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綜合】日本每年新年都會消費大量的藍鰭金槍魚。然而這種物種近年來因漁業捕撈,種群數量已大幅下降。儘管如此,作為捕撈與消費大戶的日本卻對種群保護遲遲沒有進展。在本月初的一場國際會議上,態度消極的日本遭到了與會各國的「強烈指責」。日本共同社12月22日發文探討了此事,稱「國際社會炮轟日本藍鰭金槍魚資源管理進展不利」。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Thunnus orientalis)
本月5日至9日,「中西部太平洋金槍魚類委員會」在斐濟召開了第13次大會。針對日本牽頭推進的金槍魚資源管理討論沒有進展一事,與會各國集中進行了「炮轟」。大會還罕見作出決定,要求日本等主要捕撈國在2017年年底前研究討論出果斷眼嚴厲的保護措施。
有部分國家和環保組織甚至要求在一定期限內禁止捕撈藍鰭金槍魚,日本面臨的局面日趨嚴峻。歐盟代表就指出:「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資源管理不僅毫無進展,甚至還有倒退跡象。」紐西蘭代表也炮轟:「贊成這一意見。金槍魚存量已經達到可以考慮禁止商業捕撈的程度。」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在日本被視為製作生魚片和壽司的頂級食材。全球捕獲的藍鰭金槍魚有80%都在日本消費。在銷售過程中,都常會採取拍賣的形式,出現天價也不足為奇。2013年,一條金槍魚就以1.554億日元成交(約合人民幣920萬元)。
2016年東京築地市場新年第一拍,這條魚以約合人民幣76.6萬元的價格成交
但由於連年捕撈,金槍魚種群數量並不樂觀。藍鰭金槍魚總量在1961年還有16萬噸,但到了2014年數量驟降至1.6萬噸。同年,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評級被下調為「易危」。
因此中西部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estern and Central Fisheries Commission,WCPFC)應運而生。它是根據2004年6月19日生效的《中西部太平洋高度洄遊魚類種群養護和管理公約》而設立的區域性金槍魚漁業國際管理組織之一。總部設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現共有26個成員、7個海外領地和屬地、8個合作性非成員。中國在2004年加入該公約。
黑色實線以西以北為公約適用範圍(WCPFC年冊 截圖)
WCPFC下設一個名為「北太平洋金槍魚類國際科學委員會」(ISC)的小委員會,負責研究藍鰭金槍魚的資源管理措施。今年8月底9月初,小委員會曾在日本福岡召開討論會。
在福岡會議上,日本提出如果年齡在1年以下的小金槍魚連續3年低於歷史最低的450條數據,那就啟動緊急管制措施保護種群。但美國隨即提出反對:都過了3年,還能算什麼緊急。不僅如此,美方提出「到2030年將親魚資源量恢復到約13萬噸」,但日本等國表示反對,認為美國方案很難實際操作。各國意見無法統一,討論無果而終。
當小委員會主席、日本農林水產省顧問宮原正典在斐濟會議上匯報完福岡討論結果後,各國指責接踵而至。無法接受結論的國家紛紛要求「在現場重新召開小委員會會議」。因此在斐濟全會的會場上極為罕見地出現了緊急召開小委員會會議的情況。最終決定「要求小委員會對更為嚴厲的措施方案展開研究討論」。
旁聽會議的日本早稻田大學講師真田康弘指出,「此前小委員會的決定一直被大會直接認可,發生本次這樣的事情實屬罕見。作為最大的漁業捕獲國,日本的立場受到各國質疑。」
委員會主席(左)和執行理事在9日會後召開記者會
《每日新聞》此前報導稱,美國基本上不在中西太平洋捕撈金槍魚。之所以會提出較激進的提案,全是因為環保組織的遊說。這給日本國內的漁民和金槍魚銷售商帶來很大憂慮。他們希望日本政府繼續貫徹重視漁業的方針。
針對斐濟大會上作出的決定,小委員會將在明年8月底在韓國召開會議商討新措施。然而日本政府態度消極,日方認為,「決議中說的是『要求』,但並不具有強制性。」雖然「要求」小委員會就「更嚴厲的措施」進行討論,但「不可行那就是不可行」。
對於這一現狀,真田表示,「如果無法在明年的小委員會會議上得出積極結論,各國很有可能會在全體會議上提出更為嚴厲的措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