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詩紅人不紅,一首小詩,短短27字出神入化,後世讚嘆不已

2020-12-21 每天讀文史

一首"牛給事"的小詩,一個閨中女子最無奈的等待

牛嶠,唐朝時期著名的詩人,乾符五年高中進士,進士及第的兩年後黃巢起義便攻破了長安的都城,公元886年詩人為了逃避襄王李媼的戰亂,先後輾轉於吳越、巴蜀等地,最後在經過渡口楊花的時候,詩人過上了一段狂風暴雪任其吹打的日子,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創作於這個時期,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吧。

《憶江南·銜泥燕》

唐代:牛嶠

銜泥燕,飛到畫堂前。佔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

嘴裡銜著泥土的燕子,突然飛到富麗堂皇的大堂之上,佔據著房間裡房梁上最安穩的地方,體態輕盈的燕子也是得到了主人特殊的愛戴,美好的姻緣真是令人羨慕不已啊!這時一首很明顯的借物詠懷的詩篇,從中也是表達了女主人公對美滿愛情的追求之情。

每年的三月份,春回大地、鳥語花香、草木盛開,這時去年那對南飛的燕子今年也是飛了回來,匆匆忙忙的銜泥構築自己的愛巢。他們也是將自己的愛巢安安穩穩的建築在屋子的房梁之上,最終也是成就了一對美好姻緣,詩人也是巧妙的運用燕子這一我們春天十分常見的生物,也是為了表達的更加清楚。然而,此時獨自居住在閨中的女子?當她看到築巢的燕子之時,他們比翼雙飛共同修築愛巢的事情將會多麼的令女主人公羨慕啊!

"銜泥燕,飛到畫堂前。佔得杏梁安穩處,"開頭的這三句詩人便直接對燕子築巢進行描寫,"銜"、"飛"、"佔"著三個動詞的描寫,也是十分的出神入化,也是將燕子築巢的整個過程都十分完整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種一氣呵成的描寫方式,也真是讓我們感到讚嘆不已。

"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然而接下來的這兩句當中,詩人不在對固有的景色進行描寫,而是開始了抒發女子在閨中的思婦之情。在我們看來,這首詠物詩的主要內容不僅僅只限於對歸來燕子的描寫,而主要是想借物喻情,有小小的燕子來比喻閨中的女子。此時的女主人公看到成雙成對飛回來的燕子,再看看孤獨的自己,沒有能可以疼愛自己,心中憂傷生物心情也是油然而生,在我們看來女主人公對於房梁間成對的也是羨慕不已。

這首詩在我們看來只有一句話,僅僅二十七個字,然而在詩人生物描繪之下,我們卻看到了一個形神兼備、想像生動、含蓄內斂、富有情趣的詩篇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我們也不得不為詩人出神入化般的文採為之讚嘆不已。在這首詩中可能我們並沒有看到詩人描寫之處最為精彩的部分,但是不得不說這首帶有濃厚民間風味的小詩還是非常值得我們歌頌和讚美的,特別是這首詩的作者牛嶠,一個在878年便高中進士的偉大學者,亦是一位大唐時期的偉大詩人,由於出色的文化成就和清正廉潔的為官風格,使得後來的人們都尊稱他為"牛給事",這也應該是日後的人們對於牛嶠最真摯的讚美吧。

相關焦點

  • 韓愈夜裡在宮中值班,寫下一首很唯美的詩,短短幾句美得令人驚豔
    譬如中唐時期的大文豪韓愈,無論是他的散文,還是詩歌那都是別具一格,寫得極為優美,也很是有趣。特別是這首《題百葉桃花》,整首詩看似很普通,可是同樣寫得很唯美。韓愈寫這首詩時正是在宮中值班,由於有些無聊,正好看到了窗外的桃花,於是有感而發,匆匆寫下了這麼一首生動有趣的作品,通篇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但是寫得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
  • 他詩紅人不紅,寫下一首詩,千年來廣為傳誦
    而要說當中有哪些詩是廣為傳誦的,恐怕要數《唐詩三百首》了。它共收錄了77位詩人的311首詩,其中杜甫詩在數量上最多,有38首。其次,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 因為《唐詩三百首》是在《全唐詩》近五萬首的基礎上選編的,所以別看當中有個別詩人,可能只有一首詩入選,那也是千年來被廣為傳誦的佳作,值得我們認真品讀。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0個字,但是怎一個美字了得
    那麼王維眾多的作品中,我個人卻是更偏愛《辛夷塢》,這也是他最美的一首詩,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但是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每一句都美得猶如一幅畫,怎一個美字了得。這首詩也是寫於後期,當時他正是在終南山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時常一個人去到山中遊玩,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他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與眾不同。
  • 周敦頤一首很唯美的詩,僅開篇短短的七個字,便是美得如詩如畫
    其實除了散文之外,周敦頤還寫過很多的優秀的詩歌,以這首《題晚春》來說,那就是一首精品之作,全詩儘管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可是每一句都如詩如畫,美得令人驚豔。  《題春晚》  宋代:周敦頤  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餘小立闌幹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 蘇軾信手拈來的一首詩,通篇短短的28個字,卻是美得令人心醉!
    而且他與朋友之間的友情,那也是令人感動,可能大家最為熟悉的還是與張先,兩個人更是經常一唱一和,還寫下了經典的詩句:「一樹梨花壓海棠」這種令人驚豔的句子,即使是到了今天,我們也依舊還會引用他的詩句。那麼蘇軾為朋友寫過很多的詩作,特別是一些送別詩,寫得情深意重,讀來令人感動不已。他在杭州做官時就寫過一首很經典的送別詩《贈劉景文》,這首詩也是千古名篇。
  • 他是唐朝最後一位詩人,一詩成名,短短56字寫盡天下遊子的悽苦
    鄭谷出生於851年,卒於910年,而唐朝亡於907年,有人說自他走後,唐詩的輝煌就此終結,所以他也被後世稱為「唐朝最後一位詩人」。說起他,很多人都會想起「一字師」的典故。著名的詩僧齊己寫了一首名為《早梅》的詩歌,詩中有兩句是這麼寫的「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他拿著這首詩去向鄭谷請教,鄭谷讀後,「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僅一字之差境界便大不相同,齊己甚為嘆服,稱其為「一字師」。
  • 李商隱寫首小詩訴相思,卻不料成就了一首絕美詞,一首絕美現代詩
    不說那令無數人稱道的《夜雨寄北》,單是一首不怎麼被詩評家重視的小詩《代贈》,都影響了後世許多文人。《代贈·其一》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詩題「代贈」的意思,是指代人寫贈別之詩,當然,取這個題目,也不一定就是代他人贈別,也可能是一些情感,不宜以詩人自己的身份表露,故用代贈的形式來抒發。這首七絕,明顯是以一名女子的口吻寫的。由第一句可知,女主人公在黃昏時候,獨上高樓,「欲望休」三字可知女主人公在等情郎。
  • 呂洞賓一首充滿哲理的詩,寫得很是深刻,最後七個字更是出神入化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這首詩只是描寫了一個小小的牧童,但是每一句都很唯美,還充滿了詩情畫意,整首詩其實並沒有什麼高超的技巧,但是寫得又是活靈活現,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呂洞賓的才華,還有才情也是無人能及,最後由於看淡的世事,選擇了去到終南山修行,後來我們都知道,他修行成功,還與另外七人成仙。
  • 杜甫的一首七律,精雕細琢,頷聯更顯出神入化
    杜甫是一位多面手,他的作品題材廣泛,絕句和律詩都寫得非常出色,很多古體詩也深受讀者喜愛。詩聖對待文學創作非常用心,真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李白就曾讚揚杜甫,「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下面介紹杜甫的一首七律,精雕細琢,頷聯更顯出神入化。
  •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不過雖然朱元璋老是搞文字獄,但這並不代表他討厭文字。相反地,有時興致來了,他也會來幾句打油詩。例如他在登基的那日早朝,就曾寫下一首千古流傳的《詠雞鳴》,「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所以我們想要弄清楚詩人所思所想,往往就需要了解詩人的遭遇。如柳宗元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從永州司馬改貶柳州刺史期間。因此這首詩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被貶謫的憤慨不平之意。
  • 王維寫給妻子的一首詩,短短20字卻含有無限情味,動人心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雜詩·其二》,正是一首這樣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詩人王維之手,是王維組詩作品《雜詩三首》中的第二首,也是王維擬江南樂府民歌風格,所寫的一首思鄉懷人之作。而根據王維的《雜詩·其一》:「家住孟津河,門對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我們可以得知王維所懷之人,正是遠在家中的妻子。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大家還記得,自己在上小學語文課的時候,或者翻語文課本的時候,讀到的第一首詩是哪一首嗎?懵懵懂懂的少年時代,走進陌生的校園,見陌生的小朋友,學習世界上早已存在的陌生的知識和規則。第一次接觸到詩歌這種東西,應該是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的吧。
  • 李白的一幅書法真跡,也是一首勸酒詩,短短40字盡顯豪邁大氣
    眾所周知,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白的書法也是一絕。可惜他留存下來的作品不多,《上陽臺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認為是李白唯一的傳世之作。但其實李白還有一幅詩帖,很多專家都曾鑑定過,確實是他的真跡,這幅詩帖就是《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是李白寫的一首「勸酒詩」。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
  • 王士禎很經典的一首詩,寥寥數語,卻驚豔了後世
    下面介紹王士禎很經典的一首詩,寥寥數語,卻驚豔了後世。秦淮雜詩清代:王士禎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十日雨絲風片裡,濃春豔景似殘秋。他在清順治15年中了進士,在康熙年間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他一生文政兼從,詩文成果卓越。順治18年時,作者以揚州推官至南京,居友人丁胤常家。友人談述秦淮舊事見聞,撫今追昔,讓詩人感慨頗深,因之寫了這首《秦淮雜詩》,以抒發盛衰興亡之感。秦淮河兩岸遍布歌樓酒館,這裡自古繁華,歷來就是人們的遊樂去處。
  • 韓愈19歲寫下的一首16字奇詩,卻不像詩不像詞,歷來為人稱誦不已
    不知大家是否曾發現這個問題:韓愈文名千古浩蕩,可是為什麼課本卻很少收錄他的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啊,他是文章巨公啊,他是百代詞宗啊,他是被諡為「文公」的風範大家啊,然而在我們印象裡,他的名號在唐宋文壇好像遠遠不如李白、杜甫、蘇軾。
  • 史上最大氣的一首送行詩,把誇張的修辭手法,用的出神入化
    這一去,生死難料,路途遙遠書信,又何其難達只能將滿腔思念之情,埋於心底多少離別詩篇,多少送別之詞讓古往今來多少人共鳴那是人類本質最純粹的悲歡相同歷史上,就有這樣一首大氣的送別詩我就停車在西門,等待你報捷的佳音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的岑參他曾經擔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判官見過當時的名將封常清幾次徵戰沙場邊疆苦寒,徵戰艱苦,和勝利的喜悅
  • 顏真卿的一首勸學詩,短短28字,受用終生!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勸學》,便是一首著名的勸學詩。它來自於唐代詩人顏真卿之手,是顏真卿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說到顏真卿,可能大家先想到的就是他的書法,畢竟他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且有「顏體」流傳於世。實際上,顏真卿也善於寫詩,《勸學》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顏真卿寫這首詩並非刻意說理,他自己就是這麼做的,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開篇10個字從未被超越
    詩仙太白再厲害,七絕他是很難勝過聖手王昌齡,出塞詩他是很難勝過詩豪劉禹錫的,這就是各人自有各人的風格,後世也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排名不好排,但若論起誰的詩最美、最空靈、最有意境 ,那摩詰居士王維若不排第一,肯定沒人敢排第二。
  • 孟浩然的一首20字的小詩,內涵原來如此豐富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膾炙人口,在那時是家喻戶曉的。孟詩人有一首詩叫《春曉》,大家讀了多少年,有的是從小學就開始背誦的,可是隨著時光飛逝,我們才會發現他詩中還會有一些其他的內涵在裡面。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