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這個時候一到來,吃貨們就把嘴對準了小龍蝦,每天晚上回家的路上,時光菌都能路邊一個個人聲鼎沸的燒烤攤,食客興致勃勃地剝著龍蝦,然後一臉滿足地品嘗。
龍蝦季,不論是燒烤攤、大排檔還是高級酒店,小龍蝦都能毫無違和感的出現在餐桌上,勾起一群老饕們的饞蟲。
最適合吃小龍蝦的時候在每年的5月—10月份之間,這個期間小龍蝦大量繁殖,數量多而且肉多。其中龍蝦肉質最肥美的時候在6—8月之間,也就是現在是剛好吃龍蝦的時候。過了這個時候龍蝦就會逐漸變成肉少的「大空殼」。
前幾天時光菌一個朋友吐槽說自己在家做小龍蝦,本想吃個安心,結果沒處理趕緊,吃得拉了一夜肚子。
雖然是龍蝦上市季,但有些人總是擔心市面上的龍蝦不乾淨,所以會選擇從市場上買新鮮的,回來自己做。但龍蝦結構比較複雜,大多生活在水底,還喜歡在河底的淤泥裡打洞,所以,如果處理不乾淨很容易吃壞肚子哦!
下面時光菌就給大家科普下,處理小龍蝦的注意事項。
1.如何鑑別用洗蝦粉浸泡過的蝦?
去年小龍蝦季,因為南京出現了一個吃過小龍蝦患上橫紋肌溶解症的病人而將小龍蝦還是「洗蝦粉」,到底哪個致病元兇的話題推上風口浪尖。其實,小龍蝦或者洗蝦粉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的病例並沒有被證實,南京的那次也是首例,並不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