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進階必練!亞索800,最簡單粗暴的馬拉松訓練法

2020-12-21 小方愛跑步

申明:

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及年齡偏大者禁止使用此方法,由於心率值要求高,會增大安全意外風險。

什麼是「亞索800」?

亞索800是由美國《跑者世界》資深編輯巴特·亞索(Bart Yasso)發明並以其命名,號稱最簡單的馬拉松訓練法,是提高跑步成績,提升耐力最有效的訓練手段。

簡單而言,「亞索800」訓練法就是通過800米跑,來進行馬拉松訓練並預測完賽成績。那麼它具體的內容和效果如何呢?真的有傳聞中那麼神奇麼?

亞索800的特點和好處

別看800米很短,在田徑運動中是最難的極限運動,所以又稱「速度馬拉松」。800米必須要用全力去衝刺,很容易形成乳酸堆積,打破酸鹼平衡,造成身體極其難受。

但是訓練亞索800的可以提升耐受乳酸和消除乳酸的能力,大大提高攝氧量,而且可以估算全馬成績。

亞索800怎麼練?

很簡單,就是在操場跑10組800米的時間為準,每組用時相同,並且間歇時間也想通。如果能完成這一標準,那麼馬拉松完賽時間跟你每組跑完800米的時間近乎相同。

比如:你是以每3分鐘的時間跑完800米每組,那麼最後你的全馬成績就是3小時。(近似計算,並不絕對!)

當然訓練亞索800的時候最好在最大心率的90%~100%下進行,每組800米應當保持在3~4分鐘(依個人能力,沒有絕對要求),間歇時間同樣為3~4分鐘(可縮短間歇時間,但必須要求每組間歇時間相同),簡單說,就是每組的訓練時間和間歇時間為1:1。

一般情況下,馬拉松比賽前2~3個月訓練最好,可以根據自己的全馬目標來進行計劃。

舉個例子:目前你的全馬成績是3小時40分鐘,下次全馬的目標成績是跑進3小時30分鐘。那麼練習亞索800時,你的每組800米跑要在3分30秒內完成,且間歇不超過3分30秒。

訓練的組數可以逐漸增加,不一定要一次就以10組為目標,最好是每周能增加一組,直到賽前的15天左右可以完成10組,但是前提要保證每次訓練的組數中,它的每組訓練時間和間歇時間要保持在1:1。

如果訓練過程中,相同的間歇時間,第二組訓練明顯比第一組訓練更疲勞,或者掉速太大,那就說明能力還不足,需要重新調整完成每組800米的時間。

當然了,在訓練的同時,不要忘記了每周的LSD,輕鬆跑,乳酸門檻跑等其他訓練,只有充分的準備才能足以支撐你在馬拉松的賽場上跑出更好的成績。

圖文整理於網絡,若侵刪!

愛跑步,愛生活。歡迎關注小方愛跑步,為您分享更多跑步資訊!

相關焦點

  • 間歇訓練和亞索800訓練法對跑者的作用
    最大攝氧量越來越被許多跑者所重視,特別是對於中長距離跑者,為了提升運動表現更是專注於提高自己的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作為評價有氧耐力的黃金指標,決定著長跑者的能力。因此,如果提升最大攝氧量成為跑者關心的訓練指標之一。
  • 全面認識亞索800訓練法 長跑短跑均適用
    什麼是亞索800? 為什麼要練亞索800?亞索800是一個針對馬拉松的跑步訓練,同時可以用來預測和計算全程馬拉松的完賽時間。訓練內容包括多組800米間歇跑。理想狀態是在賽前減量期來到之前在每次訓練中積累到10組800米。每組的完成時間(分鐘和秒)來對應全程馬拉松的完賽時間(小時和分鐘)。
  • 訓練營|馬拉松成績難突破?試試這套訓練方法
    間歇跑是速度練習中最常見的訓練方法,今天就帶大家了解馬拉松訓練中的間歇跑。一、什麼是間歇跑?間歇跑是指在一次或一組練習後,嚴格控制時間,在機體尚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就進行下一次練習的訓練方法。通俗地說就是,快速跑一陣,休息一下,再接著跑,接著休息,不斷循環。
  • 最完整的跑者進階訓練秘籍 教你搞定馬拉松
    原標題:最完整的跑者進階訓練秘籍 教你搞定馬拉松 [摘要]不論你是一位入門級跑者,還是一位資深跑者,想要突破自己的「極限」。除了慢跑訓練之外,你需要的是更高強度的訓練來提高身體的能力,例如乳酸閾值、最大攝氧量、以及無氧的衝刺能力等。
  • 跑步耐力 7 種訓練法
    1 一次鎖定一個目標(1英裡約=1.6公裡) 如果要選出一種最基本的耐力訓練法,那就是這種了。它的要點在於逐步提高,要堅持訓練,保持耐心,不可冒進。這種方法對任何情形任何跑者都適用——從想要繞小區跑夠4圈的新手,到10公裡只要36分鐘為了準備馬拉松而進行12英裡到20英裡耐力訓練的高手。
  • 周末刷個半馬已成跑者標配了嗎?跑長距離如何練更有效?
    半馬拉練的強度控制備註:最大心率最好採用實際測試,比如通過3公裡全力跑測試,跑到最後的心率接近最大心率,或者通過多組800米測試。三、跑者每周都進行半馬拉練合適嗎?對於跑者而言,長距離拉練究竟應該跑多長距離呢?這個問題顯然是跟跑者水平有關,對於一個進階跑者而言,10公裡就算相當長的距離。而10公裡對於成熟跑者而言,只是日常一次普通訓練的正常跑量,所以推薦成熟跑者或者高級跑者進行半馬拉練更加合適一些。
  • 跑好馬拉松,需要練什麼?|跑者|跑步|慢跑|混氧_網易訂閱
    所以,無論是專業馬拉松運動員,還是大眾馬拉松跑者,有氧耐力訓練都應該貫穿整個運動生涯。  當然,對於已有全馬經歷的跑者,為了保證有氧耐力的訓練效果,每周應保持2~3次有氧耐力訓練,每次有氧訓練距離應該保持在16公裡或以上,每間隔三周左右進行一次30公裡長距離耐力訓練。  02  混氧耐力訓練
  • 深度解析基普喬格間歇跑訓練原理:背後訓練邏輯值得跑者學習
    間歇跑在許多大神乃至高級跑者中都被視為一種高難度同時高效率、對於耐力提升收效顯著的訓練。從某種意義上說,練不練間歇跑成為區別你是高級跑者和中級以下跑者的標誌之一,這種劃分也許有些絕對。誠然,不練間歇跑照樣有人能跑進全馬330以內。
  • 跑步技巧,提升你的跑步能力,馬拉松跑者必做的5個爆發力訓練
    跑者常說「跑馬拉松要練耐力,跑短跑要練爆發力。」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其實,跑馬拉松不僅僅需要練習耐力,當你從初級跑者,想通過更高的水平,跑步成績更上一層樓時,在訓練跑步耐力的同時,也需要訓練跑步爆發力。
  • 10公裡怎麼跑?3個訓練法,助你馬拉松PB
    跑圈裡,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想要跑好馬拉松,那麼就先跑好10公裡吧。 對於新人跑者來說,跑個三五公裡是為了鍛鍊,保持身體健康,對於進階跑者來說,10公裡就成了他們的日常目標距離,需要不斷進步,但是對於資深跑者來說,10公裡就是馬拉松的基礎。
  • 以跑馬拉松為目的的跑者,可以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
    很多馬拉松頂尖運動員,訓練最常見的三個場景也是操場跑道、公路和跑步機。跑步機可以作為路跑同時非常有效的補充針對訓練: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馬拉松?如果目標完成馬拉松,最好的方式是路跑+跑步機結合訓練。跑步機相比路跑有幾個優勢(下面會具體說),也確實存在更枯燥乏味的問題。
  • 基普喬格一周訓練計劃揭秘:大神最重視的卻是大眾跑者最忽視的……
    其實基普喬格190公裡的周訓練量在專業運動員中也並不算特別大,我國專業馬拉松運動員周訓練量達到200公裡以上,月跑量達到800-1000公裡左右的相信也不在少數,只不過我國選手水平相比基普喬格相去甚遠。
  • 《漢森馬拉松訓練法》提升跑步效率!必練的 6 招徒手肌力訓練
    首先且最重要的是,這能改善跑姿,特別是當你感到疲累時。最近我們在一名女性跑者身上做了最大攝氧量測試,並觀察她在測試過程的跑步姿勢變化。在最後階段時,她的姿勢明顯變糟,特別是下背區域,這導致她圓肩且步幅大幅縮小。後來她開始跟著我們的課表訓練並加入下方討論的部分輔助訓練。14周之後,我們再度做了測試,此次結果相當驚人!
  • 跑者的春天,你在以什麼方式想念馬拉松?
    習慣了周末奔波不同城市去跑馬,周日賽事高峰期時跑者不夠用,這個春天,馬拉松卻被按下暫停鍵,甚至在到來的夏天,跑者度過的是漫長的賽事「空窗期」。 賽事「空窗期」,對跑者來說也許是更好的自我「放空期」,接近更真實的自己,回歸原點,不彷徨,不徘徊,回歸最日常的跑步習慣。
  • 萬能樓梯訓練法 拯救跑者腿部力量
    不能出門,無法享受自由的空氣和暢快的奔跑,一場疫情讓跑友們訓練計劃落空,打亂了所有人的節奏。此外,@i愛燃燒在微博發起#i運動 燃不停#活動,也有很多跑友積極參與其中,看得出來大家的自律和堅持。跑友@想一個大家一看就眼前一亮的名字 花式運動:
  • 中國跑者組團體驗日本第二大馬拉松 美津濃個性化定製引人注目
    和這裡的馬拉松文化相得益彰的,當然是這裡的吃食,畢竟「玩在京都,吃在大阪」嘛。在網上搜索大阪馬拉松攻略,獨具地方特色的私補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就連大阪馬拉松官網,也對當地的特色美食做了詳細的介紹,並且在賽道沿線做了部署——在這個意義上,大阪馬完全可以作為中國跑者了解日本馬拉松文化的一個窗口了。
  • 業餘跑者馬拉松「 破三 」難,難在哪?
    北京馬拉松2019年成績門檻,也就是中跑聯盟九星跑者,40-44歲要求是250,然後45-49歲突然降到300。其實,這說明了一個問題,45-49歲是一個人體力加速下降的階段,要想突破300,45歲之前機會更大,45歲以後,難度突然變大了,對科學系統訓練的要求更高。
  • 一雙適合跑馬拉松的跑鞋,適合大多數業餘跑者,銷量屢創巔峰!
    每一個跑者都需要一雙合適自己的跑鞋,它不但可以幫你跑出好成績,還能帶給你舒適的跑步體驗感。市面上跑鞋品牌很多,其中以耐克和亞瑟士最受歡迎。雖然說這些品牌的跑鞋綜合質量很好,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它那高額的價格,令很多跑友望而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