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如果說有一道在街頭小巷,在尋常人家都能吃到的「大菜」,那一定是薄餅。當然,你在的地方可能叫它春卷或者潤餅,有人覺得阿嬤做的最好吃,有人懷念媽媽做的味道,一口麵皮裡的香軟餡料,總是塞得滿滿的,就快抓不住。
攤一張麵皮,碼上熟料,添上喜歡的的配菜和醬,一卷儀式感十足的薄餅,誰也不會含糊。就像一杯功夫茶的經歷的茶間水裡的起落,閩南人都會牢牢記掛。
如果你和好料菌一樣,喜歡甜鹹飽滿的薄餅,也喜歡這份小心翼翼的儀式感,那你不能不來「黑明」給自己卷上一卷薄餅。
位於湖濱南路金源大廈的黑明·越界食尚自帶露天小花園,卻一點也不高調,兩層的格局沒有太多複雜的粉飾,能找到的只是花磚、海洋、綠蔭這些很閩南,讓你絲毫不拘謹的小元素。
對這裡所有的印象是,有道地的閩南菜,有位給女兒做了十幾年早餐的親切大廚「黑明」,當然,還有「用盒子端出來的」廈門薄餅。
竹製的盒子端上,上下兩層一展開,曾經阿嬤要包薄餅所需要的一桌子東西都拾掇在黑明的這個盒子裡,閩南人愛說薄餅「工料料」,說的是費功夫費時,當然,這盒薄餅,除了費力,還有講究。
▲黑明廈門薄餅
這個小缽頭裡的炒料,好料菌可是細細看了又嘗了才弄清個究竟,切的細碎的高麗菜、胡蘿蔔、冬筍、香乾等爽口層次飽滿,而蝦仁、海蠣、三層肉的加入又讓主菜添了鮮香。作為主菜的這十幾種食材需要經歷過大鍋的燜煮,才有最和諧飽滿的菜汁,入餡最好吃。
從貢糖、滸苔、蛋絲、肉鬆,到魚酥、油渣,到芫荽、炸米粉,這八樣配料,最能體現閩南人的口味喜好。一抹香甜的貢糖和酥脆的滸苔和肉鬆一定不能少,說貪嘴也好,說嘴饞喜香口也罷,就是能調配出最貪戀的閩南味。
最廈門的廈門辣椒醬、芥末、番茄醬,在好料菌看來,廈門辣椒醬一定是最完美的搭配,甜辣口感再添上一筆芥末,這一卷薄餅,就是吃不膩的味道。
薄餅皮雖然在最外層,卻完全撐得起薄餅的靈魂,一張好薄餅皮要薄要潤要韌,畢竟要撐起滿滿的餡料。眼前的這疊薄餅皮都是專門定製的,潤口有韌性,裹起食材也不容易破。
平時很懶很不愛動手的好料菌看到這樣的薄餅場面,一定也要自己動手來一卷。卷餅無非兩步驟,一點也不難。
step1: 碼料+刷醬;
看起來很簡單的碼料,其實有講究,從乾燥的配料碼放起,再添上主料,因為主料有水分,後放不容易浸溼餅皮,放之前通常也會用兩把勺子齊刷刷上陣,擠去過多的湯汁。刷上醬料,餅裡的小世界就堆碼好了。
step2: 包薄餅
和包子、餃子、餛飩相比,這個卷餅的姿勢是不是簡單多了,1、2、3、4,完工。
薄餅一定熱乎乎的現卷現吃最有味,薄皮遇到唇齒,充盈的餡料就迸進嘴裡,畢竟一卷「貪心」的薄餅把尋常人家裡餐桌上最樸素又最貪戀的味道都裹了進來。
除了一卷薄餅,在這間「很閩南」的餐廳裡,食物也有閩南的氣息,有古早有時尚,有閩南人對生活的一口恣意。
滾熱的雞湯衝入蓋碗裡,粉嫩的貴妃蚌肉一沉一浮,微微捲起裙邊。這就是這碗雞湯和蚌肉最好的相遇。
短暫的相逢最美,這是老饕們都懂的,好料菌也學著樣子,抿一口熱湯,再吞咽下這能在舌尖打轉的蚌肉,果然是滿體通透。
▲雞湯汆貴妃蚌
好料菌一直不能明白沙蟲到底犯了什麼錯,你們要說它「黑暗」!這個總是清脆示人的「蟲」分明有著無人能及的清新。原本就脆嫩的沙蟲,被「殘忍」地串入了西芹絲兒,入口聽的到脆聲兒,爽得停不下來。
▲秋葵拌沙蟲
在帶芥末的汁水裡沙蟲遇到秋葵,這會是意猶未盡的味道,清冽爽口,捨不得從口中褪去。
在黑明,你也可以點一份意式的牛肉配口酒,意式做法從時間和火候裡給你它的「儀式感」。提前一晚用紅酒醃漬的牛肉,經歷的是高溫和低溫的錯落夾攻,牛肉呈現出最討喜不庸俗的粉嫩。
▲低溫慢烤牛肉
一片薄肉,奶酪和天然香料悄然都藏進了好看的紋路裡,鹹香卻一點也不粗獷,最適合慢慢再吞上一口酒話仙。
在這卷薄餅面前,閩南人總是固執的「按步就班」,遵循著自己的儀式感。日子總在前進,可生活裡的一卷薄餅卻從來沒走遠,當然,還有日子裡也不會少的幾口熱湯和幾口下酒菜。
黑明·越界食尚地址: 湖濱南路57號金源大廈1樓
電話: 0592-222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