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保護瀕危藍鰭金槍魚不力 日媒自稱遭國際社會炮轟

2020-12-27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日本每年新年都會消費大量的藍鰭金槍魚。然而這種物種近年來因漁業捕撈,種群數量已大幅下降。儘管如此,作為捕撈與消費大戶的日本卻對種群保護遲遲沒有進展。在本月初的一場國際會議上,態度消極的日本遭到了與會各國的「強烈指責」。日本共同社12月22日發文探討了此事,稱「國際社會炮轟日本藍鰭金槍魚資源管理進展不利」。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Thunnus orientalis

本月5日至9日,「中西部太平洋金槍魚類委員會」在斐濟召開了第13次大會。針對日本牽頭推進的金槍魚資源管理討論沒有進展一事,與會各國集中進行了「炮轟」。大會還罕見作出決定,要求日本等主要捕撈國在2017年年底前研究討論出果斷眼嚴厲的保護措施。

有部分國家和環保組織甚至要求在一定期限內禁止捕撈藍鰭金槍魚,日本面臨的局面日趨嚴峻。歐盟代表就指出:「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資源管理不僅毫無進展,甚至還有倒退跡象。」紐西蘭代表也炮轟:「贊成這一意見。金槍魚存量已經達到可以考慮禁止商業捕撈的程度。」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在日本被視為製作生魚片和壽司的頂級食材。全球捕獲的藍鰭金槍魚有80%都在日本消費。在銷售過程中,都常會採取拍賣的形式,出現天價也不足為奇。2013年,一條金槍魚就以1.554億日元成交(約合人民幣920萬元)。

2016年東京築地市場新年第一拍,這條魚以約合人民幣76.6萬元的價格成交

但由於連年捕撈,金槍魚種群數量並不樂觀。藍鰭金槍魚總量在1961年還有16萬噸,但到了2014年數量驟降至1.6萬噸。同年,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評級被下調為「易危」。

因此中西部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estern and Central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應運而生。它是根據2004年6月19日生效的《中西部太平洋高度洄遊魚類種群養護和管理公約》而設立的區域性金槍魚漁業國際管理組織之一。總部設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現共有26個成員、7個海外領地和屬地、8個合作性非成員。中國在2004年加入該公約。

黑色實線以西以北為公約適用範圍(WCPFC年冊 截圖)

WCPFC下設一個名為「北太平洋金槍魚類國際科學委員會」(ISC)的小委員會,負責研究藍鰭金槍魚的資源管理措施。今年8月底9月初,小委員會曾在日本福岡召開討論會。

在福岡會議上,日本提出如果年齡在1年以下的小金槍魚連續3年低於歷史最低的450條數據,那就啟動緊急管制措施保護種群。但美國隨即提出反對:都過了3年,還能算什麼緊急。不僅如此,美方提出「到2030年將親魚資源量恢復到約13萬噸」,但日本等國表示反對,認為美國方案很難實際操作。各國意見無法統一,討論無果而終。

當小委員會主席、日本農林水產省顧問宮原正典在斐濟會議上匯報完福岡討論結果後,各國指責接踵而至。無法接受結論的國家紛紛要求「在現場重新召開小委員會會議」。因此在斐濟全會的會場上極為罕見地出現了緊急召開小委員會會議的情況。最終決定「要求小委員會對更為嚴厲的措施方案展開研究討論」。

旁聽會議的日本早稻田大學講師真田康弘指出,「此前小委員會的決定一直被大會直接認可,發生本次這樣的事情實屬罕見。作為最大的漁業捕獲國,日本的立場受到各國質疑。」

委員會主席(左)和執行理事在9日會後召開記者會

《每日新聞》此前報導稱,美國基本上不在中西太平洋捕撈金槍魚。之所以會提出較激進的提案,全是因為環保組織的遊說。這給日本國內的漁民和金槍魚銷售商帶來很大憂慮。他們希望日本政府繼續貫徹重視漁業的方針。

針對斐濟大會上作出的決定,小委員會將在明年8月底在韓國召開會議商討新措施。然而日本政府態度消極,日方認為,「決議中說的是『要求』,但並不具有強制性。」雖然「要求」小委員會就「更嚴厲的措施」進行討論,但「不可行那就是不可行」。

對於這一現狀,真田表示,「如果無法在明年的小委員會會議上得出積極結論,各國很有可能會在全體會議上提出更為嚴厲的措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瀕危藍鰭金槍魚,日本又一個「海豚灣」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題:瀕危藍鰭金槍魚,日本又一個「海豚灣」新華社記者每公斤約合3000美元!2017年年初,日本東京築地水產市場的新年拍賣,一條藍鰭金槍魚以7200萬日元成交(約合61.4萬美元)。
  • 過度捕撈瀕危物種藍鰭金槍魚,國際社會強烈譴責日本濫捕濫撈
    日本水產廳2月初的一份報告說,日本多個縣存在大量違規捕撈藍鰭金槍魚的情況。對瀕危物種如此涸澤而漁,日本受到國際社會及環保組織的強烈譴責。日本國內的有識之士也認為,政府在這方面的監管形同虛設,終會損害日本國際形象和相關產業。奧斯卡獲獎紀錄片《海豚灣》讓全世界看到日本政府放縱少數漁民殘殺海豚的事實,藍鰭金槍魚的遭遇讓人們看到了又一個類似「海豚灣」的慘劇在日本上演。
  • 日本藍鰭金槍魚捕撈量超過上限 或遭國際社會批評
    中新網4月28日電 據日媒報導,日本水產廳本月27日發表數據稱,資源減少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幼魚(不滿30公斤)的國內捕撈量初值達4008噸,首次超過了國際協議年捕撈上限的4007噸。資料圖:金槍魚報導稱,日本在採取限制的第二年就未能遵守對外承諾。
  • 常被做成壽司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成「瀕危物種」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藍鰭金槍魚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 外媒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11月17日在指定存在滅絕風險的野生物種的最新版「紅色名錄」中,將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瀕危等級從「近危」提高到了「瀕危」。
  • 藍鰭金槍魚被列入瀕危物種 或因日本大肆捕殺
    【環球網綜合報導】藍鰭金槍魚味道鮮美,深受大眾追捧。其中,日本人對其最為喜愛。據香港《文匯報》11月18日報導,17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公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和美洲鰻魚名列其中。而以日本市場為目標的大量捕殺,是二者數量驟減的主要原因。
  • 被歪果仁吃成極度瀕危的藍鰭金槍魚
    藍鰭金槍魚,又稱南方藍鰭金槍魚,長度185-225釐米,重量大約150公斤。藍鰭金槍魚為大洋性洄遊性魚類,成群活動,屬肉食性,以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為食。東京築地市場宰殺藍鰭金槍魚日本人喜歡把金槍魚切成生魚片或製成壽司,歐洲及美國人則會把金槍魚弄碎製成罐頭,可製做三明治等食品。
  • 藍鰭金槍魚美洲鰻魚入瀕危名錄 或將被限制出口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東京新聞》11月17日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1月17日公布了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和美洲鰻魚榜上有名。據悉,以日本市場為主的過度捕撈是導致二者瀕危的原因之一。
  •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過度捕撈 瀕危程度堪比熊貓
    儘管日本與世界各大主要金槍魚產地相距甚遠,但是全球各地捕獲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中,10條有8條最終會出現在日本的市場上。墨西哥灣是最大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產地,在這裡捕獲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除了銷往日本,還進入美國,中國,韓國等飲食習慣偏好魚類的市場。
  • 呼籲北京華聯下架瀕危物種藍鰭金槍魚相關產品
    藍鰭金槍魚被稱為「海洋中的大熊貓」,由於生長緩慢和過度捕撈,如今全球藍鰭金槍魚的數量已經大大減少。歐盟漁業專家警告說,如果不限制捕撈,藍鰭金槍魚可能會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已將藍鰭金槍魚列為:極危(CR)物種。
  • 6·12藍鰭金槍魚日:中國綠髮會邀您共同關注海洋「大熊貓」
    每年的6月12日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設立的藍鰭金槍魚日(Bluefin Tuna Day)。2017年6月12日,中國綠髮會成功推動國內電商平臺巨頭下架了其所售藍鰭金槍魚,敦促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藍鰭金槍魚的生存贏得喘息之機。由此設立的藍鰭金槍魚日,以加強公眾對這一瀕危海洋物種的認知,並加強提升保護意識。2020年6月12日是第四個藍鰭金槍魚日。處於海洋生態鏈頂層的藍鰭金槍魚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 日本政府將加強管制 限制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捕撈
    原標題:日本政府將加強管制 限制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捕撈   中新網12月14日電 據日媒報導,為了進一步加大對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捕撈管制,日本水產廳近日匯總了一份寫入處罰規定的基本計劃,決定從2018年起付諸實施。
  • 大西洋藍鰭金槍魚禁捕令未在聯合國獲得通過
    3月18日,在日本東京批發市場,一名工人推著裝有金槍魚肉的推車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18日報導,聯合國在一次關於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會議上否決了摩納哥提出的禁止出口大西洋藍鰭金槍魚的提案    據報導,近日在多哈舉行的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會議上,由於日本、加拿大以及部分較貧困國家的反對,歐洲提出的禁止捕捉大西洋藍鰭金槍魚提案被否決。    據報導,大西洋藍鰭金槍魚又被稱為大西洋黑鮪魚,它被日本人看成是製作生魚片極品級的珍饈美味。日本也是大西洋藍鰭金槍魚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每年進口量以萬噸計算。
  • 日本壽司店老闆442萬元拍下巨型藍鰭金槍魚
    日本壽司店老闆木村清花74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42萬元)高價拍下一條重469磅(約為208千克)藍鰭金槍魚。作為高級刺身食材的藍鰭金槍魚哪些部位最好吃,又究竟貴在哪呢?
  • 【環保】藍鰭金槍魚會成為下一個魚翅嗎?
    已被嚴重過度捕撈的藍鰭金槍魚還會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新寵嗎?試圖打造負責任和環保新形象的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京東,最近可謂經歷了一回「打臉」。6月9日,世界海洋日的第二天,京東CEO劉強東宣布很快將在京東發售來自澳大利亞的南方藍鰭金槍魚。100克這樣的藍鰭金槍魚肉按不同部位,預售價從300元到800元不等。
  • 比熊貓還稀有的藍鰭金槍魚,你還捨得入口嗎?
    自工業化捕魚以來,大西洋藍鰭金槍魚下降了51%,被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EN」;南方藍鰭金槍魚就更糟糕了,其成年魚數量下跌了85%,被列為「極度瀕危CR」。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曾製作海報,呼籲保護藍鰭金槍魚  藍鰭金槍魚跟大熊貓是同一個級別的。這意味著再不加以保護和限制,它們也很可能走上滅絕之路。
  • 老魚與海——藍鰭金槍魚的故事
    東京的築地市場(Tsukiji)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藍鰭金槍魚拍賣會,2011年1月,一條342公斤重的大西洋藍鰭在這裡,以將近40萬美圓的價格售出。藍鰭金槍魚肉的脂肪含量達到15%,比其他金槍魚高得多,因此入口即化,風味獨特。在日本這個海鮮之國,藍鰭金槍魚豐腴的腹肉被視為頂級珍饈,對於金槍魚不同部位的風味和烹飪方法,老饕們總是津津樂道。
  • WWF專家:「舌尖上的日本」致藍鰭金槍魚生存堪憂
    原標題:WWF專家:「舌尖上的日本」致藍鰭金槍魚生存堪憂   新華社日內瓦2月25日電(記者張淼)近來,日本違規濫捕藍鰭金槍魚的消息時有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專家約翰·坦策對新華社記者表示,「舌尖上的日本」造成藍鰭金槍魚生存堪憂。
  • 鰻魚、北方藍鰭金槍魚...瀕危了,我們還能好好吃嗎?
    鰻魚、北方藍鰭金槍魚、石首魚、玳瑁....細數下來,真的有點罄竹難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海洋生物,都是怎樣被我們吃光的吧!被吃光的海洋生物有哪些?為了滿足舌尖上的貪婪,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是導致許多海洋生物瀕臨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
  • 庖丁解「魚」:日本70公斤藍鰭金槍魚解體秀
    11月7日,來自日本長崎魚市株式會社的專業切魚師傅現場解體一條70公斤的藍鰭金槍魚,吸引大量參觀者觀看、品嘗。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這是11月7日拍攝的重70公斤的藍鰭金槍魚。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博覽會的食品及農產品展區裡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同時也上演各種精彩美食秀。
  • 日本政府建議增加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配額
    日本政府已宣布,計劃在9月份提出提高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捕撈配額的計劃。此前,國際機構最近估計,由於種群的恢復,從2019年起,金槍魚的漁獲量配額將比2018年增加約15%。   在過度捕撈藍鰭金槍魚耗盡庫存後,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設定了一個初步目標,到2024年恢復每條重30公斤或以上的大型金槍魚的種群數量至4.3萬公噸。日本和美國以及其他24個國家和地區都是WCPFC的成員國。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委員會(WCPFC)從2014年起給各國捕撈藍鰭金槍魚設定配額,理由是可能出現資源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