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柿之美是什麼?看到標題,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
對我們而言,茶是生活的入口,藉此得以進入傳統,感知節氣,感知大地的豐厚賜予。
在每個應季喝茶,插花,當然也要吃柿子。秋天逝去,長在山林的柿子,會最終掉落在土地,滋養小鳥,滋養細微的小生命。同樣的,它們也可以成為當下的應季之美。
所以,在最適宜的季節,以柿子之名,呼朋喚友,一邊煮茶聞香地優雅,一邊爬樹削皮地粗野著……
一年難得一次的茶柿之約中,照見閒情,照見詩意,也照見心嚮往之的自己。
通往生活之美的八萬四千法門,茶柿也能算一門吧。
▲ 深秋·葉落在松明山房茅草頂上
剛剛過去的秋天,是松明山房最美的時候。
除了日常看到的竹子、玉蘭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花草之外,柿子樹到了成熟的季節,滿是紅紅綠綠的葉子,好像一整個秋天都長在這顆柿子樹上了。
以前,我們都只是在這棵柿子樹下走來走去,忙著準備做香的材料,準備清洗茶具,或是逗娜娜、胖胖(老師家的狗和貓)。
▲ 做香丸子的日常
▲ 愛吃柿子的娜娜
今年忽然有同學提議把柿子做成柿餅,並在學習群裡發出了通知。於是松明山房合香實驗室出現了從沒有過的畫面——
▲ 幹活之前,照例要在茶室喝幾杯。
▲ 衣然上樹。
▲ 小藝、雅歌先後上房揭瓦。
原來,這些柔柔弱弱的法國歸來的女子,也都是可以登梯爬樹、飛簷走壁採柿子的女俠啊。而上房揭瓦這件只是耳聞、從未見過的事情,也迎來了夢想成真的時刻。
▲ 還有端木,拿起長杆,想把柿子擰下來,這畫面,一如100年前月光下刺猹的少年……
▲ 為了防止柿子被摔傷,其他人合力布了一張移動的網。然而,不大能接到就是了。
做柿餅,是有很多程序的,採柿子必須帶著枝條剪下來,為了之後綁繩子方便,另外還要挑顏值高的,利於削皮。柿子的表面的白霜要用棉布擦掉,呈現出閃亮的光,然後過開水四五秒,撈起後擦乾,這時便可以削皮了。
歐陽老師事先在院子裡支了兩張大木桌,煮過的柿子鋪在上面,從遠處透過竹林的掩映望去,金黃的柿子和幾個黑衣人錯落排開,地上滿是紅紅綠綠的葉子,有種美麗的儀式感。
削皮時候,雅歌講了一個關於柿子的傳聞:說千萬不可以選那種稀奇古怪的柿子做柿餅,它們最好能放在佛前供起來……
為什麼?所有人來了興致,期待著一段神秘離奇的故事。
因為——————不好削!
啊哈哈哈哈~~~
確實,柿子品種各異,我們遇到的多是稀奇古怪的樣子,比如說像特別生殖崇拜的,像兔子的,像豎中指的等等……
▲ 小美女清境,也是可以拿著刀稀裡譁啦就削得很乾淨的削柿子小能手一枚。
▲ 衣然帶著科學嚴謹的治學理念來對待削皮這件事情,不經意露出不可自拔的微笑。
端木在一旁布了茶席和香席,泡的是千禧年的老烏龍和大紅袍,柿子性寒,又是深秋,老茶喝下去,身體很快便暖了起來。
▲ 天氣寒冷,要配上一爐暖暖的香。
香席上是同門陳玲的梔子(香)和嬰香,以及端木一個半月前合的清遠香,氣息舒服、安定、文氣,又一直在變化……
這大概是削柿子歷史上不曾出現過的畫面吧。在深秋的小院子裡面,大家圍坐在一起削柿子,幹活間隙裡有茶有香,身心愉悅,溫暖歡喜。
當香爐的炭火漸漸冷卻,茶也淡去,柿子們便也都掛了起來。為了防小鳥和娜娜,還做了一個大網罩著。
此時天光漸暗,同學們便都聚在茶室內喝茶,分享近來被觸動的點點滴滴。討論的結果,用端木小姐的話說就是:不論時代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只管活成自己開心的樣子。
嗯,在京城北邊嘈雜的村子裡,還有一個小院子,允許我們跟著時節、跟著四季的流轉喝茶焚香,做些看似沒有意義的事情——這大概是生活最應該的樣子吧。
看著柿子們在寒風中一天天地變化
是時候再約一場、享受勞動成果了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瀏覽更多合香美物
茶事之美 一個講述茶人、茶物、茶生活的媒體;一個涉及茶會、講座、手工、展覽等活動的服務平臺。關注茶事之美公眾號,第一時間獲知報導和活動通知,精彩不容錯過。
地址:北京市金寶匯購物中心B1
茶事之美
茶人︱茶物︱茶生活
發現用心之美 傳承用心之道
關注《茶事之美》公眾號,第一時間獲知報導和活動通知,精彩不容錯過。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