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海權強國都曾經嘗試過「巡洋潛艇」的概念,通常來說「巡洋潛艇」的尺碼比一般潛艇要大,水面作戰武備齊全,自持力較久,有些「巡洋潛艇」還搭載了飛機,大大增加了偵察範圍,在這些「巡洋潛艇」中相對來說設計較為成功的是法國「速科夫」號潛艇,法國海軍於1926年訂購,同級艇計劃建造三艘,但實際最終僅建造了一艘,雖然它比美國的「獨角鯨」級和日本的A級潛艇要短,但根據排水量衡量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潛艇。
根據《華盛頓海軍公約》規定,英國的M1和M3潛艇配備了12英寸火炮,但為了防止在這一領域展開新的軍備競爭(其實對潛艇來說這一口徑的火炮已經很大的很笨拙了),條約對潛艇配備8英寸口徑火炮作出了限制,不過只有法國的「速科夫」級潛艇基本合乎要求,不僅如此,法國潛艇為火炮配備了密閉的炮塔,炮塔還與外形頗為現代流線的機庫連接,庫內停放一架Besson M.B.411浮筒式水上飛機。不過在飛機下水前機翼都處於摺疊狀態,飛機起飛是一項耗時且風險很高的工作,不過在1926年這看起來還能接受,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1939年到1945年間這就是個明顯的弱點。法國人還在潛艇上裝了8具實戰型550毫米魚雷發射管,其中前部4具魚雷發射管傳統布局,可再裝雷6條,艦艉四分之三處裝4具魚雷發射管,可再裝雷4顆。艦艉右後方還裝有4具訓練用400毫米魚雷發射管。
此類「巡洋潛艇」的作戰模式並不清晰,「速科夫」和它的同伴一直沒能明確自己的地位。1940年7月該艇在英國的普利茅斯被英國人俘獲,並由自由法國海軍接管,參加了在大西洋的巡邏。1941年12月與三艘法國輕型護衛艦參加了奪取聖皮埃爾維基島和密克隆島的戰鬥。1942年2月因碰撞而沉沒。
參數
型號:「速科夫」級(Surcouf)
排水量:水面3270噸,水下4250噸。
尺度:長110.00米,型寬9.00米,吃水9.07米。
動力:2具柴油機引擎,輸出功率7600馬力,兩具電動機,輸出功率3400馬力,雙軸雙槳推進。
航速:水面航速18節,水下航速8.5節。
續航力:10節水面航速10000海裡,水下5節航速65海裡。
武器:2門203毫米火炮,2具37毫米速射機炮,8具550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400毫米魚雷發射管。
艇員:118人。
如果喜歡,請轉發或點「在看」,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六分儀上的地球
歷史的天空雲捲雲散,金戈鐵馬,殘陽如血,刀槍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