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36年老店,「年味」只賣兩個月!

2021-02-17 廣州潮嘆

尋找記憶中的年味

敏敏這次來到同福中路巷子裡的小店

一年只賣兩個月「年味」的英記食店

要不是過年時候

根本買不到這裡的煎堆、酥角、蛋散、糖環...

對於老一輩廣州人來說,家裡「開油鑊」就代表離過年越來越近,但是漸漸的許多家庭已經不再「開油鑊」

煎堆、角仔、糖環出鏡率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在年輕人的眼裡。

但是在英記這裡,每年都會準時的「開油鑊」,只賣過年前後的這兩個月.

甚至有不少街坊會打電話催英記早些「開油鑊」,英記都是拒絕的,只有到了時候才會開始炸年宵品來賣。

圖片來自更廣州,如有侵權請聯繫

每年英記都堅持手工製作年宵品,讓街坊們感受年味。

店裡的所有人都是自家人,七個兄弟姐妹齊心協力的做好英記,有人問「為什麼還不退休呢?」

「作為我們這樣的年紀,個個都退休了,可以享受不幹了。但是,作為街坊光顧了我們這麼久,我們希望也可以讓街坊還能一直有傳統的東西吃。」

在這小巷子開了36年,來的街坊早已經很熟悉英記的節奏,想要買到好的年宵品一定要耐心排隊。


輪到你的時候,只要說出想要的,阿姨就會幫打包好上稱,計數的時候還是在使用算盤。所以會慢一些,這也是排隊的原因之一了。

英記的年宵品,全部都手工製造,在店裡經常能看到一邊在製作,一邊在售賣。

做了36年,這裡的每一道工序都沾手就來,蛋散三兩下就打好結,粉皮在老師傅手中,幾秒就分配好重量。

這次因為去得晚,沒有遇上現場開油鑊炸,英記每日都會有兩次現場開油鑊炸野,一次在早上,一次在下午,能不能遇上,全靠運氣。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油角彎彎,家財百萬」每一種年宵品都有他們的名稱,把它們買回家,也是一種寓意!

敏敏強烈推薦這裡的煎堆、油角、蛋散,都是新鮮出品酥脆的不像話,輕輕一碰就碎的掉渣!

油角也有好幾種,敏敏試了豆沙軟角、千層酥角、糯米脆角這三種,個人會覺得豆沙是最合適我們的口味。

吃年宵品容易上火,建議一次不要吃太多,搭配茶最好啦~


這裡賣的種類還挺多,還有馬蹄糕千層糕等等,mark年宵品菜單,選幾個喜歡的買回來過年嚕~

隱藏在鬧市中的英記食店,找到它必須要穿街過巷,敏敏一直沒有想到廣州城區還有這些接地氣的小檔口,臨近過年對聯琿春掛滿整個店鋪。

跟著導航走還會穿過一個小市場,兩邊商鋪琳琅滿目,來往的人也絡繹不絕,過道非常窄,但是毫不影響爺爺奶奶們的買菜熱情。

穿過接地氣的小巷,終於找到英記食店,比想像中的多人!排隊的長度就沒有短過,一直都是排隊的狀態!


排隊的時間長,但在這裡每個人耐心等待著,有時候還畢竟這樣的店已經不多了!

地址:海珠區同福中路龍導通津50號之一

時間:06:00-20:30

交通:公交洪德路站下車導航,地鐵鳳凰新村站B出口導航(自駕不能直接到店)

 - 今日話題 - 

你還知道廣州其他有年味的店鋪嗎?

歡迎留言和我們說

有機會我帶你一起去打卡!

「 100塊攻略 」

北京路丨體育西路丨客村丨同福路丨江南西丨西華路

「 飲品 測評 」

一點點丨coco都可丨 髒髒茶丨檸檬茶 丨鮮芋仙丨益禾堂

「 食玩 推薦 」

爆漿大閘蟹 丨40層高空下午茶丨豪華自助午餐


合作&建議

 微信丨 lanktom    電話丨18925167033

相關焦點

  • 藏在市場裡的15年傳統缽仔糕店,只賣4種口味……
    這次來種草一家自己經常去吃的店 怪叔美食店 #01 15年老店,二代人的堅持 店鋪有些隱秘,在淘金市場裡面,我第一次去的時候還得靠熟人帶路才找到
  • 10年老店,賣著古早純手工,還用鐵桶裝...
    這家開了10的老店,從08年到現在,糖水依舊是用最old school的鐵桶裝著的~ | 香濃芝麻糊 | 還有香濃的芝麻糊,稠稠的,吃起來有很香的芝麻味,冬天吃上一碗很暖心~店裡還有超入味的咖喱魚蛋、咖喱白腸和一些滷水,滷雞蛋、滷雞翅、滷雞腿...等~滷水真的很入味,就連大大隻雞腿都能吃到香濃的滷水味,滷雞蛋簡直一流!連蛋黃都超入味!
  • 西安的「10年老店」們,請一定撐過疫情!
    說起你心中最愛的老店,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太一樣。自打 17 年的時候認識了曹家蒸碗的老闆,每年的年夜飯裡就多了一道 「內定節目」。他家每天只賣 3 鍋,17:00 才開門,賣完就收攤,想吃您得來早~地址:安東街與建東街交口韓國李勳美髮沙龍對面 電話:15891396058人均:18 元營業時間:17:00之後賣完為止// 大年餐廳 //
  • 濟南20年老店只賣一種小吃,通通28元,大姐態度差吃貨卻絡繹不絕
    炸貨在山東濟南很受歡迎,山東人體格壯,可能就跟日常吃肉類食物有關,濟南有一家20年的老店,靠著賣炸貨出名,儘管這老闆大姐的服務態度很差,但仍然不妨礙吃貨們前來購買,究其原因,就是老闆大姐賣的貨味道好,貨真價實,她家的炸貨不管是什麼品種,通通28塊錢一斤,可以說這價格是相當地親民。
  • 一碗瀨粉,廣州人吃了30年!
    所以印象決定帶大家把廣州傳統味一個一個的找回來,作為首發的第一種傳統味,印象君就選擇了一家在西關家喻戶曉,開了30年的廣州老店——凌記瀨粉。白嫩圓滑的粉條配上豬油渣、香菇、蝦米做的湯底可好吃了。你心目中的廣州老店是什麼呢?
  • 用蔬菜汁做的蔬菜面,10年來只賣這一碗
    用蔬菜汁做的蔬菜面10年只賣這一碗澆頭只有一種叫「渣渣」老闆真的嘿自信 10年來小面就賣這一種,澆頭只有「渣渣」,可見老闆對自己這一碗麵自信十足。雖然是家很出名的老店,可並沒有傲氣,每天7:00—19:00都營業,整整12個小時,只要還有人在店裡吃麵,老闆娘也不急不躁,靜靜等客人吃完。
  • 鼓浪嶼80年老店關張 民眾憂「閩南味」漸淡
    中新社廈門7月26日電 題:鼓浪嶼80年老店關張 民眾憂「閩南味」漸淡  中新社記者 陳悅  碗糕是臺灣、閩南地區民眾熟悉的小吃,「蝦米碗糕」(閩南語,指「什麼東西」)甚至成為閩南民眾的口頭禪,可見其融入閩南民眾生活之深。
  • 東莞這個包,賣了個30年的供不應求!
    這家老店,有著你祖輩、父輩甚至還有80後、90後、00後兒時的印記。店主張樹賢是國家級點心師,1990年開業至今,30年以來大包一直都是供不應求的,大包每天都限量供應,賣完即止,來得遲一些的話分分鐘就賣光了!△張樹賢在朝陽大包店鋪前留影每天大包都賣光來晚了就吃不上了!
  • 【網絡媒體走轉改】老街的年味
    原標題:【網絡媒體走轉改】老街的年味   每逢新年前夕,平日悠閒的振華路一帶的莞城老街頓時熱鬧起來,小街小巷擠滿了人,在沿街遍布的店鋪裡忙著採購過年的用品、食物等等,而店家也忙得不亦樂乎。
  • 廣州這家破破爛爛的水果炒冰店,紅了19年,如今只賣8塊錢!
    攤前擺的水果都是當季的新鮮水果平時賣水果才是主業,炒冰只是副業「開了不是很久,1999年開始而已…」19年的水果店,也算是個老字號了而在老闆娘嘴裡卻是輕描淡寫的一句~炒冰是2013年開始的,也就是那時候開始
  • 在甜品店賣了將近20年牛肉麵的老店裡,一碗涼拌麵就能爽神!
    在甜品店裡賣牛肉麵的老店裡  一碗涼拌麵就能爽神 這家開了將近20年,在甜品店裡賣牛肉麵的老店,是樂樂姐長期打牙祭的根據地之一。翻鐵門都要出來吃他家甜品的學生,不止一次向老闆說:漸漸地,店裡開始賣起了牛肉麵!店裡的牛肉麵是老闆娘自己研發的,沒有向做面的師傅學過。
  • 這些爆火的西安30年老店,我不信你全都吃過!
    前一陣窩家,天天被各種「西安30年老店」的抖音視頻刷屏。以至於從堂食開放到現在,我去過的每家老店,基本都是大排長隊。在經濟戰的摧殘下,這些老傢伙照樣活得好好的。原因很簡單,對老土著來說,吃飯認店,更認人。
  • 福建泉州一家百年老店,每天賣200斤的牛排,老闆想一直傳下去
    福建泉州一家百年老店,每天賣200斤的牛排,老闆想一直傳下去!每個城市都有一些小飯店,他們雖然很小,但是味道很突出,而且很多都是百年老店,傳承下來的手藝並不是現在人所能夠模仿的,而且經營很多年擁有固定的客戶,有的一傳都是好幾代人,專心只做一樣美食。
  • 地道長樂家常味!這家13年的人氣老店已經更名換址啦!
    長樂這家13年的人氣老店,因為一碗地瓜粥而聲名大噪,更藏著無數長樂人難以忘懷的家常味道!【厝裡小食坊】,前身叫「金色海岸小食坊」(原店已轉讓),一晃眼,已經開了13年,原老闆在上個月重開新店,地址在金色海岸北門(航城中學斜對面)!他們家是長樂較早一批做地瓜粥的。因為正宗的味道,貨真價實的食材,有了好的口碑。
  • 30年的老店,人均不到20元,來廣州一定要去!
    勉記燉品,一九八五年始創於廣州淨慧路75號,和光孝路的信豐行燉品是兄弟店。 祖傳湯膽,是勉記顧客盈門幾十年的秘方。 鄰桌的老廣,會笑稱勉記「渾身是膽」。原只椰子燉烏雞 主打的「原只椰子燉烏雞」, 18元/盅。
  • 聚量·對話企業家丨11年男裝老店做直播?火了!廣州霸道老闆上陣當...
    有維持業績20%以上的,有高端品牌低端品牌兩手過硬的,也有當季售罄率極高的,那麼一家線下的男裝老店,如何維持一旺11年,在2020年成功轉型轉化線上流量的呢?旺鋪的誕生其實不僅僅靠運氣,更多的是因為這些人有著敏感的前瞻性。抖音的興起讓所有自建流量都成為可能,也因此,旺鋪客流將不再是唯一選擇。今年初,受線下困境和消費疲軟影響,服裝業進入「至暗時刻」。
  • 廣州竹編工藝老店走紅,四代傳承保留獨特記憶
    目前在廣州想要在老市區找一些專營竹編藤編製品的老店,幾乎絕跡。但最近在網上不少資訊平臺上,一家在越秀區回龍路的竹編店,又成了不少靚仔靚女的打卡地。店家林姨介紹說,竹林居已經是四代傳承的手工藝店,專營各類的竹藤製品,已有40餘年的歷史。面對意外地走紅,她坦言現代手工藝能受到年輕人的青睞,源於產品的不斷創新,還有懷舊的情懷;加之經營模式的不斷改革,讓竹林居得以堅守。
  • 廣州這8家最強「屎坑邊」美食,讓老廣排足30年的隊!
    01 |  明記屎坑粉沒有門面,沒有引路招牌,廣州這家開了34年的「屎坑粉」,吃貨妹也是順著門口排的長龍才找到的04 | 蘭姐雞煲這是廣州第一家做雞煲的,做了十幾年了,比榕樹頭還早,坐在廁所邊吃雞煲也一樣人滿為患!
  • 在廣州沒吃過這家百年老店,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貨?日漫都拍過了
    眾所周知,有"美食天堂"之稱的廣州,在美食方面並不是浪得虛名的。說到美食,那就不得不說馳名中外的四大園林酒家了。你要是來到廣州一個都沒有去過,就真的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吃貨了,甚至連說"吃過"的資格都沒有。
  • 這家「臭名昭著」的老店,卻是全北京城的第一味!
    △徐嘉祥從20歲起執掌父輩傳承下來的老店,這少東家可不好當每天清晨四點半之前徐掌柜都趕到店裡前頭打點好就去後廚「豆汁要熬,而不是煮」嘉祥的老味豆汁兒得熬兩層第一層熬漿水第二層熬豆汁沉澱的漿子這是一傳統熬法——隔水熬煮加老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