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蛋算是傳統小吃,很多人記憶中都留著它的溫度。出遠門坐車、坐船,或者出去郊遊,都會揣上三五個,最難忘的是即將遠行時母親給我們裝進行囊、或者出門前母親追出門來硬塞進我們兜裡的那幾個。
按說茶葉蛋這種不入流的小吃,沒有可書之處,但有二個理由讓我對它鍾愛有加:一是童年美味,記憶太深;二是妻一直愛吃我煮的茶葉蛋。所以雖不入流,但有空還不時煮上一缽,零食、充飢俱佳。
茶葉蛋有葷素二種煮法,先說素的,只放鹽、清水、茶葉,鹽用大粒鹽,茶葉隨喜、隨緣。大火煮十五至二十分鐘後,撈出放進冷水浸涼,細細敲破蛋殼,再放回砂鍋,小火煮一二小時,有耐心可以再煮時間長些,這樣煮出來的茶葉蛋由嫩到老,又由老到嫩,剝開蛋殼後蛋白上有若有若無的茶紋,咬開後有淡淡的茶香、微微的鹹味,茶香伴著鹽味,是遊子思念的家鄉的味道,是無法言說的鄉愁! 妻口味重,我常用葷煮法。放鹽調味,放醬油著色,放花椒、茴香、八角調香,再切幾塊年前醃過的肥豬肉,茶葉我愛用紅茶,容器用砂鍋,煮法同上。這樣煮出來的茶葉蛋濃香撲鼻,吃而不舍。吃這種茶葉蛋有日子的感覺,充實悠長。 其實是二種煮法,一樣相思!
茶葉蛋這種食物,是滄桑歲月的外表,卻有噴香細嫩的心,看著蹉跎,吃著一點也不虛度。像四十歲以上的男人,經過歲月的熬煮,有閱歷、有詩情、有低調、有內涵,雖說身材有些變形, 但一定是良師、是益友,平常已經沒有光芒,但需要時他一直就在那裡。
有時想,茶葉和蛋的相遇,也有些相親的曖昧,先是媒人把本不相干的茶葉和蛋搓合到一起,外人看怎麼都不般配,一個出身陽春白雪,一個來自下裡巴人,經媒人扇風點火,慢慢地茶葉就放下了矜持,打開了自己,接著就剝開了蛋那可憐的自尊,過上日子,煮出了一鍋好生活。
每次煮茶葉蛋,隱約有改寫《紅樓夢》的感覺,撩衣提筆讓妙玉和薛蟠走到了一起,但誰說妙玉和薛蟠就不能走到一起呢?這種婚姻弄不好可能改變二個人,或許妙玉就此能少一點孤傲,釋放出心中的紅塵。那薛蟠呢,有可能收斂一些他的渾噩,內心多一點清新之氣。而世間的婚姻也是這個道理,茶葉和茶葉,蛋和蛋煮在一起不一定好味道,茶葉與蛋過在一起才滋味悠長!
文 念青唐古拉山(輸入P1700鼓勵作者)
----
感謝念青唐古拉山的投稿!深夜談吃,增胖報國。篇篇原創,字字用心,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業者提供優惠、試吃等讀者福利。
訂閱:點右上角小人圖標或微信搜深夜談吃
投稿:tougao@tonightfood.com
評論:點「閱讀原文」
微博:@深夜談吃
深夜談吃是覆蓋五百萬受眾的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微信搜索wemedia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