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報興趣班也有鄙視鏈?鋼琴已「落伍」,冷門特長才高端

2020-12-17 東方談育兒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久之前,大部分的爸爸媽媽才逐漸意識到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重要性,所以現在的小學生甚至是初中生都處於家長思想轉型的階段,並接受了很多轉型思想的影響。

當爸爸媽媽著急給孩子搶名額,拼優惠的時候,那麼"開創潮流"的人又開始了忙碌的一輪——他們正在給孩子報名馬術、西洋棋等等所謂"高端"興趣。

大學時期,在上《社會學概論》這門課的時候,老師說家裡的小女兒過生日,來了二十多個小朋友,都是班上平時相處的不錯的同學。

大家玩到了高興的時候,就有人提議要來彈一首鋼琴。

在老師所處的那個年代,能彈鋼琴的人可是屈指可數,而這種興趣愛好也是非常燒錢。

令他驚訝的是,來參加生日會的二十多個小朋友每個人都彈了一首不同的曲目,讓他目瞪口呆,忽然發現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彈鋼琴不再是一種興趣愛好,而是比遊泳還有"重要"的必備技能了。

01中產家庭報名興趣班也有鄙視鏈?

去年暑假,自己陪朋友的妹妹去參加鋼琴比賽,小姑娘才上一年級,穿著漂漂亮亮的白色禮裙,在豪華的酒店客廳裡鞠躬,然後開始彈奏鋼琴曲。

當我看到四百多號的號碼牌的時候,我已經很驚訝了,驚嘆於為什麼現在的小朋友都在彈鋼琴。

這種現象在現在真的很普遍,仿佛鋼琴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好像現在的小朋友不會彈鋼琴就跟落伍了一樣。

更誇張的是,不少媽媽想讓孩子和國際接軌,所以專門挑選冷門的興趣愛好,例如馬術,溜冰,西洋棋等等,立志讓孩子"超凡脫俗",實在是讓人敬佩!

一個家庭,不僅要支持全家人的衣食住行,而且還要負擔孩子的教育支出,興趣愛好支出。

原以為彈鋼琴、學芭蕾已經很不容易了,在學習過程中花費的金錢也不少,但是可能就是太普遍了,以至於現在有部分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學一些冷門的技能,以便於能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還有父母對于越貴的、開銷越大的興趣班有種盲目的追求,覺得會比較高級。

或許你很也會說,中產家庭報名興趣班也有鄙視鏈嗎?

是的,即使你鋼琴十級,小小年紀就進入了省級舞蹈劇院,但是就是有人會對你說,"我孩子學的東西比較高級!"

02興趣班真的是越貴越好嗎?

現在有一種觀念就是——鋼琴已經"落伍",冷門特長才高端,而這種觀念也促使爸爸媽媽絞盡腦汁,將孩子的課外時間填得滿滿當當,並在學習這些"基礎科目",例如鋼琴、舞蹈、唱歌等的基礎上,給孩子加上馬術、象棋、滑板等等,無形中給了孩子很大的壓力。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已經經過了好幾代人的檢驗。

但是在現在的發展態勢下,孩子的興趣並不是自己選的,路也是爸爸媽媽讓自己走的,孩子們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自主選擇權。

如果孩子學得不快樂,那他很難學有所成,爸爸媽媽的支出也成了水漂,所以我建議父母在挑選孩子的興趣班的時候,應當尊重孩子自身的意願,不能搞"一言堂"。

或許你替孩子做出的選擇很完美,但是適合他的,才能激發孩子最大的潛能。

也有人會問,興趣班是越貴越好嗎?

其實不是的,興趣班的費用就相當於是學費,是一種衡量老師傳授知識的價值的具象物體,所以爸爸媽媽無須盲目追求冷門,該用市場價來對待就用市場價來對待,那些哄抬價格的不見得能有多少的技能儲備。

顯然,報名興趣班已經成為了家長的必做教育事業之一,希望爸爸媽媽可以擦亮眼睛,認真分辨真假,用平常心對待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學得開心,學有所獲!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東方,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墊底,越冷門越高貴?
    但是在高消費的一線城市,中產家庭的要求也相對更高,家庭年消費在30萬以上,才算得上是中產。中產家庭經濟略有富餘,因此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像是舞蹈、遊泳、畫畫,都是興趣班的標配。但是很顯然,中產家庭的父母並不滿足於標配,在他們看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重中之重,為此,會給孩子報更加「高端」的培訓班。興趣班本來是孩子的「加分項」,培養孩子的興趣,掌握一些新技能,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演變成家長的「攀比」「角逐」。
  • 當代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墊底,榜首全是「冷門」
    簡單來描述中產家庭的「野心」,就是不滿足於別人有的我們要有,而是我們要有別人沒有的!久而久之,在教育過程中,原本只是提升孩子素質教育的興趣培養,卻成為家長們的攀比場。你知道嗎?興趣班也存在鄙視鏈,選擇太「低端」的,甚至會被人看不起。
  • 中產娃興趣班3類鄙視鏈,鋼琴墊底,網友:「王詩齡們」才上得起
    沒有短板,長板還長的情況下,自家娃的木桶,自然就比別人高,這才是適應未來的全能型人才。於是,五花八門的興趣班雨後春筍般冒出,鋼琴這種曾經的"貴族"興趣,都只能墊底。01 中產孩子報興趣班,鋼琴是墊底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中產家庭。之後,這些家庭選擇的興趣班,才值得拿出來討論,代表了一種現象。
  • 圍觀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墊底,網友:人間不值得
    如今,中產階層家庭在孩子的培養上真是「壓力山大」,畢竟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考級的科目種類也越來越多,各類考到滿級的孩子,年齡也越來越小。 在圍觀了一些中產家庭給孩子報的興趣班時,居然發現興趣班也存在著「金字塔」,而之前還大熱的鋼琴,現在已經成為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的墊底項目。
  • 「興趣班鄙視鏈」出爐,第1因冷門燒錢變高貴,鋼琴俗氣排倒數
    鋼琴,作為樂器之王,自然是那些家庭條件不錯的家長的首選。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鋼琴現在卻不再吃香了。小曼的孩子現在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看著身邊的人都在給孩子報興趣班,小曼也有些著急了,但是她又不知道到底該如何選擇比較好。
  • 教育視窗丨讓興趣班回歸「興趣」本義
    現象: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趣班也開始有鄙視鏈,普通的興趣班甚至會讓人「瞧不起」。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
  • 家長心中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成「入門級」,頂端最「高貴」
    甚至,在興趣班中還形成了一個「興趣班鄙視鏈」,在「鄙視鏈」中,越是普通的興趣愛好越「低級」,越冷門、越貴的就越「高貴」。所以,如果孩子實在是非常喜歡的話,家長才會讓孩子去學,如果孩子沒什麼特別喜歡的樂器,那鋼琴是被家長Pass的首選。比如在「智力類」的興趣班中,也有一條「鄙視鏈」:跳棋﹤五子棋﹤象棋﹤圍棋。
  • 什麼年齡適合學什麼特長?一年級的孩子要不要學特長和興趣班?
    關於孩子要不要學特長、從什麼時間開始學特長報興趣班,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對於有條件的家庭來說,正確認識報興趣班、學特長對於孩子成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個問題是孩子要不要學特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育水平越來越高,義務教育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也基本普及,多數孩子都會讀完大學。人與人之間普通教育的差異越來越小,一個孩子以後在社會上要想出類拔萃脫穎而出,沒有一點特長是不行的。這裡的特長,是比較寬泛的,可以是一種運動、一種技能或者一種比普通人強的東西,這些都可以成為孩子成功路上的重要資本。
  • 給娃報鋼琴班等音樂班前,家長不妨想明白幾個問題,能省不少錢
    我知道朋友一向重視教育,這鋼琴想必是買來給孩子練琴用的,怎麼捨得送人呢?朋友一通訴苦後,我才知道,原來是上初三的孩子因為練鋼琴的事和家人鬧得雞飛狗跳。孩子不想再練鋼琴,可朋友不想半途放棄,畢竟孩子從五歲就開始練,還花費巨資給買了鋼琴報了班,這些花去的時間精力金錢可都是成本啊。但孩子態度很堅決,對鋼琴的牴觸到了「寧死不彈」的地步,朋友只好放棄,由他。
  • 寒假報班高峰來了,李玫瑾:3種「興趣班」不要報,費錢費時還沒用!
    之前的一項權威調查顯示,將近38.8%的家庭年收入的2、3成都花在了教育上。其實這個數據並不意外,我們仔細看看周圍的人,好像沒有幾個家長不給孩子報興趣班的,不報的家長基本被劃成「異類」一樣的存在了。
  • 興趣班要不要堅持?先分清是誰的興趣
    現代小學生,大部分都會參加幾個不同的興趣班,一來開闊視野,擺脫單純學科學習的沉悶,二來培養孩子興趣,讓童年更加豐富多彩。舞蹈、鋼琴、繪畫、外語、書法……沒有幾項特長興趣班「加持」,家長都會覺得不好意思。
  • 虎媽教育VS快樂教育:給孩子報興趣班,是「興」趣還是「滅」趣?
    同樣的,給不給孩子報興趣班也是這樣一個兩難的問題。針對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問題,現在分成兩派。一派奉行「虎媽教育」理念。習得任何一種才藝,都需要付出時間和金錢才能掌握,家長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興趣班,想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老話說得好「貪多嚼不爛」,如果所選項目超出了自身的能力水平,孩子會因為跟不上或感覺不到進步而產生挫敗感,那麼他就有可能什麼都學不好。
  • 李玫瑾教授:這3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費時費錢,還沒啥作用
    易烊千璽在2歲時就報了興趣班,5歲的時候就被媽媽逼著學舞蹈,這才成就了他的未來。所以,網友才會覺得易烊千璽在「三小隻」中的舞蹈最棒!但是,並不是每一位媽媽都像易烊千璽的母親一樣聰明,家長盲目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哦!前些天,兜媽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例子。「魔鬼媽媽」4年花費20萬,給孩子報14個興趣班,結果如何?
  • 中產教育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沒外教的...
    她給女兒報的英語補習班,每學期的學費約2.5萬元,這是和Lucy交朋友的代價。  不久前,成都幾個小區之間,為了誰的孩子更有資格就讀學區內最優質的一所小學而引發了比收入、比職業、比出身的「中產階級內部踩踏事件」,將中產階級子女教育中的鄙視鏈赤裸裸地展現出來。
  • 愛好與特長:寶寶上興趣班應注意的四大誤區
    關於孩子上興趣班的問題,已經成為熱門話題了。對於孩子上興趣班的問題,無論支持與否,父母都應當注意一些原則,避開孩子上興趣班時存在的誤區。   誤區1:興趣班太多了   孩子有才藝才是最重要的,錢不是問題,孩子健康不是問題,最核心的是孩子上了興趣班沒,上的足夠多了嗎?
  • 在這些好玩的興趣班面前,奧數、英語、鋼琴都不算什麼……
    如今父母給孩子報課外興趣班 已成為標配 出門見了同學的家長 都不問:你給孩子報興趣班了嗎?
  • 孩子對興趣班總是三分熱度,是孩子真的沒興趣,還是家長沒堅持?
    不帶他去吧,怕耽誤了孩子的興趣培養;帶他去吧,又擔心他過了幾天再變了興趣。想問問橙子,關於興趣班,家長該如何幫孩子選?遇到三分鐘熱度的娃,又該如何應對呢?幾乎每個孩子都上過興趣班,有的是家長希望孩子學的,有的是孩子自己喜歡想要學的。
  • 孩子對於興趣班總是三分鐘熱度是孩子真的沒興趣還是家長沒堅持?
    不帶他去吧,怕耽誤了孩子的興趣培養;帶他去吧,又擔心他過了幾天再變了興趣。想問問橙子,關於興趣班,家長該如何幫孩子選?遇到三分鐘熱度的娃,又該如何應對呢?幾乎每個孩子都上過興趣班,有的是家長希望孩子學的,有的是孩子自己喜歡想要學的。
  • 二胎家庭的無奈:老大上各種興趣班,老二隻是個陪跑員
    文|文兒各位家長們,你家娃都報興趣班了嗎?我發現,不管再佛系的家長,孩子上了小學後也會開始各種報班。在朋友圈裡看到家長們的周末,也都是陪娃在各種興趣班特長班中遊走。接下來我們攀談了好大會兒,果不其然,又是一個「給老大報各種班,領著老二打醬油」的典型家庭。「老大上各種興趣班,老二陪跑打醬油」,二胎父母為什麼會如此厚此薄彼?這是因為,隨著二寶的降生,很多父母的心態悄悄起了變化。
  • 孩子6歲前這三種「興趣班」別報,沒啥效果,還浪費時間和金錢
    無論是學前教育,還是各類興趣班,都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大街小巷掛起了招牌。這其中不乏一些低齡孩子的興趣班,甚至很多在6歲之前的孩子都會報各類興趣班去學習,但是這樣真的會有效果嗎?李女士就是無數憂慮父母中的一位,她生怕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慢了一步,於是咬著牙花了一大筆錢給孩子報了鋼琴班,希望能培養孩子的鋼琴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