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薄餅世家被發現,味道傳承60年…震驚全廈門人!

2022-01-22 影像廈門

這是廈門人愛吃的薄餅


薄餅好不好吃

薄餅皮佔了很大因素

好的薄餅皮

薄如紙,噴香鬆脆


在廈門翔安馬巷

就有有一家人傳承60餘年

專業烙薄餅皮

這是朋友圈熱傳的一段1993年拍攝的

馬巷古街市井影像資料

20多年過去了

視頻中身穿白色T恤、黃色短褲在烙薄餅皮的女攤主

如今依然活躍在馬巷

她就是烙薄餅皮近30年的蔡柚柑

如今已年近半百的蔡柚柑

剪掉了烏黑的長髮,換上了一頭幹練短髮

不變的,是面前依然熱著的平底板爐子

這門烙薄餅皮的老手藝

她堅持了近30年


十幾年前的蔡柚柑▲


從她公公那一代起

他們全家就做起了碗仔糕、春卷、薄餅皮等閩南特色小吃生意

烙薄餅皮是他們的祖傳技藝

這份祖傳技藝,至今傳承了60餘年

還將繼續一代代傳承下去

「我嫁人時,公公做地道小吃也30多年了,看得多了,我也就學會了。」20歲那年,馬巷鎮五星社區的蔡柚柑結婚了。從她公公一代起,全家就做起了碗仔糕、春卷、薄餅皮等閩南特色小吃生意。

當時,蔡柚柑一下子就被這門傳統手藝吸引了,開始在馬巷老街巷池王宮元威殿外,擺起攤子賺錢。「那段視頻拍攝時,我已經擺攤6年了。」蔡柚柑清晰地記得,她薄餅攤子的燃料工具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從最初的木炭、粒子煤、蜂窩煤到現在的燃氣灶,慢慢在進步。

回憶起最初的擺攤生活,蔡柚柑覺得,日子雖然清苦,但就像薄餅皮一樣,清清白白,透亮味香,過得忙碌而充實。

先把麵粉拌上水和少許鹽,慢慢揉成麵團,揉勻打透產生韌性後,抓起一小撮麵糊往滾燙的平底板上輕輕一抹,轉一圈後迅速拿起,圓形的餅皮就形成了……每天早上5點左右,蔡柚柑就開始張羅一天要用的麵團。

「這裡喜歡吃薄餅的人很多,一到節慶的日子,購買的人就更多了。」現在,蔡柚柑每天要烙約2000張薄餅皮,製作薄餅皮的麵粉就有20多斤重,生意好時要做30多斤麵粉的薄餅皮。

記者注意到,蔡柚柑擺薄餅皮攤近30年了,攤子一直很簡陋,甚至連個名字都沒有。「這靠的就是多年的手藝。」多年的「鄰居」魚販大姐說,蔡柚柑手上有準兒,烙的每張薄餅皮不破,且薄如紙。

蔡柚柑烙薄餅皮,重在一個「甩」字。「這活兒看似簡單,但每天不斷重複同一個動作,容易落下病根。」由於常年用右手「甩面」,蔡柚柑的右手明顯比左手粗壯了些,而且一變天,右手關節就常疼痛。

近日,記者在蔡柚柑的「老據點」———池王宮元威殿外,看到了兩名年輕女子在烙餅。她們便是蔡柚柑的兒媳婦。

「我家做薄餅皮的材料很簡單,只用清水、鹽、精筋麵粉等配料,傳承了『材料簡單卻透亮味香』的特色,主要還在功夫。」蔡柚柑1994年出生的小兒媳今年22歲,已是2歲女孩的媽媽。想起一年多以前,跟著婆婆學烙薄餅皮,她印象深刻。她說:「婆婆說要把薄餅皮做得薄而不破、香軟可口,可以說『三分看做、七分看火』。在下鍋抹麵團之前,要先瞥一眼熱平底板和火,就這一眼,婆婆練了一兩年,這就是看火候。」

蔡柚柑的大媳婦

蔡柚柑的二媳婦


「幾年前,公公過世後,我和老公就繼承了他的行當。」在蔡柚柑看來,烙薄餅皮是他們的祖傳技藝,也是養家餬口的方式,即使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不一定要繼續靠這手藝為生,但他們也要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如今,兩個兒媳都已上手,這讓蔡柚柑很欣慰,很驕傲。

內容源自海西晨報(haixichenbao)

免費外拍等福利,請戳「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廈門美食「薄餅」隱姓埋名的少林掃地僧
    相信來廈門旅行遊玩的人很少有人會知道,在廈門還有「薄餅」這種特色小吃。當然不止是你們,就連我這個在廈門生活了五年的人也是恰恰才領略到薄餅的美味。於是立馬想要告訴世人「薄餅」是多麼神奇的東西。薄餅一張餅皮,將盆裡的餡料放在餅皮上,前普蓋上,左右撩起,輕輕一卷,一份薄餅就已經出世,簡單得不像話。我們結帳道謝後出了門,迫不及待地開始嘗試薄餅的味道。怎麼說呢?
  • 三月三,吃薄餅
    作為生活在海邊的家鄉人,因為習慣於海鮮的味道,薄餅餡的配料不論多一樣少一樣,有一樣東西是不能不放的,那就是被家鄉人稱為「蠔肉」的本海區生產的野生海蠣。今天,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7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就在河南的新鄭舉行。 閩南人的祖先多數來自中原,根據族譜記載,我們的祖先就來自於河南,他們在遷徙過程中同時帶來了河洛文化,飲食習慣,以及信仰習俗。同安(以前廈門也歸同安縣管轄,翔安剛在十多年前從同安分出設區)一帶老百姓很早以前就已將三月初三定為「敬祖日」了。
  • 廈門氣溫突破40℃,同安軍營村成「避暑勝地」,全廈門氣溫最低
    將自己置身於廈門同安軍營村,這個夏天就不再酷暑難耐!甜甜的生活,從高山開始。據廈門氣象臺消息,廈門昨日最高氣溫逼近40℃,達到了驚人的39.4℃。而且在未來一周,廈門仍然是晴熱高溫,今天更是好幾個地方突破40℃。由此可見,倘若在如此炎熱的時候走出空調房,那真的是感覺人瞬間被蒸發了好多水分。
  • 清明節老廈門的味道從這道菜說起……
    廈門人習慣將春卷叫做「薄餅」。相傳明朝同安人蔡復一,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經常整日批閱公文,忙得無暇吃飯,蔡夫人擔心長此以來,丈夫會餓壞身體,遂想出一個辦法:用麵皮包著菜餚,讓蔡公右手執筆,左手取食,邊吃邊寫,十分方便。這種吃法,後逐漸流傳開來,在閩南便成了家常名品了。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有吃薄餅的習慣。
  • 視頻 | 老廈門手把手教你做出最古早味的薄餅!扎心了~
    說起清明美食閩南人第一個想到的必然是 這是清代詩人林蘭痴對廈門「薄餅」的讚譽~
  • 汕尾的薄餅,小巧的外表多重的味道,它是值得被更多人發現的美味
    因為《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過潮汕的糖蔥薄餅,所以更多人知道的是糖蔥薄餅;還有,更多人都會認為潮汕就是整個嶺南地區了,實際上潮汕是一個區域,汕尾是一個區域;它們的飲食文化和藝術文化也會有所不同。像汕尾也有屬於自己的薄餅,沒有特別的名字;就叫「汕尾薄餅」。
  • 這才是廈門人最想看到的熱搜!
    武漢封城的第39天這些熱搜新聞終於讓人鬆了口氣廈門連續13天0新增!廈門出院病例超過住院數!衛健委 救治壓力正在逐步減輕!……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如今廈門的大部分企業已經復工終於,廈門又開始堵車了這才是我們熟悉的鷺島啊!//仙嶽高架// 開始排起長長長長的隊//工作日的8:00早高峰// 四橋一隧又恢復了往日「盛況」大家記得早早起床,別遲到!
  • 在閩南,怎麼能少了這一卷薄餅
    攤一張麵皮,碼上熟料,添上喜歡的的配菜和醬,一卷儀式感十足的薄餅,誰也不會含糊。就像一杯功夫茶的經歷的茶間水裡的起落,閩南人都會牢牢記掛。對這裡所有的印象是,有道地的閩南菜,有位給女兒做了十幾年早餐的親切大廚「黑明」,當然,還有「用盒子端出來的」廈門薄餅。
  • 打造廈門人自己的美食榜單:「2020-2021年度廈門TOP美食餐廳指南...
    無論你是品牌老店、還是新晉網紅、或者是地道的傳統小吃,快來為我們廈門人自己的美食榜單代言吧!在這個歲末年初之際,引爆全廈門的「2020-2021年度廈門TOP美食餐廳指南」評選活動正式開啟。
  • 四十年磨一劍 吉慶祥旗袍禮服世家傳承工匠精神的楷模
    天津在線訊(李兆祥 攝影報導)12月30日,喜迎元旦前夕,吉慶祥旗袍世家第三代傳承人吉慶祥女士40年工匠精神傳承技藝答謝會暨辭舊迎新聯歡會成功舉辦。社會各界精英和知名人士、津門巾幗旗袍姐妹們歡聚一堂。東方旗袍藝術中心天津分中心理事長、津門巾幗旗袍人劉慧萍會長和吉慶祥總經理策劃和主辦了本次活動,聯誼會在異地商會袁文多會長等同仁給予大力支持,吉慶祥旗袍禮服世家第三代傳承人吉慶祥女士介紹了企業文化及傳承技藝。
  • 99%的人不知道廈門人清明節吃什麼
    薄餅是閩南特色的小吃,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對老廈門人來說,要吃一次薄餅實屬不易。用麵粉做成的薄餅皮韌性十足,裡面有包菜、春筍、扁豆、豆乾……十幾種食材,葷素搭配,包的時候放些廈門辣椒醬、貢糖,各種新鮮美味完美融合,讓老廈門人愛不釋手,是老廈門人心中難以忘懷的美食!
  • 廈門城市美食TOP50出爐!2020年收藏這50個餐飲品牌,夠吃一整年!
    (呈現順序不分先後) 經典傳承獎 他們之中,有的傳承和發揚傳統的閩南菜、閩南小吃,有的把家鄉滋味帶到廈門。不同的是地域與食材,相同的是一顆傳承地方味道,努力開拓創新的匠心。鮮脆、香辣、回甘的味道和口感令人稱讚。 上 饍 中 國 廚 房傳承地道的閩、粵菜系,堅持應季而食,擅烹山珍海鮮與在地食材,以高品質、正宗味、雅致的環境贏得青睞。
  • 薄餅裡卷著的秘密
    每到清明,廈門同安人總會製作一種特殊的美食—薄餅
  • 一天只限50人!廈門老城區藏了處「諾亞方舟」,專賣大家沒見過的...
    也許夜生活豐富的你,喝過許多精釀瓶啤,但甲板賣的生啤,跑遍全廈門才會發現只有他們家有。保留了啤酒中的活酵母和其他活性成分的精釀,因為它更新鮮、更豐富的的獨特風味,吸引了一票精釀愛好者來打卡。資深酒場大佬都知道,生啤不同於瓶裝和罐裝的精釀。
  • 一開業就爆火!這10家來頭不小的店,憑什麼拴住廈門人的胃?
    在這裡,有超過10000小時潛心探究,嘗試不同香料配比才找到的咖喱味道。網紅食品、進口水果生鮮、大牌美妝…創立17年,在帝都、魔都火爆非凡的Olé精品超市,來到廈門後更是人氣不減。年關將至,更有超多年貨已備齊,一大波世界好貨在這裡都能輕鬆get~ ▍地址:萬象城店/廈門寶龍店
  • 廈門這50家餐廳最值得去,讓你2020年吃到不重樣!
    這些餐廳堅守著經典,日復一日地販賣著老味道,這股傳承的力量,也讓廈門這座城市變得溫暖了起來。 阿村鹹魚檔專注鹹魚20年,一改大眾的認知。鹹魚粥、鹹魚炒飯、鹹魚肉餅、XO醬鹹魚糕……簡單的食材也能獨具風味。
  • 99元起吃撐3人!全廈門配送,坐在家裡就能吃!
    ,走進咱厝人的心中只要一聽到它的名字就口水流一地全廈門配送,坐在家裡就能吃  90%的廈門人,都愛這兩道魚  魚片是讓人滿足的2.5斤大分量,鮮嫩的魚肉,就是要這個量才吃得爽! 還是[老練的刀工,大片透薄夠入味]
  • 廈門美食:來嘗嘗海鮮白灼的一千種味道
    山西醋也不行,味道太重。各地的水味兒不同,醋味兒就不一樣,土味兒不同,醋味兒自然也就不同。至於醬油,古龍醬油就好。除了白灼,海鮮還有一種常見的做法——醬油水煮海鮮,本地很有名氣的小眼鏡大排檔,就是這種做法。鍋內用姜蒜、豆豉、辣椒等輔料,添入醬油、水炒製成料,再加海鮮烹煮,盛盤後撒上青蔥段、紅椒絲,便是一碗地道的醬油水煮海鮮。在廈門,不管是家常餐桌上,還是路邊大排檔,隨處可見醬油水煮海鮮:鮑魚醬油水、小管(魷魚)醬油水、紅蝦醬油水、花蛤醬油水,總之五花八門。
  • 放棄60萬年薪,他藏在廈門某小區賣6元一份的鍋貼,一天狂售2000個!
    放棄60萬年薪他在廈門偏僻的小角落
  • 藤間齋,歌舞伎世家貴公子,身為傳承繼承者,想要的不只是努力!
    2歲被爺爺帶到舞臺上,這位高麗屋的小繼承人讓人眼前一亮。4歲的時候第一次參與了演出,又是一波驚喜。才多大,就已經像模像樣在表演了!8歲之後,藤間齋長大,眾人眼前一亮,張開了,小萌臉逐漸褪去,出現了少年的清秀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