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常溫酸奶異軍突起。這種隨處可買的常溫酸奶,逐漸成為人們走親訪友的主流之選。說到中國的第一款常溫酸奶,2009年由光明乳業推出的莫斯利安常溫酸奶,創國產之先河。常溫酸奶比傳統酸奶保質期更長,口感又比純奶更好,再加上在當時市面上沒有品牌的同類產品可以與之抗衡,莫斯利安一經推出就在市場獲得了不錯反向。
這也使得莫斯利安在2012年到2014年這3年間實現了107億的銷售額,在2014年巔峰時期年銷售額達到了60億。憑藉這一單品,光明乳業的營業額也在2014年登上巔峰,然而這一切都在2015年戛然而止。
在莫斯利安獨佔常溫酸奶這塊蛋糕的時候,各大乳品企業也跟著推出自己的常溫酸奶產品。其中為代表的就是2013年上市的伊利安慕希和蒙牛純甄。這兩個品牌雖然進入市場的時間都比莫斯利安晚4年,但是上市之後迅速崛起並奮起直追,使得莫斯利安失去了先機。如今常溫酸奶領域由安慕希、莫斯利安、純甄三家獨大,佔據近市場80%的份額。2015年莫斯利安以58億的年銷售額再次蟬聯國酸奶品牌第一的位置,然而就是在這一年,莫斯利安的銷售額出現了首次下滑,在這之後銷售額開始逐年下跌,被安慕希和純甄后來居上,常溫酸奶第一的位置也被安慕希拿下。
2018年安慕希年銷售額達到了170億,佔據伊利總營收790億的21%,而蒙牛緊追其後,總營收比伊利少100億,純甄的銷售額也實現了破百億。而光明乳業在旗下明星產品莫斯利安失去市場後的總營收僅為209.86億元,與伊利和蒙牛的差距越來越大。不僅如此,安慕希雖然進入市場的時間晚,但只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就從特侖蘇手中奪走了「中國乳業最大單品」桂冠。
莫斯利安作為首創品牌,是如何從行業第一跌到行業第三的呢?首先在市場渠道來看,在這個渠道為王的時代,光明乳業本身主要的戰場就在華東和華南地區,跟全國性企業伊利和蒙牛相比,光明的市場覆蓋度不夠。所以在安慕希和純甄上市後,給了這些品牌增長的空間和機會。
而在推廣方式上,莫斯利安只是採取快消行業傳統的推廣方式,如路演、試吃、買贈等。而安慕希的營銷方式則更多豐富,無論是線上線下,還是熱門綜藝,影視劇植入等方面都有涉及,給消費者留下了很深的影響。
在產品定位上,莫斯利安一直堅持宣傳著「長壽」概念,頗有點保健品的感覺,而安慕希和純甄上市後就與莫斯利安進行差異化形象構造,在宣傳上分別以濃鬱、無添加為賣點,這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
最重要的是當在莫斯利處於領先者的時候,它在快速迭代上的動作實在太慢,一直以來對產品都沒有什麼創新和突破。本來可以利用這個窗口期與對手拉大距離的光明,卻選擇在這個時候墨守成規,最終導致被超越的結局,實在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