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大海的魚,為什麼要在魚肚子上捅個洞?

2020-12-07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有海釣經驗的朋友,釣上來的魚如果不要的話,就會找根牙籤在肚子戳一下,然後丟回大海,在旁邊的人看得一愣一愣的,這不要也就罷了,居然還戳一針,這不是要了魚的命嘛!

一般海釣的朋友都會微微一笑,然後告訴你「這是為它好」!

為什麼釣上來的海魚放生還要戳一針?

我們先給出答案,這是要給海魚放氣,否則它很難沉入水下,更容易死亡!

大家都知道河豚是會吹氣的,對付天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鼓起一口氣,讓人體充滿氣體,首先它會膨脹到很大,讓天敵無法下口,然後它就會浮在水面上隨波蕩漾,當威脅過去,它還是會釋放氣體然後恢復遊動!

其它魚類並沒有像河豚那樣充氣的本事,為什麼還要放氣?

其實不只是魚,人類潛水也會遭遇這樣的問題,水肺潛水深度最多也就30-40米,人體承受壓力就是4-5個,在這個壓力下,體內會溶解比較多的空氣,此時如果遭遇危險,有經驗的潛水員不會急著往水面快速上浮!

而是慢吞吞的上浮,在上浮的過程中不斷排出肺部的空氣,然後到水面時血液內溶解的空氣已經通過肺部排出,所以不會有危險!東南亞有些潛水教練在水下潛水遊玩時如果沒有自費項目,他們可能會帶著你快速上浮,儘管這個深度並不會導致人死亡,頭疼或者不適是絕對有的,所以一定要小心這些噁心的教練。

更深的區域潛水就需要飽和潛水技術了,這個原理並不複雜,在大深度水域工作時潛水員先在一個逐漸升高到工作深度水壓的區域內生活,待身體適應了這個壓力後,就可以在這個深度工作很久了,可以連續工作數天甚至更久。

飽和潛水

但在這些區域工作過的不能立即上浮到水面,需要長時間的減壓,讓體內溶解的空氣排出和一個大氣壓下一致才能在水面上自由活動,如果立即降壓到一個大氣壓,那死狀會很慘的。

秘魯漁民得減壓病,上半身腫脹成一個球

給魚戳一針,到底有沒有效?

經過上文的羅裡吧嗦,可算是說明白了從水下突然到水面,氣壓大變,魚鰾內氣體膨脹,魚無法快速潛入水下,反而會遭遇更大的危險,所以戳一針,快速釋放空氣,簡直好有道理!

事實上效果怎樣呢?

戳一針就是要把魚鰾戳穿,快速放氣,但效果如何其實大家是不知道的,畢竟誰都不會跟著魚下去看看它到底活了沒!不過美國某漁業協會做了個巖礁魚類放生後的死亡率統計。

海魚的存活率主要和捕撈或者釣起的深度有關

因為魚鰾位置和大小都有些差異,還有損傷也不一,比如不小心就會傷到魚的重要器官,所以這個效果是值得商榷的!

但大家似乎並不在乎魚會不會活,只求心安就可以了,心到佛到嘛!

當然如果真要將海魚放生的話還是用工具的,比如配重箱,將浮在水面上下不去的魚放到配重箱中,沉到一定水深時魚自然就會遊走,或者標配中魚鉤,不過這個就跟著魚走了,以後將伴隨魚的一生,因為這魚鉤實在不容易掉!

有一點要提醒下,並不是所有的魚都有魚鰾的,鯊魚就是一種沒有魚鰾的物種,而且它的口腔並不適合吞咽海水流過魚鰓獲得氧氣,所以鯊魚必須不斷遊動才能獲取水中的溶解氧,要是鯊魚不動,它在海裡是會被淹死的!

而且鯊魚有盾鱗,魚肉也有股子味道不好吃,因此很多朋友釣到鯊魚也會戳一針丟回大海,但事實上對於鯊魚來說,這一針可能會真的要了它的命,畢竟沒有魚鰾的鯊魚,你這一針戳進去,不知道給你戳到多少重要臟器。

相關焦點

  • 放生大海的魚,為什麼要在魚肚子上扎一個洞?是在幫它還是在害它
    只是進入21世紀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開始追蹤那些被釣上來後放生的魚的存活率,發現給魚肚子來上一針對一些魚存活率確實有幫助,而對一些魚卻沒有太大幫助。我先來說說它為什麼有一定科學依據!魚的氣壓創傷我們知道,隨著水深的增加,壓強逐漸增加,而海洋的魚類是分層而居的,每一個物種都生活在自己舒適的水深,換句話說,每個物種承受的水壓是不同的。
  • 放生大海的魚,為什麼要在肚子上扎個「洞」,不扎它就會死?
    放生大海的魚,為什麼要在肚子上扎個「洞」,不扎它就會死?在海洋中,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從而吸引了大量的垂釣者,很多人都會在海洋裡釣到很多奇怪的魚,但是,對於一些不想帶回去的魚,垂釣者們經常在這種魚的身上紮上一個洞,再把它放入水中,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把魚放生大海,在魚肚子上扎個洞有用嗎?真相讓人尷尬
    可能很多人在看一些海釣的視頻的時候,會發現,有些時候如果是釣上來的魚不是自己想要的,那麼這些釣手有的就會在魚肚子上戳一個洞之後,再把魚扔到海裡。可能有人會很不理解,為什麼不想要了,還不直接把魚扔進海裡,而是要再這麼二次傷害一下呢?
  • 放生大海的魚,為什麼要在魚肚上扎個孔?
    因此相比淡水垂釣,大海深處坐釣更為刺激有趣。但並不是所有的海魚都適合垂釣,而有些深海魚類是保護物種,釣上來是必須要放生的。釣魚客就會在魚側面戳個小孔之後,再放生。那這個戳孔是個什麼操作?確定不是在虐魚?為何不將它們直接放掉,還要再這麼二次傷害一下?這樣做是出於什麼目的?都說這是為魚好!這就要從魚的生活習性說起了。
  • 放生魚在肚子上戳個洞,為了救它還是求心裡安慰?
    昨天剛陪朋友出海釣魚,整個過程非常痛苦,魚沒釣到,苦膽都吐出來了。朋友倒玩得不亦樂乎,釣得也不少。不過令我非常不解的是,朋友不要的魚,放生前都會在魚的肚子上穿一個洞。到了海上,我在狂吐的時候,突然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畫面,他們丟掉的魚,都會用一根尖細的管子,戳一下肚子,然後丟回海裡。我最開始以為是用釣上的魚,放血打窩聚魚。後面我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強忍身體不適,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朋友聽完哈哈大笑,告訴我,不是打窩。我問他那為何那麼殘忍?
  • 寧波漁民捕到一條3米長怪魚立馬放回大海為什麼?因為它有個奇怪的...
    船老大陳宏江一眼就認出了它,「看還活著,沒多想,直接放生了。」在漁民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翻車魚在捕獲上岸的魚群中顯得無比巨大,一個成人站在旁邊也顯小。它身上有黏性,粘滿了細碎的小魚。漁民用纜繩將它緩緩吊起,用力將其推向船艙外,最後解開繩索,放歸大海。他說,漁民蠻討厭捕到它的,吃起來沒有肉,賣又賣不了錢,漁網反而會被它弄個大洞,把網裡其它經濟魚弄爛。
  • 野釣見聞記,淡水鯉魚被放生大海最讓人稱奇!
    垂釣久了,見聞也頗為豐富,稀奇的魚,稀奇的事還真不少。最讓筆者稱奇氣憤的莫過於那條被愛心人士放生大海的悲慘鯉魚,在這為大家細細展示。圖為外來物種太陽魚。圖為東方墨頭魚,現在已經很稀少了。據說繁殖期它的頭上會長犄角。圖為銀魚,也有人稱為麵條魚。現在很少見了,水質不好的地方沒有。垂釣釣上甲魚,黃鱔都很常見,釣上福壽螺倒是很稀奇。
  • 為什麼釣魚人好不容易釣上的魚又放生了?
    釣魚本質上是狩獵的一種延續,歷史上大多數情況下是人類求生的本能!在遠古時代釣魚作為狩獵的分支,在男性氏族社會肯定是男人的看家本領!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釣魚作為打漁的一種慢慢被邊緣化,進化演變成一種社會愛好!不再是生存的一種手段了!
  • 世界上最「乾淨」的魚:能夠直接看穿身體,專家建議最好放生!
    要說大自然最神秘的地方,我想既不是沙漠,也不會是森林,更不可能是一些大草原了,大自然最神秘的地方就是大海,我們地球上只有30%的地方是陸地,其餘的都是大海,在這深海裡面,有數不勝數的生物我們都還不了解甚至都沒發現。
  • 「放生佬」將魚籽放生珠江,網友:這是餵魚吧!
    (珠江廣州段)一、珠江廣州段「放生佬」岸邊鬧笑話。最近,一位廣州的釣魚愛好者在珠江岸邊垂釣時,看到一位大哥手裡還拎著一個大袋子。出於好奇於是就走過去看看,原來這些袋子裡裝的全是魚籽,本以為大哥是想用魚籽打窩釣大魚。
  • 放生,放生的本意是什麼,有哪些功德
    放生,放生的本意是什麼,有哪些功德開頭作者講一個自己的故事吧,在16年高考之前,作者做了在家的居士,高考前總是難念緊張的,每天都是心神不寧,焦慮不安的。一位師兄帶我去放生,去回向。在市場上買了兩條魚,師兄替我給他們做了超度,放生以後,兩條魚都回頭看了我一眼。自此我覺得萬物皆有靈。放生回來以後還沒有什麼顯像,也就沒當回事,但是在考試的前一晚,作者有了一個真實的經歷,那也是改變了作者一生的軌跡。至於是什麼,不便多講,下面我們一起來聊聊放生的功德,和好處。
  • 它被譽為世界上「最乾淨」的魚,身體透明無瑕,看著讓人只想放生
    有巍峨的高山,有波濤的大海,也有生機勃勃的綠樹草原,當然還有各種奇妙的動物。如果喜歡探索的人,可以看到許多人一生都不曾見過的奇妙景色和奇妙生物,當然這是看不完的。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遺憾。它被譽為世界上「最乾淨」的魚,身體透明無瑕,看著讓人只想放生。
  • 我在大海有條魚,我們一起去放魚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年6月6日是全國第六個「放魚日」,考慮新冠疫情影響,為方便社會公眾放魚,今年大眾網首次開設了「碧水責任--山東省2020全國放魚日暨百萬網友聯動『放魚養水·養護生態』大行動」線上雲平臺,網友可線上認領養護包,線下委託專人放魚,足不出戶即可將魚兒放入大海,實現「我為大海放條魚」「我在大海有條魚」的夙願。
  • 千年古剎的「放生池」,上萬條「放生魚」擁擠不堪,行善積德?
    在中國大大小小的寺廟裡,都有一個放生池。放生池一般是一個人工水池,信徒可以將魚、烏龜等動物放在放生池裡,從而體現「慈悲為懷」的佛教理念。圖:北京千年古剎臥佛寺,放生祈福的字眼十分引人注目。許多人認為放生一次就積德一次,所以中國寺廟裡的放生池一般深受遊客青睞。而位於北京植物園的千年古寺臥佛寺的放生池更是密密麻麻擠滿了放生魚,看上去擁擠不堪。小小的放生池,密密麻麻擠滿上萬條「放生魚」。放生池旁邊,還有不少遊客正在駐足欣賞這裡的金魚。
  • 釣魚人為什麼不把魚全部放生,還能心安理得,個人的一番思考
    本人慚愧,一年前才真正放生過,那次我記得我把所有的漁獲都放生了,一共放了36條鯽魚,最大的半斤,最小的差不多和打火機一樣大。但後來沒做到每次都放,只是放了些小的。在我看來,釣魚放不放生,要看地方的吧?垂釣環境好的地方,魚大、魚多、釣場多的地方當然選擇就多。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時間:2020-04-29 15:47   來源:河南都市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
  • 蒸魚的時候別直接上鍋,這幾個步驟要做好
    第一把魚處理乾淨,在蒸魚的時候一定要先把魚處理乾淨,有很多人蒸出來的魚有一股腥味,都是因為沒有正確的處理魚,在魚肚子裡面會有黑膜,要先把魚肚子裡面的黑膜給清理掉,還有魚鰓也要去掉,儘可能的避免魚腥味的來源,蒸出來的魚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腥味了。第二醃製魚。
  • 17萬尾魚苗放歸大海!「雲放魚」為大海增添新生機
    「雲放魚」現場「雲放魚」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飛 湯淼 煙臺報導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由山東省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管理中心聯合山東省網際網路傳媒集團共同打造的「碧水責任——山東省2020全國放魚日暨百萬網友聯動『放魚養水·養護生態』全民公益大行動」線上「雲放魚」同步啟動,參與者足不出戶即可將小魚放入大海,實現「我為大海放條魚」的願望。當天,「雲放魚」煙臺增殖放流點共放流17萬尾。
  • 132歲大龍蝦被放生大海 圈養20年的132歲大龍蝦長什麼樣
    據外媒報導,美國長島一隻132歲的大龍蝦路易(Louie),被人圈養了20年後,上周獲主人放生大海。  中新網6月20日電據外媒報導,美國長島一隻132歲的大龍蝦路易(Louie),被人圈養了20年後,上周獲主人放生大海。
  • 經常吃魚好處多,但魚肚子上的黑色薄膜能吃嗎?大實話告訴你
    但不知大家在吃魚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魚肚子上的一些黑色軟薄膜,你在吃魚的時候會吃嗎?它又能不能吃呢?不妨了解一下。魚身上有什麼部位是不能吃的?了解吃魚的禁忌,在吃魚的時候避開,可能就不會傷害到身體,還會帶來很多好處了。魚肚子上的黑色薄膜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