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書店,再一次徵服了我

2020-12-13 藝術與設計雜誌

記得小編第一次聽說 誠品書店

是看了一篇關於它文案的文章

無論是關於生活,還是愛情、書籍

誠品書店的文案,總是那麼打動人

深入了解這個品牌後發現

它不僅會寫文案海報設計也是一絕

涉及的海報種類也很多樣

活動海報、節日借勢、開業海報等等

強烈推薦廣告人,尤其是廣告萌新

一定不能錯過這個品牌

01. 活動海報

活動海報最重要的特點是

通過商標、標誌、標題、圖形、尺寸

或對比強烈的色彩,或大面積的空白

或簡練的視覺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幅活動海報設計於2011年

主題是誠品小說節

海報大量運用文字元素

用大小和顏色,進行對比區分

主題突出,關鍵字一眼就能看到

這幅活動海報就是運用

大面積的留白

以及黑紙白字,進行強烈對比

夏日音樂會的活動海報

選用非常清涼的配色

黃與綠、青與藍

令人們在炎炎夏日

依舊有走出門看音樂會的勇氣

02. DM海報

做DM海報,要了解它的三大優勢:

其一是版面大、產品信息量大

其二是發放方式靈活,不受時間地點限制

其三是具有長時間及反覆閱讀及珍藏價值

我們看誠品這三張DM海報

是否符合上述三大特點

03 . banner廣告

Banner廣告,與其他廣告相比

優勢顯著,它的互動效果鮮果顯而易見

而且目標的準確度極高

互動性、個性化、目標性這三個要素

是網絡廣告Banner好壞的主要標尺

例如下面這幅「女子行為學」的廣告

瞄準的就是 年輕女性、小資群體

04. 開業海報

開業海報的重點是:報導性

時間、地點、周遭環境

以及企業經營思想、服務宗旨等等

我們從銅鑼灣誠品書店開業海報中

可以清楚明了的讀取它所傳達的信息

而周年店慶的海報更多表達的

是一種品牌理念、感悟和思想

例如這幅20周年慶

展示的是書籍的魅力

雖然是店慶這種商業活動

但海報依然保持濃濃的藝術氣息

描繪了人們奔赴書店搶購的場景

05. 節日海報

節日借勢是廣告人接觸最多的海報

根據每個節日不同主題

結合自身品牌的特點進行設計

誠品新年系列海報,將目光瞄準

春節年輕人與長輩的交談情境

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刁鑽問題

肚子裡沒點墨水可不行!

運用各種豐收的元素進行堆砌

由大紅為主色,金色為輔

渲染了一種豐收的喜悅氛圍

這些海報在發揮相應作用的同時

更多是散發著一種文人的藝術氣息

令它兼具宣傳作用和欣賞價值

這樣的誠品書店海報,有征服你嗎

相關焦點

  • 我的夢躲在誠品書店的角落裡——走馬觀花臺北誠品書店
    想像中的敦化南路誠品書店,也是古舊建築展了新顏的樣子,木門木窗原木的書架,就連販賣咖啡的櫃檯,也會用處理得舊舊的原木做成。 當然,我可以去網上看看它的真模樣。我寧願去剛開張不久的蘇州誠品書店打個前站。大年初一,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從蘇州回上海,特意拐到蘇州工業園區尋找誠品書店。果然大到壯觀,只是與我想像的誠品書店大相逕庭!
  •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生前演講:我與誠品書店的25年
    對很多人來說,「天堂」,就是那些美好的書店。把書店比作「天堂」,這種比喻多少有那麼一點「陳詞濫調」的意味。但沒辦法,確實找不出比「天堂」更合適的說法了。1950年代,我出生在臺灣西南沿海,小時候是家裡表現最差的小孩,但我得到非常多的愛,尤其是我的父親,他給了我這一輩子最偉大的養分。
  • 從「誠品書店」到「誠品」——誠品書店的經營之道
    而誠品書店在困境中積極轉變經營模式,將書店與百貨和餐飲融合在一起,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夠休閒與娛樂,保留了書店難能可貴的文化氣息。創辦誠品之初,吳清友給誠品書店準備了一筆錢,打算賠5到8年,但沒想到誠品書店一虧損就是15年。雖然誠品創立初期資金方面深陷泥藻,但也有成功之處。
  • 誠品書店是怎樣盈利的?
    2016年7月27日,誠品迎來開業第1萬天,回顧一路以來的發展,吳清友當時發表致詞時,言談中卻是帶著哽咽。他說,「在賠錢的日子裡,很多時刻,我是坐在敦南店內咖啡館的角落,看著讀者臉上充滿從容、溫暖、喜悅、快樂進出」,而這樣的容顏,為他帶來正面能量,是他能夠繼續走下去的動力。「誠品」一名源自古希臘文eslite,意指精英。
  • 讀唄| 從「誠品書店」到「誠品」:一家精英藝術書店的擴張歷程
    讀唄 | 從「誠品書店」到「誠品」:一家精英藝術書店的擴張歷程 iwangshang / 康倩茹 / 2017-07-19 摘要:誠品書店不僅是一代人心中的文化地標,更是一種現象,改變了不少人對閱讀、生活、乃至自己的看法
  • 中國大陸唯一一家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
    蘇州誠品書店位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畔,毗鄰洲際酒店,於2011年5月27日正式奠基開工,2015年11月25日開業。誠品書店於1989年由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在臺灣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第一家開始,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
  • 誠品書店的「奇蹟」
    成品書店的「奇蹟」有人說臺北的地理地標是101高樓,而文化地標卻是誠品書店。誠品書店不僅是臺灣家喻戶曉的書店,而且在東南亞甚至在世界華人圈裡,都享有盛譽,它「24小時不打烊」的經營理念,將過去只賣書的傳統書店成功轉型為極受現代人歡迎的新型書店,它曾創下的「史無前例」的三項紀錄,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
  • 落幕中的「誠品書店」
    消息一出,網友們又是一片唏噓,有人嘆息今年實體書店的生存不易,有人分析誠品在深圳「水土不服」的原因。誠品董事長吳旻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20年上半年誠品關閉了6家門店,下半年還會再關1至2家。《時代》雜誌亞洲版曾在2004年就將誠品選為「亞洲之最」的最佳書店:「誠品不但藏書豐富,店裡播放古典音樂營造出來的輕鬆氣氛,讓半夜買書的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就待到天亮了。」但在今天,誠品卻迎來了陸續的關店潮。
  • 疼愛書店的人給了誠品生命力
    這樣的際遇只能屬於臺灣誠品書店。創辦於1989年的誠品書店,以有別於其他同業的經營模式創出「誠品現象」。一時間,「我不在誠品,就在去誠品的路上」成為誠品粉絲熱衷的網絡籤名。在大陸實體書店落寞蕭條的情況下,誠品書店依靠其創辦人吳清友先生獨特的經營思維迎來它輝煌的第23年。
  • 臺北誠品,永不打烊的書店
    可是我並沒有一點睡意,也許是因為明天就要離開這裡飛回北京而捨不得走的原因吧,於是我來到了這個在臺北24小時都不打烊的地方---誠品敦南書店。誠品是臺灣最著名的大型連鎖書店,在臺灣共有53家分店,誠品書店中的書種類非常多,主要以「人文、藝術、生活、創意」為主,書店每年都會舉辦超過600場的展覽和演講,誠品書店也被世界知名的《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從此這裡成為了全臺灣乃至世界級的文化地標。
  • 誠品書店這麼火的原因是?
    「你不在家,就在誠品。你不在誠品,就在往誠品的路上」。如今到臺灣的遊客,一定會去誠品書店,感受臺北的文藝氛圍。臺灣流行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就是臺北的文化地標。」可見誠品在臺灣的地位啦!2004年,誠品敦南店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並且在 2015 年被 CNN 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全球入選的 17 間書店之一。
  • 情懷,撐不起誠品書店
    看了誠品書店深圳萬象天地的閉店文案,讓人差點就相信了「賣情懷」能養起一個品牌。其實用戶的習慣培養和品牌的文化創意,也是誠品書店獨具魅力的市場競爭優勢所在。誠品書店打破了用戶對傳統書店沉悶的印象,以明亮開闊的空間、優雅溫馨的色調等元素渲染了店面的文藝氣息,讓每一個體驗過誠品書店的人都能充分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正如誠品生活創始人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描述的一樣:「誠品生活是城市人的集體創作。
  • 堅持了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關門了
    21年18萬小時不打烊的臺灣誠品書店敦南店,關店了這個曾經被CNN評為「全球最酷書店」,被《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佳書店」,一度令其衝破實體書店的經營範圍,成為臺灣文化地標。雖然這次關店的客觀原因是「房東不續約」,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實體書店面臨的困境。1989年,吳清友在臺灣創立了誠品書店。初期專賣藝術與建築類書籍。1999年誠品敦南店首開24小時營業,結合書店與商場的複合式經營模式等,成功經營出特殊的誠品書店文化。
  • 《誠品書店.香港尖沙咀店》
    ,也寫過一次蘇州誠品書店,那就再集郵一下,寫一回香港尖沙咀誠品吧。最喜歡的書店之一,打卡了三個地方,也是相當不錯的事呢。乘天星小輪去中環廣場,在出發之前去海港城吃逛購。誠品書店幾個字就那麼低調地落在許留山周大福等各種店標裡。遂放棄了諸多奢侈品的誘惑,直奔誠品了。二三樓書店。窗外是維多利亞港,各式輪渡悠遊。對面中環摩天高樓密匝林立,是有風景的誠品書店。
  • 誠品書店-進東京
    誠品生活是誠品集團於 2010 年成立的子公司,這個品牌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平臺(也就是百貨店式的運營)、餐飲、酒店等多項業務,你熟悉的誠品書店業務也包涵在「誠品生活」品牌之中。△ 1989 年,首家誠品書店在臺北市開業。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相較其他分店,誠品生活日本橋顯得有些迷你。
  • 誠品書店:被《時代》評選為亞洲最佳的書店
    這種思想的覺醒,使我漸次了解社會與時代的多元化,確信人類之間相互依存的密切性,並堅決相信人類在整個文明與進化的過程中,文化、政治與經濟三股力量必須同步成長,相互制衡甚而相輔相成。以獨特的「誠品經驗」,開創出獨具人文創意且具執行績效的策略發展,帶來更為精緻、多元、更具國際視野的文化生活,成為華人市場上最具影響力的文創品牌。所有的誠品人將懷著無限的感激與自我期許,希望持續有機會參與這片土地的文化耕耘。每當午夜夢回我赫然發現,其實是這片土地,是這裡的人們,孕育滋養了誠品,誠品是這個社會時空環境下的集體創作。
  • 誠品書店進東京
    誠品生活是誠品集團於 2010 年成立的子公司,這個品牌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平臺(也就是百貨店式的運營)、餐飲、酒店等多項業務,你熟悉的誠品書店業務也包涵在「誠品生活」品牌之中。△ 1989 年,首家誠品書店在臺北市開業。圖片來源 | eslite 誠品相較其他分店,誠品生活日本橋顯得有些迷你。
  • 蘇州誠品書店,不僅僅是書店
    每到一座城市,都應該去當地的書店看一看,尤其是有一些十分有設計感的地方,比如蘇州的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是大陸第一家誠品書店分店,位於金雞湖畔,一進門就是標誌性的高18米、寬6米的72級大臺階,是一個拍照聖地,很多遊客都會選擇在樓梯拍下誠品的第一張照片,不過這還只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有一大批的驚喜等著你。
  • 誠品退出深圳 僅僅是家書店 不僅是家書店
    在韓家英先生接受採訪的時候,他說:「我覺得這是深圳的一個悲哀了,因為說深圳是文化沙漠,它真的是文化沙漠,連一個書店都容不下。像誠品這麼好的一個書店,裡面的設計很好,書也選得特別棒,其實我在深圳就是喜歡逛這家書店,但是沒有辦法,這就是這個城市的命運、宿命,(它的文化根基)還是太淺,這些真正好的東西很難在深圳紮下根。我覺得這是作為深圳人應該反思的。」
  • 杭州和誠品書店 為何擦肩而過?
    蘇州誠品書店  前天,傳說中的臺灣誠品書店,在蘇州的金雞湖畔開業了,儘管這比原定開業時間整整推遲了半年。  這家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誠品書店,是誠品集團的第46家門店,也是第一家誠品自持物業的門店。總面積達5.6萬平米的綜合體中,書店佔據了1.5萬平米,剩餘的面積由文具店、咖啡館、餐飲、服裝店、家居店、展覽館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