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間歇訓練法 幫助跑者提升5K賽成績

2020-12-22 網易體育

網易體育9月2日報導:

5K賽距離雖然短,但要跑出好成績,也是要講究訓練方法的。下面這4個間歇訓練法,就是專門針對5K賽的,既有趣又能讓跑者切實提高成績。


8X1分鐘間歇訓練

總耗時約37分鐘。動態拉伸或者慢跑3分鐘作為熱身,然後輕鬆跑10分鐘。接著全速跑1分鐘,之後步走1分鐘恢復體能和呼吸,如此重複進行8次。在進行5分鐘的輕鬆跑之後,以3分鐘的步走進行身體冷卻。

6X2分鐘間歇訓練

總耗時約45分鐘。動態拉伸或者慢跑3分鐘作為熱身,然後輕鬆跑10分鐘。接著全速跑2分鐘,之後步走1分鐘和慢跑1分鐘用於恢復體能和呼吸,如此重複進行6次。在進行5分鐘的輕鬆跑之後,以3分鐘的步走進行身體冷卻。

1-2-3間歇訓練

總耗時約57分鐘。動態拉伸或者慢跑3分鐘作為熱身,然後輕鬆跑10分鐘。先全速跑1分鐘,接著進行1分鐘的慢跑或者步走;接著全速跑2分鐘,然後進行1分鐘的步走和1分鐘的慢跑;再進行3分鐘的全速跑,接著是1分鐘的步走和2分鐘的慢跑。上述練習進行3次。結束之後進行5分鐘的輕鬆跑,最後以3分鐘的步走進行身體冷卻。

3X1英裡間歇訓練

總距離4-5英裡(6.5-8公裡)。動態拉伸或者慢跑3分鐘作為熱身,然後輕鬆跑10分鐘。先全速跑1英裡,然後進行2分鐘的步走恢復。如此重複進行,完成3次即可。結束之後進行5分鐘的輕鬆跑,最後以3分鐘的步走進行身體冷卻。

本文來源:網易體育 作者:換寶 責任編輯:楊碩_NS4396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升最大攝氧量?間歇訓練和亞索800訓練法對跑者的作用
    有兩種能夠有效提升最大攝氧量的訓練方法:間歇跑和亞索800訓練法。間歇跑1.間歇跑的核心特徵是高強度跑和休息交替進行。間歇訓練的強度接近100%最大攝氧量,幾乎是在接近極限有氧強度下進行快速跑,同時還需要將速度維持一段時間。
  • 跑者進階必練!亞索800,最簡單粗暴的馬拉松訓練法
    「亞索800」是由美國《跑者世界》資深編輯巴特·亞索(Bart Yasso)發明並以其命名,號稱最簡單的馬拉松訓練法,是提高跑步成績,提升耐力最有效的訓練手段。簡單而言,「亞索800」訓練法就是通過800米跑,來進行馬拉松訓練並預測完賽成績。
  • 深度解析基普喬格間歇跑訓練原理:背後訓練邏輯值得跑者學習
    按照205-210這個馬拉松成績區間,我們根據丹尼爾斯訓練法計算了基普喬格不同速度區間,其間歇跑配速介於2:33-2:43。間歇跑組數越多,間歇時間越短,那麼血乳酸以及心率上升就越明顯,難度也會顯著提升。除此以外,基普喬格最後兩個間歇跑還顯著提速,也即越跑越快,這符合漢森訓練法中所提倡的,間歇跑訓練的最後幾組要適當提速而非降速才是高質量的間歇跑。
  • 每周休2天 連續4周訓練有效提升5K成績
    網易體育1月7日報導:5K是最流行的跑步比賽項目之一,但要想取得好成績,也是需要努力訓練的。相對於其他長距離比賽,5K賽的備戰比較容易,跑者在4周時間內完全可以讓自己的成績得到明顯提升。
  • 提升配速關鍵一步,跑者頂級訓練方式——間歇跑
    要提升跑步配速關鍵的一步,那就是進行間歇跑練習,提高你的耐久跑的能力和速度耐力。大家有沒有發現,剛開始跑步,總是感覺呼吸上氣不接下氣,感覺自己沒跑多遠就會覺得累了,然而後來堅持訓練一段時間後,自己回過頭來發現現在自己跑一樣的距離並不會覺得很累。
  • 基普喬格推崇的間歇訓練:遵循這6個原則提高跑步經濟性
    間歇跑做為一種高效的訓練方法,大幅度改變了以往訓練模式,對提高長跑成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種無氧和有氧相結合的訓練法,能夠幫助跑者快速打破瓶頸,使跑者耐力水平呈現出一種臺階式的增長。 間歇跑有哪些特徵? 跑者如何制定間歇跑訓練計劃?
  • 簡談間歇跑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經多次提到,如果你的目標不僅僅是完賽,還想取得更好的成績,你需要練習間歇跑。
  • 間歇跑--提升跑步速度的泉源
    間歇跑就在這樣的困境中應運而生,間歇跑由高強度的快跑和低強度的慢跑,組合成數個循環,以達到質(速度)量(距離)並重的訓練目的;跑者在快跑的過程中刺激心肺系統,數個循環(可以多達20次)後累積足夠的訓練量,間隔的慢跑時段,又能代謝乳酸、讓身體略為恢復,以進行多趟的訓練,身體就藉著反覆快跑的刺激,逐漸適應平時均速跑難以維持的高強度,這就是間歇跑提升速度的原理。
  • 巧妙地做好這個訓練,你苦練的LSD和間歇跑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提升耐力,參加馬拉松比賽,進而在馬拉松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是許多成熟跑者的重要目標;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科學合理地訓練是根本,那麼怎樣才算科學與合理呢
  • 訓練營|馬拉松成績難突破?試試這套訓練方法
    間歇跑能提高機體的抗乳酸能力,讓肌肉適應高乳酸環境,從而提高跑步過程中的整體配速。此外,間歇跑還能提升跑者的最大攝氧量,增強跑者心肺功能。最大攝氧量是指當達到運動極限時,能夠攝取的最大氧氣量,這個值越高,代表耐力越好。同一配速下,最大攝氧量越高的選手,產生的乳酸越少。
  • 間歇跑減肥效果你試過嗎?感覺怎麼樣?
    一項實驗研究了中等運動強度下持續跑和間歇跑的差異。在這個實驗中,實驗對象第一次是連續跑1小時,1秒不停,第二次是進行了3個20分鐘的間歇跑,每次間歇休息10分鐘,強度都是55%VO2max不變。研究表明,雖然確實持續跑1小時會讓脂肪消耗比例提高,不過,有悖大家常識的是,休息10分鐘能讓脂肪消耗比例提升得更高!  間歇跑怎麼跑
  • 間歇跑:每個跑者的魔鬼訓練,為什麼這樣說?
    間歇跑:每個跑者的魔鬼訓練,為什麼這樣說? 在跑步中,我們的間歇跑又是什麼?
  • 數據證明碳板鞋對女跑者的提升幫助更大?
    4個大滿貫賽事,10年,3900份精英跑者數據分析得出結論!但到了2019年,事態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這一年男女精英的平均完賽時長有了明顯的提升,分別是2:18:30和2:39:06,男子整體提升了2%,而女子整體提升了2.6%。眾所周知,2019年Nike Vaporfly 4%暢銷無比,開啟了屬於「超級跑鞋」的新時代。
  • 跑步耐力 7 種訓練法
    去年秋天,他以 2小時12分的成績完成了首個半程馬拉松,這已經是十分令人稱讚的成就了。Beesley 並沒有滿足於此,在冬季氣溫只有華氏零下25度(註:約合攝氏零下31度)時他仍然堅持戶外訓練。到5月,他可以完成進行2小時40分鐘的長距離跑訓練,可以按1分45秒1組的速度完成6組400米間歇跑。他在為自己的首個全程馬拉松努力準備著。
  • 贏了跑量,輸了成績?不如試試練間歇,三個跑法,輕鬆掌握
    如果你是一個嚴肅跑者,那一定對「間歇跑」不陌生。2020年,你為了這一年的跑步定目標了嗎?無論是LSD還是間歇跑,又或者是周一的跑休,你準備好了嗎?有的人為了破三、追求PB,堅持不懈地每天黑練,但最終卻是贏了跑量,輸了成績。跑完全馬自然是不在話下,但想要取得成績的突破,就不得不說到「間歇跑」。
  • 間歇跑步訓練法,讓初跑者遠離,老手心生畏懼
    當你局限於目前的成績不再挑戰時,你的瓶頸也就產生了。三點一線式的工作會讓人疲憊無味,同樣,每天沒有新意的跑步也會讓人勞累。之前我們講過很多種訓練、熱身、拉伸的方式,不知道用到的有多少?有沒有嘗試改變一下長久不變的跑步方式?是否增加距離或提高配速就累的不行? 一、不挑戰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巔峰在哪裡 劉翔正是在一次次經歷失敗和痛苦後,取得了成績,打破了記錄。
  • 應該如何練習間歇跑?關鍵要知道這些內容
    無論你有多少跑步經驗或者有什麼樣的距離目標,間歇跑訓練都應該在你的訓練之中佔有一定的作用。短距離快速跑,然後減速恢復,不停重複,這基本是間歇跑的主要形式。間歇訓練也沒有那麼複雜,間歇訓練能讓你的狀態水平提升的比較明顯。
  • 簡單的家庭健身,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幫助短時間內燃燒脂肪
    如果您想快速減肥 ,高強度間歇訓練法可能會是您的首選,它有助於在最短的時間內燃燒脂肪和減肥。高強度間歇訓練法簡稱為Hiit運動。如果您不了解這種訓練方法,那就跟小編一起來學習下吧。Hiit運動有助於快速有效地減肥,因為它們是高強度運動,因此燃燒脂肪的能力非常好。
  • 間歇跑,怎麼跑更減肥?
    事實上,間歇跑也沒有那麼簡單,快慢是很個體化的感覺,但是用心率衡量就有了一定的標準。當間歇跑把心率作為一項指標時,跑步訓練時的心率一般要達到170—180次/分鐘,間歇後心率達到100—125次/分鐘時再進行訓練,以此幾個循環。
  • 最完整的跑者進階訓練秘籍 教你搞定馬拉松
    如果你已經摸不著頭腦了,那你就必須掌握以下這些能助你跑上「菁英跑者之路」的專業訓練法。一般跑者能夠以每公裡5分鐘的配速跑完一個小時,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具有不錯的續航力。另外,來自希臘的亞尼斯·柯羅絲(Yiannis Kouros)能夠以每公裡4分45秒的速度,維持24個小時,在一天內跑了303公裡(比七場馬拉松還要多七公裡),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