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麵食愛好者,最害怕的可能就是要和麵食say goodbye,從此以後餐桌上再也見不到麵食的身影。
可得了腎病以後,無論吃什麼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加重了病情,而麵食就是其中一個不穩定的危險因素。
麵食主要是指由麵粉製成的食物。作為主食,生活中常見的有掛麵、切面、義大利麵等。當然還有饅頭、包子、麵包等,現在只說麵條類。
說到這,有些腎友會感到疑惑:既然是由麵粉製成的,又怎麼會危險呢?這您可就有所不知了,請聽小編一一道來。
1.掛麵
因口感好、食用方便、價格低且易於貯存,掛麵一直是人們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
可誰又能想到,這種麵食會給腎友帶來致命的傷害呢?在不同品牌的掛麵中,每100克掛麵的鈉含量大多為450~600毫克,在一些帶有「勁道」字樣的掛麵中,鈉含量更是高達1200毫克。
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為了讓口感更加筋道及乾燥後方便儲存,商家會在掛麵加工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食鹽,此外,麵條中的鈉來源還包括味精、 小蘇打等添加劑。
不過幸運的是,某些超市已經推出了低鹽掛麵,所以腎友可以根據營養成分表進行適當的篩選。
2.切面
與掛麵不同,切面韌度較好,不似掛麵那麼乾燥,也不宜存放過久。不過切面的優勢主要在於它的鈉含量沒有掛麵那麼高,所以愛好麵食的腎友還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3.意面
意面偏受年輕人的喜好,尤其是那些瘋狂的西餐愛好者。義大利麵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也比較好,主要搭配各種醬料食用。其營養成分其實和切面比較接近,腎友可以食用,只不過搭配的醬料就不一定適合腎友了。
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食用的掛麵其實是不大適合腎友的。實際上大家也不一定非得要沉醉於麵食,粉絲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除了主要成分——澱粉,粉絲的蛋白質、鈉含量和鉀含量都很低,特別適合需要低蛋白飲食的腎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