錢鍾書《宋詩選注》所選錄,錢認為這首詩很像韋莊的《古離別》: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處指,斷腸春色是江南。

但是三四句寫法比韋莊的後半首新鮮深細多了,後來許多作家都仿效他,周邦彥甚至把這首詩整篇改寫為《尉遲杯》詞。

文寶詩承襲殘唐五代詩風,格調輕盈柔軟,小巧玲瓏,清新酣暢,在形式主義的西崑詩派統治的宋初詩壇中,可謂別樹一幟。

相關焦點

  • 晏殊、範仲淹、歐陽修的詞你可還記得?
    唐詩宋詞是我們從小學到大的詩文精髓,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曾鞏、王安石)更是我國文人墨客的典範,然而我們大部分只知其文而不知其事,也很難聯繫時代背景和人生事跡更好的揣摩詩文的妙處和情感。
  • 清平樂:歐陽修的豔詞寫得好,那晏殊的怎樣?讀了才知是「絕豔」
    今天我們不聊皇帝,我們看看歷史中的晏殊。在電視劇中,歐陽修考進士時出了一個意外,因為歐陽修已經是三元第一,只差殿試出結果了,在京城中很多人聽了歐陽修的詞,本歐陽修也得意地給自己準備了一件狀元袍,誰料因為大家傳唱,這件事情傳到了太后劉娥的耳中,太后發現歐陽修以前還寫過很多豔詞,並且寫得直白,皇帝斟酌了一下,把原本能中狀元的歐陽修該成了王拱辰。
  • 晏殊你好我好大家好,歐陽修懟天懟地對空氣,到底誰髒了誰的眼?
    電視劇《清平樂》中,喻恩泰扮演的晏殊和張本煜扮演的歐陽修是兩個非常出彩的配角,而真實歷史中,晏殊與歐陽修更是光耀北宋的兩顆巨星。但是,他們之間卻有著諸多恩怨情仇。(《清平樂》晏殊劇照)據北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記載,晏殊擔任樞密使(負責主持軍務)期間,西夏犯邊,戰事緊急,範仲淹、韓琦等在西北一線組織抗敵。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歐陽修與詩人陸經結伴前往西園拜訪晏殊。
  • 晏殊最唯美的一首七言律詩,將相思之情刻畫到了極致
    說到中國古代著名詞人,相信詩詞愛好者一定知道蘇軾、柳永、李清照、辛棄疾等宋代著名詞人,今天,我們聊的這位詞人在當時可是家喻戶曉的,他一生平步青雲,官至宰相,在文學史上與歐陽修齊名,並稱「晏歐」,詞的造詣極高,擅長小令,後人稱其為
  • 宋詞與宋代理學
    這顯然與理學所倡導的「窮理盡性」相牴觸。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明理學是統治階級提出的,理學家朱熹說「今人不去講義理,只去學詩文,已落第二義」,楊簡也警告士子「勿學唐人李杜痴」,而寫豔詞的文人也多為統治階級的權貴,如歐陽修、晏殊、蘇軾是寫豔詞的高手,但他們同時也是朝廷的重臣。豔詞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他是宰相的兒子,而他與妓女的親密關係在豔詞史上卻是出了名的。
  • 在老河口當縣長的歐陽修 政績如何
    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是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其散文創作開創了一代文風;詩風、詞風也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 福建「汀州府」懷古攬勝
    福建長汀縣,別稱「汀州」,古時置府,故稱「汀州府」,為清代福建八府之一,轄清流、寧化、歸化、連城、上杭、武平、永定。汀州府人文薈萃、商賈雲集,是閩西北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長汀保存有完好的古汀州府城輪廓和相關建築,唐、宋、明、清時的古街市依然原樣存在。
  • 他是蘇東坡的恩師,開創一代文風,宦海沉浮絲毫不影響詩文成就
    宋代有「榜下擇婿」的風俗,朝中高官都喜歡在新科進士中挑選乘龍快婿。歐陽修剛一中進士,就被恩師胥偃定為自己的女婿。天聖九年(1031年)三月,歐陽修抵達洛陽,與梅堯臣、尹洙結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同年,在東武縣迎娶新娘胥氏。當時他的上司為吳越忠懿王錢俶之子、西京留守錢惟演。
  • 熱播劇《清平樂》中的「宋代男團」:他們都曾踏訪過揚州!
    最近,古裝劇《清平樂》火了,如同一幅淡雅的宋代畫卷,徐徐展開了一個時代的風雅。劇中陣容龐大的「宋代男團」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清平樂》中,晏殊、富弼、韓琦、歐陽修、蘇軾、範仲淹等朝廷大臣,無不胸懷天下,心系蒼生。而這些「宋代男團」,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來過揚州。畢竟,宋代揚州,也是一處富庶繁華之地。
  • 宋朝名人的交往: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不得不說的故事!
    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這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宋代名人。我們對於這些人的了解實際上往往局限於他們的文章,但是在現實之中他們實際上並非孤立的個體,他們共同生活在北宋那個璀璨的年代,彼此之間還有著各種各樣的交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四人究竟是什麼關係!
  • 從支持變法到反對改制,歐陽修經歷了什麼?
    歐陽修雕像歐陽修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並且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而他與韓愈的淵源是在歐陽修十歲時,從隨州大姓李氏家中得到了唐代詩人韓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這為日後歐陽修對以後的詩文革新運動播下了種子。
  • 晏殊此詞抒寫富貴閒愁,其中二句更是傳頌千古的名句,人人皆知
    在此期間,大批後人所熟知的文人雅士諸如晏殊、範仲淹、歐陽修、蘇軾等如閃耀巨星般逐一登場,他們或成熟老練,或青澀質樸,或耿直爽朗,或溫文爾雅,著實滿足了我們一波大眾對這些文豪大家的仰慕之情。當然也會因演員自身的好劣局限,觀眾對他們各自塑造的角色也是褒貶不一,但由喻恩泰飾演的晏殊一角,卻是好評不斷。
  • 文章抄襲自古有之,晏殊兒子抄句詩放自己詞中,卻成千古名句!
    《清貧樂》的熱播,將那些我們只在課文上熟悉名字的詞人栩栩如生的展現在了我們的面前,有儒雅富貴的晏殊、心懷天下的範仲淹、才高自信的歐陽修等等,說起這些人大家都不陌上,或許小時候還背地裡罵過這些人吧,因為他們寫的詩詞很多都是我們小學必背的文章,背不好還要被老師罰站或者不準回家吃飯,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 蘇軾緬懷歐陽修的詞,富有文採,結尾人生感悟,讀完令人透徹心扉
    詩中的前半句,既體現了詩人對恩師歐陽修的無限懷念,也體現了詩人對歐陽修的真誠友情,我想,歐陽修在世時,應該不只是一對完美的師徒,更應該是一對真誠的朋友,此刻我們就在歐陽修所建的平山堂裡,當詩人再面對這些,自然會有萬千思緒。
  • 晏殊這首詞讀來肝腸寸斷,還誕生了兩個成語,我們現在還經常引用
    北宋時期的文壇百花齊放,誕生了無數的詩詞名家,例如範仲淹、歐陽修、蘇軾、秦觀、王安石、柳永、周邦彥等等,那都是當時最了不起的詞人,這些人的作品,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其實除了這幾位之外,還有一位詞人晏殊,那也是不應該忽略,他也是大名鼎鼎。
  • 歐陽修一首元夕詞,樸素平淡,卻無比雋永悽美
    隋朝時期,稱此夜為元夕,唐代崇尚道教,道教有上中下三元之說,而上元天官火官誕辰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年正月十五,官府不能斷極刑事,並且十五、十六、十七三夜暫停宵禁,特許夜行。
  • 宋仁宗一朝出了多少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唐宋八大家」就有六位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哪個時期出現的歷史名人最多呢?有人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期,有人認為是三國時期,還有人認為是隋末唐初時期……這些觀點都有各自的道理,所以很難客觀評價說哪個時期稱得上這個「最」字。然而如果要把範圍縮小到哪個皇帝在位時期出現的歷史名人最多,那麼答案確定無疑就是北宋的宋仁宗在位時期(1022年-1063年)。
  • 西湖不僅有蘇軾的蘇堤,還有歐陽修寫的這首詞,稱只想醉倒在這裡
    不同於南方詩人的遊山經歷,不同於南方的風景標籤,不同於南方的風景,提起江南不得不說一個地方,位於杭州西湖,它似乎已經不止一個風景點,更多的是一種象徵,一種景點、權威、代表是一體的象徵。北宋的歐陽修開創了宋代的文壇,作為領導人發起了宋代的詩文運動,其他人到了中年,就去西湖一帶玩了,自稱喝醉了的他乘坐遊覽船,帶著幾瓶美酒,穿過西湖的蓮花,乘著西湖的小雨,一邊聽著西湖的歌一邊玩耍,曾經作為文人引起興趣的他寫了這樣讚美西湖的話。「採桑子蓮花開了的話西湖比較好,」蓮花開了的話,西湖好,端酒來的時候。
  • 熱播劇《清平樂》中歷史名人畫像圖鑑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 ),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以詞著於文壇,尤擅小令,風格含蓄婉麗,存世有《珠玉詞》、《晏元獻遺文》、《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於京中,封臨淄公,諡號元獻,世稱晏元獻。
  • 宋代仕女畫之仕女:理想女性的化身,男子心目中的完美主義者
    顯然,宋代仕女畫中的仕女應指前者,但又與後者無法割開。宋代是經濟、文化相當發達的朝代,受當局重文輕武的影響,文藝處於高度繁榮的狀態,仕女畫作為藝術之一種,體現了宋代美術的最高水平,人們通過對遺存的仕女畫的觀賞和解讀,對宋代仕女的概念及其在男性心目中的審美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