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多拉麵鮮為人知的故事「日本拉麵網」

2021-01-08 虎系

博多拉麵,發祥於福岡縣福岡市博多區,豚骨白湯、細直面是其顯著特徵。國內一般稱豚骨拉麵或博多豚骨拉麵,與札幌拉麵、喜多方拉麵並稱日本三大拉麵。

福岡市有博多拉麵和長浜拉麵兩個豚骨拉麵流派,兩者起源不同,但發展過程中相互借鑑、融合,廣義上博多拉麵包含長浜拉麵。

博多最早的拉麵攤是941年至1942年創業的三馬路(名號),創始人森堅太郎在上海吃過的雞湯麵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三馬路最初也用雞骨熬湯,由於當時雞骨貨源不穩定才改用豬骨,麵條是手工寬扁面。

1951年,森堅太郎的徒弟森山勝獨立創業,名號五馬路。1953年森山勝另謀出路,五馬路傳給妻弟手嶋(dao)武臣,傳到第二代手嶋雅彥,改名うま馬經營至今。1980年前後森堅太郎的三馬路閉店,傳承其做法的只有うま馬。

うま馬拉麵,傳承了三馬路的寬扁面

三馬路是博多最早的拉麵,但不能說是博多拉麵元祖。兩者之間在麵條特徵及湯底製法各方面都沒有共通性,不存在傳承關係。

其實,業界對博多拉麵的起源沒有統一認定,很多人主張九州系豚骨拉麵都源自久留米拉麵,再往上追溯源頭是長崎拉麵;也有人認為1946年創業的赤のれん(中文暫譯:赤暖簾)是博多拉麵的源流。但事實並沒這麼簡單,關於博多拉麵的起源還有更多故事。

赤暖簾創始人津田茂最初在博多站附近賣烏龍麵,後來想改賣拉麵,但他不懂拉麵技術,只是自稱在奉天(今瀋陽)吃過印象深刻的白濁豬骨湯麵,就自己琢磨著熬了一鍋豬骨白湯,找博龍軒拉麵店創始人山平進幫忙,山平進原本經營的是清湯拉麵,也會制面,倆人合作開發了醬油調味的豚骨白湯拉麵。

那這是不是博多拉麵的元祖呢?

赤暖簾的豚骨拉麵和扁平直面

赤暖簾(現名:赤のれん節ちゃん)和博龍軒的繼承者依舊堅守最初的做法,較清爽的豚骨白湯用醬油調味,較細的扁平直面,與我們熟悉的博多拉麵還是有明顯區別。

博龍軒的豚骨拉麵和扁平直面

從三馬路到赤暖簾、博龍軒,都找不到博多拉麵的特徵,那它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呢?這就需要了解長浜拉麵的元祖長浜屋(名號)。

元祖長浜屋

元祖長浜屋創始人榊原松雄,二戰之後在名古屋跟臺灣師傅學得清湯拉麵技術;1952年在福岡開始經營拉麵攤,經過幾次搬遷,最後把攤位固定在長浜海鮮市場。

市場用餐客人流動性大,大家時間緊迫,為提高出餐速度,榊原松雄把麵條加工成細面,最快煮10秒就能出鍋;細面不耐泡,為保證口感所以麵條的分量都比較少,客人吃不飽怎麼辦呢?這就形成獨特的加面(日語:替玉)用餐文化;另外,配菜有紅薑絲、木耳絲、切成很薄的叉燒,以及桌上備有芝麻、高菜、調味醬汁等,都是長浜拉麵獨創。註:高菜是芥菜醃製品,是熊本和福岡地區傳統特產。

長浜拉麵眾多個性鮮明的獨創,都被博多拉麵借鑑(叉燒切薄片除外);同時,長浜拉麵也模仿了博多拉麵的豚白湯。

至此,豚白湯和細直面完美融合,發展至今除了傳統長浜拉麵口味稍顯清淡,兩個流派已沒有明顯區別。顯著的個性特徵讓它們成為九州豚骨拉麵的代表。

左是長浜拉麵,右是博多拉麵

博多是歷史上重要的港口城市,歷經多次行政區劃改革,最後和福岡合併稱市。博多和福岡合併時,人口和城市規模旗鼓相當,經歷過城市命名之爭,但最終確定以福岡市命名,保留博多名稱,成為福岡市下轄區;長浜則是福岡市中央區的一個町(相當於中國城市的街道)。博多在人口規模和知名度上都有優勢,體現在拉麵流派上,也是博多拉麵更有名氣、從業人員更多、名店也更多。

一蘭拉麵、一風堂拉麵、博多一幸舍等都屬於博多拉麵流派,但最早在東京圈引爆豚骨拉麵風潮的小福拉麵(福ちゃん),則是源自長浜拉麵流派。

九州系豚骨拉麵起源大致有兩個源頭,一個是久留米拉麵,從這裡分流出多個地方流派;另外就是博多拉麵,發展成為豚骨拉麵海外拓展的主要力量。

相關焦點

  • 如何正確地吃一碗博多拉麵?
    而在城市建設方面,日本也沿用了自中國「長安城」傳來的「裡坊制」,通過將相同階級的居民集中居住,逐漸形成了日本特有的「町」的規劃:「宿場町」就是以國道驛站為中心,發展出的具有旅館、酒店、商店的商業性區劃;「寺社町」是集中布置了寺廟或是神社的區域;「門前町」是指在大規模寺廟的大門前,設置的方便參拜者留宿的區域;「陣屋町」則是各個「藩(地方勢力)」設置管理機構、武士駐紮,以及對武士階層進行商業買賣的地區。
  • 除了博多拉麵,你還應該知道橫濱拉麵
    而「一風堂」起源於九州福岡,是博多拉麵的典型代表,加上「一蘭」的知名度,博多以豚骨湯的油膩味迅速俘虜了一眾重口味吃貨,當然也包括我……博多系拉麵的特點就是豬骨頭湯燉出來的湯底特別濃厚,所以即便在日本,愛憎也是相當分明,喜歡的人超愛,不喜歡的人一口也不吃,就像廣州的榴槤。
  • 舌尖上的日本:京都車站「京都拉麵小路」嚴選拉麵分析評比
    來到日本一定要吃的美食之一就是拉麵了!但全日本各地的拉麵各式各樣,麵條有粗有細、有軟滑有嚼勁,湯頭有清爽有濃厚,還有各種不同口味,這次發現了一個一次就吃得到從南到北各地不同風味拉麵的地方,就位於京都車站大樓(京都駅ビル)10F的「京都拉麵小路」。
  • 日本拉麵為啥也能叫拉麵?
    這之後隨著雜誌的報導、方便麵的發售,拉麵這個叫法迅速在全國傳開,拉麵這個菜名便流傳了下來所以,與其說是「拉麵」,不如說是「啦面」比較合理呢~介紹完拉麵的起源,下面我們來說說拉麵的流派。時至今日大家所津津樂道的「拉麵流派」也是眾說紛紜,各成一派,小編這邊按地域口味,簡單粗暴地介紹最熱門的三種,也就是所謂的日本三大拉麵,分別是:北海道的札幌拉麵,福島的喜多方拉麵以及福岡的博多拉麵。首先是札幌拉麵。提到札幌拉麵,想必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味增拉麵。
  • 「國民美食」日本拉麵的靈魂究竟是面還是飯?
    日本拉麵館數量多到什麼程度?據不完全統計,在37.79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密密麻麻得開著少說有100,000家經過國家備案的拉麵店或者拉麵屋。甚至最多的地方能從日本的西部城市——拉麵之鄉福岡久留米一路開到喜多方和札幌。
  • 日本博多拉麵和中國蘭州拉麵比起來,誰能更勝一籌
    相信各位80後90後都曾經看過一部名叫火影忍者的動漫,在這部動漫裡,經常可以看到主人公漩渦鳴人吃拉麵的畫面,熱氣騰騰的拉麵配上看起來味道十足的湯汁,讓電視機前的觀眾也頓時有了一種想嘗一嘗的感覺。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日本的特色拉麵,讓大家感受一下充滿濃濃日式風情的拉麵是如何產生的。
  • 舌尖上的日本:福岡豚骨博多拉麵「長浜ナンバーワン」
    說到日本的拉麵發源地,絕對不能不提到九州,大家必吃的豚骨拉麵,就是誕生於此。其中,博多更是豚骨拉麵拉麵的激戰區!這次要為各位拉麵愛好者介紹這間「長浜ナンバーワン」只園店,約有50年歷史的正統豚骨拉麵,多層次的濃鬱湯頭搭配極細麵條,經典道地的滋味令人一口接一口。
  • 日式的冬天,博多拉麵
    如果你坐火車去福岡市的話,就會發現福岡很多東西叫做「博多」,當然也有好吃的「博多拉麵」。博多拉麵的面碼,相對於其他拉麵來說是比較簡潔的:叉燒肉、豆芽菜、蔥花。這三種是博多拉麵最普遍的配菜。「這怎麼比我家樓下的日式拉麵還簡單?!」你或許會這麼問。
  • 全網獨一份!上海最強的 15 碗日本拉麵,吃完就是拉麵之神!
    ▲博多一幸舍本店好吧,我們還是要從豚骨拉麵說起,畢竟是拉麵經典款。博多一幸舍是日本的名店,其位於日本福岡的博多本店一天能賣1000碗以上,排隊搶著吃。同樣,燒鳥是爆款產品,來吃的日本人超多。醬烤雞肝必點,以及鹽烤雞腿肉鮮嫩多汁。哪怕不吃蕎麥麵,也可以當成一家超水準的深夜居酒屋。
  • 九州美食第一彈——來一碗博多拉麵,一口入魂!
    無論如何,九州拉麵,必須單獨寫一寫!而其中的博多拉麵,又得單獨給一趴!作為平民食物的拉麵,最適合我們這種如假包換的平民。 日本拉麵,精髓在湯底,功夫在面身,味道在配菜,吸引在賣相。博多純情拉麵ShinShin 據說是博多拉麵街裡最受歡迎的店,我們到時稍稍排了一會隊,點了招牌拉麵和明太子炒飯。
  • 關於日本拉麵,你都知道些什麼?
    「醬油拉麵」——日本拉麵風味之最▼日本拉麵的烹調技術和風味也有著地域之分分為多種流派,基本來說分為了北、中、南三大區域日本三大拉麵就是札幌(北海道)拉麵喜多方(福島)拉麵和博多(福岡)拉麵「札幌拉麵」北海道札幌拉麵是日本三大拉麵之一
  • 「博多拉麵」雙人餐!60斤豚骨熬製16h,湯底濃到黏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廣州,ID:wanle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風靡全球的日式「博多拉麵」開吃「豚湯大魔王」湯底由60斤豚骨熬製16小時,濃到黏唇麵條Q彈有勁道叉燒三肥七瘦肉汁豐盈= 風靡全球的「博多拉麵」= 正宗日式豚骨拉麵
  • 在日本想吃正統拉麵的更要會!日本拉麵店中經常使用的日文單詞
    日本美食代表「拉麵」,在日本全國各地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店家,同時也可稱作為當地美食龍頭。在電視節目等媒體,以及各地的活動上也經常舉辦拉麵王比賽,現在更是日本的國民美食,是十分有人氣的料理。麵條及湯頭是拉麵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變化多端的拉麵,除了有粗麵條、細麵條等麵條種類以外,還有豚骨、海鮮等湯頭,再加上配料,這些通通都有獨特的說法。
  • 這一次,帶你了解日本博多拉麵!丨日本文化
    日式拉麵則延伸出不同的特性,例如以味增湯聞名的札幌拉麵、以豚骨湯取勝的博多拉麵,以及豬骨小雜魚混合湯底的喜多方拉麵。
  • 輕鬆分辨日本當地十大「拉麵」的派別!
    輕鬆分辨日本當地十大拉麵的派別!天氣熱的沒邊了,讓人總想吃火鍋或是來碗熱騰騰的湯麵,而日本拉麵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你知道你吃的拉麵種類和來源來自哪裡嘛?日本拉麵背後的派系還真多,從麵條的熟度到湯頭的濃淡,日本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特色拉麵。絲滑有嚼勁的麵條遇到熱騰騰的湯頭,奇蹟便出現了。
  • 博多拉麵:骨湯,叉燒和替玉
    看過吃一碗「真正的日本拉麵」:面、配菜、湯底、著味、調味,全方位解構日本拉麵 後,你肯定意識到,說「去吃日本拉麵」的時候,面臨的選擇數量絲毫也不亞於你在壽司店中挑選品種。簡單來說,日本拉麵的湯底有四種派別:骨湯系,醬油系,味噌系,鹽系;面也有太面、細面,生面、乾麵等等的區別。如今國內最流行的博多拉麵,與札幌拉麵和喜多方拉麵並稱為日本三大拉麵。
  • 「尖沙咀拉麵」41歲拉麵痴日做16小時 炮製最強豬骨魚介湯拉麵
    面,由居港日本人製作,日日新鮮送到。開店前他總會跟助手試味,「過鹹或過淡,可以在醬油方面調校,如果水準相差好遠,那就是另一回事。」這天湯底質素有異,「我們一班同事變了做清潔。」Tim卻說,「不開店做少一天生意,總好過讓人有機會以為我的出品差。」他過去十多年做紅酒生意,味覺敏感。加上他愛吃,近年迷上日本拉麵,「不需要花很多金錢,就可以有很大的滿足感。」Tim笑說。
  • 拉麵史上的華人系列鹽味拉麵始祖陳南養與日本最早拉麵店
    鹽味拉麵是日本四大拉麵之一,發祥於函館,也稱「函館拉麵」或「函館鹽味拉麵」,始於1882年,廣東人陳南養開設的餐廳「養和軒」。1 鹽味拉麵(塩ラーメン)鹽味拉麵也叫「函館拉麵」或「函館鹽味拉麵」,是業界公認發祥最早的日本拉麵,也最接近中國麵食傳入日本時的做法,一百多年來傳統的鹽味拉麵在烹飪技法上改變最少。
  • 一碗入魂,日本拉麵居然有這麼多種
    東京拉麵:清爽的醬油口味,極細的麵條,簡單的配菜組成的東京拉麵,清澈的湯頭是用乾貨和海帶一類的海產物,用小火熬製出來的。東京拉麵1910年發祥於淺草的「來々軒」。和歌山拉麵:豬骨醬油湯底,軟面,魚糕是和歌山拉麵的象徵。在當地並不稱為拉麵,而是叫做「中國蕎麥」,湯頭基本分為清澈的「車庫前系」和濃鬱的「井出系」。
  • 日本人到底有多愛吃拉麵?蘸面(つけめん),沒有面的拉麵,會噴火的拉麵,菠蘿面,香菜面,芝士面,咖喱面,咖啡面.....
    摘自:日本窗原本主打骨湯拉麵的日本拉麵店「一風堂」與豆腐老鋪「豆藤(まめふじ/加藤豆腐)」合作,推出了一款「沒有面的拉麵」。這款料理名叫「白丸とんこつ百年豆腐」,由豆腐代替原有的拉麵加入到骨湯中製作而成。鹼性的豆腐與酸性的骨湯相結合,使得豆腐口感溫和、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