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的名菜有很多,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其中這道泥鰍鑽豆腐就是中國菜中很有名的一道菜品。看到菜名,小編不禁好奇起來,這泥鰍是怎麼鑽到豆腐裡的呢?正是因為的敬愛啊都有這種好奇的心理,所以很多人都去嘗試這道泥鰍鑽豆腐,小編也是抱著這樣的好奇心去吃的,當打開鍋蓋的時候,哦~原來如此啊!
說起這道泥鰍鑽豆腐,還是有歷史典故的呢,這道泥鰍鑽豆腐還有另一個有趣的名字叫「貂蟬豆腐」。這道菜的寓意就是三國時期的董卓代表狡詐奸猾的泥鰍,這泥鰍在水中被慢慢煎熬,無處躲閃,只好鑽進冰冷的豆腐中,但最終連同豆腐一起被熬煮了,這豆腐呢,就是王允策劃的美人計,為的就是讓泥鰍自投羅網!
好了,回到正題,這道泥鰍鑽豆腐怎麼做呢。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泥鰍是比較小的一種魚,而且身體很滑,不好拿也不好處理,所以做泥鰍不像其他別的魚一樣,還得把內臟之類的清理出來。但也是需要排汙的,把泥鰍放在清水中餓幾天,讓泥鰍把內臟裡面的髒東西排出來,這期間還是需要換水的,如果不排汙的話,這道菜是沒法吃的。
這道菜的重中之重就是泥鰍必須是要活的,這裡面的豆腐也是需要經過特殊工序處理的,這豆腐必須要提前一天放在冷櫃裡冷藏起來。做這道菜的時候,把還活著的泥鰍和一整塊豆腐放進鍋裡,加上冷水開始熬煮,而且這水加多少也是有講究的,鍋裡的水量需要讓泥鰍在裡面有足夠的空間可以遊動。這道菜火候就更講究了,必須使用小火煮的,冷水變熱後,泥鰍會感覺到水溫已經升高了,會找地方躲藏,這時候冷藏的豆腐還是冷的,泥鰍為了躲避熱水的煎熬,好不容易有個冷豆腐,就會高興地鑽進去躲避了。
雖然這一切聽起來很合理,像是自然發生的規律,其實實際上很少有成功的!那這是為啥呢?這不禁讓小編有些好奇,於是小編就詢問了做這道菜的酒店老闆,老闆說,他在餐飲這一行已經經營了二十多年了,雖然也有微乎其微的成功例子,但這種情況差不多是百分之一的概率。老闆很幽默的說,想想那泥鰍已經沒吃沒喝好幾天了,哪來的力氣鑽進豆腐裡。為了不讓慕名而來的顧客產生懷疑,現在這道菜已經改為泥鰍燉豆腐了。
其實這道菜在製作的過程中,一開始泥鰍還是優哉遊哉活著的,差不多二十分鐘左右,就會被熱水燙死了,有能撐到三十分鐘的也是厲害的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