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縣張家寨鎮林家寨村位於張家寨鎮南部,距離張家寨鎮所在地3.9公裡,距離縣城32公裡。
全村轄16個村民組,農村人口544戶2372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1戶616人,貧困發生率25.97%。2014年—2019年已脫貧133戶588人。2019年脫貧人口4戶16人,現還有8戶28人未脫貧。
曾經,林家寨村產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滯後、增收渠道不廣、群眾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生產生活水平不高等原因,致使造成全村貧困面大、增收難和住房不達標等問題。
當時的林家寨村,發展無門路,資金無保障,幹群無激情,如何打開門路,是駐村工作隊首要解決的問題。駐村工作隊白天討論產業方向,晚上思考發展目標,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最終決定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環境氣候,發展蛋雞養殖產業。
去年,該村建立了思南滿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起了利益聯結機制。
去年,在外企工作的鄧旭選擇回到家鄉,以合作社為主體,投入240萬元建立了一家蛋雞養殖場(林家寨村康源養殖場),目前有金粉雞、羅曼、海蘭三個品種,目前養殖場內有雞2.1萬羽,現在一天可以產1.8萬枚雞蛋,主要銷售到廣州、貴陽還有周邊的集鎮。
「我以前在一家外企從事畜牧業方面的工作,這兩年來,看到家鄉的發展變化很大,路也修到了家門口,自來水也喝上了,加上家鄉的空氣品質很好,就放棄了在外企的工作,選擇回到家鄉創業。家鄉的幹部實實在在的為我們老百姓著想,所以作為家鄉的一份子,應該把家鄉的發展扛起來。」鄧旭說道。
「目前蛋雞養殖場每天可以產蛋近兩萬枚。規模比較大,再招幾個貧困戶來這裡打工,因為每天都需要給雞餵食和打掃衛生,他們一個月能有近2000元固定收入。這樣既能幫助他們擺脫貧困,又能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年底還有分紅,老百姓如今越來越幸福了!」該村駐村第一書記何光順高興地說道。
據悉,該村投入50萬元的蛋雞養殖項目目前產生利益分紅資金4萬元,貧困戶分紅2.8萬元、村集體1.2萬元,帶動143戶貧困戶就業增收。
如今,蛋雞養殖場也成了林家寨村第一把開啟「增收致富之門」的鑰匙,今年,該村還種植了458畝茶葉,將來,林家寨村的致富道路肯定會越來越寬闊。
銅仁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宏揚
相關熱詞搜索:蛋雞 養殖場 家鄉 貴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