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愛說愛笑充滿幻想的人,但是,不知什麼時候,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生活上的瑣事使我漸漸失去了曾經單純的笑容,覺得很多人不可理喻,很多事情令人煩躁,慢慢地對人對事沒有了耐心,有了牴觸情緒。
我知道是我的心理有了問題,但是又難以逃避,因為情緒始終控制著我的行動,對看不慣的人和事下意識地就會躲開,眼不見心不煩,有時會很消極。
應該怎樣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對待人生呢?我期望這本《做自己的心理醫生》給自己帶來啟迪。
這本書的作者是墨羽,在書的封面下面寫著一段話:「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心情。人的心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彈性,擁有神奇的『自愈力』,只要我們能夠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及時排解情緒和心理上的垃圾,激發出我們內心深處的自愈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我對「自愈力」這個說法深有感觸,因為我們從小到大受到過無數的痛苦、委屈,甚至是傷害,但我們現在都生活的好好的。沒有那一次打擊把我們打垮,那麼未來也是。人的一生都會經歷很多的苦難,哪怕在別人看來不值一提,因為人們很少能夠感同身受,哪怕是自己曾經經歷過,這也是「自愈力」的體現所在,同時也印證了「時間能衝淡一切」說法,我們每個人都有強大的「自愈力」。
翻開書,我細細地品讀。
「人們主要是從嘗試和失敗中學習,而不是從正確中學習,因此,做事不要怕犯錯,犯錯後要勇於從錯誤中找出教訓,這才是走出困境的最佳藥方。「
是的,沒有人是先知,每個人都會犯錯,不管是無意還是有心的。如果,我們能從錯誤中總結教訓,錯則改之,那麼犯的錯誤也是有價值的。讀了這些話,讓我感悟到,我們沒有必要糾結過往,過去的已經過去了,不管是對與錯,不管是好與壞。不好的事情也已經發生了,與其迷失其中,不如放眼未來,以後做得更好。引用那句調侃的話來說,你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沒有必要非要揪著過去的錯誤傷悲苦惱。
人生苦短,在歷史的長河裡,人的生命真是轉瞬即逝。經歷了生活的起起伏伏,看著周圍人的生老病死,再加上此時各國的戰亂以及新冠肺炎給全人類帶來的噩患,有多少人在死亡線上、在痛苦中掙扎,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到,不由得感慨人生的腳步匆匆。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短暫而有限的,何必浪費在傷春悲秋上呢!
作者寫道:「每個人都害怕逆境,但有時候逆境給予我們的要比順境給予我們的多很多。真正讓人熱愛生命的不是陽光,而是死神;真正讓萬物生長的不是風和日麗、天高雲淡,而是嚴寒酷暑;真正逼迫你堅持最後的,不是親朋好友的支持,而是對手的壓力,真正促使你成功的力量,往往聚積於競爭之中;真正促使你奮勇拼搏的不是優越的條件,而是人生路上遭遇的打擊和挫折。」
我想這就是痛並快樂著吧。當你擁有的時候,你可能並不懂得它的珍貴,而當你還沒有擁有,或失去的時候,你才會樹立目標,希望得到,並且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在落後時奮起直追,在失去後努力爭取,在迷茫時堅定前行。逆境,會讓我們痛苦,但更會激起我們前進的動力,使我們變得更優秀。所以,與優秀的人同行,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時,擴展我們的視野,激發我們更多的潛力,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而美好。
「正視自己的恐懼,去做你所害怕的事,恐懼必然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很多時候,我們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太容易否定自己了,總覺得自己不行,還沒有試一試就放棄了,習慣了放棄就變成了懦弱的自己。從喊出第一聲「媽媽」,從邁出人生的第一個腳步,到站上講臺講第一節課,我們經歷了無數的第一次,也打敗了無數的恐懼。相信自己,哪怕失敗了也要試一試,就算為了沒有成功而沮喪也不能因為沒有嘗試而後悔。相信生活還有許多的小意外和小驚喜在等著我們。
「從周圍環境中尋找生活的樂趣,生活的價值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而在於你能發現什麼。能讓情緒收放自如,便讓生活得心應手。」我們生活在世上,不會只是受苦,生活中有那麼多的樂趣,可在我們痛苦的時候好像都忘記了。藍天、白雲、高山、大海、草原、田野、清風、瓜果,處處都是美麗的風景,讓我們沉醉。父母的關懷、朋友的相助,路人的鼓勵,生活中有太多讓人感動的事情。如果眼睛只看著讓我們不舒服、不高興的地方,我們怎麼有機會去欣賞、去品味讓人心曠神怡的生活呢。
一個人靜靜獨處時,我們聆聽心的傾述;為工作勞碌時,我們盡情付出自己的才能;高興得歡快大笑時,我們肆意感受著生活的美好。把經歷變成一種財富,不管它是甜還是苦;把活著變成一種奢侈,我們都是當下最幸福的人。
站在陰影裡,我們感受的只有黑暗,走到陽光下,光輝才能傾灑在我們身上。讓自己充實、快樂、努力、進取、幽默、果敢,明白幸福的生活都是自己爭取來的,相信我們都能做自己的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