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三塊五,這塊冰磚稱霸上海冷飲界60年

2021-02-20 企鵝吃喝指南

第一次聽到光明冰磚,還以為是棒冰一類的東西:冰冷又堅硬,一開始不能咬(否則牙齒會痛),只可沿著表面一遍遍小心地舔,還得隨時提防舌頭黏在冰棍兒上。

見到真身有些意外:裝肥皂一樣的小方盒,紅白藍簡單配色,撕開塑料防粘紙,一塊白白胖胖的小方奶糕就攤在手上了。是的,還沒有棍兒,近乎裸奔……

頭一次吃是慌的,不敢大步走,烈日底下化得賊快,手上黏糊糊的,一邊兜著一邊舔吮咬嚼輪番上陣,慌亂中囫圇吞棗,吃完腦後一陣發麻,什麼都不記得。

經上海旁友指點,鵝君才知道,吃光明冰磚這個動作最好在室內完成。一來有空調,不會兩分鐘化作一攤奶水,二來最好用碗盛著,等邊緣些許融化,再用湯匙一勺勺剜著吃,方可心中有數、從容不迫。

換了一種姿勢吃冰磚,似乎開始明白魔都人民對它的愛:

原來這個東西身骨如此柔軟,一口下去,像咬住一團冰嗖嗖的棉花,寒噝噝的,哆嗦一會兒舌頭才從冰感中緩過來,一股溫柔奶香順著喉嚨慢慢往身子裡淌。

目 錄


1 | 是冰淇淋,不是雪糕

2 |  白雪or白熊?

龐大的冰磚家族

3 | 真·DIY神器

汽水、咖啡、啤酒、奧利奧…

4 | 一顆彩蛋

光明冰磚才是營銷戰鼻祖啊!

1 | 是冰淇淋,不是雪糕

「好像是比其他雪糕好吃些厚?」

「這是冰淇淋,不是雪糕!」上海朋友非常嚴肅地糾正我。經這位成分控的介紹,我才知道原來冰淇淋和雪糕只能算近親,絕不能劃作一類。國標寫得清清楚楚,按最低標準算,冰淇淋的乳脂含量足足是雪糕的五倍。

掰著指頭數數,過去最愛吃的小布丁、米國大腳板、綠色心情,後來流行各種五花八門的隨便、巧樂茲,大部分都是雪糕……

冰淇淋就比較貴,基本被洋貨瓜分天下,比如常見的夢龍、明治和八喜。

再看看這塊冰磚,三四塊錢就能吃到的冰淇淋,性價比還算不錯。

2 | 白雪or白熊?

有次去街邊一家小店買冰磚:「阿姨,光明冰磚有嗎?」「儂港中冰磚伐?白熊麼了,白雪還有,要伐?」

這句話裡包含的信息量實在太多,本鵝上海話水平又過於捉雞,最終只聽懂了「要伐」

於是再一次請教那位上海朋友……中冰磚,白雪,白熊都是些啥?

萬萬沒想到,扯出了一個龐大的光明冰磚家,這裡複述一下原話:

光明冰磚分三個型號,小冰磚,中冰磚,大冰磚。中冰磚它最流行,有白雪和白熊兩種,白熊用料好,比白雪貴;白雪小冰磚叫小簡磚,白熊小冰磚叫小金磚。大冰磚還有其它口味,個頭大,買的少。

如果上節目念這段freestyle,大概吳亦凡也要為她轉身了(捂臉)個麼還是畫圖比較清楚:

特意又買了兩支白雪和白熊,平行比較後,果斷拋棄白雪。兩者差異在常溫狀態下尤其明顯(低溫會麻痺味覺),白雪的奶味單薄,而白熊還維持著牛奶特有的乳香,色澤也是更自然的乳白色。

看配料表也能讀出高下:白雪冰磚打頭的配料是水和白砂糖,而白熊是牛奶和稀奶油。從分類上看,白雪是「清型植脂冰淇淋」,而白熊是「清型全乳脂冰淇淋」。

貴不是沒有道理的!


3 | 真·DIY神器

冰磚光禿禿、方方正正一塊,中間沒有插杆,且基本款香草口味萬年不變,吃貨大軍完全不滿足於一勺一口的常規套路,發明了各種花式吃法。一塊冰磚,從被剝下紙衣那刻起,就宣告了被蹂躪in the deep的開始。

加汽水、加水果壓根不是什麼新鮮事,那都是老一輩們玩過剩下的。一起欣賞上海師太程乃珊女士是如何吃冰磚的

冰磚買回來,放在特別的蘇打水杯裡,衝上正廣和汽水,一時噝噝地冒起奶白色的稠厚的奶泡,一陣夾著奶油香的清涼迎面撲來,這就是冰淇淋梳打

要是沒買到正廣和,用雪碧也可以!

如果正好有草莓上市,就將草莓拌在冰淇淋裡面,變成一抹粉紅色,夾著乳白色,十分夢幻,撩動人心。

現在物質越發富足,花樣就更多了。豆瓣有一個吃冰磚小組,花式吃法層出不窮,看得人心痒痒。我們也試了幾個,超好玩!

咖啡上面,冰磚略微融化成蓬鬆的一坨,秒變雪頂咖啡:

奧利奧掰碎拌進去,完美復刻DQ暴風雪:

啤酒,甜苦搭配的口感特別高級!

還有加花生醬、番茄醬、裹青團、夾三明治,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至於有人提議放醋放醬油加大蔥的,我們表示……開心就好:)


4 | 一顆彩蛋

最後,我們還是想來聊聊這塊小方磚的歷史,真八卦在此。


建國前

追根溯源,故事還要從100年前說起。

當年,有個叫海寧生的美國商人在上海虹口開了家蛋品加工廠,設備都特別齊全,從敲蛋、照蛋、烘蛋到冷凍都有專門的車間,製成各種雞蛋加工品,再出口外銷。

過了十年,這位商人決定拓展業務,開始生產各種冷飲,掛名「海寧洋行」,這是中國第一家機械化的冷飲企業

當時爭奪市場,海寧生也是絞盡了腦汁。為冷飲取名「美女牌」,聯合女明星宣傳,商場活動、戶外廣告齊齊上陣,特別會造勢:

海寧生還花大力氣從美國進了500臺電氣冰箱,租給全上海各大商場、劇院和電影院使用,免費的!但條件只有一個,就是冰箱裡只能放美女牌。(現在賣冰棒也是這個套路啊!)

於是民族品牌們抗不了壓,紛紛陣亡,「美女牌」冰飲霸佔上海。


建國後

二戰爆發後,海寧洋行的遭遇也頗為坎坷,先是被日本明治株式會社接管(對,就是那個明治),日本投降後被國民黨收購,到了1949年又由共產黨接管,改名益民食品廠。江同志就在這裡擔任副工程師,開始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20世紀50年代的益民食品廠

尷尬的是,當時海寧洋行只賣了車間和設備,把冷飲配方留作私藏。海寧生跑到別處另起爐灶,還為美女牌註冊了商標,繼續賣冷飲。


江同志隨後提出,「中國應該有自己的冷飲品牌」。於是,1950年,益民食品廠正式發起反擊,決定做一塊國貨冰磚,和美女牌死磕到底。標誌取形火炬,意為走向光明——「光明」牌就這麼誕生了。

無奈當時市場只認「美女」不識「光明」,益民的第二場戰爭就是營銷。當時,全上海的電臺、報紙和各個交通要道,鋪天蓋地全是光明冷飲的促銷廣告。

不光如此,他們還改裝了一臺美國舊卡車,掛上「光明問世」四個大字,由江同志帶隊,浩浩蕩蕩上街宣傳。把柴油發電機搬上車,給麥克風供電,一路「先聲奪人」,交警都主動上前開道維持秩序。另外,廠裡還組織了秧歌隊、腰鼓隊、越劇隊、京劇隊、淮劇隊,去南京路、淮海路、外灘四處宣傳,沿途免費送出「光明牌」棒冰

以今人角度來看,當年名聲大振的光明冰磚,顯然是上海灘的真·網紅冰淇淋

就這樣,美女牌很快被拿下,而益民幾乎復刻了美女牌的所有產品,你今天吃到的香草冰磚、三色冰磚、雙色紙杯、巧克力紫雪糕和赤/綠豆棒冰,都是「美女」留給益民的遺產。

而益民食品廠也從此起飛,成為包郵區冷飲業的扛把子。

今天光明乳業的前身,就是益民食品一廠,改制後七七八八一合併,可以說是國貨界的聯合利華了。「益民」你可能不熟悉,它麾下產品你卻一定聽過:梅林的午餐肉,冠生園的蜂蜜,大白兔奶糖,還有今天的主角光明。

小小一塊冰磚,居然濃縮了這麼多歷史沉浮。寫到這裡,鵝君忍不住念一首詩:


苟利冰磚生死以,豈因寒暑避趨之!

文 | blublu

編輯 | 丁小穗

圖 | Min

設計 | yue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請外地旁友吃三塊五的冰磚,講講阿拉上海寧幾十年的驕傲!
    光明冰磚分三個型號,小冰磚,中冰磚,大冰磚。當年,有個叫海寧生的美國商人在上海虹口開了家蛋品加工廠,設備都特別齊全,從敲蛋、照蛋、烘蛋到冷凍都有專門的車間,製成各種雞蛋加工品,再出口外銷。過了十年,這位商人決定拓展業務,開始生產各種冷飲,掛名「海寧洋行」,這是中國第一家機械化的冷飲企業。當時爭奪市場,海寧生也是絞盡了腦汁。
  • 【記憶】那些年的夏日冷飲:冰磚、大頭娃娃和三色杯
    當弄堂口的小百貨擺出各種各樣花花綠綠的冷飲的時候,小孩子的夏天才算是真正到來了。
  • 阿拉光明冰磚不要走
    說到冰磚就會想到上海老牌子:光明牌冷飲啦!鹽水冰棒、冰磚、三色杯都是陪伴了幾代上海人的味道。但是小青妹最近發現網友們竟然紛紛鼓勵它趕快漲價!光明牌冷飲,是上海益民食品一廠旗下的冷飲品牌。奶味香濃的冰磚不過最近青有沒有發現,光明冷飲仿佛是從市場中消失了一樣。。身為上海本土老牌子,小青妹覺得肯定哪裡都有。
  • 最復古|冰磚的N種新吃法技能大get√(送福利~光明請客吃冰磚)
    絕對有想像力啊!把中冰磚切成5毫米的厚片,然後用兩塊餅乾或者麵包,把中冰磚厚片夾在裡面吃。更高大上一點,可以用華夫餅乾,甚至法式長棍啊法式長棍(心中一萬個贊啊),夾上中冰磚後,立即變成一道甜品。據說還有白領以此作為午餐,簡單實惠又好吃。
  • 上海小囡來聽聽,光明冷飲的故事
    中冰磚,棒冰三兄弟,紫雪糕,還是三色杯?每一個都是我們光明家族的成員,是你們的童年記憶,也是我們的經典。開始搶答!生產「光明牌」冷飲的是哪一家食品廠?Bingo,這個難不住上海小囡啊。答案就是:上海益民食品一廠。這就是我們的家,也是中國最早的冷飲企業。2013年,它迎來了100歲生日。2015年,是它102歲生日。
  • 這些5元的冷飲竟然打敗了60元的冰淇淋
    小編認為在16°C的空調房裡除了裹著厚被子吃著冰西瓜,夏天最撩人的當屬冷飲!沒有冷飲的夏天,那莫昂闊能是完整的夏天咧現在的高端冷飲價格都要五六十塊了黑死個人鳥滴今天就讓我帶你一起重溫小時候那些年我們吃過的冷飲!
  • 我要吃冷飲!上海人記憶中的36款冷飲,你還記得幾個?
    我要吃冷飲!上海人記憶中的36款冷飲,你還記得幾個?高溫天氣使我們時常想吶喊:我要吃冷飲!!!上編為大家總結了這些上海小寧從小吃到大的36款冷飲看看你還記得幾個?
  • 冰磚記憶
    每一個上海小囡,夏天必吃冷飲清單裡,除了鹽水棒冰,一定還有光明冰磚!
  • 【懷舊】上海人愛吃的冷飲和汽水
    炎炎夏日,唯有冷飲和汽水可一掃燥熱。今天小編就盤點了一下阿拉上海人從小吃到大的冷飲雪糕、還有汽水。
  • 「光明」牌冰磚的由來
    對許多出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上海人來說,在炎熱的夏天,吃上一塊裝在藍色紙盒中、帶著濃濃奶香味的雪白的「光明牌」冰磚,可以說是童年時代最幸福的事情了。益民食品一廠的前身是創建於1913年的美商海寧洋行,最初是一家蛋品加工廠,1932年工廠從美國引進冷飲生產設備,並建起一座四層樓高的鋼筋水泥結構的冷飲生產車間,開始生產各種口味的棒冰、冰淇淋、冰磚等冷飲產品,其中尤以「美女」牌最受上海市民歡迎。益民食品一廠想要生產冷飲,首先就遇到了牌子問題。
  • 一天要吃掉超過30萬塊?!光明冰磚自己都不知道,居然還有這麼些隱藏吃法!
    對許多出生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上海人來說,在炎熱的夏天,吃上一塊裝在藍色紙盒中帶著濃濃奶香味的雪白的「光明牌」冰磚,可以說是童年時代最幸福的事情了。直到現在,上海人一天要吃掉超過30萬塊的中冰磚。在這樣的情況下,「光明」牌冷飲應運而生。1951年,新中國註冊了第一個冷飲品牌——「光明」。名字取自革命歌曲的歌詞「走向光明,走向勝利」。
  • 小辰光一道追過的冷飲 儂儕記得伐?
    原標題:【記憶】小辰光一道追過的冷飲,儂儕記得伐?  據上海發布消息,三色杯、白雪冰磚、娃娃雪糕……夏天到了,有沒有想起搿點小辰光拉著阿爸姆媽吵著鬧著要吃的冷飲?模子大一號的大頭鹽水棒冰,料翻一倍的重赤豆棒冰……搿點翻出花樣經,讓人吃得煞根的棒冰,儂又儕記得伐?
  • 小布丁、鹽水棒冰……這些青浦人從小吃到大的冷飲,你吃過幾種?
    而在小時候,三色杯、白雪冰磚、娃娃雪糕……都是美味甜蜜的回憶。現在就一起來回味下兒時的那些冷飲。白雪冰磚撕開冰磚外面藍色的紙皮,一股濃鬱的奶香味便撲面而來。用不鏽鋼調羹在雪白色的表面颳起長長一道,放入口中,伴有香濃綿密的香草味的冰涼感就來了。
  • 溫州人的初戀都是在冷飲店開始的
    想要在溫州泡泡店江湖裡站穩腳跟,除了串串香酥、醬料勾人外,還有一項充分必要的條件一定要滿足:那就是店裡的冷飲一定要夠冷夠甜。作為泡泡店隱藏餐單裡每桌必點的夏天續命標配,溫州冷飲和外地稱霸一方又千篇一律的綠豆湯、酸梅湯不同,它們最大的特色是那股地域限定的獨特口味。
  • 去田子坊逛最嗲上海集市!冰磚、麥乳精、蝴蝶酥…
    為什麼要推薦這個集市?因為在這場規模不大的「弄堂遊園會」上,有眾多老字號品牌獨家設攤,個個都創意十足。那些童年的味道,一觸即發,小怪自己就買了不少回家!光明冷飲小站小時候你吃過的冷飲,在光明冷飲小站全部都能吃到!
  • 那些年 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磚一角......
    人們因此習慣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裡的意義,他們經過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員,去的是橋邊的糖果店,糖果店的三個中年婦女一年四季在櫃檯後面吵吵嚷嚷的,對人的態度也很蠻橫,其中一個婦女的眉角上有一個難看的刀疤,孩於走進去時她用沙啞的聲音問你,買什麼?那個刀疤就也張大了嘴問你,買什麼?但即使這樣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們熱愛的地方。
  • 【知滬者也】一口吃掉夏天,老底子上海小囡的冷飲
    我們80後總是很矛盾,既喜歡湊熱鬧嘗鮮,又時不時要懷舊一下,「還是老早底額冷飲好吃」。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網」還沒那麼普及,東西好吃,大多靠口碑。每到夏日,每天一根冷飲,最好再來瓶冰汽水,是許多上海小囡的心願。但很多80後都曉得,這個心願不算太好實現。
  • 光明乳業冷飲大集合 趕緊來抓住夏天小尾巴
    眼下已經進入八月下旬,立秋已過,但是依然高溫持續不斷,靠著冷飲續命的日子還要過一個月,本文將集合光明乳業多款冷飲產品,帶你更好的抓住夏天小尾巴。光明大白兔雪糕高溫熱浪超長待機,街上行人汗流浹背,氣喘籲籲,小孩子被家長牽著,熱得發蔫,經過冷飲店門口,連忙跑進去。可可愛愛的大白兔自帶吸睛屬性,小孩子看到了很難不心動,叫著喊著要家長買光明大白兔雪糕。在樹蔭下迫不及待地撕開包裝,沁涼甜蜜肆意蹦跳,甜而不膩,滿滿回憶。延續七粒奶糖一杯奶的「靈魂搭配」,魅力值爆表!
  • 測評|那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雪糕!魔都12款「童年網紅冷飲」盤起來
    味道是一種記憶當你嘗到某些兒時的零食總有些畫面在眼前閃現童年的冷飲品類雖不如眼下豐富但只要一根在手,邊吃邊嘬就感覺是夏天裡最幸福的小囡中冰磚和加侖是小時候很多家庭夏日的必備,那種捧在碗裡,邊看動畫片邊挖著吃的感覺別提多爽了,還曾DIY過草莓+冰磚,西瓜+冰磚,鹽汽水+冰磚等各種版本。有句話叫「心急吃不了中冰磚」,等它微微開始融化的時候,才是最佳賞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