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學一方【枳實消痞丸】

2021-02-06 河北創新學術推廣

枳實消痞丸

(失笑丸)

《蘭室秘藏》

[組成]

幹生薑 炙甘草 麥芽曲 白茯苓 白朮各二錢(各6g) 半夏曲 人參各三錢(各9g) 厚樸炙,四錢(12g) 枳實 黃連各五錢(各15g)


[用法]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食遠服(現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 9g,飯後溫開水送下,日2次;亦可改為湯劑,水煎服)。

[功用]

消痞除滿,健脾和胃。

[主治]

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證。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苔膩而微黃,脈弦。

[方解]

本方證因脾胃素虛,升降失職,寒熱互結,氣壅溼聚所致。常見心下痞滿,不欲飲食,倦怠乏力,大便不暢等症。此屬虛實相兼,寒熱錯雜,熱重寒輕,實多虛少之證。治宜行氣消痞,健脾補虛,平調寒熱。方中枳實苦辛微寒,行氣消痞為君;厚樸苦辛而溫,行氣除滿為臣。二者合用,以增行氣消痞除滿之效。黃連苦寒清熱燥溼而除痞、半夏曲辛溫散結面和胃、少佐乾薑辛熱溫中祛寒,三味相伍,辛開苦降,平調寒熱,共助枳、樸行氣開痞除滿之功;麥芽甘平,消食和胃;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四君子湯)益氣健脾,祛溼和中,共為佐藥。炙甘草還兼調藥之用,亦為使藥。全方用藥有消有補,有寒有熱,體現了消補兼施、辛開苦降的配伍特點。

本方是從半夏瀉心湯和枳術湯化裁而成。方中枳實、厚樸用量獨重,故著重於行氣消痞;且黃連用量大於乾薑,其病當屬熱多寒少之證。較之健脾丸,雖皆屬消補兼施之劑,但前方補重於消,本方則消重於補。虛實有輕重,消補有主次,處方用藥務使消積不傷正,扶正不助滿,以收祛邪扶正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虛氣滯,寒熱互結之心下痞滿證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心下痞滿,食少倦怠,苔膩微黃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脾虛甚者,重用人參、白朮以增益氣健脾之功;偏寒者,減黃連,加重乾薑用量,可再加高良姜、肉桂等以助溫中散寒之力;脹滿重者,可加陳皮、木香等以加強行氣消脹之效。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胃腸神經官能症等屬脾虛氣滯,寒熱互結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蘭室秘藏》卷上:「治右關脈弦,心下虛痞,惡食懶倦,開胃進飲食。"

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3:「夫滿而不痛者為痞,痞屬無形之邪,自外而入.客於胸胃之間,未經有形之痰血飲食互結,僅與正氣搏聚一處為患。故以黃連、乾薑並用,一辛一苦,一散一降,則無論寒熱之邪,皆可開洩,二味實為治痞之主藥。然痞結於中,則氣壅溼聚,必漸至痰食交阻,故以枳實破氣、厚樸散溼、麥芽化食、半夏行痰,自無膠固難愈之勢。但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必以四君子坐鎮中州,祛邪扶正,並駕齊驅。故此方無論虛實之痞,皆可治之。用蒸餅糊丸者,以谷氣助脾胃之蒸化耳。"

[臨床報導]
彭氏採用枳實消痞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54例,並與嗎丁啉治療的西藥對照組(50例)比較。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6%,較對照組(74%)有顯著性差異(P<0.05);能較好地改善臨床症狀。結果表明:枳實消痞丸具有促進消化、增強胃腸功能的顯著療效,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滿意方劑。[彭文洪,等,枳實消痞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時珍國醫國藥2000;1 1(4):326]

相關焦點

  • 每天學一味中藥——枳實(破氣消積,化痰除痞)
    既善於破氣消積以除脹滿,又長於行氣消痰以通痞塞,故為治胃腸積滯及痰滯胸痺之要藥。此外,還可治臟器脫垂。(1)食積便秘脹痛。(2)瀉痢裡急後重。(3)痰溼阻滯之胸脘痞滿,痰滯胸痺證。(4)胃擴張,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枳實配白朮:枳實苦辛微寒,善破氣除痞、化痰消積;白朮苦甘而溫,善補氣健脾、燥溼利水。
  • 每日一味中藥:枳實
    中藥枳實是芸香科植物酸橙等的幼果。中醫認為枳實有破氣消積,化痰除痞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枳實導滯丸、枳實消痞丸、麩炒枳實等。別名:江枳實、炒枳實。以圓球形個小者稱「鵝眼枳實」,產於江西者最為著名。切制時,將原藥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生用或麩炒用,為麩炒枳實。性味歸經性苦、辛、酸,微寒。主歸脾、胃經。
  • 每日學一方【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丸《中國藥典》:清氣化痰丸處方酒黃芩100g 瓜蔞仁霜
  • 【中藥賞學】枳實與枳殼
    【功能與主治】 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用於積滯內停,痞滿 脹痛,瀉痢後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痺,結胸,臟器下垂。【用法與用量】 3〜10g。枳殼      本品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未成熟果實。7月果皮尚綠時採收,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乾或低溫乾燥。
  • 每日一經方--桂枝生薑枳實湯
    主治心中痞,諸逆心懸痛。【別名】桂心枳實湯、生薑枳實湯【歌訣】心懸而痛痞相連,痰飲上彌客氣填。三兩桂姜五兩枳,祛寒散逆並攻堅。【組成】桂枝、生薑各三兩(9g)、枳實五枚。【主治】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方義】寒水停留於胃,向上衝逆,故心下痞,嘔逆,如懸物動搖而痛,水飲非溫不化,有曰「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所以方中桂枝溫化通陽為主,痞塞,以行氣破滯通藥和之。故用枳實清痞下氣為輔,而生薑既能和胃止嘔,又能溫散水氣,三藥合用共奏通陽化飲,降逆理氣之功。
  • 【每日一藥】枳實
    既善於破氣消積以除脹滿,又長於行氣消痰以通痞塞,故為治胃腸積滯及痰滯胸痺之要藥。此外,還可治臟器脫垂。(1)食積便秘脹痛。(2)瀉痢裡急後重。(3)痰溼阻滯之胸脘痞滿,痰滯胸痺證。(4)胃擴張,胃下垂,脫缸,子宮脫垂。枳實配白朮:枳實苦辛微寒,善破氣除痞、化痰消積;白朮苦甘而溫,善補氣健脾、燥溼利水。
  • 枳實導滯丸
    >大黃一兩(30g) 枳實麩炒,去瓤 神曲炒,各五錢(各15g) 茯苓去皮 黃芩去腐 黃連揀淨 白朮各三錢(各9g) 澤瀉二錢(6g)【用法】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溫水送下,食遠,量虛實加減服之(現代用法:共為細末,水泛小丸,每服6~9g,食後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 【中藥學堂】:枳實
    既善於破氣消積以除脹滿,又長於行氣消痰以通痞塞,故為治胃腸積滯及痰滯胸痺之要藥。此外,還可治臟器脫垂                                                      功效:破氣消積,化痰除痞。
  • 枳實在中醫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藥材,你知道枳實的作用與功效嗎?
    枳實是甜橙的乾燥幼果,在中醫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藥材,在許多中藥方劑或者中成藥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所以它既可以直接加水煎煮服用治病,也可以與其他的中藥配伍聯合用藥治療疾病。枳實之所以被大家所喜愛,是因為枳實有著獨特的功效作用。
  • 中滿分消湯,中滿分消丸
    金元名醫李東垣所著《蘭室秘藏》,內有兩個相近方: 中滿分消湯 中滿分消丸 主治中滿寒脹,寒疝,大小便不通,陰躁,足不收,四肢厥逆,食入反出,下虛中滿,腹中寒,心下痞,下焦躁寒沉厥,腹中像有氣從小腹上衝胸咽。
  • 枳實和枳殼,哪個更好用?
    枳實枳殼適宜於胸脅脹痛、脘腹痞滿、氣滯脹悶等症。用量亦與枳實相近。常用方如枳殼散、烏藥順氣散等。用於積滯腹脹,大便秘結,常與大黃、芒硝、厚樸同用;用於瀉痢腹痛,常與木香、檳榔配伍;用於痰溼內阻,脘腹脹悶,常與白朮同用,以健脾消痞;用於胸痺胸悶,常與瓜蔞、薤白、桂枝、厚樸等配伍,以豁痰下氣;用於氣滯腹痛腹脹,常與木香、烏藥等同用;用以疝氣墜脹,常與橘核、小茴香、荔枝核等配合;脾虛脘脹,消化力差,常與黨參、白朮、陳皮、炒神曲等同用。
  • 《金匱懸解》 薏苡附子散,桂枝生薑枳實湯,烏頭赤石脂丸
    胸痺心痛八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  心中痞塞,諸氣上逆,心懸作痛,以膽胃不降,胸膈鬱滿,阻礙厥陰升路,衝擊作疼。桂枝生薑枳實湯,枳實生薑,降濁而瀉痞,桂枝疏木而下衝也。1 胸中痞寒,此有痰濁也,此言痞者,是下寒之濁陰,上侵心下清虛之位也。
  • 爺孫倆的中醫故事150-枳實、枳殼
    老爺爺說,要找一味藥能夠化痰消痞,破除積聚的。小指月說,枳實就最能破氣消痞,可以打開積氣痞結下行的通道。老爺爺說,沒錯,枳實這味藥,古人認為能利七衝之門,但只用它來消已成之痞結還可以,但要消未生之痞結,就還要用點扶正健脾之品。
  • 每日一方|溫中祛寒 補氣健脾——理中丸
    主治肺胃虛寒,氣不室通,咳逆喘急,胸膈吐悶,逆氣虛痞,腹脅滿痛,怕寒氣短,嘔吐痰水,不能飲食;16.枳實理中九(《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即本方乾薑易炮姜,加枳實6克(1袋)、茯苓10克(1袋)構成。功能除痞滿,理中焦,止腹痛,逐痰飲。主治傷寒結胸欲絕,實滿作痛,心膈高起,手不得近;17.桂枝人參湯(《傷寒論》),即本方加桂枝6克(1袋)構成。功能溫中解表。
  • 每日一經方--梔子厚樸湯
    ②梔子厚樸湯枳實,心煩腹滿不安施;清熱除滿寬胸腹,熱鬱胸膈此方治。梔子厚樸湯宣鬱,熱擾胸膈腑氣滯;下後心煩腹脹滿,臥起不安此方施。③下後中虛臥不安,心煩腹滿屬傷寒;攻宜枳樸同煎妙,吐用山梔效可觀。【組成】梔子(擘)十四丸,厚樸(姜炙)四兩,枳實(炒黃,水浸去瓤,一作炙)四枚。
  • 每日一方|峻下熱結——大承氣湯
    大黃12克(2袋)厚樸15克(建議3袋)枳實12克(2袋)芒硝9克【功效】峻下熱結。【主治】(1)陽明腑實證。症見潮熱譫語,矢氣頻轉,大便不通,手足濈然汗出,腹滿按之硬,舌苔焦黃起刺,或焦黑燥裂,脈遲而滑,或沉遲有力。
  • 每日學一方【定癇丸】
    定癇丸《醫學心悟》[組成]
  • 第四十七講 行氣藥:青皮、枳實、木香、沉香、烏藥、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櫞、川楝子、青木香
    那麼在行氣藥當中,它雖然也能夠消除脹滿,而且還是比較強的消脹的藥,它本身就是個破氣藥,所以對脘腹脹滿,它是有效的,但是它最大的特徵是其它的行氣消脹藥所沒有的,那麼是消除痞滿、痞悶這樣一個症狀,這從張仲景開始,這個枳術丸,就是用它來治療氣滯引起的胃脘的痞悶。
  • 每日學一方【葛花解酲湯】
    [主治]酒積傷牌證,眩暈嘔吐,胸膈痞悶,食少體倦,小便不利,大便洩瀉,舌苔膩,脈滑。[方解]本方證因嗜酒中虛,溼傷脾胃所致。酒本水谷之精液醞釀而成,體溼性熱,其性懍悍,少飲能通行氣血,內助消化,外御風寒,若恣飲無度,脾胃受傷,溼飲內阻,升降失常,而為眩暈、嘔吐、胸痞、食少等症。內外分消是治療酒積之良法。方中葛花為君,甘寒芳香,長於解酒醒脾,其性輕清發散,能使酒溼從表而解。臣以神曲消食和胃,尤善消酒食陳腐之積;蔻仁、砂仁理氣開胃醒脾,除痞悶,增食慾;二苓、澤瀉滲溼止瀉,引酒溼從小便而去。
  • 津虧便秘——麻子仁丸
    ‍腸燥便秘的人群舌紅偏瘦小,舌頭兩邊津液水分不足,大便便秘或者乾結難排,最適合服用的中成藥便是麻子仁丸。麻子仁丸組成:麻子仁、芍藥、枳實、大黃、厚樸、杏仁。煉蜜為丸。大黃、厚樸、枳實是小承氣湯的組成,大黃能夠瀉熱通便,厚樸、枳實消痞除滿。共同達到通裡清熱,寬中行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