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北方藍鰭金槍魚...瀕危了,我們還能好好吃嗎?

2020-12-19 知識就是力量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隨著海洋食品、礦物燃料、礦物、能源和運輸方面不斷工業化發展的趨勢,海洋生物滅絕的數量可能會迅速增加。和很多陸地生物滅絕的命運相似的是,作為「美味佳餚」,它們滅絕的方式之一竟也是難逃被人類烹製的厄運。

鰻魚、北方藍鰭金槍魚、石首魚、玳瑁....細數下來,真的有點罄竹難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海洋生物,都是怎樣被我們吃光的吧!

被吃光的海洋生物有哪些?

為了滿足舌尖上的貪婪,過度捕撈漁業資源,是導致許多海洋生物瀕臨滅絕的重要原因之一。

※鰻鱺

此外,日本鰻也在人們把它們變成一份份噴香的鰻魚飯之後,逐漸「躋身於」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的瀕危等級。而其同門歐洲鰻,曾是歐洲人最愛的盤中餐,早已被列為極危級別物種。鰻鱺的這條滅絕之路,其根源就在於人類旺盛的食用需求。

鰻魚飯

※北方藍鰭金槍魚

北方藍鰭金槍魚也是馬上就要被吃光的一種典型代表。這種魚體內脂肪含量高,尤其是它的腹部肌肉,是最頂級的壽司食材,商業價值極高。

全球的藍鰭金槍魚正在遭到濫捕,人們通過各種科技裝備在海上對它們進行追蹤,讓它們無處遁形。大西洋的藍鰭金槍魚種數量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下降了九成,使它「榮登」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極危物種之列。

極危物種——北方藍鰭金槍魚

※石首魚and小頭鼠海豚

還有一個非常「尬」的故事。美國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的魚鰾被曬乾後,遠渡重洋到中國南方,就變成了既養生又滋補的花膠。品質上好的花膠,市價在一千元甚至幾千元一斤。於是,也就用了差不多一個世紀的時間,這種曾經普普通通的魚類搖身一變成為極度瀕危物種。

悲催的是,這還不是全部—當我們捕獲加州石首魚的時候,還順道傷害了小頭鼠海豚。這是怎麼回事?原來,當漁民用刺網捕撈加州石首魚時,不斷會有小頭鼠海豚誤觸網導致窒息並溺亡,且概率非常之高。因此到了1997年時,小頭鼠海豚只剩下567頭,而現在,地球上只剩下不足100頭。

花膠

誤觸網而死的小頭鼠海豚

※斯特拉大海牛

類似這樣的「死亡名單」還可以越列越長。比如,斯特拉大海牛,它曾是海洋裡的第二大哺乳動物,無憂無慮地生活在浩瀚的海洋裡。直到有一天,人類發現了它們的蹤跡,它們便遭遇了瘋狂捕食,甚而坊間對這種海牛的肉香讚不絕口。再加上富商們對其皮毛的濃厚興趣,終於導致這一物種被大規模捕殺。直到1768年滅絕,斯特拉大海牛也沒留下任何標本。

斯特拉大海牛插畫

※ 大海雀

大海雀,是一種生活在北大西洋法羅群島、冰島和紐芬蘭島外芬克島等地的海鳥。這種鳥長約75釐米,長有短翼,陸上行動遲緩,可以在水下遊泳。19世紀初期,人類為了捕食它們以及獲取油脂、羽毛和鳥蛋,甚至是製成標本收藏,將它們悉數誘捕屠殺。最後一隻大海雀於1844年6、7月間在冰島艾爾帝島被殺。

已經滅絕的大海雀插畫

※日本海獅、玳瑁

日本海獅,在傳統醫學中,它被認作營養豐富的食物,體內的油脂被人類大量採集使用。玳瑁,甲片、血、肉均可入藥,在利益的驅使下,長期以來,被人狂捕濫殺,數量一直在下降。

……

水產養殖,能否一勞永逸?

那麼,人類是不是可以通過養殖來解決「口福」和「保護」這一對矛盾問題?如你所想,水產養殖確實是一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巨大作用的「兩全之計」,但卻並不是一劑「萬能良方」。

比如,我們前面講過的鰻鱺。鰻鱺和其他一些人們最愛食用的魚類,像鮭魚、沙丁魚、小黃魚、金槍魚這些,都是洄遊魚類。洄遊是魚類運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魚類主動、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種的特點的水平移動。洄遊具有周期性,隨著魚類生命周期各環節的推移,每年重複進行。通過洄遊,魚類可滿足不同生活時期對生活條件的需要,從而順利完成生活史中各種重要的生命活動。

鰻鱺在淡水中成熟之後,必須回到固定海域進行繁殖。日本鰻鱺會跋涉5000多千米,從淡水順流而下,在馬裡亞納海溝西側海域繁殖。歐洲鰻鱺、美洲鰻鱺也會不遠萬裡橫跨大西洋到百慕達地區繁殖。在長途跋涉、幾乎耗盡體力的情況下,成年鰻鱺產下魚卵後不久便會死亡,而孵化後的小鰻鱺則會因天性使然,追隨根植在基因裡的召喚,千裡迢迢回到生活的淡水區域。

歐洲鰻鱺

僅僅在「洄遊」這一項自然賦予生物的天性面前,人類目前的各種養殖手段都顯得捉襟見肘,想依靠養殖來滿足人們對洄遊魚類的食慾,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對於那些極危的物種來說,我們還有很多能做的事情,但再不做可能就來不及了。

文/屠強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6月刊「你的口福,我的厄運」一文

相關焦點

  • 藍鰭金槍魚美洲鰻魚入瀕危名錄 或將被限制出口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東京新聞》11月17日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1月17日公布了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其中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和美洲鰻魚榜上有名。據悉,以日本市場為主的過度捕撈是導致二者瀕危的原因之一。
  • 常被做成壽司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成「瀕危物種」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藍鰭金槍魚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 外媒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11月17日在指定存在滅絕風險的野生物種的最新版「紅色名錄」中,將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的瀕危等級從「近危」提高到了「瀕危」。
  • 藍鰭金槍魚被列入瀕危物種 或因日本大肆捕殺
    【環球網綜合報導】藍鰭金槍魚味道鮮美,深受大眾追捧。其中,日本人對其最為喜愛。據香港《文匯報》11月18日報導,17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公布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和美洲鰻魚名列其中。而以日本市場為目標的大量捕殺,是二者數量驟減的主要原因。
  • 被歪果仁吃成極度瀕危的藍鰭金槍魚
    藍鰭金槍魚,又稱南方藍鰭金槍魚,長度185-225釐米,重量大約150公斤。藍鰭金槍魚為大洋性洄遊性魚類,成群活動,屬肉食性,以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為食。北方藍鰭金槍魚,俗稱黑鮪魚或北方藍鰭吞拿魚,生活在大西洋的西部和東部以及地中海和黑海,特色為鰭部為較深的青色,背部至腹部則為銀灰色。
  • 瀕危藍鰭金槍魚,日本又一個「海豚灣」
    事實上,由於生長緩慢及過度捕撈,不僅是這麼大的藍鰭金槍魚,一些漁船目前連幼魚都不放過,藍鰭金槍魚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已經進入瀕危物種名錄。日本水產廳2月初的一份報告說,日本多個縣存在大量違規捕撈藍鰭金槍魚的情況。對瀕危物種如此涸澤而漁,日本受到國際社會及環保組織的強烈譴責。日本國內的有識之士也認為,政府在這方面的監管形同虛設,終會損害日本國際形象和相關產業。
  • 比熊貓還稀有的藍鰭金槍魚,你還捨得入口嗎?
    金槍魚營養價值極高,味道也極為鮮美,因為它的價格普遍能被大眾所接受,所以常見於餐桌之上。但是你可知道我們經常就能吃到的金槍魚卻已被列入瀕危行列。  金槍魚類屬鱸形目鯖科又叫鮪魚,又稱為「吞拿(魚)tuna.最巨大而稀少的金槍魚,是藍鰭金槍魚。
  • 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過度捕撈 瀕危程度堪比熊貓
    儘管日本與世界各大主要金槍魚產地相距甚遠,但是全球各地捕獲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中,10條有8條最終會出現在日本的市場上。墨西哥灣是最大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產地,在這裡捕獲的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除了銷往日本,還進入美國,中國,韓國等飲食習慣偏好魚類的市場。
  • 呼籲北京華聯下架瀕危物種藍鰭金槍魚相關產品
    但這銷售活動的主人公之一是藍鰭金槍魚,它並不是普通金槍魚,而是金槍魚屬的幾個魚種中數量最少、過度捕撈最嚴重、價格最高的。三個亞種中,太平洋藍鰭、大西洋藍鰭和南方藍鰭野外種群狀況都不好,分別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易危、瀕危和極危。
  • 過度捕撈瀕危物種藍鰭金槍魚,國際社會強烈譴責日本濫捕濫撈
    2017年年初,日本東京築地水產市場的新年拍賣,一條藍鰭金槍魚以7200萬日元成交(約合61.4萬美元)。在傳遍世界的新聞圖片中,眉開眼笑的壽司店老闆手持長刀,將鋒刃劃向這條212公斤的「魚王」。事實上,由於生長緩慢及過度捕撈,不僅是這麼大的藍鰭金槍魚,一些漁船目前連幼魚都不放過,藍鰭金槍魚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已經進入瀕危物種名錄。
  • 【環保】藍鰭金槍魚會成為下一個魚翅嗎?
    已被嚴重過度捕撈的藍鰭金槍魚還會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新寵嗎?試圖打造負責任和環保新形象的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京東,最近可謂經歷了一回「打臉」。6月9日,世界海洋日的第二天,京東CEO劉強東宣布很快將在京東發售來自澳大利亞的南方藍鰭金槍魚。100克這樣的藍鰭金槍魚肉按不同部位,預售價從300元到800元不等。
  • 黃鰭金槍魚和藍鰭金槍魚的區分
    金槍魚是世界漁業經濟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魚類,主要分藍鰭金槍魚和黃鰭金槍魚兩大類。首先藍鰭金槍魚和黃鰭金槍魚的區分絕對不是看尾部的尖鰭,其實藍鰭和黃鰭的尖鰭都是黃色的,它們倆的區別主要是看身體側面的部位,藍鰭身體呈黑青色,深藍色或者發青色,而黃鰭中間呈明顯的黃色,這是它們最大的區別,第二個就是藍鰭金槍魚的頭會比較大,身體會更長一些,黃鰭金槍魚相對來說頭部要小很多,第三就是它兩側的側鰭,黃鰭金槍的鰭很長,而藍鰭金槍的鰭很短,這就是藍黃鰭的一個區分了
  • 老魚與海——藍鰭金槍魚的故事
    藍鰭金槍魚,也叫黑鮪,是大西洋藍鰭金槍魚和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學名T.orientalis)、南方藍鰭金槍魚(學名T.maccoyii)三個種的統稱。它們是金槍魚家族中體型最大,最名貴,也是處境最危險的一類。
  • 日本壽司店老闆442萬元拍下巨型藍鰭金槍魚
    日本壽司店老闆木村清花74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42萬元)高價拍下一條重469磅(約為208千克)藍鰭金槍魚。作為高級刺身食材的藍鰭金槍魚哪些部位最好吃,又究竟貴在哪呢?
  • 6·12藍鰭金槍魚日:中國綠髮會邀您共同關注海洋「大熊貓」
    2017年6月12日,中國綠髮會成功推動國內電商平臺巨頭下架了其所售藍鰭金槍魚,敦促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藍鰭金槍魚的生存贏得喘息之機。由此設立的藍鰭金槍魚日,以加強公眾對這一瀕危海洋物種的認知,並加強提升保護意識。2020年6月12日是第四個藍鰭金槍魚日。處於海洋生態鏈頂層的藍鰭金槍魚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起著至關重要作用。
  • 價格昂貴的「藍鰭金槍魚」到底是何方神聖?
    南方藍鰭金槍魚的時令是北半球的夏季,在太平洋藍鰭金槍魚和大西洋藍鰭金槍魚沒那麼肥美的季節,南方藍鰭金槍魚剛好展示出了閃亮的脂肪。,也反過來推動了金槍魚壽司在美國流行,雖然有些壽司師傅和老饕會詬病大西洋藍鰭金槍魚的肥膩,不如太平洋藍鰭金槍魚那樣入口回甘。
  • 新年首拍23萬 藍鰭金槍魚貴在哪?(二)
    1月5日,東京築地海鮮市場舉行了今年的首場金槍魚拍賣會,一條重達180.4公斤的藍鰭金槍魚拍出了451萬日元的高價。國際市場上高品質金槍魚通常都通過拍賣形式銷售的,天價時有爆出。作為高級刺身食材的藍鰭金槍魚哪些部位最好吃,又究竟貴在哪呢?
  • 大西洋藍鰭金槍魚禁捕令未在聯合國獲得通過
    3月18日,在日本東京批發市場,一名工人推著裝有金槍魚肉的推車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英國廣播公司18日報導,聯合國在一次關於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會議上否決了摩納哥提出的禁止出口大西洋藍鰭金槍魚的提案    據報導,近日在多哈舉行的聯合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會議上,由於日本、加拿大以及部分較貧困國家的反對,歐洲提出的禁止捕捉大西洋藍鰭金槍魚提案被否決。    據報導,大西洋藍鰭金槍魚又被稱為大西洋黑鮪魚,它被日本人看成是製作生魚片極品級的珍饈美味。日本也是大西洋藍鰭金槍魚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每年進口量以萬噸計算。
  • WWF專家:「舌尖上的日本」致藍鰭金槍魚生存堪憂
    藍鰭金槍魚是壽司及生魚片等日餐中使用的高級食材,因其經濟價值已被過度捕撈至危險境地。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3種藍鰭金槍魚中,太平洋藍鰭金槍魚為「易危」,大西洋藍鰭金槍魚是「瀕危」,而南方藍鰭金槍魚更是「極危」,比屬於「易危」等級的大熊貓面臨更為嚴峻的生存挑戰。
  • 福利 | 來自紐西蘭鰲蝦和藍鰭金槍魚的誘惑!九宮料理超正宗
    藍鰭金槍魚提起金槍魚,藍鰭金槍魚必定首當其衝!上好的藍鰭金槍魚一定要用來做刺身藍鰭金槍魚口感肥潤讓我們一起有福同享,有肉共長!
  • 體驗深海極致美味,魚中貴族藍鰭金槍魚
    藍鰭開魚祭典,讓你享受視味雙覺盛宴!藍鰭金槍魚的開魚祭典,可謂是重中之重!帶你最近距離的欣賞到這份殿堂級食材的變化全過程!遊刃有餘的刀工下,藍鰭金槍魚中腹被整整齊齊的碼齊,肉眼可見的粉嫩肉質,清晰的紋路,真是秀色可餐。俗話說,「好菜配好酒」,日本酒原料很簡單,做法很繁複,味道卻很華麗。清酒沒有太高的酒精度數,清清甜甜很容易入口,搭配刺身,更能碰撞出味覺層次。匠心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