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同理心&他們的行為的例子

2021-02-08 騰訊網

缺乏同理心使我們很難與一個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感同身受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品質,通過這種品質,我們可以欣賞他人的感受,不管這些感受是否也會影響到我們。那些缺乏同理心的人呢?

為什麼有些人缺乏同理心?

不能表現出同理心通常與低情商有關。這意味著,如果你生活中的某個人似乎無法理解你的感受,那可能不是故意的。

情商低意味著一個人沒有足夠的資源去把握自己經歷範圍之外的情感。這就像一個非常小的孩子,他還沒有達到情感上的成熟。他們是他們宇宙的中心,當別人情緒激動時,他們感覺不到回應。

在其他情況下,很少或沒有同理心可能是自戀者或反社會行為患者的一種特徵。

缺乏同情心的人的跡象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的例子:

1. 缺乏親密的關係

無法與他人建立長期關係的人會發現建立長期關係非常困難。他們可能沒有或只有很少的朋友,甚至很難與直系親屬保持聯繫。這是因為缺乏同理心延伸到每個人。因此,他們可能感覺不到我們大多數人所經歷的情感紐帶或家庭聯繫。

你曾經有過這樣的同事嗎?他從來不為生日募捐,或者懶得為生病的同事在賀卡上簽名。他們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為別人的擔心而煩惱。

2. 不同尋常的悲傷反應

沒有同理心會在你難過的時候表現出來。如果你經歷了喪親之痛,而你生命中的某人似乎對你不感興趣,也不表示任何形式的慰問,他們可能無法理解你的悲傷。

舉個例子,如果你失去了你非常喜歡的寵物,大多數人會為你感到難過,理解你的悲傷和失落感。一個沒有同理心的人不會理解你為什麼難過,甚至可能會做出不友善的評論。

3.無法分享他人的快樂

這是另一個缺乏同理心的人的典型行為。如果你有了孩子,慶祝畢業,或者訂婚,你的朋友、同事和家人都會為你感到高興!如果有一個人似乎不是特別感興趣,或者沒有表示任何祝賀,他們可能缺乏欣賞你的幸福的同理心。

這是一個可悲的副產品,一個人經歷這是無法分享別人的快樂。它的運作方式與無法理解悲傷相似。

4. 一套強有力的無可辯駁的個人信仰

一個無法與情感相聯繫的人通常對自己的信仰有著非常堅定的立場。因此,他們會發現在任何情況下都很難接受他們可能是錯的。如果你曾經和一個人交談過,他會說黑人就是白人——似乎是為了這個——他們可能只是缺乏與你的論點相關的能力。

缺乏任何一種情感上的成熟會使一個人無法重新考慮他們的想法,或理解他們可能是錯誤的。

5. 任性的

缺乏同理心就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意識。一個不能感同身受的人很可能非常自私,因為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優先考慮自己。人們可能因為許多原因而自我膨脹。然而,對於那些情商低的人來說,這源於情緒不成熟。

因此,情感上不成熟的成年人通常會表現得像個孩子。這類人總是渴望被關注,做事不負責任,無法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這適用於任何情況,這種行為的一些例子包括在咖啡店排隊時推搡到不加考慮地開車。

6. 權利意識

這種特點在團隊活動中特別明顯。缺乏同理心的人經常會無休止地談論自己。他們會拒絕任何與他們無關的話題。這種行為被稱為會話型自戀,很多人並不是真正的自戀。

在你的生活中,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人。你可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朋友,他總是不斷地要求幫助,卻從不指望回報。可能他們只是不明白為什麼他們應該在這段關係中投入同樣的努力,也不考慮他們的行為會讓你有什麼感覺。

7. 對情緒做出尷尬的反應

雖然人們很難知道如何應對情緒的原因有很多,但無法建立情感聯繫的人很難做出恰當的反應。

有時候,情緒爆發可能有點過火,而且可能會令人尷尬。然而,隱藏你的感受是不健康的,用幾滴眼淚來應對壓力是一種正常的反應。無法感同身受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不知道該怎麼做,往往會試圖完全與他人保持距離。

沒有同情心的生活

試著和一個除了自己什麼都不在乎的人相處可能會很困難,就像一個不理解人類基本的同理心反應的人一樣。

不能和你的伴侶相處,不能理解為什麼人們會有這種感覺,不能考慮除了你自己以外的任何思考過程,這是一種非常孤立的生活方式。

試著不要太在意;並不是每個人都已經達到了情感上的成熟,可悲的是,有些人永遠不會。缺乏同理心不是對你的一種反映,也不是你感情的真實性,而是一種不幸的無法欣賞它們的能力。

相關焦點

  • 為啥多數人缺乏同理心 ?
    然而比這更糟的是,這些人中常常有很多是我們的朋友甚至是家人,不得不經常與他們接觸,這時那種感覺就像是在我們的背上放了一座大山一樣。在本文中,我將與你分享,當某人缺乏同理心時的跡象;為什麼有些人會缺乏同理心;以及如何處理與他們之間的關係,這樣你就不至於會感到沮喪和失望,提升自己生活的幸福感。
  • 具有精神病特徵的人並不缺乏同理心,他們只是不在乎
    人類是一個社會性物種,同理心---- 對他人的感同身受是我們工作的關鍵。 有一種觀點認為,在精神變態、自戀和權術(心理特徵的「黑暗三性格」)測試中得分較高的人缺乏同理心。 新的研究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他們可以同情別人,但他們只是選擇不去同情。
  • 同理心強有十個表現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郭 瑞 □蔡利超 編譯心理學中,「同理心」是指人能理解、感受他人情緒、行為的能力,這是一種優秀的心理品質。人們常說的「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等就是富有同理心的表現,此外,美國「讀者文摘雜誌網站」還總結了一些例子,大家可以對照看看自己是否屬於同理心強的人。1. 重視別人的需求。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臨床心理學家朱迪斯·奧爾洛夫認為,同理心強的人心胸開闊,總想幫助別人,但為此往往捨棄了太多自己的利益,很容易筋疲力盡。而且他們很看不慣那些自私自利的人。2.
  • 同理心和同情心有什麼區別?關鍵在一個行動!
    有同理心的人能夠想像自己身處困境之中,設身處地地感受他人的痛苦。同理心比同情心提高了一個層次。當你富有同理心時,你會感受到他人的痛苦,然後將盡其所能減輕他人的痛苦。例如,汶川大地震期間,數百萬人流離失所,而一些人無視那些為幫助倖存者而捐款的呼籲,因為他們覺得事不關己。而那些有同情心的人就會覺得,災民遭受了如此巨大的痛苦實在可憐,顯示出了對災難受害者的極大憐憫。
  • 同理心很重要,但我們可能理解錯了!
    本文將以「同理心」為關鍵論點,從「什麼是同理心」、「為何擁有正確的同理心這麼難」以及「如何建立同理心」三個方面展開論述,與你一起探討、體悟「同理心」的深刻含義。當我們使用同理心時,它包含了三層內涵:第一,觀點採擇,即嘗試採用另一個人的觀點;第二,情感面向,它能幫助我們更貼近地去體驗別人的感受;第三,真誠地關心對方的福祉,用同理心對待他人,不光要和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一致,還要進一步關心對方的福祉。
  • 家庭教育案例:媽媽的同理心
    同時我聯想到上周我們在城西NVC復盤時小夥伴舉的例子:我們在生活中要不斷的模擬火災現場去實戰演練,才能在真正的現場派上用場。這個案例背後真正的意義是:「在真正情緒來臨時,往往我們的大腦蓋子會處在打開狀態,很難幫助我們去思考!」對於「同理」其實看起來很簡單,就簡單幾個步驟:第一步,傾聽;第二步聽到孩子的真實情緒;第三步說出孩子的感受;第四步模擬孩子的希望場景。
  • 用好同理心
    □ 王奇志  何謂同理心  同理心,又叫換位思考。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舉個例子。
  • 從心理學角度看,如何區分同情心和同理心?
    而同理心好比一瓶高年份的陳釀,歷經時間長,過程彌久而悠長,底蘊氣質完全不同。並且,很多時候,同理心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人情商高低的標準,同情心則不然,具體而言,兩者到底有何不同呢?心理過程和心境歷程心理學上,對於同理心的認知和認識是一個深入發展的動態過程,初步結論是:有同理心的人能夠理解、預知別人的情感,並且能夠將自己代入對方的處境,客觀而冷靜的去感知對方的感知,關懷對方的需求,從這個角度看,同理心的心理歷程是相當複雜而有序的。
  • 高考作文猜題、優秀作文點評:《「硬核大爺」的同理心》
    缺失「同理心」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自己的感受和欲望,從不去設身處地去感知、理解他人的感受,絲毫不考慮自身行為會給別人帶來的影響。譬如老年群體中某些人容易用固化思維來理解傳統道德中的「尊老愛幼」,打著道德的旗號實行單向索取,將「尊老敬老」變成「道德綁架」的繩索,無疑讓年輕人逐漸喪失了對他們的敬畏心。
  • 沒有同理心的人,很難收穫美好的愛情
    」1知乎中,有人對同理心做過如下解釋。但是缺乏同理心的丈夫只有指責,沒有換位;只有理所應當,沒有將心比心。缺乏同理心就會像AA制中的丈夫一般,他認為女人帶孩子是天經地義,你能生你也能自己養,我們說好的永遠AA,在撫養孩子的事情上,你憑什麼就能佔我的便宜。
  • 沒有同理心那是冷酷,同理心泛濫也是災難 | 世界變壞,從人人都講同理心開始
    以上種種,都屬於同理心泛濫。 所謂同理心,是指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體會他人的難處。儒家講求「推己及人」,也把具備同理心,當成一種高修養。 沒有同理心,固然人際關係處不好,但可能你沒有想到,同理心太過泛濫,那就是聖母心,也是一種害人害己的重症。
  • 同理心、同情心傻傻分不清?自閉兒需要的是...
    一般人對自閉症孩童的印象通常是不懂他人的感受,缺乏同理心;也有人說自閉兒不懂得同情他人。但同理心與同情心我們真的分的清楚嗎?對自閉症患者來說,具不具備同理心,又有何重要性?今天,編編就要帶各位來一探究竟。
  • 同理心就是同情心嗎?
    這裡我們著重談談同情心、同理心和撫慰能力。相比於「同理心」,我們更常聽到的是「同情心」。為什麼呢?因為同情心更加貼近於人的本能。例如看見有人受傷了,會自發地去想像、評估、感受對方的痛苦,尤其是按照自己的生活體驗,來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慰問和關切。同情心,有時會被人們拿來作為善與惡的衡量準則。例如,我們經常聽到的:「你怎麼一點同情心都沒有?!」
  • 郭德綱當眾批秦霄賢倒水姿勢不對:一個人最高的修養,就是同理心
    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修養低的人,他們的行為雖然沒有這3名培訓人員這般誇張,但也夠讓人煩心。我的同事老韓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其實沒啥壞心眼,同時需要幫忙的時候還會主動伸出援手。但是,令人惋惜的是,他有幾個小細節讓人覺得沒修養,也特別招人厭煩。
  • 同理心Empathy和同情心Sympathy到底有什麼不同?
    Background 背景知識:一九二O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鐵欽納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詞,指的就是這種行為模仿(motormimicry)。 同理心一詞源自希臘文empatheia(神入),原來是美學理論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觀經驗的能力。
  • 什麼是同理心
    只有在他們覺得被理解與接納的時候,他們的情緒才有可能放鬆,理性才能發揮作用。曾經有一個心理學家被歹徒劫持,就在大家都為他捏把汗的時刻,卻看到他全身而退。不僅如此,歹徒還跟著他出來自首,因為歹徒在心理學家的理解與接納下,特別感動。很多人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法寶可以如此的神妙?
  • 《糖球》:討好是一種病,培養同理心,給孩子偷聽他人心聲的機會
    03.父母怎樣防止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的孩子本質上就是缺乏同理心,基於對自己錯誤的認識,無法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所以這樣的孩子從小就很容易被人欺負,將來走上社會也特別容易吃虧,不受別人重視。那麼,父母要如何防止將自己的孩子培養成「討好型人格」呢?1、父母要檢討自己有沒有討好型人格的特點。
  • 同情心與同理心的區別
    同理心會激發人與人的連結、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情心會使人們關係疏離
  • 沒有「同理心」的戀人,就別結婚了
    導讀:婚姻裡,最怕遇到沒有同理心的男人,跟這類男人生活在一起,就算你嘗盡人間苦楚,他也能熟視無睹。0101知乎上有個網友提醒單身女孩:找伴侶一定要找有同理心,能為你考慮的男人。所謂同理心,簡單來講,就是能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懂得換位思考,能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著想。然而,有很多家庭裡,男人因沒有同理心在深深傷害著伴侶的心。婚姻裡,大多數的女人都是心軟的,都會從各方面考慮問題;所以關於沒有同理心這一點,男人居多一點。
  • 施政應有同理心
    這些官員要麼是全國人大代表,要麼是全國政協委員,這種身份決定了他們必須直面輿論質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代表委員參加兩會本應該盡職盡責,真誠回答記者提問,面對轉基因食品、飛機晚點等輿論關心的焦點話題,不迴避、不遮掩、不撒謊,本是履職的題中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