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寶,字仲賢,汀州府寧化縣(今歸三明市管轄)人。生於後周太祖廣順元年(953),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終年61歲。
文寶多才多藝。他以詩名家,又善篆書,工鼓琴,對軍事也頗熟練,「好談方略,以功名為己任」(《宋史》)。著述甚豐,有文集20卷,《談苑》20卷,惜已失傳。只在宋人編撰的總集、筆記、詩話(如《皇朝文鑑》、《溫公詩話》、《塵史》、《玉壺野史》、 《西清詩話》、《蔡寬夫詩話》等)中保存若干篇詩文以及零星詩句。 文寶另有《江表志》3卷及《南唐近事》一卷,已收入四庫全書, 行於世。據《四庫全書總目》稱:「馬令、陸遊《南唐書》採用此書幾十之五六,則宋人不廢其說矣。」
文寶的詩得到晏殊、司馬光、歐陽修等宋代名人的稱賞,所以著名學者錢鍾書在《宋詩選注》中說他是「宋初一位負有盛名的詩人"。
鄭文寶《題緱氏山》(一作《題王子晉祠》)詩云:
秋陰漠漠秋雲輕,緱氏山頭月正明。
帝子西飛仙馭遠,不知何處夜吹笙。
據劉向《列仙傳》載:王子喬(即王子晉)是周靈王太子,好吹笙。隨道士入山學道成仙,30餘年後,騎鶴至緱氏山頭與家人見面.但家人可望而不可即。詩寫的正是此事,抒發了詩人對仙 人王子喬的嚮往和未能一遇的惆悵失落感。宋《西清詩話》云: 「晏元獻(殊)守洛時,過見之,取白居易語,書其後云:此詩在在有神物護持。」從宋初名相晏殊的題語,可看出他對鄭文寶詩,簡直是推崇備至。
據宋《蔡寬夫詩話》:鄭文寶《題張僕射園》(一作《題綠野堂》)詩中一聯「沙暖鳧鷖行哺子,蹊深桃李臥開花」,得到名詩人歐陽修的讚賞,說此詩不減王摩詰、少陵(王維、杜甫)。
文寶還有詠史詩《靈泉觀》(即長安華清宮)
潺湲如繚嶺雲陰,玉石魚龍換古今。
只見開元無事久,不知貞觀用功深。
籠無解語衣無雪,堆有黃沙粟有金。
惆悵胡雛負恩澤,始知夷甫少經心。
詩總結了唐玄宗、李林甫之流荒淫誤國的歷史教訓,在低徊感嘆中充滿了對興亡變化的無限沉思,因而獲得歷代讀者的好評。宋阮閱《詩話總龜》云:「臨潼縣靈泉觀,唐華清宮也。自唐迄今,題詠不可紀,惟張文定、楊正倫、鄭文寶,皆為知音所賞。」
文寶還有《闕題三首》,其一云:
亭亭畫舸系寒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兩,載將離恨過江南。
此詩為錢鍾書《宋詩選注》所選錄,錢認為這首詩很像韋莊的《古離別》: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處指,斷腸春色是江南。
但是三四句寫法比韋莊的後半首新鮮深細多了,後來許多作家都仿效他,周邦彥甚至把這首詩整篇改寫為《尉遲杯》詞。
文寶詩承襲殘唐五代詩風,格調輕盈柔軟,小巧玲瓏,清新酣暢,在形式主義的西崑詩派統治的宋初詩壇中,可謂別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