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楊潔 通訊員 丁宏奇)內環高架路科苑路出口至前方龍東大道科苑路口之間,交通早尖峰時段時常擁堵不堪。尤其在6月30日龍東高架部分開通後,該路段交通流出現新變化。
圖說:緩堵方案宛如添加一枚「回形針」。浦東警方供圖
這一路段匯集了內環高架路(楊浦大橋、南浦大橋)、花木路、羅山高架路、龍陽路5個方向的車流。在龍東高架未開通前,5股車流通過龍東大道科苑路口,完成左轉、直行、右轉。而龍東高架開通後,多出1股來自內環高架路等快速路系統的巨大連續流,需要連續變道駛入右轉車道進入張江。
多出來的這股車流就像一條鯰魚,攪動著原有的車流狀況,造成龍東大道輔道車輛異常擁堵。
圖說:可變車道調整至2號車道。浦東警方供圖
這個癥結如何破?浦東交警立即邀請專家進行會診,最終形成添加一枚「回形針」的緩堵方案——
在早高峰7時-10時(除周六、日和全體公民放假日外),引導沿龍東大道西向南右轉車流直行通過路口,續行200米後順車調頭,東向西直行至科苑路口後,等待東向南左轉。
其他時間段內,在路口西向南右轉車輛正常。為消除右轉車輛與直行車輛衝突矛盾,將緊挨著右轉專用道(5號車道)的可變車道(4號車道),調整至2號車道。
現場標識標牌已更新,每天都有民警指揮。
一枚「回形針」,巧破擁堵症狀。這一措施自11月24日施行後,消阻排堵作用顯著。早尖峰時段內車輛積壓滯留現象基本消除,曾長期佔據龍東大道這段路面的「紅色」也隨之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