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一過氣溫回升,大衣好像穿不住了,女孩們又隱隱焦慮起來:回老家過完年穿不上的那條牛仔褲可以藏進衣櫃換一條闊腿褲,變粗的腿在寬大的布料後依舊時尚漂亮;可是夏天就在路上,穿不上去年的連衣裙就只能買一條新的了。
「夏天的較量開始了」,這句話剛在短視頻裡短暫地火了一天,大家的目光就被熱搜上的「漫畫腰」吸引走。從A4腰、女團腿到反手摸肚臍、鎖骨放硬幣,再到現在的漫畫腰,這場「秀身材」的競賽,似乎從未在女性之間停止過。
漫畫腰是什麼?照片裡是翹在空中的修長雙腿、卡在椅子上的臀部、和俯趴在地上的上身,這個相當難以拿捏的姿勢,為的是展示畫面中心和漫畫裡一模一樣纖細的腰。點開話題標籤,女孩們紛紛曬出自己費了好大工夫拍出的精美照片。漫畫腰挑戰出圈後,原作者本人還在微博上放出了更多姿勢讓大家解鎖,似乎每解鎖一個姿勢,你就離傳說中的完美身材更近一步。
可是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這個屢見不鮮到甚至有點無聊的秀身材話題裡,這次出現了很多不一樣的聲音:「這個動作的角度好奇怪」, 「太媚男了吧」,「畸形審美,製造什麼身材焦慮」。還有人曬出漫畫中身上每一塊肌肉都稜角分明的男人喊話:「漫畫腰來了,男同胞們,你們也別閒著。」
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了漫畫腰挑戰的健康隱患,@丁香醫生在諮詢了專業骨科醫生後發博指出,這個動作其實是種「腰椎過伸」姿勢,容易引起肌肉的持續拉拽而引起拉傷,從長遠看也會增加腰椎退變的風險
關於女性身材的各類匪夷所思的挑戰在社交媒體上從未停止,並且每一次都大有熱度。或是為了好玩,或是想要跟風,或僅僅是想要秀一秀自己的好身材,女孩們爭先恐後地參與著每一個話題。從最初要女孩們能夠把腰部和腿部完全藏在一張A4紙與一部手機後的「A4腰」、「iPhone 腿」,現在在小紅書上搜索「A4腰」仍然能找到超過1萬篇筆記,足見當時的挑戰有多火。
再到後來,簡單地拍一張照片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秀身材的需要,更高難度的「鎖骨放硬幣」、「反手摸肚臍」出現了。儘管很快有人闢謠,「反手摸肚臍」更多取決於人身體的柔韌度和手長,和瘦沒有必然聯繫,網友們還是紛紛曬出自己的照片高調「炫腹」。
挑戰雖有不同,但似乎所有關於身材的衡量標準,最後都落在了一個「瘦」字上。在當時「白幼瘦」就是絕對主流的審美環境下,這幾個大熱的話題並沒有惹來什麼爭議。那些身材微胖的女孩流露出的自卑與羨慕,和將A4紙橫放在腰前的無奈調侃,也很快被一張張更瘦、更美的照片淹沒。
可是為什麼「瘦」就是美?在面對一把把難以下咽的水煮青菜時,在因為吃了成分不明的減肥藥走向醫院時,有些女孩好像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什麼才是美?美該由誰來定義?
幾年前,隨著健身概念的普及和多元化意識的覺醒,人們對健康和美的定義也逐漸有所轉變。肌肉男不再是人們刻板印象裡在健美比賽上站成一排、塗了一身油的健碩牛蛙,「健身遊泳了解一下」的一張張傳單帶著人們走進健身房。女明星們曬出的健身照片也引領了一陣新的潮流——女性的美不再只有「白幼瘦」這一種標準,更合理的體重、更勻稱的比例、與充滿陽光氣息的小麥色皮膚,一度取代了瘦弱單薄的身體變成新的流行。
女性的行動力和毅力也都不容小覷,除了全身運動,針對身體各個部位的塑形也必不可少。據「DT財經」對B站上熱門健身視頻播放量的統計,2018-2019年,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的健身視頻崛起,一舉超過全身運動教程。成為女性觀看量最大的視頻類型;而進入2020年,帕梅拉式的魔鬼訓練又成為新寵。
於是這陣風吹著吹著,又再一次吹來了「身材焦慮」,變成了一場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的「健身內卷」。原本只要開始運動就算走在了變美的康莊大道上,直到要有女團腿、馬甲線、直角肩、蜜桃臀,要自律和勤奮、身體上每一個部位都精益求精才能算美。毫無運動痕跡的紙片人和松垮的贅肉一起,被精心鍛鍊和保持的身材甩進審美的鄙視鏈。畢竟馬甲線和女團腿除了美之外,還有另一層意味:有閒有錢有意志力,並且願意把時間花在保持身材這件事上。
這一次的「健身內卷」針對的也不僅僅是女性,男性似乎也隱隱有了危機感。據「DT財經」統計,從B站相關視頻的標題和內容來看,男性健身的最大訴求是腹肌,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提升男性激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以來,B站健身區播放量排名前10的視頻中,沒有一個是針對男性健身的。
與此同時,健身卻不能太過,要「該有肉的地方有肉,不該有肉的地方沒有一絲贅肉」——健身潮之中,這種論調又成為了主流。健身這件事,逐漸脫離了對健康的追求,重新變成了一個審美問題。
好像「多元」了那麼一圈後,對女生的審美又轉了回來:視覺上的美才是美,流行的才是美。可是美該被流行定義嗎?又是誰創造了關於美的流行?前一天還在嘗試哥本哈根減肥法,後一天就開始去健身房瘋狂舉鐵,女孩們被流行的風吹得東倒西歪,生怕自己遲疑一秒,就會被社交媒體上的其他人甩下一大截。
義大利小眾品牌Brandy Melville在2020年夏天的爆火,也讓東亞女孩一直放在心底的對「瘦」的狂熱追求捲土重來。
創立於1970年的 BM,初衷是為小碼女孩提供適合的衣服。也是因此,BM 至今仍只售賣均碼(也就是S碼)服飾。其夏日款式主打「小、短、緊、露」的純色針織上衣與格子短裙。穿上一套,你就能既是青春洋溢小甜心,又是性感潑辣美少女。再加上歐陽娜娜、Lisa、Jennie 等一眾少女偶像的野生帶貨,由該品牌單品衍生出來的 BM 穿搭風格火速成為時髦女孩們的最愛。
小紅書、抖音、微博上,小碼女孩曬出的照片、視頻收穫了成千上萬的觀看、評論、與點讚。由此計算統計的 BM 女孩體重身高對照表在小紅書上被1.2萬人收藏,收穫2.3萬人點讚。定睛一看,表中羅列出的卻是一系列與正常健康體重相比,大概需要卸掉幾條胳膊腿的纖細身材標準。
經過健身風潮的流行,這一次的「白幼瘦」狂歡似乎沒有那麼風平浪靜,也有很多女孩在討論中提出了 BM 風的荒謬之處,可是最後卻變成兩種不同身材女孩的互相鄙視甚至混戰,關於「不要跟風 BM」的內容下,評論中往往會出現「你就是自己穿不進去才會酸」的論調。
你看我像營養不良,我看你是胖子無能狂怒。原本只是兩種並無對錯優劣之分的不同審美,最後卻變成了女孩內部的分裂與對立。
從女團腿到漫畫腰,儘管流行的風格不同,但其中潛藏的核心「身材焦慮」卻從未放過任何一個女孩。為了好身材,女孩們嘗試的減肥方法也開始越來越拼,其中最讓人倒吸一口涼氣的就是前段時間央視曝光的催吐管。
視頻中的年輕女孩小敏(化名)將一根長達50cm的催吐塑料管硬生生沿著食道捅進去,管子的另一端接在水管上,冰冷的水流刺激胃部痙攣,讓女孩把吃進胃裡的食物吐出來。更令人震驚的是,這種聽起來讓普通人後背發涼的減肥方法在網際網路上並不小眾,不僅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催吐產業鏈,還讓很多想要減肥的中小學生爭相模仿。
幾年前,百度上曾有一個「催吐吧」,頂峰時期有5萬餘人聚集在這裡。他們每天在這裡分享催吐的經歷、技巧,還有一些圈內人的黑話:CT(催吐)BS(暴食)JT(嚼吐)等等。2017年時,一個吧友被曝出因催吐去世,離開時體重只有20多公斤,催吐吧才被相關部門封禁。
催吐吧的關停並不是催吐產業鏈的結束,很多商家用「兔兔管」、「仙女管」這樣的名稱在網購平臺上大肆售賣催吐管,在宣傳語中還會提到「怎麼都吃不胖」、「催吐不難受、沒感覺」、「兩三分鐘吐乾淨平均一個月能瘦十幾斤」這樣的話術,吸引有減肥瘦身需求的女性。
很多通過催吐來減肥的女孩都是十多歲的中小學生,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一名初二女生小玥因為身材問題被同學嘲笑,為了減肥,她開始每天催吐,最嚴重時一天會去廁所催吐五次。
在快速減肥的同時,催吐也在不知不覺中傷害著這些女孩的身體。小敏在採訪中提到,長期催吐已經造成了她身體的電解質紊亂,常常出現昏厥、手腳發麻、心律失常等問題;而小玥則表示自己在催吐以後有了月經不調和脫髮的問題。不僅如此,經常性催吐還會對胃、食管和牙齒造成不可逆的危害,嚴重的情況下甚至還會導致心臟驟停。
不止催吐,很多打著「一天瘦一斤」、「快速瘦身」噱頭的減肥藥也並非那麼安全。今年2月,一款售價為298元的網紅減肥咖啡被曝出成本僅為8元,更可怕的是,這款咖啡裡摻入了國家禁止添加的西布曲明。這種成分具有抑制食慾和增強代謝的作用,但副作用極大,容易造成心率增快、血壓增高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中風、死亡。
這也並非是第一次有網紅減肥藥被扒出黑幕,去年8月,一款風靡微博、小紅書的網紅減肥藥「泰國DC減肥藥」被上海市禁毒委員會點名指出其中含有安非拉酮、芬特明等成分。簡單來說,服用了這種減肥藥的人,很有可能被認定為在吸毒。2018年時,另一款泰國網紅減肥藥還疑致四人死亡。
風靡全網的泰國網紅減肥藥
火療減肥導致腿部、臉部被燒傷,長期佩戴束腰帶導致子宮和腎臟功能受損,進行「點穴」減肥因節食被送進急診、服用減肥藥誘發癲癇。這些在旁觀者看來有些荒誕的極端減肥事件的背後,其實仍是社會對於完美身材,特別是女性完美身材的嚴苛要求。
A4腰、女團腿、鎖骨放硬幣、反手摸肚臍,網友們製造出無數新詞來形容他們眼中的完美身材,但無論標準如何變化,大家似乎從未停止對「白幼瘦」的追求。不過有意思的是,在最近這場關於「漫畫腰」的爭議裡,我們已經開始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對這套身材焦慮的敘事感到不滿。在身材焦慮之外,網友們開始更加關注漫畫腰的流行是否會造成挑戰者的腰部拉傷。
隨著女性和身體意識的崛起,越來越多的時尚品牌在進行市場推廣時,也不再執著於女性纖瘦的身材曲線,而開始啟用大碼模特。2019年,一向走性感路線的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首次聘請了一位英國大碼模特Ali Tate-Cutler拍攝廣告片。根據時尚媒體The Fashion Spot的一份報告顯示,70%給大碼模特發出試鏡邀約的,並非專營大碼服裝的品牌,而是奢侈品品牌。就算是主打小碼服裝的Brandy Melville也從未給自己的受眾貼上過「白幼瘦」這樣的標籤。
去年曾引起爭議的CK大碼模特
輿論環境在慢慢改變,但女孩們對於「白幼瘦」歸根到底還是來源於社會中的男性凝視。媒體人李思磐在接受「穀雨實驗室」採訪時提到,男性凝視與女性對這種凝視的內化、勞動力市場的限制使得保持身材成了女性的剛需,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下,我們很難去苛責一個單一的女性個體,讓她們去和社會對抗。
或許只有當我們迎來了一個真正的審美多元化的時代,才能讓生活在鏡頭內外的女孩們,都擺脫男性凝視,擁有身材自由的權利。
參考資料:
DT財經:2021年,完美身材的標準又變了
穀雨實驗室:BM女孩的身材焦慮:誰給她們定義了瘦才是美?
搜狐時尚:當代女孩的身材焦慮:是誰定義了以瘦為美的審美?
第一財經YiMagazine:強調性感的維密和AA都不好過的時代,BM風的意外走紅和隱患
撰文:盆栽&Echo
編輯:Echo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抖音快手上的假空姐那麼火,是因為制服誘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