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與古爾德——我喜歡的兩個男人

2021-02-06 青山白雪的文字
我年輕時藝術是一條孤獨的路,沒有藝廊,沒有收藏家,沒有評論家,也沒有錢。但那卻是一個黃金時期,因為一無所有,反而能更肆無忌憚地追求理想。今天情況不同了,這是個累贅、蠢動、消費的年代,許多人過著身不由的生活,迫切需要一方寂靜的空間紮根、成長。我們得抱著一定能找到的希望活下去。

馬克·羅斯科 1955年


一本古典音樂的鑑賞入門書籍,跟著作者的描述了解古典音樂巨匠的生平以及一些重要的作品創作背景,可以搜索鑑賞一些書中提到的經典曲目,你會發現,其實這些經典音樂已經陪伴在我們身邊很久。

非專業出身的我只能說從30歲之後,國內民謠已經淡出了我的歌單,取而代之的是巴赫,循環往復的巴赫,安靜莊嚴神聖的巴赫,使我獲得內心的規律秩序和平靜感。

巴赫的音樂,讓我們懂得了規則和秩序。規則不是教條,秩序來自熱忱。我每次聽到《十二平均律》第一卷的第四首五聲部二重賦格,或《哥德堡變奏曲》的最後一曲,都為其繁複精美的技藝傾倒。聲部間迴轉、分離、穿插、偶遇,對稱,並流,每一細節都靜穩妥帖,每一褶皺與鏤痕都纖毫畢現,筆鋒歷歷。而他將對位法化為「愛的面孔」和內心的激流,涓涓細訴,款款深情。如果你有過冬夜與一位分別十年的好友促膝交談的經歷,就會明白這種交流之間的愜意、感懷、欲說還休與言之不盡。

一張幾乎成為古爾德成就的一個標誌:格倫·古爾德 -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1981) / Glenn Gould - Bach:Goldberg Variations(1981) CD(SMK52619)古爾德 鋼琴 - 巴赫 哥德堡變奏曲 1981年版 SACD(888751997721)

《哥德堡變奏曲》是鋼琴演奏大師古爾德先生最後的遺作,這個版本應該是諸多版本中——經典中的經典,聽著音樂,仿佛看見古爾德先生低著頭喃喃細語並深情演奏,大師就是大師!藉此紀念我最崇拜的鋼琴演奏大師——格倫.古爾德先生!這CD演奏加錄音都非常棒,值得推薦購買!

誰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促發了古爾德重錄《戈德堡變奏曲》的念頭。1955年他所錄製的《戈德堡變奏曲》一直暢銷不衰。在很多人眼裡這張唱片幾乎成為古爾德成就的一個標誌。重錄《戈德堡變奏曲》對於古爾德,確實是一個非同小可的挑戰。他1955年的錄音不僅為很多人所熟悉,而且被公認為是他巴赫演釋獨特風格的一座豐碑。如果在他49歲時,他拿不出能夠超越自己23歲時的演繹結果,那麼就等於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最終,在第一次錄製這部作品26年後,古爾德再次回到位於紐約東30街的錄音室,譜架上再次擺上了《戈德堡變奏曲》。重錄《戈爾德堡變奏曲》先後用了七段時間,分別是在1981年的4月22日至25日和5月15日、19日、29日,每次基本都是從下午4點到第二天凌晨。1982年,這張唱片與廣大聽眾見面。回想一下,巴赫也是在垂暮之年寫下了這部作品。「五十而知天命」 。正是這同在垂暮之年的古爾德,只有這同在垂暮之年的古爾德,參透了這最後一道宿命的咒語。「朝聞道,夕死可矣」。古爾德在大徹大悟之後死去,這也許是成就他藝術生涯的最完美的一個句號。

古爾德在彈奏K331時的哼唱,也成為一眾發燒友品鑑耳機的互動彈幕。今年我曾經在一個夏日的黃昏,在耳機中聽到古爾德,感性的湧出熱淚。那時窗外的風和蟬鳴都仿佛和我一起回到鋼琴家在彈奏時那個美好的夏日。

古爾德曾這樣評價作曲家理察·施特勞斯:「一個人可以在豐富自己時代的同時並不屬於這個時代;他可以向所有時代述說,因為他不屬於任何特定的時代,這是一種對個體主義的最終辯護。一個人可以創造自己的時間組合,拒絕接受時間規範所強加的任何限制。」這句話揭示了經典音樂的本質特徵,也像是在說他自己。

附一張書中插圖,重溫了解巨匠,還有2段讓我很喜歡的話:

伯恩斯坦如此解釋這首「貝九」——「和平、停戰和兄弟情。從神秘到光輝,從虔敬到狂喜。不再有戰爭了。讓我們所有人互相擁抱,友誼、愛、喜樂……」只是幾百年來,戰爭從未停止過,他追問:「從來沒有在人類歷史中有這麼多國家,它們如此放肆。這麼多邊界、證件、界限、屏障、圍牆,這麼多在不真實地圖上的假設分界線,大衛、以賽亞、阿里斯託芬、耶穌、席勒、貝多芬,你們如何承受這痛楚?」

我思考著,忽然想起莫扎特《嬉遊曲》和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中的段落,在這音樂中,我覺得到處都有這種涼爽的、星光似的光亮在閃爍,以太似的清澈在震蕩。……這種音樂是某種凝固成空間的時間似的東西,在它上空無邊無際的籠罩著超人的明朗,飄蕩著永恆的、神聖的歡笑。

赫爾曼·黑塞《荒原狼》

誠意推薦——試著聽聽巴赫吧,通往心靈和天堂。

於2020年9月5日

相關焦點

  • 賦格的藝術:巴赫與古爾德
    我想,它同樣是試圖效仿羽管鍵琴傳統規則必不可少的途徑,因為所有的技巧都在表現巴赫對於主題與音樂語句設計的態度,以創造賞心悅目的動態對話為目的。如果人們可以用電影的語彙來表達,可以說巴赫更多地是一個以剪輯思考,而不是尋求疊化畫面的導演。
  • 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於我真如在霧中一般,我只能透過迷朦隱約望見它高聳的塔尖,卻永遠觸不到銘刻在上面的圖騰.
    唱片版本的對比鑑賞是我很喜歡做的一件事情,這也是音樂——尤其是嚴肅音樂所特有的欣賞方式。我的手頭只有三四種哥德堡變奏曲的唱片,卻是張張經典。席夫的演奏是我最早接觸的,可是直到聽了古爾德的巴赫,我才聽出席夫手下哥德堡的味道。這位來自匈牙利的年輕鋼琴家,皮膚白淨,面若敷粉、豐滿紅潤,儼然一位優雅的書生。他的巴赫,同樣是清秀雅致。
  • 聽一曲巴赫丨當一個靈魂如此經典地存在,演繹靈魂的人只好顯得渺小了.
    喜歡導演的這種設置,因為你永遠不比誰更重要;馬友友是優秀的,可是當一個靈魂已經如此經典地存在,演繹靈魂的人只好顯得渺小了。而來自於馬友友靈感的演繹,感謝圖像的註解,讓我終於能夠有耐心傾聽;也許從此可以去聽一場古典音樂會,收集幾張美麗的CD,在喧囂的城市中讓思緒追隨夢想而去。
  • 巴赫的青年時代
    古爾德在自己的葬禮上「出生」!因為不懂才上了古爾德的當嗎?怕什麼真理無窮,聽巴赫有聽巴赫的的歡喜《聖經》能通過歌曲這種方式在人民中間紮根。1685年3月21日,在愛森納赫,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了。也許他在出生兩天後受洗,或者在三天之後, 但是這些僅僅是細枝末節,讓我們在接下來的介紹中慢慢了解巴赫對於音樂的重大意義吧。
  • 巴赫把自己淹沒在一門細巧的手藝裡,直到爐火純青,直到沒有自我……
    我眼睜睜看著書架上的東西在變,好象凝視著大千世界的緩緩流轉。    很久以前我借過一張「小雙張」,馬裡納指揮田野裡的聖馬丁室內樂團演奏巴赫《賦格的藝術》和《音樂的奉獻》,聽了驚豔不已,於 是不停續借,續借,到不能續為止,只好還掉,然後夢想再借回來,然而再不得見。我在計算機裡的檢索系統前發楞,想要不要「申請」這張CD呢。
  • 古爾德:心理醫生給了我很大幫助,他給了我很多寶貴的建議!
    「眼鏡俠」馬丁.古爾德是最近狀態非常出色的斯諾克球員,但在兩三個月以前,他還打算在世錦賽之後就退役。古爾德可以稱得上是一位非常全面的人,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曾經還是一名醫生。在世錦賽中強勢回歸,在歐洲大師賽中連續擊敗希金斯,顏丙濤,特魯姆普晉級到最終的決賽,古爾德已然從當初的低迷狀態中走了出來。
  • 人文課堂丨我的古爾達情緣
    從前,一直有樂迷分不清古爾達與古爾德,加拿大鋼琴怪咖古爾德以顛覆性重塑巴赫的世界聞名於世,而奧地利的古爾達的巴赫同樣屬於大神級別,特別是全部的《鋼琴平均律曲集》足可與古爾德的名版各擅勝場甚至分庭抗禮。當然,除了聽巴赫,再聽聽兩位的貝多芬或者莫扎特,即便糊塗到家的人也不會「德」「達」不分。
  • 希金斯:古爾德發揮得很好應該贏得勝利,但輸球的確讓我很痛苦!
    據英國媒體2020年9月22日消息,在歐洲大師賽首輪比賽中4-5不敵馬丁.古爾德之後,希金斯對自己的新賽季首秀進行了總結。他認為自己在歐洲大師賽的首輪比賽中表現得並不是很好,雖然他在首輪比賽開始之前就已經做好了輸球的準備,但是真的當輸球發生的時候,自己的內心還是非常不好受。
  • 古爾德談新賽季計劃:沒有任何期望,只想好好享受比賽!
    據英國媒體2020年10月3日的最新消息,「眼鏡俠」馬丁.古爾德以非凡的表現開啟了新賽季,並以排名第二的成績成為新賽季表現僅次於馬克.塞爾比的球員。在冠軍聯賽晉級32強之後,馬丁.古爾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夠在新賽季中強勢崛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目前毫無壓力,他對自己的新賽季沒有任何期望,他只想去享受比賽的快樂,所以他在比賽中一直都保持放鬆的心態。他也希望自己可以在比賽中一直如此。
  • 連載丨我的巴赫先生:同居生活
    時尚與古典激烈碰撞,雞飛狗跳,笑料叢生,melody系列第二樂章,世間美妙的奇遇就是,我終於遇到了你,我的巴赫先生。特別番外,4張精美卡片,超值珍藏!我想從頭看,戳↓↓↓連載丨 我的巴赫先生(1)連載丨 我的巴赫先生(2)連載丨 我的巴赫先生(3)
  • 巴赫,音樂家們都羨慕你
    布拉姆斯不但尊敬克拉拉,感情方面也恐懼結婚的縛束,他信中這樣說:「……我一直愛著你,請讓我們能再次相會。不過我不能忍受婚姻枷鎖的束縛……」 對方是相當有教養的女子,所以對此事也是一副「悉聽尊便」的態度。再談談柴可夫斯基,他在三十七歲時曾經歷過一次不幸的婚姻。當他在職莫斯科音樂院當教授,被一位二十八歲的學生追求,以不結婚就自殺為協迫。可是他們的婚姻真是曇花一現,短短兩個月就枯萎了。
  • 最後的飯菜|巴赫生日,喝一杯!
    巴赫的孩子數量多到我懷疑他是不是想組建一支家庭小樂團演出走穴?前前後後他與妻子完成了20個孩子的生產任務,20個!喜歡吃肉的巴赫,對能量的需求顯而易見。他喜歡吃高蛋白有飽腹感的食物,每次收到他那些非富即貴的朋友和粉絲們贈予的野味他都很開心,跟寫完了一首滿意的曲子一樣。
  • 巴赫的音樂宇宙——巴赫音樂作品特點簡析
    J.S.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國作曲家、管風琴家,管風琴家和市鎮樂師約翰.安布羅西烏斯.巴赫(Johan Ambrosius
  • 樂評|昨晚,郎朗彈出了巴赫的七情六慾
    兩個多月前,我從上海遠赴長沙寧鄉灰湯鎮一處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溫泉度假酒店,想在即將到來的,也是我極為熱愛的密集的音樂攻勢前暫別音樂,享受幾天寧靜的鄉村生活,冷不防一下車就看到酒店門口的郎朗巨幅海報、路邊飄展的刀旗和印著他英俊相貌的SUV,原來是一家他所代言的醬香型白酒在我住下的酒店舉辦一級經銷商年會。
  • 古爾德4-1送魯寧出局,首輪曾上演四局大逆轉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斯諾克世界大獎賽第二輪,魯寧迎戰古爾德,全場比賽古爾德長臺神準成為優勢,魯寧則是狀態不佳,古爾德4-1拿下比賽。古爾德首輪是0-3落後連勝四局逆轉了馬克-艾倫。古爾德1-0領先。第二局,古爾德機會球不進,魯寧單杆18分,想K紅球堆結果黑球沒打進,古爾德單杆9分防守,魯寧1分防守沒貼到彩球犯規,古爾德單杆35分紅球不進,魯寧打進紅球結果摔袋,古爾德單杆22分拿下。古爾德2-0。
  • 古爾德0比3落後逆轉馬克艾倫
    接下來的一場比賽是古爾德與馬克艾倫之間展開,馬克艾倫是80後最優秀的球員之一,能力不俗,這次比賽面對曾經的剋星古爾德,馬克艾倫先是3比0率先拿到賽點,看到了獲勝希望,第二局,馬克艾倫單局比分142比0,可是古爾德絕境逢生,比賽居然意外出現一邊倒,最終馬克艾倫遭到古爾德大逆轉3比4惜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