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月亮與六便士》後反思,女人的愛對於男人來說,到底算什麼

2020-12-07 欣欣向榮史記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看到了月亮。」

六便士,是當時英國最小的貨幣單位,代表的是主流的現實生活,循規蹈矩地結婚生子,努力工作賺錢養家;而月亮則象徵遠在天邊的理想,令人渴望又讓人難以觸及。在現實和理想之間,斯特裡克蘭選擇拋開現實,追逐理想。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的經典小說,這部小說主旨在於參考著名印象派畫家高更的人生經歷,呈現了普世觀和藝術天性的激烈衝突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斯特裡克蘭,為了追尋心中的繪畫理想,突然丟掉體面的證券經紀人工作,拋棄還算闊綽的中產家庭生活,輾轉多地,最後跑到一個原始風貌的大溪地島進行深度創作,最後在窮困和惡疾中死去。

對於畫畫的執著,斯特裡克蘭說:「我告訴你我必須要畫畫,我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一個人落到水裡,他如何遊泳,姿勢好看難看根本沒有關係,他必須掙扎出水,否則就會被淹死。」

相比深入探討斯特裡克蘭的現實與理想,我更想和大家聊聊斯特裡克蘭生命中的3個女人。

第一個女人,是他的太太,她出身英國世家,她和斯特裡克蘭結婚17年,生兒育女,但17年的婚姻,最終敗給了斯特裡克蘭的理想。

他壓根沒有跟結婚17年的妻子和一雙兒女任何商量和解釋,留下一個便條就消失了,也沒有給她們留下「一個便士」的生活資金保障。

丈夫去了巴黎後,她託「我」去把他找回來,告訴他:「他的家在召喚他。家裡什麼都沒變,但也都變了。沒有他,我活不下去。我寧願自殺。和他談談從前,談談我們的往事。如果孩子們問起,我該對他們怎麼說?他的房間還跟他走之前一模一樣。他的房間在等他,我們都在等他。」

但斯特裡克蘭卻表示「死也不回去」,哪怕妻子兒女面臨討飯的生活,他也直言毫不在乎。

第二個女人,是他好朋友以及救命恩人德克的妻子布蘭奇。

他在巴黎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在他生病期間,是德克把他接回家,悉心照料,卻不曾想,德克妻子瘋狂地愛上了斯特裡克蘭,還為了斯特裡克蘭離開德克。

而斯特裡克蘭和布蘭奇在一起,只是為了解決煩人的欲望問題,以及為了畫布蘭奇的畫像,斯特裡克蘭在得到了她之後,又對她冷漠至極,最後讓布蘭奇在絕望與無奈中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人生。

第三個女人,是他在小島上少女阿塔,年輕漂亮有存款有房子,在17歲的年紀遇到斯特裡克蘭,並對他一見鍾情。

斯特裡克蘭選擇阿塔,無非是看中她有存款有房子,能提供住所讓他安心畫畫,還能幫他解決煩人的欲望。

阿塔對斯特裡克蘭的愛,愛得太卑微,不求回報地付出,而斯特裡克蘭卻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阿塔的付出,還要求阿塔在他死後燒掉房子和畫作。

斯特裡克蘭從頭到尾都有表達他對愛情與婚姻的態度:「女人的腦子真可憐!愛。就知道愛。」

反觀施特略夫先生,他是一個身材又矮又胖,有一雙小短腿的,不到30歲的男人,現在的話叫做「土肥圓」,但是就是這樣的他卻有不同於別人的對於「美」的鑑賞力,只有他能看出斯特裡克蘭德畫的美。

他的衣服經常花花綠綠,他既能賺錢,但是也會幫助他人,別人一個蹩腳的理由也可以從他那裡借到錢,就是這樣不吝惜幫助他人的人,卻是同行嘲笑的對象,因為往容易得到的東西就不容易珍惜。

這樣一片至誠之心待人的人,卻遭遇了妻子的背叛。

但是,就算是這樣,他也從沒放棄她,甚至在她明確拒絕之後,依然愛著她在原地等她。

希望在有需要的時候,她可以隨時找到他,甚至在布朗什離世以後,照料她的身後事。

情深緣淺,卻深情如故,若是有幸作為終生伴侶,何其幸哉!

看到這裡我們都會發出一個感慨,我們都希望能遇見一個施特略夫先生,但世界上好像更多的是斯特裡克蘭,這除了要責怪那些「斯特裡克蘭」之外,我們自己也要清醒一點,也許我們的愛對於男人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於自己來說卻意義深遠,文中的三個女人全都是不自愛才會導致這種結局,要想被愛,首先自愛。

在現代社會,女人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所以身為女人的你要記住為愛而不得結束人生不值得。生命無價,人生除了愛情,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追求的東西。

我看完《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後氣憤的將它扔進了垃圾桶裡,但五分鐘之後,我又將它撿了回來,因為我要等到我女兒長大之後讓她去品讀這本書,告訴她,什麼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身為一個女人,必須要堅強、自尊、自愛。

一千個人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讀到的如果是關於夢想的堅持和奮不顧身也無妨,但是在追求夢想之前,我們先要站在地上,腳踏實地。

如果想繼續跟著毛姆探尋他的人生經歷來思考人生,推薦你讀讀這套毛姆經典作品集,包括《人生的枷鎖》上下冊、《刀鋒》、《月亮和六便士》,這些都是毛姆作品的經典代表作。618期間,原價165的書,現價99元,平均每本才25元,99元也就一頓飯錢,買一套書卻能讓自己精神上受益終生,何樂而不為?這套書絕對正版,包郵到家!

這四冊都是毛姆傾盡半生心血所寫,單本的價格也就20多塊,甚至比不過一張電影票的價格。

我們難免在情感世界裡受傷,總有天塌下來的感覺,在你感覺孤獨無助的時候,不妨去毛姆的這些作品中找一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歡迎點擊下方小橫條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我是毛姆,但毛姆不是我,在月亮與便士間抉擇
    文丨大腳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在191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創作原型,描述了一個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為了追尋精神世界的安寧,放棄了在旁人看來舒適美滿的生活,毅然決然地拋妻棄子,奔赴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用他的畫筆書寫生命的價值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婚姻裡比出軌還可怕的,是男人的夢想
    這封信對阿美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她和丈夫生活了17年,夫妻倆從來沒有吵過架,丈夫收入很高,他們過著富足的生活,他們還有兩個優秀、可愛的孩子。丈夫為什麼突然之間這麼決絕地離開?信裡一點交代都沒有,阿美覺得丈夫肯定是有外遇了,只有女人才會讓一個男人這麼瘋狂。不管怎麼說,阿美要找到丈夫問清楚。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月亮與六便士》,英國作家毛姆長銷101年的文學經典,頻繁地被閱讀愛好者提及,常見於各類書單,應該很少人不知道它。可是幾年前我初讀時,卻感受不到它的過人之處。我甚至悄悄地想,這本書被當成文學經典是不是被過譽了?一個股票經紀人,拋妻棄子跑去當畫家,生前潦倒,死後哀榮。然後呢?這個故事對普通人的意義是什麼?
  • 從六便士到月亮
    所有人都在猜想思特裡克蘭德到底與哪個女人私奔了,妻子也陷入了「橫刀奪愛」的悲傷與無助。而事實的真相卻令所有人感到吃驚——思特裡克蘭德身邊根本沒有女人,他拿走所有的錢囚居在巴黎的一個破舊的小旅館裡,竟然是為了學習繪畫。學習繪畫?任何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玩笑。
  • 《月亮和六便士》中給我們的人生哲理
    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我們可以看的不同的人放棄現在的生活勇於追求夢想的故事。月亮代表夢想,是遙遠皎潔的,每個人都看得到卻很難觸及。六便士代表財富,是大多數人選擇的方向。選擇月亮的人很難為別人所理解,即使得不到金錢,那些追逐夢想的人在追逐的過程中依然很快樂。作者毛姆不僅僅表達了夢想和財富的選擇關係,還折射出多方面的人生哲理。
  • 《月亮與六便士》: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角度,深析人生3大終極問題
    特別是看完阿德勒的《理解人性》和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之後,我更加明白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答案。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當你認為自己是人生贏家時,別人不一定這樣認為。當別人認為你是人生贏家時,你內心也不是那樣看的。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如夢,讓我們枕著月亮生活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描述了原本擁有著幸福美滿生活,工作如意,生活無負擔的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毅然拋下這些美好,毫無理由的從倫敦遠走巴黎。因此,對於查爾斯·斯特裡克蘭來說,理想與生活的矛盾是因為心中的理想不停地躁動,讓生活變得不安寧。選擇繪畫既是對理想的追求,也是為了生活的安寧。而對於現實中的我們來說,面臨理想與生活無法抉擇的時候又是因為什麼呢? 可能和查爾斯·斯特裡克蘭一樣是為了慰藉心中的不安,也可能是為了擺脫窘困的生活狀態。
  • 《月亮與六便士》名言警句解讀(1~23句)
    導讀:《月亮與六便士》,豆瓣9.0分,8W評論《月亮與六便士》,20世紀文學經典。《月亮與六便士》,21世紀榮登作家暢銷書桂冠。其中,書中有一句話「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讓萬千讀者倍受感動。」
  • 《月亮與六便士》豆瓣讀書好評榜第一的書籍,到底講述了什麼?
    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筆下就有這樣一個人物,但他沒有選擇地上的「六便士」,而是去追尋了那天上的「月亮」。保羅·高更的作品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會問我們這樣一個問題,長大後你想做什麼?那個時候,我們還有美好的幻想,幻想自己長大後會成為作家,醫生,畫家,科學家……而漸漸長大後才發現,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愛著的人,一段富足的生活而努力,忘記了我們最初的目的,當現實和理想相悖時,我們的內心便會像斯特裡克蘭德一樣感到缺失,但我們始終沒有跟他一樣的勇氣去追尋自己的月亮。
  • 敏銳而深刻的毛姆,《月亮與六便士》教會了我們什麼?
    關於愛情 1.在愛情的事上如果你考慮起自尊心來,那只能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自己。 2.「為什麼討人喜歡的女人總是嫁給蠢物啊?」 「因為有腦子的男人是不娶討人喜歡的女人的。」
  • 《月亮與六便士》:抬頭看月亮,低頭撿便士
    英國作家毛姆的經典名著《月亮與六便士》講了一個追求理想生活、挑戰傳統的生活觀和價值觀的故事,深遠地影響了在生活中奔波的我們。小說以著名大畫家高更為原型,講述了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在四十歲時,突然拋妻棄子到巴黎學畫畫。在追尋自己理想的過程中,他窮困潦倒,吃盡苦頭。
  • 影響千萬人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到底講了什麼?
    上一篇文章中,懵董菌剛剛解讀了毛姆的《刀鋒》,刀鋒之外,《月亮與六便士》是一部影響了千千萬萬各個年齡段讀者的作品。即使被出軌,丈夫依然愛著自己的妻子,表示只要她願意,隨時可以回來投奔他,司卓夫認為如果真的愛對方就不會斤斤計較誰愛誰更多,他知道妻子沒那麼愛自己,但只要她接受自己的愛就滿足了。斯特克裡蘭德不久之後便拋棄了司卓夫的妻子,在他看來,愛情似乎更像是短暫的欲望,他認為女人的愛是狹隘的,當她們愛你,總想著控制你、佔有你、改變你。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評論家滿是批評,卻暢銷了一個世紀
    這句話用來概括毛姆一生最火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真的再貼切不過。《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為素材,講述了一個家庭美滿、事業有成的證券經紀人斯特裡克蘭,突然著了藝術的魔,拋妻棄子,放棄了旁人羨慕的生活,最終在大溪地島完成巨型壁畫的故事。
  • 《月亮與六便士》:人生怎麼過,才能不後悔
    人至中年,已婚,育有一兩個孩子,腳踏實地追尋六便士,餬口飯吃。這樣的生活,並沒有什麼錯。但偶爾還是會在某個深夜,望著頭頂熠熠閃爍的月亮,心馳神往。今天,為大家推薦「天才小說家」毛姆代表作!一部寫給千萬文藝青年的夢想之書——《月亮與六便士》。
  • 月亮與六便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短暫的一生
    震撼過後,更是深深的反思:有多少人能像查爾斯一樣無視現實,一心追逐夢想?又有多少人僅僅是抬頭望一眼月亮,又馬不停蹄地追逐六便士?作家蔡崇達(《皮囊》)這樣描述自己的讀後感——「這本書讓我明白,如果我一輩子不忠於自己內心的聲音的話,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開心。
  • 重讀《月亮與六便士》:原諒與背叛,失衡的天平稱不出愛的分量
    愛是有輕重之分的,重讀了毛姆的經典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後,我開始並不理解德克·斯特羅夫面對妻子背叛所採取的方式,但是後來我發現,在面對月亮與六便士的人生選擇題,不管是做了怎樣的選擇,其實與個人高貴的自我追求息息相關。這個選擇無關對錯,只有對愛是否看重!
  • 《月亮與六便士》: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人生從來沒有對錯
    《月亮與六便士》中描述到「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月亮與六便士》出版於1919年,至今恰好100年的時間了。歷經百年時間考驗,依然受到許許多多讀者的喜愛,我想這就是經典之作的力量,好書常讀常新,每次總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和啟發。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代表作,這本書至今在經典裡歷久不衰。如果你也時常在尋思人生的終極意義,那麼閱讀本書將會找到答案。
  • 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關於《月亮與六便士》
    //我願做你忠實的傾聽者////也願做你心靈的依靠//月亮與六便士愛自己,是一生浪漫的開始。《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六便士,多麼小的英國貨幣單位,人們總是在抬頭看向月亮的時候,忘記了腳下的六便士。或許,月亮的六便士,因此得名。毛姆少有的書寫人性的創作大師,二戰時期,一個十歲的孤兒,後來做過間諜,貧民區的產婦見習醫生,演員,他喜歡男人,也向女人求過婚,就是這樣經歷過一切的人,把這人世間看得透透的。那時我還沒意識到一個人的性格是極其複雜的。
  •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夢想偉大而崇高,現實卻平淡無奇
    《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在《人性的枷鎖》後發布的又一著作。在《人性的枷鎖》出版後,有人評論這部書的主角道:終日仰慕月亮,卻忽略了腳下的六便士。毛姆非常喜歡這句話,便以《月亮與六便士》作為下一部小說的書名。
  • 從女生的角度來讀《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戲劇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至今100年過去了,這本書不但沒有沉默,反而被翻譯成62種語言,風靡於英國、法國、中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等100個國家,全球銷量超過6000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