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初禪在哪裡?是不是菩薩道?

2021-02-21 禪者Changer

淨界法師

淨界法師,曾在中國鋼鐵公司擔任機械工程師。

1987年出家受戒,受教於達理老法師、性梵老法師、懺公上人等已故尊宿,以及道海律師、果清律師、慧天老和尚等善知識座下。

1993年起擔任淨律佛學院教務主任。

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已經成就了殊勝身心之流,離開了欲界汙濁的心身,是一種安樂精妙的身心。

這種身心世界一切苦惱所不能逼,沒有欲界「八苦」、三苦中的「苦苦」,當然還有無常敗壞之苦、微細的行苦。

雖然沒有真實的依止,不生滅心來修學出世的三昧。但一念寂靜的心中,諸漏不動,已經能夠調伏世間的欲漏,名為初禪。

梵眾天

梵眾天就是初禪天的人民大眾。到色界後,禪定已經堅固成就。到「未到地定」,還不是很決定,只是一個過渡。到了初禪後,三界的愛欲跟情染完全沒有想念之心。因地沒有淫慾的念頭,當然不會生長在欲界。臨終時神識就應其清淨的梵行之念而生為梵眾天。

梵輔天

梵輔天就是初禪天的大臣。輔佐大王來整理事物的大臣。因地有二個:欲習既除,離欲心現。這一點跟前面初禪差別不大,對三界愛欲煩惱調伏了,禪定離欲心堅定現前。重點在下一句:於諸律儀愛樂隨順。前面持戒是屬於大方向的,偏重在調伏煩惱。梵輔天對大小的律儀,特別是威儀很重視,愛樂隨順。沒有強迫也很喜歡注重自己的大小律儀,有威儀的德行。這個人應其定共戒,有禪定跟戒行的清淨,能夠行種種的梵行之德。梵行之德有二部份:一、他自己愛樂隨順梵行之德。二、他能夠弘揚教化眾生遵守梵行之德。這一點不同於梵眾天,偏重在自己的修學。梵輔天能以梵行之德,來勸別人修學梵行,讚嘆梵行的功德,有種利他的妙行,叫梵輔天。

大梵天

大梵天是初禪天的天王。因地有三個:一、身心妙圓。讚嘆身心世界是微妙圓滿。什麼叫微妙?蕅益大師說:能夠完全遠離欲界粗重汙濁的身心,沒有欲界的愛染。"圓"較前面諸天,戒定的功德更加的滿足,戒行更加的清淨,威儀更加的莊嚴。二、威儀不缺、清淨禁戒。不但威儀不缺,行住坐臥都不放逸,而且能奉持清淨的淨戒,身口意清淨,經常保持攝心而不放逸,有持戒之德。三、加以明悟。"明悟"就是通達慈悲喜舍之理,有四無量心。廣大的慈悲心和喜舍之心。以這三種的因地,能應其持戒清淨跟慈悲喜舍之德。以這二種德行來統領整個梵天的大眾,而為大梵天王。這指的是天王的德行。

初禪和二禪的區別

初禪叫做離生喜樂地。離開三界粗重的身心,產生跟喜樂相應的一種身心。智者大師在『法界次第初門』說:初禪具足五德,覺、觀、喜、樂、心一境性,初禪是有覺觀的。初禪的覺觀是怎麼來的?從欲界到初禪最重要的覺觀是訶責五欲。必須用不淨觀,觀察眾生為什麼貪愛色身,因為我們產生顛倒,一直認為色身是清淨美妙的。所以在覺觀當中,就如實的觀察我們色身,把這一層皮肉剝開後,膿血屎尿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以不淨的覺觀來訶責欲愛的煩惱,所以成就禪定時覺觀還在,而且不斷的保留。因為初禪的特點雖得禪定,但並不堅固,要隨時用覺觀來訶責五欲來保護這個禪定。「喜」有歡喜心;「樂」喜跟樂都是快樂的,樂是比較微細,喜是比較粗。「心一境性」,禪定的相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的安住,這是禪定的相貌,心一境性。這是整個初禪的相貌,二禪已去,沒有覺觀;二禪已去,也沒有前五識的活動。

禪天和菩薩道的區別

佛陀在訶責欲界諸天,或者色界天在調伏煩惱時,有一句話說:「他們沒有真修三昧」,是什麼意思?雖然他們用不淨觀訶責煩惱,但沒有真實的正念真如。正念真如的思想是:要相信你的自性是清淨的,你本來就沒有煩惱。在調伏煩惱時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煩惱的角度來調伏煩惱;懺悔業障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業障;要了生死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這是《楞嚴經》的核心思想,從本來無一物而建立整個戒定慧,以無住為本,而生起戒定慧的修學。加上(假觀)觀念,初禪就不是初禪,加上這觀念二禪就不只是二禪,那是整個菩薩道。看修行就是一念之間,一念之間提升,所修的法門全部提升。問題是不能正念真如,只能活在一個小範圍裡對治煩惱,以生滅心對治煩惱,效果就有限。站在本來就有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就糟糕了!等於兩個人在對抗,很難解脫!

Changer邀請您每晚21:00,

我們一起共修15分鐘,

讓我們一起震撼共修!

共沐佛光,同沾法喜,

共同回向,福慧安康!

編輯|焱開
審稿|建君 政潮 王宇琳

來源|淨界法師講《楞嚴經》

以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他用三年時間不遠萬裡到達中國弘法,從皇宮太子轉變為一代祖師!

原創|寂靜法師:這種讓花綻放的力量,也能讓你的生命產生奇蹟!

中醫名家李辛:所有的病,都是這樣才來的(內附療愈的秘訣)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好運、健康、平安、財富的最簡修持方法!

相關焦點

  • 淨界法師:受菩薩戒後生命的轉變!
    淨界法師:受菩薩戒後生命的轉變!《瑜伽師地論》上說,當你受了菩薩戒,你內心清淨的誓願,可以產生兩種強大的功能:第一個「增上慚愧」,第二個「增上意樂」。 第一個「增上慚愧」。淨下界法師我們現在很多人受菩薩戒,但是每一個人都是菩薩種性嗎?其實未必!因為我們顯教對菩薩戒是包容的,大家結緣,沒有像藏傳佛教那麼嚴格。藏傳佛教要受菩薩戒,你前一天如果沒有夢到瑞相,他不會給你受菩薩戒的,因為你沒有菩薩種性。但是我們顯教說沒事,你先結緣;未種善根,令種善根。各有各的看法。
  • 【淨界法師】【法華經講記58】當我們不再追求三界的快樂,那你就可以跟三界說再見了
    當我們不再追求三界的快樂,那你就可以跟三界說再見了淨界法師
  • 達照法師:初禪五支
    三、初禪五支五支就是覺、觀、喜、樂、舍,是初禪境界的另一個特點,也叫五支功德,和前面的初禪發相是完全相通的。覺是比較粗重的對身體的覺受,就是身體有什麼感覺,我們很清楚。所以初禪到四禪,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必須專注。對於初禪來講,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我們必須有一個方法,讓心聽話、專注,一心不能二用,如果打了別的妄想,身體的覺受就持續不起來,就像鑽木取火一樣,鑽到木頭熱起來時,卻停下來了,那火就生不起來了,所以我們平時就要不斷地如法去訓練,隨時停一下,去感受沒有妄想的這種身心的正面狀態。
  •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52】七處破妄之二——破轉計在外(一)
    七處破妄之二——破轉計在外(一)淨界法師
  •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07】獨處空閒,作意思惟
    獨處空閒,作意思惟淨界法師  再看第二段
  • 【淨界法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05】滿設恆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
    滿設恆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淨界法師
  • 家庭主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薩道
    家庭主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薩道  成德法師主講 (共一集)2020/7/19   英國蘭彼得  王居士:尊敬的法師您好。成德法師:妳好。王居士:各位同修大德好。也不要對自己太苛刻要求,甚至於在觀照自己在學的過程,這個心念,我之所以會有煩惱,是不是我在這個學的過程太急了,或者是有跟人家有一種比較心,然後就會氣餒,就是這些念頭都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效果,肯把它放下,這樣學習效果會好。成德以自身的經驗,當時候我要去準備考老師,科目也很多。
  • 微視頻 | 初禪五支——尋伺喜樂舍
    ● 五支就是覺、觀、喜、樂、舍,是初禪境界的另一個特點,也叫五支功德,和前面的初禪發相是完全相通的。覺是比較粗重的對身體的覺受,就是身體有什麼感覺,我們很清楚。● 所以初禪到四禪,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必須專注。對於初禪來講,有三個重點,第一是我們必須有一個方法,讓心聽話、專注,一心不能二用,如果打了別的妄想,身體的覺受就持續不起來,就像鑽木取火一樣,鑽到木頭熱起來時,卻停下來了,那火就生不起來了,所以我們平時就要不斷地如法去訓練,隨時停一下,去感受沒有妄想的這種身心的正面狀態。
  •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講記03】解釋標題——瑜伽菩薩戒本
    解釋標題——瑜伽菩薩戒本淨界法師
  • 淨界法師 :《瑜伽菩薩戒本》01
    《瑜伽菩薩戒本》,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請放掌。 我們這次講授菩薩戒的因緣,主要是和尚尼的慈悲,希望學人能夠來義德寺跟諸位共同學習《瑜伽菩薩戒》。學人個人也是抱著一個學習的態度、一個感恩的心情,希望把自己研究菩薩戒的一些淺薄心得,提供給大家作一個參考。
  • 【淨界法師】【瑜伽菩薩戒本講記61】菩薩不能去從事賭博、玩股票、買樂透,都不可以!
    淨界法師  以下看第二段攝善法戒,我們增上慚愧表現在修善的時候是一個什麼相貌:  如法求財,不以非法,不以卒暴。  當然這個菩薩也是要依止財富來過活,就是所謂的如法求財,如法就是正命過活,不依止非法來求財。非法就是你這個財物的獲得,要由殺盜淫妄的因緣,這就是非法。
  • 【淨界法師】【法華經講記840】原來我們跟三寶是一家人,尤其跟佛陀是一家人
    原來我們跟三寶是一家人,尤其跟佛陀是一家人淨界法師
  • 如果貪戀執著初禪境界,就不會達到二禪,這是有原因的
    四禪八定修六行觀,認為這個世界是苦、是粗、是障,而初禪的境界是清淨、微妙、可出離煩惱,所以要舍掉這個世界,希望達到初禪。要想達到初禪,就要離開惡法及不善法,因為這些與初禪都不相應,惡法是五逆十惡,不善法包含昏沉、妄想、無聊等。離開了惡法、不善法,依據六行觀來修習禪定,證到初禪,往生以後就生到初禪三天。
  • 【淨界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89】心所有法——不定有四之尋、伺(一)
    心所有法——不定有四之尋、伺(一)淨界法師
  • 生活家淨界地板,有氧呼吸的草木綠
    吃飯的時候要擔心油是不是地溝油,蔬菜有沒有農藥;裝修選油漆、地板要擔心是不是甲醛超標;呼吸的時候還要擔心空氣中的汙染分子,真是一切都不容易啊~生活家最近出的淨界系列地板產品,雖然沒有流行色草木綠的外表,但是卻有比草木綠還讓人安心的安全感。淨界系列產品,一心一意鑽研當前主流地板的環保性能,除了地板本身材料採用大豆蛋白膠和芬蘭太爾無醛膠搭建五層地板結構,保證地板零醛添加。
  • 【淨界法師】【楞嚴經講記149】十番顯真之九 約二妄合明顯見性非見(七)
    十番顯真之九 約二妄合明顯見性非見(七)淨界法師
  • 常空法師開示【色界天】(1)——初禪天與大梵天王
  • 大自然棕床墊—淨界系列,拯救年輕人的睡眠!
    淨界系列:給你五星級生態睡眠感受 大自然淨界床墊中的負離子是通過高科技從稀土中提取納米級功能母粒,在製作舒適層中的絮片纖維加入了該物質,能持續產生能量場,作用於周圍的空氣與水,產生對人體有益的負離子,在床墊周圍形成每立方釐米超6000個負離子森林氧吧空間環境。淨界床墊根據顧客家中環境的不同,能有效持續釋放負氧離子的5-10年。
  • 淨界法師 :《瑜伽菩薩戒本》17
    《瑜伽菩薩戒本》,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四頁,「己三、障忍辱度」。 在《法華經》上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 《法華經》上說:我們生命的差別因緣有十法界的因緣果報,說是「諸法」,這個十法界的因果它的「本來」面目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