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開始進化?水庫釣起深紅色怪魚,多個尾巴看懵老農

2020-12-22 體育聯盟

聽北方釣友說,他們當地已經白雪皚皚冰天雪地了,河邊水庫幾乎見不到釣魚人,大家都封杆在家休息。

可南方地區,最近幾天才開始降溫,偶爾降下一場小雪。雖說是低溫,但是一點兒也不覺得冷,江邊河溝仍有不少釣魚人。

冬天釣魚,路人詫異。有人說:「不得不佩服釣魚人,不管是嚴寒酷暑都有人在堅守,釣不到魚這樣苦等有意思嗎?」邊上的釣友連連搖頭沉默不語,釣魚的樂趣或許只有釣魚人才懂。

昨天,福建的一位釣友,在當地水庫釣鯽魚,結果鯽魚沒有釣到,反而釣起一條深紅色怪魚,很是罕見!

據他說,水庫裡村裡一位老農承包的,平時在家幹農活,順便照看水庫,養一些魚逢年過節賣,順便收點釣魚費。

當釣起這魚的時候,眾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剛開始還以為是鯉錦觀賞魚混入水庫,可越看越不對勁。

老農看後都懵了,很是疑惑,問道:「這是什麼魚?」這魚渾身深紅色,魚鱗魚鰭形態很像羅非魚,只是尾鰭比較寬大,細看之下竟有三個尾巴。

從這些特徵來看,難道是羅非魚進化了?大家都知道,羅非魚在冬天就會大面積死亡,為了適應環境和氣溫,很多羅非魚也在不斷進化適應中。

羅非魚是神奇的魚種,在我國水域,讓人又愛又恨,提供日常蛋白質的同時,也造成本土魚滅絕。如今廣州、福建地區,有水的地方就有羅非魚,而且逐漸向全國擴散。

有位觀賞魚愛好者看後說,這雖然很像羅非魚,但這是一種觀賞魚,也叫鸚鵡魚。這是熱帶魚類,在自然水域中很少見,大多被飼養在溫室裡。

鸚鵡魚為何出現在水庫?他猜測是有人放生的,這魚沒有繁殖能力,不用擔心泛濫成災,和羅非魚一樣,也是害怕低溫,到了冬天大多數會被凍死,只有少數能存活。

在福建廣東地區,有很多鸚鵡魚養殖場,自然水域中的鸚鵡魚,大多是選魚的時候被丟棄逃出來的。

不知眾位釣友見過這種深紅色的魚沒有?看上去很好看。

相關焦點

  • 廣西釣友水庫釣起「羅非魚王」,半米多長
    廣西柳州的釣魚愛好者秦先生,在垂釣時(當地的水庫),意外釣起來一條罕見的「巨無霸」——一條重達7斤多的巨型羅非魚。比如在廣西的邕江裡,野生羅非魚數量極多,大多數釣魚愛好者都曾在江裡釣起過羅非魚,但相信沒人見過這麼大的「巨型羅非魚」……其實,根據這條「巨型羅非魚」的體型特徵判斷,我們認為它應該是一條「雜交的人工多倍體品種」,其生長速度和體型都遠超一般的羅非魚。
  • 四川也有羅非魚?四川一水庫,現大量「怪鯽魚」,羅非魚入侵
    然而近日,四川一位釣魚愛好者,表示在當地的水庫裡,出現大量「怪魚」,很像是羅非魚! 四川的野生魚資源非常豐富,種類很多,除了常見的鯽魚、鯉魚,還有許多別處沒有的特有魚種,比如清波、赤尾魚、軍魚等等。 可是在當地釣友看來,這種「怪魚」並非任何四川原生魚——倒也些像是傳說中的「非洲鯽魚」,羅非魚! 四川也有羅非魚了?
  • 廣東水庫,有人釣起罕見羅非魚王,網友:珍品食材
    羅非魚之所泛濫成災,究其原因,還是它許多人被定義為「垃圾魚」,不好吃、不能吃。——不過,如果是下面這種罕見的「巨型羅非魚王」,也不能吃嗎?廣東男子水庫釣獲「7.8斤羅非魚」竟還有如此大的羅非魚?近日廣東一位釣魚愛好者,在當地水庫垂釣時,意外釣起一條「7.8斤的超級羅非魚」。這條羅非魚王一出水,就令許多釣魚愛好者驚呼「成了精」....確實,羅非魚是如今我國東南、西南地區都最常見的外來物種,甚至成為一些江河裡「主要魚種」。
  • 人煙罕至的峽谷,釣起金色怪鱗魚,賣了450元
    我國河流峽谷眾多,野生魚資源豐富,很多魚種至今沒有被發現。隨著人類的發展和進步,工業化讓很多河流水質大不如從前。人們除了滿足日常所需,還不斷的向大自然索取,過度捕撈破壞生態,導致很多魚種已經絕跡。河道池塘裡的四大家魚也少了,如今成了羅非魚、清道夫、巴西龜等外來物種的天堂。我可以肯定的說,這樣的破壞和糟蹋,不用幾年我們很難吃上真正的野生魚。如今,想釣大魚、釣野生,只能到人煙罕至的地方,這些地方沒有生活廢水和工業汙水的汙染。偶爾被捕撈但也不至於減少和消失。
  • 羅非魚?雲南河道出現黑斑怪魚,釣魚人:非常兇
    釣魚愛好者大都是半個「魚類專家」,然而下面這位雲南怒江的釣魚愛好者,在河裡釣魚時,卻碰到一群完全認不出來的「怪魚」——看起來像羅非又像是鱖魚,並且數量極多……水庫裡跑出來的怪魚?「……一下午釣了好多條,小的像羅非魚,大的就像是鱖魚了,所以我也搞不清楚是啥魚,就是兇得很,魚餌(蚯蚓)一咬就沒了」這位釣魚愛好者表示,他也沒見過這種魚以前,只是聽人說附近的水庫裡有這種魚,可能是水庫裡跑出來的。
  • 羅非魚怎麼釣?從6個方面談談我的經驗,適合水庫野釣
    隨著釣魚的人越來越多,很多有生意頭腦的人開始注意到為釣魚人提供服務這條致富路子,各類釣棚、漁排如雨後春筍般的興起。羅非魚也成了湖庫裡的主釣魚種,羅非魚又被稱作非洲鯽魚,並不是我國本土魚種,原產於非洲東部。但目前是我國的主要淡水養殖魚種之一,常被稱為「南非北鯉」。
  • 魚塘出現紅色羅非魚,竟能安全過冬,這下控制不住了
    對於我們釣友人來說,更懷念夏季的時光,夏天釣魚一件襯衣,一條短褲就搞定,不用擔心溫度低,夜釣更是涼爽愜意。最近,有釣友在自家魚塘,釣起一種紅色羅非魚,據觀察這種羅非魚繁殖迅速,能適應低溫天氣。下面慢慢道來,普通羅非魚在我國開始泛濫的時候,很多人說這魚只有在廣東一帶才能存活。到了雲南、廣西、四川等地過不了東,會被活活凍死。可如今,雲、貴、川很多河道,已經出現大量羅非魚,到了冬天也能存活繁殖。這說明羅非魚適應能力極強,已經開始進化了,到了冬季大多會躲到深水區裡過冬。
  • 天克羅非魚!這種「大嘴怪」在非洲快把羅非魚吃絕,網友:可引入消滅...
    這種大嘴怪,就是著名的「維多利亞湖生態入侵事件」的主角——尼羅河尖吻鱸,一種古老的、體型龐大的掠食魚,也是現存最大的鱸科掠食魚!維多利亞湖是非洲第一大淡水湖,生態極為繁盛,是非洲最大的漁業產地。然而在18世紀中期,湖內生存的數百種野生魚、水族陸續滅絕,湖內生態幾乎崩潰,而造成這場生態災難的罪魁禍首,正是被英國人帶來的這種「大嘴怪」!
  • 釣上的魚和羅非魚相似,卻比羅非魚美麗,網友說是倒吊魚,不能吃
    以前在農村的時候就很喜歡釣魚了,哪怕現在在城市裡上班了,每到休息日的時候,只要不忙就喜歡到河邊釣釣魚。一般來說,我都是在市內河流釣魚,但有的人則是不一樣了,和朋友開車到偏遠的地方釣魚呢,就比如偏遠的水庫或者海邊。
  • 冬季怎樣釣羅非魚?冬季時羅非魚喜歡哪種味型?冬釣羅非魚的技巧
    羅非魚,別名非洲鯽魚,原產自非洲,屬於熱帶魚類;它屬於廣鹽性魚類,繁殖力強,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分布於長江以南的沿海、水庫、湖泊、池塘、溪流、小河甚至溝渠中。到了冬季,如果水溫低於15℃,羅非魚會變得很難釣。當水溫低於10℃,羅非魚就開始死亡。那麼,冬季如何釣羅非魚?
  • 老釣魚人透露的方法:羅非魚這麼釣,好釣到飛起!
    羅非魚目前廣泛存在於我國廣東、廣西兩個省,是屬於一種外侵物種。此魚原產地是南非,後通過越南地區傳入我國,又稱『非洲鯽魚』、越南魚。因其生命力頑強,有人又稱之為『福壽魚』;這種熱帶魚侵入我國後適應能力極強、在兩廣高溫地區快速繁殖,大大破壞了江河湖庫的生態環境,並且目前能在兩廣地區的大部分地區過冬。它是一種雜食性魚種,口味偏向喜腥,食性雜,還會吃其它魚種的魚卵,而且性情兇猛、繁殖快大大壓榨了其它魚的生存空間,對當地魚種有很大威脅。它的上述特性導致野釣到處能見到這種魚。很多釣魚新手剛開始釣的不再是本地鯽魚,而是變成了羅非魚。
  • 釣到奇怪的魚,外形有點像羅非魚,是什麼魚?網友:看樣子不好吃
    都說魚獲最讓人期待的了,確實也是這樣,因為從河裡總是釣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魚類。不論是小水溝還是大河流,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釣上奇魚。就像這位釣友在這裡釣魚,河流寬闊,河水微黃,也不知道能釣上什麼魚。魚一咬鉤,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甩竿提了上來。幸好不是大魚,要不然都有可能斷線斷竿了。在這樣的地方釣魚,和睦寬大,也是有可能釣上大魚的,但是他釣上了一條奇怪的魚。剛開始以為是一條小羅非魚,但仔細看了之後發現不是。其實魚的外形和羅非魚還是蠻像的,不過魚尾處有個紅點,而羅非魚是沒有的。
  • 這樣能把魚釣絕?廣西釣魚人「專釣公魚」,釣了半桶魚都是公的
    然而下面這位老兄,釣魚不僅專釣一種魚,還都是一種性別——釣了半桶魚,全是公的羅非魚……近日,廣西梧州的一位釣魚愛好者(光道過客),就展示了這樣一次「神奇的釣獲」——釣了半桶魚,竟全是公的羅非魚……怎麼知道這些魚都是公的?
  • 魚拉了上來,還以為自己釣到一個有著「尾巴的桌球」呢,真奇怪
    魚的種類很多,這一點都不假,有時候在河邊釣魚的時候,就經常釣到一些奇奇怪怪的魚。對於一些鯽魚、草魚、羅非魚等等這些常見到的魚就不會覺得陌生了,但是對於沒有見過的魚,那一定充滿了好奇。魚餌到水裡後,並不是我們想釣到什麼魚就收穫什麼魚,畢竟水下生物太多了,不是我們能決定的。都說魚各種各樣,這確實是真的,男子在河邊釣魚就釣到了一條奇怪的魚,魚出水面後就開始掙扎了,一眨眼的功夫,男子都還以為是個帶著尾巴的桌球呢。
  • 家門口的大湖釣上魚,魚身扁圓,有點像羅非魚,有釣上過嗎?
    對於喜歡釣魚的人來說,有空了就會去河邊、公園大湖釣釣魚。和河流比起來,公園釣上的不是很多,而且很多公園裡的大湖,很多都是禁止釣魚的。但這位釣友就在家門口的大湖釣魚,還釣上了一條奇怪的魚類呢。這些風景很好,家門口就是湖了,隨時可以釣魚。不過一般來說這裡的魚都是人工放進去的,並不是真正的野魚,能在這裡釣魚,也是可以了。
  • 和羅非魚有多大仇!釣友釣起後直接摔在地上,稱:這東西就是禍害
    甚至有廣東釣友這樣說:野外的很多河流已經被這種魚佔領,有的時候空鉤扔下去都能引來它們搶食,可見它們是餓瘋了!外來羅非魚大量繁殖,自然會擠佔本土魚類的生存空間。以至於釣魚人對這種外來物種是深惡痛絕,更有釣友釣起它們後,直接摔在地上,一摔就是一大片!這和羅非魚到底是有多大仇啊!
  • 雲南一河道出現許多黑斑怪魚,釣魚人:有點像鱖魚,兇得很
    水庫裡跑出來的怪魚? 「......一下午釣了好多條,小的像羅非魚,大的就像是鱖魚了,所以我也搞不清楚是啥魚,就是兇得很,魚餌(蚯蚓)一咬就沒了」 這位釣魚愛好者表示,他也沒見過這種魚以前,只是聽人說附近的水庫裡有這種魚,可能是水庫裡跑出來的。
  • 長得很像羅非魚,特別貪吃,野釣遇上別放過
    作為一個釣魚人,凡是和魚有關的事情都比較感興趣,況且小飛還是一個自媒體的主編,平常都有看新聞的習慣,順便也了解一下全國各地的魚情我發現這兩年自然水域的入侵物種越來越多,無論是種類還是數量都有所上升,為什麼呢?很大一部分是盲目放生惹的禍!
  • 江西上饒釣魚人,水庫釣起「一尺長」黃辣丁,網友:牛尾巴
    最近不少水庫、大閘洩洪,也是衝出不少大魚,十幾斤的鯉魚、幾十斤的青魚、鰱鱅,相信都有人「撿」到不少。 不過,下面這條魚一公斤不到,卻讓人許多人直呼「魚王」,也是瞬間「走紅」當地釣魚愛好者的朋友圈!
  • 樂山水庫,村民釣起兇猛掠食魚,石頭砸死,水中還有一百多斤的?
    水庫發現「小水怪」,被村民石頭砸死當地(樂山千佛鎮)一位村民在水庫(東風水庫)釣魚時,用蚯蚓做魚餌,竟釣起一條陌生的「尖嘴怪魚」,仿佛民間傳說中的水怪。不僅模樣奇怪,且非常的兇猛,甚至差點將這位釣魚的村民手咬傷——隨後,被其用石頭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