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內,大凡是正規院校畢業的物理治療師,針對髕股症候群最常見的膝部運動處方不是加強整個股四頭肌,而是其中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股內斜肌(Vastus medialis obliquus, VMO)。你去諮詢任何專業人士,基本都會告訴你需加強大腿內側並附著於膝蓋內側的這塊肌肉。這似乎已經成為髕股症候群治療的金標準。但你若問我,我會說,它還夠不著金標準。
股四頭肌肌力練習是有效的治療方法1,並不是因為VMO的原因,只是在大腿肌肉加強練習中,我們讓VMO獲得了過多讚譽。
Vastus medialis的全稱叫做Vastus medialis obliquus。現在全稱幾乎已經不用,但治療師還是喜歡用VMO這個簡稱,或許是因為聽起來很酷或者僅是比說vastus medialis更加朗朗上口。不過,實在不用過分強調該肌肉,它只不過是1/4而已。
股四頭肌確實是4塊肌肉匯合在膝蓋,因此採用拉丁字「quad」,意為「4」。在最表面的是薄薄的股直肌(rectus femoris),然後是三塊較大的肌肉分布在股骨的外側,中間和內側。膝蓋的位置取決於這些肌肉互相「拔河」後的結果。所謂的髕股對位問題(tracking problems),理論上不是因為股內斜肌拉力太大就是因為股內斜肌拉力太弱,或者兩者都有,或者肌肉間收縮的時間不協調等,例如,內外側的肌肉力量都很強,但收縮的協調性較差,同樣會導致收縮的不對稱(asymmetric)。
不過,髕股對位(tracking)這一說法的臨床重要性已經受到嚴重挑戰2。Peeler等發現,任何VM的附著處長度,肌纖維角度,下肢對位(alignment)和髕股關節功能不全的位置及疼痛程度之間沒有關係3。Balcarek也指出無論是有或沒有髕股關節不穩定,患者的VMO並無明顯變化4。如果VMO和關節的穩定度相關,那麼應該會有些肉眼不可見的變化,但事實上並未發現。另外,我想強調的是,任何可能存在的萎縮,應該是疼痛所致的用進廢退,而不是萎縮導致疼痛。
如果髕骨走偏,會導致疼痛。邏輯很順,但並非一定如此。
那麼在功能性上有無差異呢?和結構差異一樣,研究發現無論是PFPS患者還是正常人群,在VM的肌肉激活時間上沒有差異。
如果我們不能將股內斜肌單獨出來進行訓練,即使存在所謂的差異,那也於事無補。因此,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單獨加強股內斜肌的訓練,或至少是重點加強,但這真的可能嗎?
反對者,就有如我,一直大聲叫了好幾年了。我曾將單獨的VM訓練叫做「有害的假象」,那是因為許多研究,特別是Mirabeigi等的研究5證實單獨的VM訓練是不可能的。在2002年,Malone, Daies和Walsh寫到:「通過特定練習進行VM單獨訓練的概念不應該出現在我們的詞典中6。」這樣的權威觀點在十幾年前就已出現,而且他們仍然在堅持。
新冠病毒防護鏡和無觸摸測溫計,目前防護鏡已經從加拿大到達國內,數量有限,欲購從速。詳情請長按圖片中的二維碼,可直接在微店下單。
不過,最近的證據卻是顛覆我的觀點。至少有6個研究,雖然都很小型,但都很直接,或許已經足夠證實只有正確的練習才能真正激活VM。無論這些練習有無價值,比較有趣的是,練習方法卻多種多樣。
下蹲伴髖關節等長內收(也就是用力夾緊雙膝)7
大範圍的Leg press外加膝關節等長內收8
在非常不穩的表面下蹲9
緩慢下蹲外接生物反饋儀10
在楔形物體(wedge)上下蹲11
稍深一點的下蹲12
下蹲伴髖關節等長內收
我真得很驚訝「稍深一點的下蹲」也能單獨出VM,我們真得需要等到今天才發現這一點嗎?之前的研究難道都對此忽略了?科學的進展看來真是太緩慢了。所以,看起來將VM進行單獨訓練是可能的。當然,沒有一個研究能說自己完全地真正單獨出VM,只不過是相對於另外幾塊四頭肌,VM的收縮稍多一些而已。我或許再也不會使用「不可能」這個字眼,但是普通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太可能只收縮VM。這就像你在做深蹲時,只用你的臀部肌肉,而不使用膕繩肌一樣。如果真能將各塊肌肉單獨出來,那也只能是祝你好運了。
目前尚沒有一個研究直接針對髕骨疼痛治療的相關方法,也沒有研究試圖去證明特定的VM加強練習比其它方法更加有效。我已經引用過很多證據證實收縮乏力並非是原因,因此試圖加強肌力並非解決之道。但也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單獨收縮VM作用不大,但至少有一個研究間接表明,加強VM力量對於髕股關節的動力學和關節內接觸性壓力的影響並不顯著13.因此,即使在PFPS患者中存在VM無力,加強肌力也不見得是靈丹妙藥14。
從所有的證據看起來,所謂的VM力量訓練的獲益,更多的是來源於整個股四頭肌的練習。但為了以防萬一,在訓練時,我不會說我們不要強調VM訓練,你可以繼續強調,但可以做一些更深些的下蹲和leg press,同時儘量將膝關節併攏等。科學證據說這可以更多的激活VM,先不管有沒有用,做了再說吧。
因篇幅所限,參考文獻略
楓葉之國話康復編譯整理,轉載請事先聯繫並註明出處。
歡迎加入「楓葉之國肌骨資料分享和學習小組群」,本群主要為致力於提高肌骨治療能力的物理治療師搭建互助互學互授平臺。垂詢微信號:hehuahong321。
楓葉之國話康復整理,轉載請事先聯繫並註明出處。
本公眾號微店「楓葉康復驛站」為康復治療專業人士提供國外最新康復治療產品及肌骨物理治療資料。歡迎光臨!長按下方微店圖片中二維碼,即可進入。
楓葉之國話康復帶您深入了解海外肌骨治療的新資訊,新觀點,新產品。讓物理治療師思維的碰撞,視野的開拓,技術的提高,都能在此找到答案。
楓葉之國話康復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楓葉之國話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