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頓已「鈍」?為什麼「快餐式飲茶」現在走進不了中國人心裡

2020-12-21 觀察快訊

眾所周知,中國是茶的故鄉。據說在上古神農時代,中國人就開始發現並利用茶,至今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中國作為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但是多年來在茶品牌打造上卻不敵"洋品牌"。

據上個月艾媒諮詢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袋泡茶品仍是立頓,它在中國市場佔有率還是第一。不過,在2019年四季度的財報裡,聯合利華的茶業務銷量出現下滑,消費者對紅茶的需求下降。近日,聯合利華還宣布將在2021年底完成對旗下茶業務的剝離,其中可能包含立頓。

立頓被聯合利華拆分其實除了自身發展定位問題之外,還有在面對崛起的中國年輕茶品牌時過於輕敵,無論是茶品品質還是消費心理的洞察都過於"老舊保守"。不少國牌新式茶飲紛紛後來居上,立頓的"快餐式"茶文化現在難以走進中國人的心。

立頓的"快餐式飲茶"無法佔據消費者心智

立頓憑藉20世紀後期的全球化浪潮,僅靠一款行銷全球的紅茶單品就成為了全球第一大茶品牌。1992年,已有百年歷史的立頓,帶著茶包進入了中國。它憑藉自己的"拼接茶"解決方法,將茶葉碾碎好茶和次茶拼接在一起,春夏秋冬都可以品嘗到味道一致的茶飲。

但是,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中國人喝茶講究"單芽"、"整葉",還要觀察茶葉衝泡後的形態。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眼中,碎茶形式的袋泡茶是面向低端市場、廉價與低品質的代表產品。

因此,當前不少袋泡茶拋棄"碎茶"的方案,選擇原葉茶,提高袋泡茶的產品品質。同時,如今的袋泡茶已經提升了"內涵"——多選用完整的茶葉,配以立體的茶袋,使得茶葉在茶袋內也有足夠的空間舒展。

立頓憑藉紅茶聞名於世,但根據聯合利華調研顯示,只有10%的中國消費者對紅茶情有獨鍾,而作為後起之秀的花果茶則成為了中國市場的"新寵"。

根據歐睿數據顯示,立頓的茶葉銷量維持在30億美元上下,沒有明顯的增幅或降幅,營收相對穩定,但是缺少了持續增長的能力。在今年年初的業績會議上,聯合利華執行長喬安路曾提到,茶業務增速放緩已有很長一段時間,這已經影響了聯合利華的業績增長和利潤。

同時,新冠疫情的蔓延則對茶葉部門的營收有不小的打擊。相對於其他增速強勁的業務,茶葉部門對於聯合利華來說,是需要改革的一個業務。將視角拓寬到世界市場,咖啡市場的強勢擠壓也成為紅茶銷量逐年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儘管立頓早年間憑藉"快餐式文化"迅速打開中國市場,但由於缺乏對中國茶文化的充分理解和鑽研,在近30年的時間裡,立頓逐漸因過度標準化與更新緩慢的產品而被消費者所拋棄。因此,在中國市場,立頓始終難以憑藉單一產品從教育市場、培養消費者習慣的角色進階到成為中國人心目中"茶文化"的代表。

中國新興茶飲文化登場,"精緻茶"成為追求

立頓在中國一直是打是經濟成本財務帳,靠著躺贏、吃老本,卻從來沒有實現過真正的本土化。

就在立頓停滯不前的同時,中國的本土茶業品牌卻紛紛開始在賽道上進行"衝刺超車"。中國袋泡茶市場的新消費品牌逐漸加大對本土茶葉品類的研究,並且迅速佔領本土消費市場。

中國擁有著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品種。近年來,許多茶品牌主打年輕市場,不止步於在紅茶與綠茶的產品開發,加大產品研發投入,豐富茶葉品類和提高茶葉質量,將中國的六大茶類也納入其產品研發中來。

36氪研究院與奈雪の茶聯合出品的《2019新式茶飲消費白皮書》指出,截至2019年底,中國茶飲市場規模是咖啡市場規模的兩倍以上——前者突破4000億元,而後者則接近2000億元。

新式茶飲成為年輕人接觸茶的窗口,純茶銷售的態勢迅猛。這也離不開當前新興消費觀——更注重消費"精緻感",趨向"健康"、"養生"的生活方式。"喝茶",甚至是"喝純茶"、"喝養生的優質純茶"在中國年輕的消費群體中被迅速接納。例如,CHALI茶裡用原葉茶來替代碎茶,將茶葉塞進茶包裡提高產品品質。無需裝備齊全的茶具、無需經過溫杯燙壺,茶包能帶給當下消費者的便捷性依舊是無可替代的。

除此之外,新消費品牌更加強調場景化,袋泡茶不僅僅主打便捷,而是更多的希望產品能夠植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慢慢使品牌變成價值觀一樣的存在。

核心消費群體的年輕化,中式茶飲怎樣深入人心

立頓為什麼顯得有點"疲軟",可能是它還沒能跟上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思路。

現在喝茶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特權了。艾媒諮詢調查數據顯示,在喜歡袋泡茶的消費群體中,40歲及以下人群佔比為88.2%。與立頓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喜茶、奈雪の茶等新式線下茶飲店鋪門庭若市。與上世紀90年代相比——立頓剛步入中國市場的時代,年輕人在"飲料"這個品類的選擇更多了。除了茶飲門店的現制茶外,商超貨架上伊藤園、茶裡王等主打無糖的罐裝茶味飲料銷量可觀。

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發展,消費者的心理也產生了變化。"養生"成為了新一批年輕人的標籤,"保溫杯裡放枸杞"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真實寫照。例如:CHALI茶裡的養生茶系列,賀致創新研製的胖大海茶。靠0卡0脂0糖的概念,元氣森林成為今年的爆款,而在一定意義上,茶更加符合這一概念。36氪此前報導過的殷小茶,其創始人殷小俊表示,殷小茶在推出了一系列養生茶、花果茶時,更加側重於告訴消費者健康的概念。

除此之外,數據營銷和年輕化的內容營銷策略也是穩住年輕市場常勝將軍之策。品牌跨界聯名、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都是如今品牌接近年輕化群體的必備手段。喜茶從聯名本土護膚品牌百雀羚到和咖啡品牌%ARABICA聯名快閃店都體現出品牌向非傳統客群"破圈"的決心。短視頻也不容小覷,小茶婆婆憑藉著個人IP的魅力和抖音直播,月銷量能達到653萬元。直播帶貨也成為各家品牌的主打戰場,CHALI茶裡也通過直播營銷打造爆品蜜桃烏龍。

產品品質優化以及營銷玩法不斷的同時,持續的創新投入也成為各大品牌的重要策略。永璞將蜜桃烏龍融進咖啡,新初創品牌賀致創新推出白桃烏龍……主打線下的新式茶飲喜茶,除了芝士茶外,熱銷的多肉葡萄、多肉芒芒甘露、芝芝莓莓等產品,在年輕人群體中,水果茶逐漸成為了潮流。

立頓說到底也只是一個市場逐利者,一味地帶著標準化的"洋外衣"是難以走進中國人心裡的。在中國新一代核心消費群體面前,過去的"老一套"可能已經不夠用了,更優秀的選品品質和更細心的消費洞察才是能打動他們的長久之計。

其實很多茶企業始終應當意識到,真正的競爭是要"做好自己",賣有味道的"快餐水"是不能持久的。

相關焦點

  • 茶是中國人發明的,中國人飲茶几千年,茶企七萬餘家,為什麼不能產生...
    茶是中國人發明的,中國人飲茶几千年,茶企七萬餘家,為什麼不能產生像「立頓」那樣的茶企?
  • 聯合利華剝離立頓,新消費群體到底需要怎樣的茶飲品牌?
    據說在上古神農時代,中國人就開始發現並利用茶,至今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中國作為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但是多年來在茶品牌打造上卻不敵「洋品牌」。 據上個月艾媒諮詢調查數據顯示,當前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袋泡茶品仍是立頓,它在中國市場佔有率還是第一。不過,在2019年四季度的財報裡,聯合利華的茶業務銷量出現下滑,消費者對紅茶的需求下降。
  • 中國為什麼出不了立頓
    前幾天看了一篇相關的文章—《中國為什麼出不了立頓》,真是醍醐灌頂。中國是茶葉大國,古代的茶馬古道,絲綢之路,都是輝煌的一頁。到了近現代,為什麼很難出現以茶葉為主的主題文化呢?究其原因無外乎幾點。快餐文化,朋克文化等迅速發展。二、飲料行業的迅速發展,使得專業的茶飲減少,目前市面上專業的茶飲少的可憐三、茶葉文化的流失。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等,都有非常豐富的文化,但是我們知之甚少。四、產業鏈不夠完善。立頓有全世界完美的生產線,可以生產出符合大眾口味的茶飲。
  • 百年立頓,免不了人走茶涼的命運
    變涼的是紅茶市場,承載了世界頗大一部分紅茶產量的立頓只是被拖拽著,無奈地走上了下坡路。「作為一個獨立的實體,茶業務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這種潛力」,據報導,聯合利華CEO在最近的一次業績會議上這樣說到。趨利的商人也已做出了選擇。格拉斯哥的立頓雜貨店,那是財富開始的地方。
  • 7萬中國茶企,為什麼不如一個外國的立頓?
    在宣布對立頓所在的茶業務戰略評估半年後,近日,聯合利華宣布將在2021年底完成對旗下茶業務的剝離,僅「保留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茶業務,以及在即飲茶合資企業中的合作權益」。這個舉動也會影響到中國市場,因為聯合利華在華的茶業務同樣在此次的剝離範圍內,不過與百事合作的立頓即飲茶不會受到影響。
  • 立頓打敗中國7萬茶企?如今的它舉步維艱,中國茶卻蒸蒸日上
    所以不要總怪中國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喝茶,在中國,喝茶,尤其是喝好茶,是有一定門檻的,要花功夫的,年輕人自然會把喝茶當成中老年人的專利。立頓解決了這個問題,想喝這種味道的茶,選我準沒錯,保準一個味道,所以立頓在中國的消費群體,主要就是年輕人,比如公司白領。
  • 「茶飲之王」立頓被拋棄,袋泡茶沒戲了?
    但中國市場與歐洲市場並不完全相同,立頓在中國市場還面臨著品牌老化、難以開拓高端市場等問題。這些問題背後,折射了袋泡茶長期以來的低端形象困境。袋泡茶,怎麼就跟低端劃上等號了?1992進入中國的立頓,明白要在幾千年茶文化的中國人面前打高端牌,無異於班門弄斧。
  • 動態丨沒人想做下一個立頓
    立頓也沒有在有悠久茶歷史和厚重茶文化的中國市場拼專業,而是用袋泡茶的形式直接打入年輕消費者市場,尤其是白領人群市場,讓茶成為快消品。立頓用5年時間走進了中國商超的貨架,走到了白領人群的辦公桌上,在中國市場做到了銷售額和市佔率雙料第一的成績,並且和競品拉開了較大差距。甚至在2012年,立頓在中國市場的同類產品份額超過了80%。
  • 立頓在中國加速成長 可是中國的「立頓」在哪裡?
    「每年賣出20億杯茶」,這則有關立頓的消息刷爆了快消圈。不可否認,立頓在中國加速成長。近日,立頓推出了罐裝散茶系列產品,這是對於立頓原有茶品類的補充。據公開報導,從今年以來,立頓已經推出了近20款新產品。截至目前,立頓在中國一共有超過200個產品,包括茶粉、茶包、罐裝散茶等品類,每年賣出約20億杯茶。
  • 立頓已老,中國需要怎樣的茶文化自信與茶葉消費文化?
    中國是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茶葉生產國,但卻在茶品牌的打造上卻輸給了「洋品牌」?立頓的袋泡茶打動不了「茶大國」立頓於1890年在英國創立,是一家130歲的「老字號」。1992年,已有百年歷史的立頓,帶著茶包進入中國市場。立頓提出了「拼接茶」解決方法,將茶葉碾碎好茶和次茶拼接在一起,春夏秋冬都可以品嘗到味道一致的茶飲。中國人喝茶講究「單芽」、「整葉」,還要觀察茶葉衝泡後的形態。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意識裡,碎茶形式的袋泡茶是面向低端市場、廉價與低品質的代表產品。
  • 為什麼中國7萬家茶企,打不贏英國1家立頓?
    在2008年,中國7萬家茶企共實現茶葉總產值300億元人民幣,而聯合利華立頓一家茶加工企業的年產值就將近200多億元人民幣。我國飲茶文化燦爛,制茶飲茶歷史厚重,甚至可以說,其他國家的茶樹、加工工藝、飲茶方式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從我國走出去的。
  • 你喝的小罐茶,我泡的立頓茶,有區別嗎
    對於更多的年輕人來說,可能8848鈦金手機遠不如「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的oppo更實用,大師作的小罐茶也不如一包立頓更方便。除了茶葉本身的品質區別,飲茶的儀式感也是導致這個差別的一個重要因素。飲茶是社交文化,東西方趨同茶文化的社交屬性,東西方有著一致的功效。中國人喜歡邊飲茶,邊談商務,或者聊天。無論是精緻的商務型茶室,還是露天的茶館茶鋪,或者那些帶著「麻將」功能的茶樓,都是人與人交流的場所。
  • 作為全球最大茶葉品牌的立頓,立頓的茶如何呢?
    在現在的茶葉市場上,除了散茶、茶餅、茶磚等傳統茶葉形態之外,將茶粉碎後做成茶包售賣也非常多了,可謂是琳琅滿目。在銷售茶包的品牌中,立頓算得上銷售平價茶包品牌中的佼佼者。在大街小巷的各種便利店以及大小超市中時常可以見到立頓茶包的身影。而且價格非常親民,十多二十塊錢便能買到一盒。
  • 世界第一茶帝國要被老東家拋棄,立頓為啥從寵兒變得不受待見?
    7萬茶企比不過一個立頓」的說法,可見立頓的成功,然而最近就是這麼成功的立頓就要被老東家聯合利華拋棄了,曾經的賺錢寵兒是怎麼不受待見的?一、立頓要被甩了?1月31日,快消巨頭聯合利華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與此同時,聯合利華CEO喬安路(Alan Jope)在聲明中稱,將繼續評估投資組合,並已開始對全球茶葉業務進行戰略評估,預估將在年中給出答案。
  • 立頓和中國茶的故事
    工業品自然比天然品容易生產和控制利潤,這是立頓賺取天文數字利潤的法門,也是他品牌戰略的訣竅。後來安農大這位仁兄自己也做茶了。但他絲毫不敢把立頓的旗幟高高揚起,把茶葉切碎了揉進若干添加,然後賣給那些麥當勞肯德基們。而是祭出產區的概念,規規矩矩地生產條索分明的特色農產品狀態的自然茶。華夏民族是個追求詩意的民族。
  • 獨立潮頭的小罐茶,會成為中國的立頓嗎?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尷尬的是,歷經幾千年發展的茶業,一直以來卻沒有一個知名的品牌。中國人提到茶,仍然是黃山毛峰、西湖龍井……反倒是一個英國品牌立頓,成為國際級的茶品牌。根據《2018年度中國茶葉消費市場報告》顯示,2017年,茶葉市場銷售額達到2353億元,對比國外的袋泡茶品牌立頓,其全球年銷售額200多億元,無論是產值還是知名度,都遠超中國的茶品牌。可見,年輕人是不排斥茶的。他們排斥的只是不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
  • 「茶飲之王」立頓被拋棄,愛喝茶的都鄙視袋泡茶?
    但中國市場與歐洲市場並不完全相同,立頓在中國市場還面臨著品牌老化、難以開拓高端市場等問題。這些問題背後,折射了袋泡茶長期以來的低端形象困境。袋泡茶,怎麼就跟低端劃上等號了?1992進入中國的立頓,明白要在幾千年茶文化的中國人面前打高端牌,無異於班門弄斧。
  • 七萬家茶企不抵一家立頓?關於立頓,你是膜拜?還是傲慢與偏見?
    所以說,如果開口閉口說立頓是垃圾茶,要麼是傲慢,要麼是偏見。2、立頓茶哪裡比得上中國茶?立頓茶和中國茶的主要形態有很大差異,紅碎茶的外形內質也和傳統中國茶的外形內質有很大不同。中國人喝茶不僅僅重滋味,而且重香氣,還有外形的美觀,葉底的嫩度與勻整。
  • 喜茶們搶了立頓的飯,秒殺7萬中國茶企的它,要被聯合利華賣了!
    前段時間,聯合利華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明確表示,「保留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茶業務,以及在即飲茶合資企業中的合夥權益」。聯合利華財報顯示,除了這些被特別「點名」的茶業務,其它部分,將在2021年底完成剝離。
  • 老友,得閒飲茶!|茶點|粵式早茶|早茶|飲茶|點心
    「得閒飲茶」,這是三水人常掛在嘴邊的話。在粵語中,飲早茶又稱「嘆早茶」,「嘆」即是「享受」的意思,表明在廣東人心中,飲茶是件愉悅的事情。從歷史來看,一代又一代的三水人,是在粵式早茶文化的薰陶中成長的。而伴隨著喝早茶群體、口味的變化,三水的點心、環境也在變化,既保留了傳統的精粹,也有新潮流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