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企市值超5000億,伊利、飛鶴、蒙牛、健合、澳優等位居前列

2020-12-19 奶粉圈

這周股市的表現可以說值得載入史冊,受到疫情衝擊波和全球石油戰的多重影響,世界資本市場的恐慌情緒加重,美股一周之內熔斷兩次,全球超過10國股市出現熔斷,道瓊從2月底29000左右的高點,跌落至近期的22000點附近,連股神巴菲特都在採訪中說:「我活了89歲,也沒見過這種場面。」

中國股市也出現連續的震蕩,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乳企總市值也有所下滑,但總體上還算穩定,總市值穩定在5000億以上,但是市值排行有所變化,乳企股市總體表現較好。

19家乳企總市值超5000億,伊利飛鶴蒙牛位居三甲

作為奶粉產業專業新媒體,奶粉圈聚焦產業、品牌、渠道、營銷和數據,給用戶帶來最高效的內容,我們在3月10日率先發布了「飛鶴市值超越蒙牛,躋身中國第二大市值乳企」的資訊!今天,奶粉圈新媒體繼續對伊利、飛鶴、蒙牛、健合、澳優、光明、三元等19家乳業相關的上市企業股市表現進行梳理,盤點出最新的中國乳企市值排行榜。

通過統計,中國19家乳企總市值超過5000億,其中伊利、飛鶴、蒙牛三家乳企市值均在千億以上(含港幣),位居前三甲;市值過百億的乳企有中國旺旺、健合、澳優、光明4家。除旺旺外,其餘6家均有嬰配粉業務;市值過50億的有新乳業、三元、貝因美、現代牧業,也是4家。總的來看,各等級之間差距較大,但是可以看出奶粉業務已經成為頭部乳企重要的生意板塊。

乳企格局清晰,但競爭依然激烈

從市值看,伊利、飛鶴、蒙牛位居前三甲,優勢明顯,很難被超越,健合、澳優等奶粉及營養品業務仍然具備較好的發展潛力,但競爭依然激烈。從營收看,第一陣營的伊利去年前三季度營收達686.8億,蒙牛去年上半年營收398.57億元;在奶粉方面,伊利旗下金領冠在不斷加深母乳研究,推出新配方,帶領國貨崛起;蒙牛也有雅士利、多美滋、瑞哺恩、朵拉小羊和寶貝與我五大品牌,實現了中端、高端和超高端等層級市場的全面覆蓋。

飛鶴雖然營收規模遠低於伊利和蒙牛,但飛鶴的核心業務是奶粉,且營收規模在百億以上,同時布局了營養品等新興業務,旗下高端奶粉星飛帆銷量及利潤貢獻大,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得到資本市場認可。

對於伊利、飛鶴、澳優等乳企股市的表現,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這些乳企都是不錯的,乳製品種類豐富行業特徵、前景差異都不同,不過嬰配粉成長性更強,高附加值產品的投資的機會相對也就要大些。」

此外,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中國奶粉佔了整個世界奶粉的40%以上,而且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母嬰市場。所以當國內疫情逐步好轉之後,奶粉企業相對來說在整個股市受的影響是比較小。」同時,朱丹蓬還指出當下應該是中國奶粉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契機。

在一個月多的時間裡,我們國家快速而高效地控制住了新冠疫情的蔓延,徹底戰勝疫情的勝利正在向我們招手,市場的操作也將進一步加碼。但奶粉市場仍然多變,出生率下降,品牌化趨勢明顯,市場競爭將會加劇,而且漸入白熱化階段,市場呼籲有優秀的產品力、創新的營銷模式、紮實的渠道基礎、良好的品牌形象等要素的乳企,我們期待更多乳企能鞏固優勢並尋求差異化的增長點,構建民族品牌的更好前景。

相關焦點

  • 對比飛鶴、達能、惠氏、健合、澳優等多家乳企財報,揭開這幾大增長點
    就中國企業來看,近一個月,飛鶴、伊利、澳優、健合、蒙牛、雅士利、貝因美等乳企的半年財報都已發布,看看各家的營收、利潤狀況如何?如下圖: (伊利、蒙牛、健合均屬於綜合性企業,所以在表格中僅單獨列舉其奶粉相關業務,淨利暫不計算。)
  • 伊利蒙牛接連出手!2020年頭部乳企為何加速奶源地投資建設?
    而引爆中地乳業股價的消息是:公司擬引入伊利作為主要股東。而就在幾天前,蒙牛乳業認購12億股超越公司董事局主席邵根夥所持攤薄後約15.8%股權,成為了中國聖牧單一最大股東。其實近幾年,養殖端規模化、加工端集中化、乳企兼併重組等加速進行,乳企上遊規模化、集中化格局愈加明顯。
  • 1400億市值公司大新聞!飛鶴出手「搶」奶源 蒙牛伊利慌了?
    因此,公開發售階段農夫山泉獲1148.3倍認購,銀行鎖定資金高達6777億港元,成為港股IPO歷史上的「凍資王」。對於奶業而言,奶源的重要性就更加不用多說了。就在剛剛,國產奶粉龍頭中國飛鶴官宣以31億元收購原生態牧業,與蒙牛、伊利在奶源上正面交鋒。
  • 乳企上半年業績出爐:雀巢居首位,伊利蒙牛國內領跑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家乳企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總額約為5255.62億元,淨利潤總額約為75.73億元。從營收方面看,雀巢位居第一位,營收超過3000億元;達能位列第二位,營收超過1000億;伊利位列第三位,營收超過473億;蒙牛、光明、飛鶴、澳優、現代牧業、新乳業、雅士利國際進入前十位。
  • 伊利、飛鶴、君樂寶、優博、藍河等乳企發展強勁,核心品牌成關鍵
    原料、生產、產品都成為部分乳企、代理商、門店的發展難題。其中,作為生產產品的乳企,如何利用產品實現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從當前市場來看,不乏借力核心品牌獲得發展的乳企。今天奶粉圈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乳企的核心品牌,歡迎留言互動哦~星飛帆是飛鶴旗下大單品,其2016、2017年銷售額分別為7.1億元、24.5億元,到2018年,銷量已達到51.1億元。
  • 伊利推抗寒神奇乳,光明再布局常溫酸奶,健合新增寵物營養分部…|一...
    氣泡果汁品牌好望水完成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挑戰者資本 11、食芯資本Bits x Bites完成新一期美元基金首輪募資 公司新聞 12、加碼肉類加工領域,伊利成立伊知牛牧業 13、蒙牛成立供應鏈科技公司,註冊資本5000
  • 中外乳企捐贈款物超12億元戰疫 蒙牛7億彰顯擔當精神
    據食品中國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4日,伊利、蒙牛、飛鶴、君樂寶、衛崗等41家愛心企業積極捐款捐物,累計捐贈資金及物資超12億元,所捐贈的物資涉及乳製品、空氣淨化器、N95口罩、檢測設備、消毒劑等品類。其中捐贈最多的乳企為蒙牛集團,目前已累計捐贈7億餘元款物。伊利乳業捐贈1.3億元現金、乳製品、飲用水等款物支援抗擊疫情。另外,飛鶴集團成立1億元專項基金用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
  • 國產奶粉霸屏靠什麼 飛鶴、君樂寶、伊利、蒙牛誰是王者 誰在拖隊
    2019年,國產高端奶粉代表中國飛鶴,實現營收137.22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2.0%,奶粉總銷售量超7.5萬噸,突破1億罐。銷量、銷售額均位居中國市場第一;另一國產奶粉龍頭君樂寶,實現銷售收入約163億元、同比增長25%,奶粉產銷量為7.5萬噸,離全球嬰幼兒奶粉領先品牌又進一步。
  • 28家乳企年報觀察:「百億俱樂部」5成員拿下8成營收
    據新京報記者統計,這28家乳企合計營收約為2682.46億元。其中,以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中國飛鶴、健合集團為代表的「百億俱樂部」成員,營收佔比達8成以上;而奶粉企業則成為上市乳企中名副其實的利潤收割機。   在這28家乳企中,有5家公司虧損,佔比約為17.9%。
  • 乳業這十年:伊利、蒙牛、光明、飛鶴、君樂寶、新希望的高端之戰
    大幅超出同期GDP增長彰顯出中國乳業的強大市場活力。同時,國產乳企實力也不斷提升,在伊利、蒙牛、光明、飛鶴、君樂寶、新希望乳業、三元等一批優秀企業的帶領下,市場話語權加強。比如國產奶粉的整體市場佔有率達到了65%,基本恢復到2008年前的水平。這些可喜變化,離不開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也離不開乳業整個產品品質的提升。
  • 8月乳業動態:21家上市乳企半年報出爐 乳企牽手電商平臺展開戰略合作
    食品夥伴網訊   8月,乳業發生了以下動態:21家上市乳企半年報出爐,9家企業營收淨利雙增長;乳企牽手電商平臺展開戰略合作;多個品牌發布新品奶粉;蒙牛終止認購妙可藍多股份。   21家上市乳企半年報出爐 9家企業營收淨利雙增長   截止8月底,21家上市乳企半年報已經出爐。
  • 七張圖解讀上遊奶源現狀,伊利、蒙牛、飛鶴加速布局
    2020年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翻看這一年,關於奶源的爭奪硝煙四起,伊利、蒙牛、飛鶴等乳企紛紛加大了奶源的布局,或併購上遊規模奶源企業,或收購奶源,或與地方政府合作奶牛項目……今天,我們就一起從7張圖來了解一下國內奶源現狀,看看目前哪家乳企掌握了最雄厚的上遊奶源資源。
  • 前瞻乳製品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財富》中國500強榜單發布,乳企3...
    500強榜單發布 乳企3家上榜近日,《財富》中國500強最新排行榜發布,乳製品相關企業上榜的有3個,分別為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而伊利、蒙牛排名均有所上升。A股及港股的21家上市乳製品企業全年合計總營收為3,535.12億元人民幣,其中年營收排名前5的頭部乳企均入圍「百億陣營」,全年營收排名分別為伊利902.23億元,蒙牛790.3億元,光明225.63億元,中國飛鶴137.22億元,健合109.25億元。
  • 伊利蒙牛基礎白奶提價,乳企跟風漲價潮將臨?
    1月5日,有調研稱,因原料材料成本上漲,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蒙牛方面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暫無回應。
  • 飛鶴、君樂寶、伊利、澳優等主流乳企是關鍵
    因此,從去年到今年,不少乳企及品牌也在圍繞有機嬰配粉、有機兒童粉、有機孕婦粉等產品做布局。 比如君樂寶、伊利金領冠、達能都各自推出了第一款有機奶粉優萃、塞納牧、愛他美奇蹟綠罐;飛鶴、惠氏今年都布局了第二款有機奶粉淳芮、鉑臻瑩萃;悠藍、完達山推出了有機孕婦奶粉;貝拉米推出了超高端白金版有機奶粉Beta Genica-8…… 但從渠道反饋來看,有的看好有機奶粉,並且作為了主推,諸如悠藍、Arla寶貝與我等甚至成為了一些門店的銷量擔當
  • 健合、貝因美、蒙牛、伊利發布半年報;火花思維完成1.5億美元融資...
    而對比2019年,中國乳業企業表現上佳,伊利、蒙牛排行均逆勢上升。(奶粉關注) 伊利、蒙牛等16家乳企,登上《2020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 8月24日,FBIF 發布《2020 中國食品飲料百強榜》,本次共有伊利、蒙牛、光明乳業、君樂寶乳業集團、飛鶴乳業、健合(H&H)國際、三元食品、澳優乳業、現代牧業、新希望乳業、完達山、味全食品、銀橋乳業和貝因美等乳品企業入選百強榜
  • 中國奶粉排行榜出爐,第一名竟是它?!
    1、飛鶴:奶粉銷售額75億左右2017年,飛鶴乳業營收整體增長 60% ,高端奶粉營收增長 230% 。其中,嬰幼兒奶粉銷量超73億元,繼續領跑國產奶粉。2、伊利:奶粉銷售額50多億伊利奶粉及奶製品201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64.28 億元,較上期增加 9.73 億元,同比增長17.83%。在伊利奶粉中,佔比很大的有兩塊,最大的是嬰幼兒奶粉業務,還有就是成人奶粉業務。
  • 蒙牛伊利,誰做老大?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乳品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其中常溫品類市場佔比高,處於主導地位;低溫品類發展迅速,集中度相對較低;奶粉市場趨向高端化、有機化,國產品牌開始搶回份額;其他幹乳品消費教育還有待普及,成長空間較大。蒙牛、伊利兩家市值超千億人民幣的巨頭在上述品類中均有不同程度布局,且隨著近幾年消費升級的浪潮,兩家旗下乳製品也向有機化、高端化過度。
  • 蒙牛欲與伊利爭一哥,與可口可樂合作低溫奶,最大受益者或是中糧
    港股蒙牛乳業漲超3%,最新總市值近1200億港元;中國飛鶴漲5.3%,澳優漲3%。消息面上,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日前通報,可口可樂公司與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在4月29日審結。據悉,新的合資公司將在國內生產並銷售低溫奶產品,且是一個全新的品牌。近年來,低溫奶成各大乳企爭相布局的香餑餑,競爭愈發激烈。
  • 25個配方空位,飛鶴、惠氏、君樂寶等大乳企推新機率有多大?
    第二個角度,從飛鶴、君樂寶、伊利、聖元、澳優、宜品等乳企現有工廠擁有配方數來看。由上表所示,飛鶴今年2月份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飛鶴(泰來)乳品有限公司目前已有淳芮(有機)、妙舒歡2個系列,還有一個系列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