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都給孩子報了哪些興趣班?
從孕媽參加的胎教班,到孩子參加的早教班,早教產業鏈不斷前移,好多父母真是從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就開始努力,為的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如今,中產階層家庭在孩子的培養上真是「壓力山大」,畢竟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考級的科目種類也越來越多,各類考到滿級的孩子,年齡也越來越小。
在圍觀了一些中產家庭給孩子報的興趣班時,居然發現興趣班也存在著「金字塔」,而之前還大熱的鋼琴,現在已經成為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的墊底項目。
圍觀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排在第一鋼琴只能墊底
隨著國產紀錄片《起跑線》、《零零後》的熱播,不僅展現了城市中產家庭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更反映了孩子們「起跑線」教育問題中的家庭狀況。
《起跑線》中7歲女孩湯笑嫣,一天周末就要參加4個興趣班,既有大眾的聲樂、舞蹈,又有剛興起的尤克裡裡,還有小眾的西班牙語。這真實的記錄了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的普遍情況。
照比普通家庭孩子學習的舞蹈、籃球等,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已轉移到了馬術、高爾夫等「貴族」運動項目中。
網友們看後紛紛吐槽說:「這真是應了李誕說的那句人間不值得!看著這群孩子都累。」
興趣班也存在一定的「鄙視鏈」
1)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架子鼓>鋼琴
鋼琴有一定的「校音」作用,上手快,普通演奏對孩子的天賦要求也不高。相比之下,弦樂器就對孩子的音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優越的天賦,學會一種與眾不同的樂器,也更能提升氣質。因此,就出現了上面這組學習樂器的鄙視鏈。
2)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其他常見運動
費用即門檻,像馬術、高爾夫一般都是一對一教學,不算教練費或課時費,排在前列的運動項目通常因特殊場地要求,還會有額外的場地費。這要是長期學習下來,沒有經費的支持,很難堅持。
因此,站在「鄙視鏈」頂端的真是憑實力擁有俯瞰視角。
寶媽知識小Time:什麼促使了家長這樣做?
☆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未來
大部分家長們都不自覺的認為自家孩子更優秀,為了讓孩子未來更上一層樓,打小就規劃了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原則上儘量高端又與眾不同。
☆同齡小朋友相互比較競爭
孩子一入園或入學,就會被統計有哪些特長。為了突出孩子的優勢,大眾的競爭不過,我們就選擇小眾的來搶佔「一席之地」。
☆自身的虛榮心
除了孩子的培養,興趣班的選擇也能看出家長的品味。試想,一個會馬術的孩子和一個踢足球的孩子,哪個說出去更給家長增面子?
寶媽知識小Time:給孩子報興趣班不能盲目
1)選擇孩子真正感興趣的
孩子喜歡的才會持之以恆的學習,如果孩子本身沒有興趣,只為了報班而報班,往往得不償失。
2)避免出現「趕場」情況
興趣班也不能太過滿負荷,天天像「趕場」一樣疲憊,再感興趣的愛好也容易磨滅孩子的喜愛。
3)貴精不貴多
如果孩子真有某方面天賦,就重點培養,許多專業領域的人,並不非樣樣精通,而是一專多能。
溫暖寄語:每位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都能體會,但切莫拔苗助長。從孩子長遠發展來看,興趣可以培養,也可帶來成功,但成功不一定就能帶來快樂。順應孩子的成長軌跡,發挖孩子的真正天賦,再全力以赴,才更能有的放矢。
每日一問:你家孩子都報了哪些興趣班?堅持下來的有多少?歡迎留言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