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酒,在古代是為了「怡情」、養生,但是現在酒已經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
而常言道「小飲怡情,豪飲傷身」,酒是把「雙刃劍」。
所以為了健康最好是儘早戒酒,如果迫不得已,也要減少酒精的傷害。
長期喝酒的人,酒後少做四件事,5種喝酒方式最好一個不佔!
酒後少做四件事:
1、酒後立即吃藥
酒後,酒前都最好不好吃藥。
吃藥,會使中樞神經受到抑制,輕則出現神志恍惚,昏昏欲睡,身體活動不協調。
並且藥中的化學物質會與酒精發生反應,出現呼吸困難,昏迷,血壓下降等表現。
2、酒後劇烈運動
飲酒之後有些運動是不宜進行的、
喝酒後身體處於興奮的狀態,血管擴張,心跳加快。
如果酒後進行這些活動,,影響心血管,導致身體出現重重問題,如心梗,腦梗等。
3、酒後洗澡
喝酒會引起心跳加快,會在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
如喝酒後立馬洗澡,水溫控制不當,會引起心跳的進一步加速,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腦血管的機率。
4、酒後仰臥睡覺
喝酒後,胃內有大量的食物和酒,容易發生嘔吐,要防止誤吸。
而仰臥睡覺,一旦發生嘔吐,很容易使嘔吐物進入氣道,導致窒息及誘發吸入性肺炎。
5種喝酒方式最好一個不佔:
1、空腹喝酒
空腹喝酒,容易喝醉不說,也更容易引起不適。
並且,空腹喝酒,對於胃黏膜與肝臟的損害更大。
最好在喝酒前,吃點東西,不免喝酒,也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2、一口悶
很多人喝酒喜歡「一口悶」,酒桌上也常說「感情深,一口悶」。
而「一口悶」格外傷身,會加重臟器短時間內承受酒精的負擔,使傷害翻倍。
建議小口,慢飲,給身體一個緩衝的時間。
3、左手煙、右手酒
「左手煙、右手酒」這種情況在聚餐上常見。
但要知道喝酒時,最好避免吸菸,因為酒精會擴張血管,吸菸會收縮血管,對血管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
並且,菸草中的焦油會溶於酒精吸附在消化器官黏膜上,起到雙重損害。
4、喝酒時間長
在酒桌上一起喝酒的人往往會在一些事情上產生共鳴,不知不覺間,在酒桌上的時間就會變長。
而長時間喝酒,不僅喝的多,也會影響人的體力和精力,消化人體的營養,進而增加身體的傷害。
5、混著喝
很多人喝酒都是喝完白的,喝啤的,或是再加點紅酒,飲料等,多種混合在一起喝。
其實這種方式很容易喝醉,並且導致「酒精中毒」,
此外,經常喝酒的人,不能戒酒,做好以下幾點,減少酒精傷害!
1、多計算酒量
喝酒的時候一定不要過量。
正常情況下,男性每日攝入的純酒精量,應不超過25克,女性應該更少。
所以在喝酒的時候一定要控制飲酒後,多計算。
2、護肝養胃飲
奶汁草紅茶:經過紅茶發酵工藝處理,味道更香濃,且降低了奶汁草的寒性,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群飲用,也可作為長期飲用的佳品。
奶汁草,歸肝、胃、腎經,具有保肝、護肝的功效。如今許多知名藥企,都有包含奶汁草成分的肝病藥物。
奶汁草的根,作用影響最大的就是保肝,清肝毒,預防肝損傷。跟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是在許多預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營養品。
《我是大醫生》節目曾報導,用奶汁草根泡水喝,對於排肝毒,預防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
3、常鍛鍊
生命在於運動。
運動對於護肝養肝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堅持鍛鍊可以保持人體肝臟的基本活性,促進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生活中常運動了可加速酒精的代謝,減少肝臟損傷。
4、良好情緒
古語有句話叫做:大動肝火!說明人情緒激動、發怒,很容易引起肝火旺盛。
良好的情緒,不僅可促進身體釋放大量的免疫物質,還能增加抗病能力。
所以平時我們要保證良好的心情,減少不良情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