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是糖友的敵人?反轉!碳水化合物飲食或可改善糖尿病

2020-12-18 黃志豔大夫

美國糖尿病協會之前指出,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會導致糖友血糖升高。因此所有的糖友開始將碳水化合物視為敵人,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很多醫生也會叮囑患者飲食上要適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王阿姨是一位患有糖尿病30多年的老糖人,前幾天王阿姨很氣憤的跟黃醫生說:「這麼多年都被醫生騙了,都不叫吃碳水化合物,明明碳水化合物對糖尿病有益,反而低碳水才不好!」王阿姨平時總會關注一些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幾天前,王阿姨在微信上看到了一篇推文,這才引起了王阿姨的質疑。

文章源自於美國責任醫師協會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糖尿病與代謝雜誌》上的一篇研究,黃醫生總結了一下文章的重點:富含全碳水化合物的植物性飲食可以改善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和其他健康指標。

研究分析了兩例Ⅰ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案例,兩位患者都採用了富含全碳水的植物性飲食,包括水果,蔬菜,全穀物和豆類,通過跟蹤他們的血糖控制、心臟病風險以及其他健康指標,發現均有所改善。

糖尿病有Ⅰ型、Ⅱ型之分,研究是針對Ⅰ型糖尿病患者而提出的,但是黃醫生想說的是,無論是Ⅰ型還是Ⅱ型,碳水化合物都不是「敵人」,糖友需要合理攝入。

碳水化合物對人體的重要性。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植物性食物,以植物的種子、果實或組織部分為原料,直接或加工後食用的食品,主要有穀物、薯類、豆類及其製品等。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當膳食中碳水化合物過多時,就會轉化成脂肪貯存於身體內,使人過於肥胖而導致各類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我國的糖尿病患者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攝入的55.87%,蛋白質佔總能量的16.41%,脂肪佔27.72%。基於這樣的一個前提,我們才經常會要求糖友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但是並不是說糖友要嚴格戒掉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獲取能量的最主要來源,是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物質,是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還參與細胞活動、調節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等。

長期低碳水飲食,會引起營養失衡、營養不良等問題,甚至會引起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攝入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怎麼吃?

碳水化合物有好壞之分,好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少,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在體內消化吸收緩慢,升糖慢,飽腹感強,更適合糖尿病患者。

好的碳水化合物:完整的新鮮水果(草莓、蘋果等)、蔬菜、全穀物或全穀物粗加工的食物(全麥、糙米、燕麥、玉米等)、豆類(紅豆、黑豆等);

壞的碳水化合物:精加工穀物(麵包、米飯、義大利麵等)、精加工食物(蛋糕、糖果、薯片、餅乾等)。

當然,即使全碳水化合物植物性飲食對於糖友有一定的益處,也不能敞開了吃,仍舊需要遵循基本的飲食原則,控制每天的攝入量,糖尿病患者每天攝入碳水化合物45~75 g,對於女性,推薦3~4份碳水化合物,每份15 g,對於男性,建議攝入量稍高一些,每天4~5份。另外,也不能只吃植物性食物,還是要注意營養的均衡攝入。

相關焦點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能幫助糖尿病嗎?
    小型研究表明,限制碳水化合物飲食減少了糖尿病對藥物的使用量。 2006年3月15日-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是否應遵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說「不」,但是瑞典的一項小型研究表明,這種飲食可能是控制該疾病並減少用藥需求的最佳方法之一。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控制血糖有利嗎?來聽聽專家如何建議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除了多做運動、注意清淡飲食外,還應考慮食物攝入與營養攝入的比例,儘量保持血糖穩定不波動,自從1972年推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隨後被大眾接受並開始流行以來,特別是在歐洲,超過300萬糖尿病患者(約7%的男性和10%的女性)嘗試過這種飲食來保持血糖的穩定,實際效果已經很明顯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哪個更健康?
    以及最近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還是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但是,當你深入研究這些數據時,你會發現許多研究報告的結果驚人地相似——最近關於碳水化合物和健康的研究也是如此。2017年8月發表的PURE研究報告的標題稱,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是長壽和健康的答案。但這一發現後來被ARIC的研究推翻,該研究導致頭條新聞稱,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減少你5年的預期壽命。事實上,這些「相互矛盾」的研究有著驚人的相似結果——他們都發現,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取大約一半的能量與早死的風險最低有關。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奇蹟還是噱頭?
    呼吸會變得急促,嚴重的話可能會引起昏厥或者昏睡。  減少碳水化合物而吃肉不適合一些膽固醇過高的人以及對於日本人的體質也同樣不適合,這會促進動脈硬化的惡化。  「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原本是美國所開發的方法。因為美國人的飲食以肉類為主,因此將碳水化合物取出的話並非難事。而對於以米飯為主食的日本人來講,將碳水化合物從飲食中去除的話那將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 碳水化合物和炎症:關於低碳飲食和炎症的知識
    糖尿病的本質也是一種慢性炎症反應 炎症是原始飲食(低碳飲食)旨在解決的那些潛在的大問題之一,但是關於炎症和飲食的討論可能會造成真正的混亂,因為有關特定食物和營養素的問題常常被不同的問題所控制
  • 科學家研究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對老年人的影響
    一項新的研究,發表在營養與代謝,來自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營養肥胖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八周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中,身體成分、脂肪分布和代謝健康都有改善。戈斯說,她的團隊的目標是確定低碳水化合物(Vlcd)的高脂肪飲食是否會消耗這些脂肪庫,並在沒有有意限制熱量的情況下,對患有肥胖的老年人保持瘦體重,從而改善與心臟代謝疾病相關的結果,如胰島素敏感性和血脂狀況。 戈斯說:「經過八周的幹預後,儘管建議保持體重,但食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組比對照組減少了更多的體重和脂肪總量。」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真的是減肥利器嗎?
    本文由「小麻哥的日常」授權轉載前言近年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被炒的火熱,不僅是減肥的利器,而且可以用於很多疾病的治療,比如說肥胖症、糖尿病、多囊卵巢症候群、癲癇等。那麼讓我們認識一下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吧,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減肥利器。
  • 低碳水化合物還是高碳水化合物?一切適度
    在考慮碳水化合物的最佳攝入量之前,我們還需要知道低碳飲食和高碳飲食是如何定義的。研究通常將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描述為能量的百分比,而不是克。對於低碳飲食或高碳飲食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一般來說,碳水化合物熱量應該佔總卡路裡的45%至65%;碳水化合物熱量佔比70%以上為高碳飲食,也有認為低於26%被認為是低碳飲食。
  • 2型糖尿病患者在碳水化合物攝入前吃蔬菜,對葡萄糖攝入量的影響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數量仍然控制不佳,主要是由於飲食依從性差。影響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選擇是由他們自己做出的,而不是由他們的醫生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做出的。糖尿病患者應採取適當的飲食,包括終生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模式。從理論上來說,對飲食成分和葡萄糖耐量之間關係的認識有助於營養處方的發展。然而,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很難做到限制能量攝入的飲食,以及改變他們的日常飲食習慣。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肥的簡單方法還是心臟病發作的處方?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減少碳水化合物,補充脂肪和蛋白質來減肥或變得更健康——儘管有人警告說這會增加膽固醇。《新科學家》調查低碳水化合物生活的真正風險無數的時尚飲食來來去去去,但這些天有一個我們從來沒有停止聽說。
  • 低碳水化合物還是高碳水化合物?一切適度 | 科學食訊
    碳水化合物攝入最低四分位數的年輕男性,更可能是墨西哥裔的美國人。低碳飲食和死亡之間的聯繫可能並不是在全球所有地區都成立,特別是在碳水化合物總量比西方國家貢獻更多能量的研究中。日本研究(NIPPON study, Japan)——發現,與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最高的四分之一相比,低碳飲食可使全因死亡風險降低了13%,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了22%。
  • 生酮飲食:低碳水化合物背後的科學依據
    當血液中酮體增加的時候,從飲食中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太少,就無法作為身體主要能量來源,並且被發現是一種治療癲癇病的有效療法 實際上生酮飲食可以概括為,碳水化合攝入量極低的高脂肪飲食,其中碳水被降低到每日總熱量的20%,碳水主要以蔬菜的形式攝入,熱量消耗主要來自脂肪和蛋白質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肥,你想知道的答案都在這裡
    ),是通過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從而限制熱量攝入,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消耗,以替代原有碳水化合物作為主要熱量的一種飲食結構。也叫做阿特金斯飲食法。是由美國的心臟內科醫生羅伯特·C·阿特金斯(Robert C. Atkins)提出來的,他的著作《飲食革命》中描述的減重膳食模式曾風靡美國。常見低碳水飲食,把碳水化合物總量控制在每天90g。而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還會限制在每天20g,約等於1/4個蘋果或1/4個雪梨或1/2個奇異果重量的碳水化合物。
  • 糖尿病必須少糖少鹽少油?與美食絕緣了?醫生告訴糖友如何選食物
    有很多糖友私聊也問了很多問題,我看了看,有關日常生活方面的,主要還是集中在飲食,畢竟飲食是人們不可缺少,但偏偏糖尿病又要控制飲食,這讓很多人難以接受,尤其是熱愛美食的人更覺得生活一片黑暗,是不是患了糖尿病就必須跟美食絕緣了?今天我們就糖尿病飲食方面專門談一談!
  •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or低脂肪飲食,哪個更利於減肥?
    2007年,發表了一項研究,比較了四種流行的飲食模式——阿特金斯(低碳水化合物)、Zone(低碳水化合物)、Ornish(純素食/低脂肪)和LEARN(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 ——對311例超重的絕經前女性體重變化和相關風險因素的影響
  • 何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健 康 體 重     享 「瘦」 幸 福 生 活 一、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飲食對單純性肥胖的治療作用 糕點能防病、治病?!是的,你沒看錯,全新的「LC全豆糕」將給你一個嶄新的飲食方式!Ornish飲食法:採用高纖維、低脂肪飲食類的素食;史丹福大學的臨床研究顯示,飲食中攝入低總量的碳水化合物,即阿特金斯低碳生酮飲食的減肥優勢最為明顯。一些薈萃分析表明:限制低卡路裡的生酮飲食減肥效果更加明顯,可更快地改善血糖、血脂及體重指標。
  • 【飲食養顏】吃那些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能減肥?
    無論是健康人群還是減肥人群,都不可忽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如何聰明高效地吃碳水化合物,是有科學講究滴。科學減肥,不可忽視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午不食」「晚餐不吃主食」「少吃碳水多吃蛋白」……為了減肥,一些與眾不同的飲食方案成為「網紅」,但它們科學嗎?碳水化合物攝入太多容易肥胖,不等於可以不吃碳水,而用脂肪和蛋白質代替。
  • 如何削減碳水化合物:4個生活小貼士來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在這個碳水化合物如此普遍的時代,幾乎不可能完全拒絕碳水化合物。但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降低人的食慾導致他們攝取較少的卡路裡幫助他們減輕體重低醣飲食法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的一種,而碳水化合物存在於含糖類食物、義大利麵和麵包中。如果您不吃碳水化合物,而是選擇天然蛋白質、脂肪和蔬菜在內的全食。
  • 十大健康碳水化合物
    編者按:碳水化合物在很多糖尿病患者和走在減肥道路上的俊男靚女們的眼裡大都覺得不是啥好東西。事實上碳水化合物是我們必須的營養物質之一,不管是控糖還是減重,完全拒絕碳水化合物都是不科學的。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幾款特別的碳水化合物,不妨從它們開始重新認識碳水化合物。大麥是最健康的大米替代品之一,每份大麥含有6g可溶性纖維,使人保持飽腹感。青稞是藏區對生長種植在青藏高原地區的裸大麥的一種傳統叫法。大麥中β-葡聚糖和戊聚糖的含量很高,易被吸收。β-葡聚糖具有凝聚血膽固醇的能力,同時具有減少食慾和延緩餐後葡萄糖的消化吸收而控制糖尿病的效果;戊聚糖(阿拉伯木聚糖)也有降低膽固醇的能力。
  • 一直倡導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是錯誤的
    、黃色和紅色三種,以及完全禁食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你是採用基礎級計劃,一天可吃半杯這樣的穀類,但如果是進階級,前六周請先避開它們。  •豆類蔬菜。富含纖維和植物營養素的豆類蔬菜,在我們的飲食文化裡,向來未被充分利用。它們可以減緩糖被血液吸收的速度,預防胰島素過度釋出,造成胰島素阻抗。試試看紅色扁豆、法國扁豆或一般扁豆、鷹嘴豆、綠豆和黃色的乾豌豆瓣、黃豆(日本毛豆是很棒的零食)、花豆、赤豆、黑豆、菜豆,以及其他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