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關係容易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破解教育難題試試「123」法則

2020-12-18 星星育兒記

最近我朋友忍不住跟我抱怨他們家的那位大忙人,天天忙著工作,沒有時間陪她,也就算了,可是孩子的家長會、作業輔導、遊戲,他一概都沒有參與,這讓我朋友覺得非常的憤憤不平,平常工作忙他都能夠體諒,但是孩子的黃金成長期也就這麼幾年,他都不能夠多抽出一些時間來陪陪孩子。我朋友直呼,他們家就是一個典型的"喪偶式育兒",她的老公天天忙於工作,幾乎都不參與孩子的任何活動。

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同的家庭都會出現不一樣的家庭關係,而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大環境裡面,經常會出現的一種家庭模式--"喪偶式育兒"。在這種模式下常常會出現一種情況,爸爸天天在外奔波打拼,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導致於照顧孩子的重擔全都壓在媽媽一個人身上。

像這樣有一方父母沒有承擔起他們應該承擔的陪伴責任的情況,並不少見,有的家庭可以通過溝通來改善這一方面的問題,有的家庭卻只能夠處於一種夫妻雙方互不溝通的狀況中。

01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夫妻的關係是核心

很多家長們都會認為家庭的核心該是孩子,但實際上他們都忽略了一件事情,雙方之間的關係才是真正的和諧,因為這個家庭剛剛建立起來的時候是由夫妻雙方的相互信任和努力而建立起來的,就像是搭帳篷一樣,夫妻雙方之間的信任和配合就是搭帳篷的圖紙一樣,能夠指引整個帳篷的搭建"順序"。

02而在夫妻關係當中存在的兩個原則

一個原則是平衡原則平衡原則指的就是夫妻雙方的關係平衡程度,如果夫妻雙方的關係不和睦,就會像是天平的一方放上的重物一樣會出現傾斜和失去平衡的情況。

而很多時候家庭的主要關係出現傾斜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一些狀況,比如說,夫妻雙方都想方設法的讓孩子跟自己親近一點,這樣子的方法其實只會讓孩子夾在中間很為難,同時還可能會上演三角戀一樣的狗血劇。

另一個是彈性原則很多家庭經過一些矛盾和分歧之後,仍然會處於一個穩定狀態的原因,就是由於他們具有彈性,也就是具有適應一些情況的能力,這樣子的家庭一般都擁有一些比較良好的互動模式,他們懂得制定一些家庭成員都認可的規則,然後懂得如何去調節整個家庭的氛圍。

可以嘗試著發動全家一起做一些集體性的行為來增加整個家庭的團結性

有一本書的名字叫做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裡面的整理師有到許多的家庭裡面去協助他們進行整理,在視頻的記錄下可以發現在整理的過程中,整理的夫妻雙方對對方的感覺都會變得更友善,找回了最初的感覺。其實就像是整理一樣,關係不和睦的家庭,他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去整理整個關係裡面最需要去注意和解決的事情。

可以嘗試使用這本書裡面的整理方法來發動全家一起進行整理,也不失為是一種好辦法。

其實不管是家長中的一方有失職,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還是家長之間的關係不和睦,都很容易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第一,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認知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接觸最多的對象是他們的父母,他們一直生活的環境,影響他最多的是他的家庭環境,而父母的關係不和睦所帶來的一個影響,就是會影響到孩子整個生活的環境,而處於這樣子的環境下的孩子,他們可能會一直抱有一種戰戰兢兢的心態,他們會很害怕自己犯錯他們甚至於弄不清父母吵架的原因,他們有可能會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為自己這樣子的方式,其實就是在影響孩子對自己和他人的認知。

第二,可能會讓孩子開始對親密關係有恐懼感很多關係不太融洽的家庭,最經常出現的情況,就是父母雙方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的,絲毫沒有顧慮孩子的感受,其實,這樣子的行為很容易傷害到孩子智能的心理,因為對於孩子們來說,是我們雙方都是他非常重視的人,而兩個他都重視的人在他面前天天上演,就爭吵打架,兩個他都重視的人在一起互相傷害,這樣子的經歷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創傷,他可能以後都不敢去相信別人。同時,還會讓孩子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父母之間的"爭鬥"中,開始對親密關係有恐懼感 。

其實遇到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些父母會把自己忙,或者是其他理由當成自己不去陪伴孩子的藉口。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頭族成名手機當中,而現在也有很多父母們也成為低頭族中的一員,他們沉浸於手機裡的世界,無法自拔。

甚至有的父母,在輔導孩子寫功課的時候,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然後自己在一旁玩手機,美名其曰就是讓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作業,是為了他好,同時還認為自己這樣子的做法就是在陪伴孩子,在陪伴孩子這件事情上自己完成的很"好"。

其實這樣子的陪伴並不是陪伴,頂多算是在旁邊坐著而已,父母和孩子之間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樣互不相交,這樣子的陪伴又有什麼意義呢?

真正有質量的陪伴應該是去認真的投入感情去傾聽孩子的聲音,去期待從孩子身上能夠得到反饋。

有的時候陪伴孩子並不需要父母們抽出很多的時間,高質量的陪伴與時間長短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什麼樣的才算是高質量的陪伴呢?

實際上這種陪伴的核心意義在於父母們對於孩子的關心程度,換句話說,就是父母們對於孩子陪伴的投入程度。

03可以通過臺灣教育的「123法則」,來給到孩子一個有質量的陪伴

123法則裡的一指的是每天一次,二指的是每一次都需要花費20分鐘去陪伴孩子,三指的是父母們要跟孩子一起去選擇做三件事裡的任何一件事。這三件事分別是陪孩子一起閱讀,一起玩遊戲,一起聊天。

可能有的父母在看到這個法則裡面所規定的時間,可能會覺得"驚奇",陪伴孩子只需要20分鐘就夠了嗎?其實確實是夠了,相比那些沒有質量父母只是單純在旁邊玩手機的陪伴來說,這20分鐘的認真陪伴和互動,遠比那種父母長時間的"被迫"和孩子綁定在一起的效果要好太多了。

有一件事時常被父母們所忽略,其實孩子並不需要一直都跟父母們都待在一起,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注,而這種關注,實際上在20分鐘裡面的互動裡面就可以得到體現。

不知道有沒有家長注意過一種情況,就是有的時候孩子會故意的不聽話,做"壞事"來惹怒家長,比如說故意吊兒郎當的講話,突然大聲喊叫,其實孩子的這些奇奇怪怪的行為,很多時候都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這些奇怪的行為後面所隱藏的那句話,其實就是"多看看我,多關注我。"

但是這件事卻時常被父母們所忽略,其實工作很重要,孩子的陪伴也很重要,父母們所要做的永遠不是在兩者之中只選一個,而是想辦法去協調兩者之間的關係。

04總結

在生活的過程中,夫妻雙方產生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以通過增加全家一起的親子活動,來改善家庭關係。同時,在活動之餘也要多去給孩子提供一些有質量的陪伴,這樣子也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家庭心理百科》:孩子愛打架,家長選擇影響孩子一生
    劉璇說,兒子便不是一個小霸王,可是身為男孩,他的防衛心理很強,所以他們夫妻很糾結該怎麼教育孩子這個問題。聽了劉璇夫妻的抱怨,Gai周延卻有著另一番見解,他說:「如果是兒子的話,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 孩子和父母親子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得重視
    2、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 夫妻質量的好壞,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發現,往往關係出現破裂的家庭,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 麥克裡森就曾做過類似的研究,發現大多與父母的依戀關係出現負面類型的孩子,多數來自於關係不和諧的家庭。 這是因為父母之間的不好關係,以及比較負面的家庭氛圍,導致孩子受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孩子難以將父母當成自己的安全港灣。
  • 家庭環境與幼兒心理健康關係,讓幼兒從小理解道德和品質的重要性
    1 目前常見的幼兒期健康問題兒童在幼兒階段較容易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建設健康心理。在這個關鍵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學習知識、獲得技能更為重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近年來, 幼兒的心理健康問題呈現出多樣性和複雜性的發展趨勢。
  • 健康生活:心理健康與婚姻家庭的關係是什麼樣?
    心理健康與婚姻家庭的關係是什麼樣?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婚姻家庭的幸福狀態密切相關。當我們步入婚姻,我們希望幸福地在一起。在夫妻關係中,在婚姻家庭中,什麼因素導致夫妻之間的不和諧?什麼因素可能導致家庭解體?導致家庭陷入危機的因素是什麼?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有資格戀愛。
  • 夫妻關係優於親子關係的家庭,孩子的心理更健康
    在一個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關係要有優先權,否則,家就會傷人!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將孩子稱為「家庭中的救世主」,就是因為孩子天生有一種本能,要犧牲自己,以平衡父母的關係。《為何家會傷人》作者,知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認為:孩子樂於看到父母相愛。
  • 單親家庭的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
    如今我國越來越多的單親孩子,因為父母的離異,常常會出現幾大心理問題,例如:自卑、自閉、焦慮、抑鬱、逆反、妒忌。這些心理問題關係到孩子是否能夠健康成長。今天就來詳細看看單親家庭孩子的六大心理問題。       自卑       父母離婚了,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 父母教育孩子的十二法則,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過好長了一段時間,一次無意間我去陽臺拿東西我驚奇地發現它的頂端鑽出一個嫩芽,綠色的仙人球顯得那麼有活力,那麼生機勃勃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章法「12法則」,則是從兒童心理發展特點衍生出來的這讓你在面對任何情況時都能以較好的心態來教育孩子歸屬法則:
  • 離異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
    假如兩個人真的無法和睦相處,因為孩子而堅強,孩子就成了父母不離婚的理由,使孩子的心理內疚更嚴重,還會扭曲孩子的性格4.壞的婚姻會給孩子帶來壞的婚姻模式。5.再婚家庭給予子女雙倍的愛。6.目前的社會環境更能接受和容忍單親家庭,而且兒童受到的歧視較少。
  • 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影響最大,這3種教育模式,左右孩子的性格
    有著名教育學家把兒童比喻成一塊大理石,想把這塊大理石雕刻成塑像,需要6個因素,家庭、學校、集體、自己、書本、其他因素。而家庭因素的影響排在首位。可見,家庭環境對兒童心理的塑造所起的關鍵作用。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影響最大,這3種教育模式,左右孩子的性格孩子的心理到底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有多大?家庭環境在影響孩子心理方面排名第一。
  • 全家一起||PMH(心理,關係,健康)身心整合康復訓練.
    媽咪碼頭||人文康復 您是否相信心理狀態可以影響自身健康狀態?可以影響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與兒童教育成效?
  • 破解人際關係難題,當代女性交往寶典——《認識你真好》書評
    讀了這本《認識你真好》之後,才意識到這些難題可以被破解,只需要我們了解一些心理學的知識,掌握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認識你真好》封面這本《認識你真好》的作者是meiya,是一名暢銷書作家、心理諮詢師。這本《認識你真好》又有理論知識,又有案例分析,讓讀者能夠輕鬆讀懂,容易學會。培養「見好」思維,擁有透視美與善的眼睛「見好」就是一個人能夠看到生活中那些好的、善意的、正面的人與事。不知你是否意識到,自己總是習慣用一種批評、嫌棄的方式對待自己的伴侶、孩子,甚至是自己。
  • MIEX米匯解釋123法則和2B法則的關係
    MIEX米匯:辨別趨勢、追隨趨勢,是每一個技術分析人士的追求,而維克多·斯波朗迪依據道氏理論,將趨勢識別這項複雜艱巨的任務,簡化為123法則。所以123法則它就相當於是道氏理論對於趨勢發生轉變的定義。  MIEX米匯指123法則的本質就是在上升趨勢的回調谷底買入,在下降趨勢的反彈峰頂賣出。
  • 中國家庭教育首屆雙十二高峰論壇暨金支點家庭教育研究院成立大會...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孩子的起點和基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重要條件,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一個支點,兩個榜樣,一家人的幸福。
  •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心理有哪些影響?
    從家庭瑣事的爭吵令人對婚姻產生了失望的感覺。戀愛時親密的關係不復存在,精神生活不能滿足,從而導致家庭走向破裂,而家庭破裂最受傷的是孩子,一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可能在心理上會容易有一些缺陷。        單親家庭對孩子的心理有哪些影響?
  • ...家庭」——濰坊市總工會職工心理健康公益巡講走進高密大昌紡織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6日訊為緩解廣大職工群眾面臨的職場壓力、人際溝通、家庭關係、親子教育等難題,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11月5日,濰坊市總工會委派市級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專家團成員到山東高密大昌紡織有限公司開展巡講。
  • 鎮江中小學校開展防控疫情心理健康教育
    金山網訊 5月12日,如開學後每一個周二一樣,是江蘇科技大學附屬中學邀請鎮江高等專科學校心理專家走進校園開展心理諮詢輔導的日子。在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專家每周都會走進江科大附中校園,幫助學生儘快適應返校後的學習生活,幫助家長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親子關係。
  • 童年對人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如果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度過的童年,是健康快樂,那他以後患心理疾病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因為在他童年時期,他的心理沒有受到傷害,而且是快樂的,這個基礎很大程度上保證他人格上的健康與健全,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遭受過心理的傷害,並且這個傷害沒有及時得到治癒,那麼這個傷害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形成一個陰影,這個陰影可能伴隨著一生甚至影響他的一生。
  • 2018年首屆中國婚姻家庭心理健康高峰論壇
    論壇以「和諧家庭,幸福中國」為主題,以精心策劃的論壇+工作坊相結合,涵蓋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不同領域的熱點話題,搭建婚姻家庭心理健康產業展示、交流、合作的專業平臺。主題報告9:社會發展下婚姻家庭心理健康的新挑戰唐登華講者簡介:北京大學臨床心理中心執行主任、主任醫師16:30—17:00主題報告10:孩子對父母衝突的反應--家庭三角的可視化研究
  • 【心理案例】單親家庭孩子的9大心理問題
    越來越多的家庭婚姻不幸福,最終走向離婚結局。啟涵心理(FDSP)認為單親家庭結構對於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我們作為外界必須了解單親家庭的孩子們會遭遇怎樣的情況,心理上會存在哪些問題。他們的監護人由於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緒失調,極易把這種情緒帶到與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弔膽中,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應付家庭破碎後的家庭關係,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們在眾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結交夥伴時總怕別人說自己的壞話,被人說了什麼總是不開心,在對人關係上具有退縮、焦慮的特點。
  • 斯託夫人:「自然法則」是教育孩子更好的方法
    好了,孩子被嚇到服從了,短時間看來確實是有效果的。但是長期下去會造成兩種情況,一是孩子膽小怯懦,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二是長期的「非暴力不配合」執法使得孩子心理扭曲。這都不是家長們想要看到的結果,但是又能怎麼辦呢?其實我們不妨借鑑一下斯託夫人的方法,她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這一塊兒,也算是總結出了經驗,甚至還編輯成書留給了萬千家長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