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支「不偷盜」是什麼意思?你或許是壓榨別人的強盜

2021-01-09 大漠身心療愈瑜伽

大漠講瑜伽,結合現代人的工作生活方式,婚姻情感壓力,講解瑜伽內在知識。

之前分享過瑜伽八支分的第一支制戒「非暴力」內容,今天我們分享制戒之「不偷盜」內容。

在這裡,不偷盜不單指不侵佔他人財物。更具體的內容是:不佔有別人的想法,不把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別人。這種做法常見於父母和孩子,以及夫妻之間。

比如一方比較強勢,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並期待對方一定做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種行為不僅讓對方沒主見,看不到自己的真實感覺,也給對方更多的心靈壓力,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並且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從現代心理行為上講,這是「控制欲」。因為控制別人,讓別人按照自己的安排做事,會讓自己感覺好一些。於是「要求別人聽話」就成了對自己心靈安撫的方法,並且是「平靜自己情緒」的捷徑,這是自私的。

我們本能地害怕不可控的結果出現,這種結果會瞬間造成身體和心裡各種不舒服的感覺,對這種不舒服的體驗,我們有著本能的迴避和抗拒。那麼比較好用的方法就是「把控一切」。

控制欲的表現有:

1、「望子成龍」的父母: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安排學習各種功課,把自己的興趣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替自己實現。過度期盼孩子長大,自己卻不願意長大的父母,內心充滿焦慮和恐慌。

2、伴侶之間要求和控制:沒能力讓自己過得更好,便期待自己的伴侶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讓自己過得很好。我見過一個妻子天天逼著老公出去掙錢,老公把自己的工作辭掉,投資做生意。結果因為盲目投資,搞得負債纍纍。妻子對其又非常失望,天天說老公無能,後來老公抑鬱成疾。

3、婚姻情感勒索:害怕失去對方,便一直控制對方,大到外出社交,小到穿衣打扮。如果對方沒有做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會覺得對方不聽話,不懂事 ,說對方不愛自己。當對方完全按照自己的樣子做了,卻非常不開心。因為害怕失去你,所以我變成了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他們不願意面對自己內心中恐慌的一面,就通過外在的控制,把希望寄托在別人那裡獲得心理安慰。

被控制者和控制者之間是互相的:

被控制者很難離開控制者,因為他們也害怕自己一個人面對不可知的結果,害怕發生改變後,一個人要承受很多未知的東西。所以也給控制者提供了條件和對象。

另外被控制者很在乎控制者,需要控制者幫助自己,才會把對方的感覺看得重要。這樣就忽視了自己的感覺,並覺得自己好與不好並不重要。於是在妥協討好、順從遷就的做法下面,藏著壓抑和抗爭,憤怒和委屈。

控制行為常被裝裱成「愛」,其實是以愛之名的傷害。

控制者很喜歡把這種行為叫做「愛」,甚至覺得自己是一直努力付出的人,需要被別人理解。然而,這是一種洗腦式暴力行為。這種做法正在一步步蠶食別人的完整和獨立,把別人的情感架空,並填充上自己的情感。活生生的人,變成了被操控的木偶。這是殘忍的,控制者是情感的劊子手,一點點凌遲對方的內心世界。

控制者強取豪奪心越強,意味著他們恐懼感越強。他們對自己內在的恐慌缺乏正視和客觀地觀察,一旦內心不舒服,就會讓自己盲目地在外面掙扎和追求,只會增加更多的痛苦。他們排斥看到自己的恐慌層面,不想管理自己的情緒。只會變本加厲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一次次剝奪別人的想法,壓制別人的看法和觀點。所以自古都有人對權勢有著偏執的佔有欲。

雙方都是痛苦的,痛苦來的時候,迴避是沒用的,我們要醒悟過來。醒悟是需要清醒地覺知的,通過覺知的訓練去感受自己,通過知識的學習,讓自己思想更堅定,內在更豐富。通過經歷的每一次痛苦,讓自己一次次蛻變。站在黑暗中的人,才會看到更美的光芒。

當有一天,控制者放開手讓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飛翔,那一刻,控制者也是輕鬆的,他終於釋放了自己的恐慌。

當被控制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真正飛在自由的天空,請更勇敢一點,從此以後你將一個人面對未知的一切。

該如何改變?

1、被控制者要學會說「不」,並向控制者表達自己的感受,說明自己的看法。在那一刻,你要清楚,你不一定會獲得對方的支持,但是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實際是在告訴對方,從此以後我不想再被你控制了,我們都要有心理準備。

2、被控制者要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因為你離開對方的控制,將要自己面對一切。以前都是別人幫你安排,現在需要你自己來安排。這是一次大膽的練習,也會是一次突破性的成長。

3、控制者其實也是痛苦的,一直把對方抓得很緊,從來看不到自己。眼睛一直盯著別人,卻從沒回到自己的心靈深處去陪伴自己。所以控制者要學會建立自己的力量,去為自己做事,學會放下一直不敢放的東西。比如一個人出去旅遊,或者做自己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實際你會更有力量,就不需要別人給你安慰了。

相關焦點

  • 瑜伽八支「非暴力」是什麼意思?或許你正在生活中「自我虐待」
    瑜伽的姿勢練習能塑造更健康的身體,內在的知識也需要隨著我們的現實需求更豐富和具備實用性。大漠老師講瑜伽,結合現代人的生活婚姻等常見問題,了解瑜伽內在智慧內容。我們就從瑜伽八支分開始吧!瑜伽八支分法是《瑜伽經》的內容,但是由於時代的變化,我更想多多地接地氣,通過我們現在的生活,去解讀瑜伽知識。瑜伽八支分法第一支:制戒!
  • 還在盲目練瑜伽?你知道瑜伽八支是什麼嗎?
    「連在一起」進行耕地的意思。 因此,瑜伽並不只是單純的健身運動,而是一種宗教修行形式。 這種修行分為八支,也就是所謂的「瑜伽八支」。 不說謊 不偷盜 不縱慾 不貪婪 禁制是內在的對人進行道德規範,約束自己不在語言、行為上對他人帶來傷害。
  • 瑜伽八支與八支瑜伽(上)Eight Limbs of Yoga and Ashtanga (p1)
    每一個練習瑜伽的人都知道瑜伽不僅僅只是體式。面對別人刁鑽的挑釁 「你練瑜伽呀,能把腳放在腦袋後面嗎?」
  • 八支瑜伽到底是什麼?
    練瑜伽大家都聽說過瑜伽八支,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瑜伽八支到底是什麼,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一下什麼是瑜伽八支。
  • 八支瑜伽(astanga yoga)
    瑜伽有八支:禁制(yama)、 勸制( ni yama)體式(asana)、 調息(pranayama)、 制感(pratyahara)、
  • 八支瑜伽的源頭
    》裡定義了「八支瑜伽」 (Aṣṭāṅga Yoga),為後世奠定了瑜伽的系統框架。 《瑜伽經》的八支瑜伽定義,就會發現帕坦伽利在六支瑜伽基礎上,加入了 戒律 (Yama)、精進 (Niyama)、體位法 (Āsana) 作為八支瑜伽的第一到第三支,並把《彌勒奧義書》的六支瑜伽中的第五支思擇支 (Tarka) 去掉後,形成八支瑜伽。
  • 禁制(Yama)——八支瑜伽最重要的第一支,瑜伽修行者必須遵循!
    禁制(Yama)是個人身處俗世必須遵守的五條誓戒,正如社會規範,這些誓戒是步入瑜伽修行之道者必須堅持的。偉大聖人馬哈希·韋亞薩(Maharshi Vyasa)編纂了當時流行的所有瑜伽知識,並且將其以系統的書面形式進行著述,即《吠陀經》,《梨俱吠陀》(Rigveda)是人類文明的第一個書面記載,瑜伽的知識即植根於《梨俱吠陀》。馬哈希·帕坦加利(Maharshi Patanjali)總結瑜伽經典,使其簡單簡潔,易於遵循,並以非常系統的方式再現其精髓。
  • 八支瑜伽和阿斯湯加瑜伽是什麼關係?
    提到阿斯湯加瑜伽,或者英文的ashtanga/astanga,就要明確這個瑜伽名稱實際上有兩個源頭和涵義: 從語言層面講,asthanga的梵文就是ashtau (八的意思,大家在上課梵文記數的領課中應該已經很熟悉了吧) + anga (分支) – 所以阿斯湯加的梵文字原意就是「八個分支」。
  • 瑜伽八支---Niyama (純淨)
    在上篇系列中我們提到瑜伽八支 第一支----Yama(持戒)瑜伽八支 關於Yama一一 (不傷害)
  • 瑜伽是什麼(二):八支瑜伽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瑜伽和它的分支的學習。在瑜伽八個步驟的學習中,任何一點的不足都將導致無法實現自我。下面是帕坦伽利闡述的八個步驟: (1)禁制是針對他人或社會準則的行為;(2)勸制是針對自我或個人規範的行為;(3)坐法是為了達到身體的規範而進行的姿勢的練習;(4)調息法是為了心靈的訓練而進行的呼吸調控;(5)制感是感官的回收和訓練;(6)執持即聚精會神;(7)禪定即冥想;
  • 八支瑜伽
    ——摘自《艾揚格女性瑜伽》的選段 人體正常的運作依靠四肢,任何一個肢體的缺失或病變都會影響整個身體的健康。
  • 饒秋玉校長講《瑜伽經》
    1、傳統修煉的精髓理論是什麼,哪三個字?2、瑜伽和冥想的精髓是什麼?3、為什麼瑜伽的靜心方面是現代人需要的呢?4、為什麼瑜伽練心?5、為什麼瑜伽是最好的鍛鍊方式6、為什麼練習瑜伽減壓?7、為什麼瑜伽八支分法是在循序漸進的收心專注?8、為什麼說瑜伽練習是最好的冥想練習?9、為什麼說瑜伽體位練習是為冥想練習做好身心準備?
  • 什麼是瑜伽八支?通過瑜伽了解自己
    印度聖哲帕坦伽利(Patanjali)的《瑜伽經》被稱作瑜伽行法的根本經典。當中詳細說明了瑜伽的八支,即瑜伽8個部分、開發人的各種能力和實現各種幸福的方法。一、道德部分,道德是練好瑜伽的根本帕坦伽利認為,道德不好,心意不正,就不能達到瑜伽的最終目的。
  • 深入學習瑜伽,一定先了解瑜伽8支分法
    什麼是覺知覺知:保持源源不斷的覺察力,以看去看,以觀去觀,以聞去聞,以聽去聽。覺知,在內心覺察中,知當下,回當下。每個瞬間的當下都在此時,每個當下聯接成段,又聯接成整體。瑜伽而本來面目是原本的自己,吠檀多哲學中提到「梵我如一」,我,這個小我,與梵,大我本為一體,不分彼此。《瑜伽經》開篇講:瑜伽是控制心念的波動,還覺知者本來面目。如何控制心念波動?瑜伽經詳解了瑜伽修行的八支分法 !
  • 關於瑜伽流派,你應該知道這些!
    為了讓更多人對瑜伽能夠有一個比較基礎的了解,今天我們專門來講一下瑜伽流派到底都有哪些?這些流派分別的意義又是什麼? 現代瑜伽真正意義上的成型,應該追溯到印度大聖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才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訂為八支體系。
  • 基本瑜伽動作 瑜伽這些入門你必須了解
    一、Yama(制戒)制戒是超越國家、信仰、年齡及時間限制的戒律,是社會和個人道德的規範,假如不遵守這些規範,就會帶來混亂、暴力、欺騙、偷盜和貪婪。帕坦伽利通過制戒改變了人們思考的方向,從根本上擊毀這些罪惡。制戒包括:①Ahimsa(非暴力)不僅包含著不殺生的意思.還具有更為廣闊的積極觀念.即愛。
  • 名師邱顯峰講授八肢瑜伽的精華(瑜伽筆記分享)
    Pratyāhāra是由praty加āhāra來的,praty是反過來的意思,āhāra是食物感受,所以把所有的感受回收回來,就是叫做Pratyāhāra。那接著我們看第六個Dhāraṇā,Dhāraṇā是叫心靈的集中,它是讓念頭專注於某一個點。有的人把感官回收翻譯成制感,那Dhāraṇā它也翻譯成持,總持,專注。
  • 禪修色身與阿斯湯加瑜珈(阿斯坦加)八支串聯瑜伽Ashtanga Vinya
    可是那些女喇嘛並不怕冷,她們早晨做功課,四五點起來,背一個練瑜珈的袋子,就上雪山頂上練瑜珈,一天兩三次,專門做瑜珈的修行,最後進入瑜珈的禪定。一般所講的去西藏學密宗,就是拜那些大廟子,圍著喇嘛轉一圈,什麼都不知道。我就是笑你們也沒有真看過,這些比丘尼年輕出家,一輩子真練真修行。你想一個年輕出家,每天都在練習這個,搞了幾十年,一定有他可觀之處的,這是身體的瑜珈。
  • 《眾神之神》:看史上第一個瑜伽古魯(Adiguru溼婆)如何向其首位弟子(帕爾瓦蒂)傳授八支瑜伽(下)
    溼婆:「現在你需要將所有的感官從外部導入內在,為控制你的感官,內心的磨練必不可少。這一步的瑜伽稱為制感(Prtyahara,瑜伽八支之第五階段,指通過控制感官,使練習者從外界中解脫出來,轉移到內心專注的狀態) Yoni手印:將你的意識集中於你的內在。
  • 瑜伽八支中「 非暴力 」Ahimsa 到底是指什麼?
    瑜伽 八 支 戒 律 中,有 一 點 是「非 暴 力」(Ahimsa)原 則。提 到 非 暴 力,很 多 人 會 理 解 為:在 瑜 伽 練 習 中 不 能 過 於 激 進,不 能 給 身 體 帶 來 勞 損 或 者 傷 害,要 尊 重 身 體 和 自 身 條 件。非 暴 力 涉 及 到 生 活 中 所 有 方 面 的 非 暴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