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僅僅是您或者您身邊人的話題了,它是一個全球性的話題。
是不是瞬間覺得自己也國際化了?但肥胖威脅到自己的健康了,那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而且,對於女生來說,肥胖更是致命的「美貌殺手」。
也因此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減肥方法,甚至有些都是不建議採取的「最後手段」。
紐西蘭奧克蘭(Auckland)網紅Ariana Omipi,原本是一個約280磅(約127kg)的肥妹。
她也一直在減肥的道路上不斷試錯,只是想像其他女生一樣,擁有完美的身形。
剛開始的時候通過節食,體重也曾一度成功降到100磅左右。
然而,體重反彈至近300磅的她,徹底對所有方法都失去了信心。
但是她鋌而走險,通過縮胃手術,最後成功減至138磅(62kg),擁有完美身段。
2012年,當時只有17歲的Ariana還是一個體重將近280磅的肥妹。
受盡各種嘲諷和羞辱後,決心也像每個少女一樣,希望自己又瘦又靚。
所以Ariana開始立定決心減肥,她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通過使用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的方法,配合日常運動,在短短11個月內,減去了140幾磅。
在減去用來體重的近一半的她,通過分享自己的減肥故事,在網路上爆紅。
然而,Ariana的減肥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雖然快速瘦了下來,網絡上收穫了百萬粉絲。
但她卻要承受著長期飢餓的苦楚,令她心身都備受煎熬,本身屬於易胖體質的她,在減肥之路上長期與意志力抗爭,不斷在減重成功與失敗之間輪迴。
在5年之間體重反覆變化,直至快2018年,她又變回一個近300磅的肥妹。
試過很多方法後,體重形成了「溜溜球效應」——忽高忽低,反反覆覆。
Ariana不想面對復胖的自己,她還是發布各種美麗的自拍,隻字不提復胖的事情。
2018年初,她終於向外公布自己的真實身形,交代多年來反覆復胖的煎熬。
而且,為了長遠的健康著想,決心通過縮胃手術來減低食慾。
做完手術之後,Ariana控制飲食變得容易,配合運動健身,每周鍛鍊兩次,每次45分鐘,包括帶氧運動和負重訓練,成功由278磅(約126KG)減到138磅(62KG) 。
Ariana為了成為自己喜愛的樣子而不斷努力,她說:「不要低估自己在短短一年內發生的變化。努力去改變自己,嘗試不同的方法,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但並不代表建議你去縮胃)。一年前我為我的健康付出了太多,現在我有了收穫。」
如今Ariana終於成功擁有她理想的身段,減肥多年以來,沒有復胖,而且身形愈來愈fit!在IG坐擁近160萬關注者。
雖然現在Ariana還沒有復胖,但是未來並不代表不會復胖。
因為她的也曾試過較為健康的減肥方法,健身運動+飲食管理。
但是也曾復胖過了,是因為什麼呢?難道健身運動+飲食管理,也不靠譜?
事實上,很多人在減肥過程中忽略了一個因素,就是自己的心理感受。
也就是說,在減肥過程中,都是被動「逼迫」自己去減肥的,即便減肥方法非常健康、合理且有效。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肥胖就是多吃了很多食物。
而多吃的那些食物中,並不是自己的腸胃,或是身體需要的,只是因為自己的心理需要。
就像Ariana也曾減肥成功過,但是失敗了,就是因為不了解自己肥胖的根本原因——心理需要更多的食物。
對於很多人來說,除了身體需要(餓)的時候必需的食物,大部分情況下,多吃進去的食物,都是一種情感體驗。
因為美食,帶給自己一種別樣的愉悅感,這點是在任何地方、人、事上都體會不到的。
《前沿心理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飢餓情緒和進食慾不僅僅是由生理覺得的這麼簡單!決定我們吃什麼、吃多少的諸多因素中,情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如果從心理上改變不了的話,再合理健康有效的減肥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所以,對於減肥者來說,心理減肥和生理減肥同樣重要。甚至有些時候,心理減肥主導生理減肥。
所以,減肥者應該從心理和生理同時進行減肥。
建議減肥者,通過記錄飲食日誌,來觀察自己的心理活動。
比如拿起零食的時候問問自己,這個東西是因為自己餓,還是情緒?
如果是前者,是否可以用其他對減肥有幫助的零食來替代?如雞胸肉、蔬菜水果等。
對某些人來說,接受心理治療,是解決隱藏在飲食習慣背後的心理因素的關鍵。
當然,如果是小情緒,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自己化解。
最重要的就是,在減肥過程中,不要「逼迫」自己太緊。
比如有時候,可以偷吃一點零食,或者這一餐可以吃多一點。
但是在接下來的時候,將多吃進去的熱量,分攤到很多天中消耗,這樣自己的心理並不會產生「罪惡感」,而又陷入內疚自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