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板,一群人,一片海,歡迎來到浪人世界

2022-01-15 戶外探險OUTDOOR

最開始,我只是想寫衝浪運動。在天空和海浪之間,一位浪人迎風而上,矯健的身姿與海浪渾然一體,人與自然靈性和諧。

但隨著視角貼近,我發現,比衝浪運動本身更迷人的,是衝浪文化和浪人精神。

生命不息,逐浪不止。我們所理解的運動,於浪人而言,早已是生活方式,是人生。

「我沒有把衝浪當運動,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和亼樂衝浪俱樂部創始人吳承澤聊衝浪時,他反覆對我強調這一點。

衝浪運動起源於夏威夷。在夏威夷原著居民中,衝浪就是一種活法。

接觸衝浪以前,吳承澤不愛運動,用他的話說「能躺著就不要坐著」。
十多年前,因為創業走捷徑,賠了很多錢,遇見衝浪時,吳承澤正處於人生的低谷期。「當時也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還得了抑鬱症。」 那段黑暗歲月裡,他承受著精神上的折磨,生活也幾近墮落。

生活渾渾噩噩,不知所向。當時他的一個好朋友就在三亞後海衝浪,也叫他去試試。

對運動毫無興趣的他,當聽到「衝浪」兩個字時,覺得很舒服——藍天白雲之下,廣闊無垠的大海上,他可以像武俠科幻片中乘箭而飛的俠者一般,在衝浪板上「飛行」。

吳承澤離開成都,尋找靈魂歸宿一般去尋找那片海。可以說,是衝浪救贖了他。

他是在一個漆黑夜晚到達三亞後海的。當年的後海還沒有今日的熱鬧,穿過泥濘的土路,兩邊破舊的爛房子不禁讓他懷疑是不是走錯了地兒。直到穿過小巷,美麗的大海呈現眼前,「我心裡才踏實了一些。」

▲供圖/吳承澤

站了七次,吳承澤才成功在一道浪上站起來。「心裡一種莫名的愉悅感出現,好像戰勝了一個挑戰,跟大自然的能量融合在一起。」十年後他這樣回憶自己抓住第一道浪時的感覺。

▲供圖/吳承澤

衝浪是一種什麼活法?迎浪而上,無論是在大海中,還是在生活裡。

接觸衝浪以前,吳承澤對生活和事業最大的迷茫是「錢」。「我做事情,就是為了賺錢,我要賺很多錢。」急功近利讓他慘敗,生意失敗讓他對人生也失去樂趣。但衝浪將他從深淵裡拉了回來。

「通過衝浪,我明白一個道理,人生從來沒有捷徑。」無浪時,耐心等待。浪來時,把握浪潮。真正的浪者,大多戒驕戒躁。

▲供圖/吳承澤

吳承澤帶著這樣的心態,重新回到城市,投資一個項目掙到了錢。2014年,他在後海創辦了最早一批衝浪民宿店,亼樂。

「亼」,就像一個人站在衝浪板上,他希望更多人能像他一樣,通過衝浪獲得正向的人生觀。

▲供圖/吳承澤

後海成為了他的第二個故鄉,十年來,他每個月都會回來衝浪一個禮拜。站在板上,就只專注當下。而每次上岸,他都對未來更加清晰。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留在海邊,不能割捨的世俗和牽掛將我們拉回城市,但我們依舊可以將衝浪精神或衝浪生活方式融入生活之中。

▲供圖/吳承澤

「不是坐在海裡衝浪的人才叫浪人,而是在生命海洋之中不怕困難,勇敢善良的人,才是浪人。」吳承澤說。

2020年後,疫情的影響、網紅的到來,媒體的宣傳,讓靜靜沉澱了十幾年的「中國衝浪第一村」三亞後海村,迅速躥紅。

▲供圖/小靜

「三亞後海村,正在成為第二個大理。」 前段時間,某媒體的一篇文章在各個衝浪小群體中轉發。三亞後海,中國衝浪者的天堂,在單一鏡像下化身烏託邦。

火的仿佛是後海,而不是衝浪運動和衝浪文化。

在網紅經濟和媒體的片面引導下,「大家變得肆無忌憚地去消費大自然,消費後海,在這個過程中,缺少文化的傳播,導致現在來海邊的這些人素質極低。沙灘垃圾,夜晚的煙花,這麼多年來,後海從來沒有像現在如此的髒。」吳承澤說。

▲供圖/吳承澤

「生意變好了,生態變壞了。」吳承澤說。生態變壞,也包括大眾對浪人們生活方式的片面講述。

在介紹浪人生活的文章中,酒精、蹦迪……「避世」情緒在暗湧,衝浪本身,卻被弱化。

Darsea(劉丹)也曾在後海居住過,目前搬到了距離後海一小時車程的另一個著名衝浪勝地,日月灣。她已經在這裡生活了14年,見證著後海和日月灣從冷清到熱愛的改變,人們來來去去,她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會留下。

她和閨蜜在這裡經營著一家健康餐吧——島嶼生活,那是一個承載浪人們生活方式的地方。同時她們也有自己的公司,專門做衝浪有關的活動。生活忙而充實。

▲供圖/Darsea

「就算我選擇很簡單地生活,但是我沒有停止成長。很多人做著好的工作,拿著很高的工資,但是他的靈魂已經死去了,他根本沒有在成長,他的身體也沒有跟上金錢的步伐。」Darsea說。

帶著智慧去生活,同時在衝浪文化中汲取更深的智慧。你以為這些浪人逃離城市,沉溺烏託邦,過著「不務正業」的生活。但實際上,他們能享受站在浪尖上的美妙感覺,也能回到陸地踏實生活。

▲供圖/小靜

清晨是Darsea每日固定運動時間,如果不做瑜伽,9點以前她便會去衝浪。浪特別好的時候,為了好好衝浪,她會在前一天將全部工作都安排好。

海邊8年,在戒浪不俱樂部工作的小靜,身邊聚集著和她一樣熱愛衝浪生活方式的姐妹們。

這是一群非常自律的姑娘,她們早起瑜伽、鍛鍊,有浪的時候在最冷的天也要早起,衝浪之餘都有各自的小事業。「大家不是為了自律而自律,這是她們享受的生活狀態。」

▲供圖/小靜

只是,這些人不會讓自己被忙碌的生活吞噬掉,大家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總會給自己留出衝浪的時間。

「衝完浪後,精神才會更飽滿,做事才會優秀。」小靜說。

衝浪是夏威夷群島玻里尼西亞人的一項古老文化。

在那時,只有部落的酋長才能使用由最好的樹木製造出的最好衝浪板,酋長往往是部落中技術最好的駕浪者。

歐洲人最早目擊衝浪,是1767年由Dolphin的船員在大溪地所記錄。之後James King中尉曾於1779年在庫克船長死亡時,在他的日誌中發現記載了衝浪藝術。

衝浪生在夏威夷,盛於澳大利亞。1912年,奧運會遊泳冠軍的美國夏威夷人哈哈摩庫的大力提倡下,衝浪運動才在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推廣開來,後來一直流行於夏威夷、北美、秘魯、澳大利亞和南非。

但實際上,在我國南宋時期,就有著世界最早的"衝浪人"——錢塘江弄潮兒。

「弄潮兒向濤而立,手把紅旗旗不溼。」潮水來的時候,弄潮的人赤身裸體,手持紅旗或彩旗,在潮頭踏浪戲水。

現代的衝浪運動來到中國,也有很久,但被大眾關注,僅是近十餘年的事情。

2004年時,著名環球旅行探險家、紀錄片導演谷嶽把在美國的工作辭掉,開始背包旅行。在澳洲東海岸,他接觸並愛上了衝浪運動。

▲供圖/谷嶽

那時,在國外衝浪的中國人十分少。2008年,他在海南呆了兩周,「當年在海灘上遇到的,也鮮有中國人,大多是澳洲來中國教授英語,或在廣東上班的外國人。」谷嶽說。

直到2010年,首屆中國海南萬寧國際衝浪節舉辦。又過十年,2020年12月7日,國際奧委會同意將衝浪列為2024年巴黎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如今在海南、青島、深圳的海岸線上,可見不少手拿衝浪板的愛好者。曾經邊緣化的運動,開始逐漸走進人們生活中來。

▲供圖/谷嶽

中國擁有著綿延萬裡的海岸線,但衝浪文化卻並不存在於中國傳統文化基因中。「要發展衝浪文化,先讓人們走向海灘。」浪人們這樣呼籲。

2020年,谷嶽在海南接連舉辦了六期衝浪瑜伽營,基本上都是三天的行程,今年也仍在繼續。「隨著海南衝浪的成長,現在很多所謂的衝浪教練,在人數擁擠並且不安全的海域裡教課。我們會選擇和海南頂級的衝浪教練合作,選擇的海域衝浪的人數也少,更安全。」他說。

▲供圖/谷嶽

亼樂衝浪俱樂部創始人吳承澤也在積極向身邊人推廣著衝浪文化。

他自己曾從衝浪中獲益,走出精神陰霾。這些年他也見證著新浪人們如果通過衝浪產生變化。「有些人,之前不敢追求夢想,但因為衝浪之後,他會覺得我要去勇敢追求。人生觀會改變。」

▲供圖/吳承澤

從去年開始,亼樂衝浪俱樂部在很多城市,都會舉辦線下的衝浪推廣活動。在現場,他們會播放衝浪紀錄片,講講衝浪故事,以及浪人們在國內發生的一些趣事。

一塊板,一群人,一片海。

浪人們從他們選擇的運動生活方式中,汲取著生命能量。

▲供圖/Darsea

Darsea從小生活在一個離海很遠的小山城,在那裡,人們一般不會學遊泳,大海對於他們而言,意味著危險。

Darsea是劉丹為自己取的英文名,代表她另一種生活狀態。

在Darsea很小時,父母便送她去學舞蹈。「他們期望我當一名舞蹈老師,然後住在恩施,成家立業,過上幸福的生活。」Darsea說。

19歲時,她第一次見到大海,很震撼,她就知道她的靈魂和心都是屬於大海的。後來,她來到後海,愛上衝浪,直到現在。舞蹈與衝浪,都是她獲得能量和感知生命的方式,浪潮和音樂聲中,她會絕對專注。

▲供圖/Darsea

她說,衝浪帶給她最大的財富就是:智慧。「大海像是我的學校,打開了我的新世界。它又像是一個導航儀,讓我找到人生的方向。"

▲供圖/吳承澤

結識衝浪後的吳承澤,邁過人生的低谷。他以前是一個「柔軟的小胖子」,從不運動。十年前第一次從後海衝浪回來後,他就走進了健身房。「在城市裡面,就只有靠運動鍛鍊,讓自己體能增強上去,這樣回到海裡面時,才能駕馭那道浪。」

現在的他,人瘦了,也精神了,日常作息非常規律。他說,衝浪的文化,就是通過改變,讓人和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供圖/吳承澤

因為衝浪的熱情,谷嶽當年在夏威夷邊打工邊衝浪半年,還去了近10個國家去衝浪。 

「不像全年生活在海南的人,現在我追求的是一種衝浪生活。」每年他都用1-2個月時間當一個digital nomad(數字遊民),半天在coworking咖啡廳網上工作,半天去衝浪。

他覺得這種生活方式,讓他找到了現實生活和理想生活的平衡。

▲供圖/谷嶽

小靜在來後海之前,是在深圳做酒店文職的工作,壓力不大,卻一直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迷茫著。有一段時間,她無法把工作和生活分開,弄的自己很混亂,也很牴觸。

而現在,她在晚上收到工作消息我一般也不會回復,有時候會說,「明天回覆你哦。」有時候朋友也會在群裡幫她回復「小靜應該下海了,等她上岸會回覆你的。」

▲供圖/小靜

她珍惜每一個可以衝浪的機會,珍惜海浪,享受和浪友們一起衝浪、一起落水、一起進步的感覺。他們經常說:「Only we know the feeling.」 。

她已經生活在海邊8年,「我的朋友、我的圈子、我的熱愛,我的事業,我的生活就全部都是這些。」

▲供圖/吳承澤

衝浪,就是不滅的熱愛和豁達,浪人們因為相聚而興奮,因為大海而感恩。

正如小靜所說:「我覺得衝浪的生活,只不過是萬千生活中的一種;他沒有特別好,也沒有特別壞。」

是的,可以不是衝浪,但我仍希望你選擇一種運動參與其中,堅持熱愛,讓它成為你的生活方式。

相關焦點

  • 每一個浪人的心中,都有夏威夷的那片海
    你可以在海灘邊鋪一塊沙灘毛巾,欣賞這些全世界最優秀的浪人們是如何與海浪搏鬥的。 沿歐胡島北岸分布著不少世界著名的浪點,其中Pipeline是全世界最危險的浪點之一,恐怖的浪管讓無數優秀的浪人盡折腰。如果在比賽中稍有晃神或失誤,就連最頂尖的衝浪者也會瞬間喪命。
  • 「倭寇」裡的「浪人」爭議很大,到底是日本人多還是中國人多?
    這也給明代的「海禁」留下了經驗和教訓。「倭寇」內部成員裡不僅有日本武士、還有一些海盜商人以及破產農民。後來由於「倭寇」「浪人」的加入,這些人更加肆無忌憚,甚至能夠直接登陸明朝內地,燒殺擄掠,殘害了大量百姓。這不得不說當時如果沒有「內奸」勾結,也就不會出現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等英雄事跡。其實早在明朝初年就有人上書過朱元璋請求消滅倭寇,加強海防。
  • 在日月灣,我們過著「浪人」的生活
    在海南省萬寧市南部,有一片半月形的海灣,被當地人稱作「日月灣」。這裡距離三亞市大約87公裡,依山傍水,北有山嶺環抱,南瀕南海,全年平均氣溫在24℃左右,四季如春,氣候宜人。這裡沙灘鬆軟潔白,海水湛藍清澈,是世界上擁有高質量定點浪型和沙灘浪型的海域之一,全年適合衝浪。
  • 日本浪人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你萬萬想不到!
    經常在電視,電影,小說中看到一個詞——日本浪人,那麼,這個浪人是什麼東西? 在一些抗日電影和日本電影中,或多或少能看到些關於日本浪人的描述,也許因為兩國語意的不同,或者因為一些電影作者根本上的錯誤認識,致使一些中國年輕人誤以為日本浪人便是仗義行俠,身懷超強武藝的義士、俠客。事實是這樣嗎?
  • 「浪人c」-因衝浪而誕生的小小世界 | 浪人5周年特別篇.(文內附送超豪華獎品、免費抽取)
    4.REnextopREnextop擁有X GAMES世界極限運動會中國獨家授權,自有賽事」RAST衝浪亞洲杯「,WSL世界衝浪聯盟線上直播權等海外頂級賽事權益,2018/19贊助 納海聽濤海景房2晚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有了12個社群 5000多喜歡衝浪、滑雪、潛水、滑板等戶外運動的夥伴們,大家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地方,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聚在了「浪人c」。
  • 來到法國的第10年,穆夏給了她一片海
    來到法國的第10年,穆夏給了她一片海 2021-01-15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浪人」都是一些什麼人?他們為什麼成批成批跑到中國來
    日本浪人被我們廣為熟悉,源於海量的影視劇。他們往往身穿日本傳統的和服,腳蹬一雙木屐,腰上隨時掛著一把佩刀,留著怪異的髮式,眼神裡透著兇光,整天遊蕩於各個角落。這類人喜歡逞勇鬥狠,惹事生非,到處找人比試武藝,一副天下第一,永不服輸的面孔。
  • 一塊石頭,一片砂礫,便是整個世界!
    一塊石頭,一片砂礫,便是整個世界! 用石塊象徵山巒 用白沙象徵湖海 用線條表示水紋 只點綴少量的灌木或者苔蘚
  • 中國浪人情感破壞專家
    那些真正長居在海邊的浪人真實生活有多坎坷他們自己都不敢說出來。那些《放棄高薪在海邊過著理想生活》的鬼話,就是這些最終理想不起來,發現網紅沒那麼好當,想說只能賣賣藝,教教課,轉手一些器材的人寫出來的。 想成為被載入衝浪史的人,不和違禁品/敲詐勒索沾點邊那是不可能的,至少你也要弄個英年早逝吧。
  • 親愛的壞蛋,歡迎來到光明世界.
    《託斯卡納豔陽下》最後一幕是女主角對懷裡的兒子說,「歡迎來到光明世界」。
  • 夜上海·悅動|一塊滑板,一群人,肆意馳騁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申之魅「一塊板,一群人,肆意馳騁在城市的每個角落,世界好似一個巨大的舞臺,供青春閃轉騰挪。」2015年上映的記錄電影《熱血滑板》下,這條短評獲得了超過萬次的點讚,這樣的數據既彰顯了電影的成功,更說明了滑板運動的獨特魅力——青春、熱血、勇氣,當然還有同伴間的「戰鬥情誼」。
  • 歡迎來到蠟筆小新的世界!
    歡迎來到蠟筆小新的世界!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深圳,ID:tcsz075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超萌預警!蠟筆小新主題美味來了~小葵奶茶+小新黑珍珠奶茶+香奈兒金磚+甜筒歡迎來到蠟筆小新的世界!
  • 禍害中國近半個時期的「日本浪人」是怎樣的一個存在?
    何謂日本浪人?從明治維新到二戰結束,在日本國內和國際的各種條件下,受歷史地理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影響,產生了日本浪人群體。岡部牧夫在《日本史大事典》中,用很大篇幅解說了日本浪人的情況。岡部先是首先給日本浪人下了定義:「所謂大陸浪人指的是從明治初年到中日戰爭日本戰敗投降這一時期,以中國為中心、居住、遊蕩在大陸各地,策劃了種種陰謀的一群日本人。」
  • 【圖刊】歡迎來到「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圖刊】歡迎來到「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7/15) "← →"翻頁
  • 日本的「浪人」指的是什麼人?
    日本浪人,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產物,是近代日本歷史上的特殊現象。日本浪人實際上就是當時社會上失業、流浪的下層武士,隨著這樣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社會階級——浪人。從武士到浪人的變化,也反映了日本社會結構、國內局勢和文明開化的歷程。
  • 日本浪人街頭殘殺中國車夫(圖)
       1938年1月10日,當日本兵從山東頭登陸青島時,碼頭上站著一群手持日本國旗,夾道歡迎日本兵的日本人。日本第二次侵佔青島期間,一部分擁護侵華政策的日本僑民和日本浪人囂張跋扈蓄意滋事,他們的政治活動與日軍的侵華行動遙相呼應,給青島百姓帶來了痛苦。
  • 日本復讀生的「浪人」生活
    到了現代,日本人也這樣稱呼沒考上稱心的大學、準備來年繼續挑戰的人,相當於中國的復讀生。    隨著日本高考季到來,「浪人」們即將重返考場,為了心目中的學校再戰一次。    日本的教育競爭不像中國和韓國那麼激烈,但高考同樣是大多數人「人生的大戰」。考上哪所大學,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的人生道路是否平坦。
  • 手工DIY:歡迎來到小人國,迷你小世界,微縮模型了解一下下
    歡迎來到小人國,小小的美麗,小小的世界,微縮模型了解下。
  • 歡迎來到,自殺專賣店
    在這座小城街角的一家小店生意如火如荼歡迎來到⋯⋯你知道嗎,在十五萬自殺的人當中,十三萬八千人都失敗了。這些人往往成了輪椅上的殘廢,肢體不全,而如果購買了我們的商品⋯⋯我們提供的自殺方式是有保障的。」於是故事一開始一個試圖自殺的人經人推薦來到這家童叟無欺致力自殺的百年店鋪店主是一位父親
  • 浪人遇上茶藝師
    茶藝師說:「京都那麼多浪人,我又不會武功,遇到危險該怎麼辦呢?」貴族說:「沒關係,你也穿一身武士服,掛一把佩劍,別人就不敢招惹你了。」茶藝師就這麼照貓畫虎地穿戴起來,跟著貴族走了。到了京都,貴族去辦事,他自己出去散步,在池塘邊就恰好撞上一個浪人。這浪人還很囂張,用挑釁的口吻說:「咱倆比武吧?」這茶藝師就慌了,他說:「我不會武功,我只是個泡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