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聖女果紅了,分分鐘承包你的甜蜜

2020-12-23 海南日報數字報
  雲上牛嶺,聖果傳情。1月19日,2019第五屆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暨光坡全域旅遊活動在陵水黎族自治縣光坡鎮武山村如約啟動。萬畝聖女果田洋中歡樂不斷,精彩紛呈。

  促進農旅融合,推動全域旅遊,推進鄉村振興。從2015年起,該縣每年都舉辦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暨鄉村休閒遊活動,延長聖女果產業鏈,提升附加值。今年聖女果採摘季活動在旅遊線路、活動形式、品牌打造、運營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在為期4個月的活動中,遊客將體驗到豐富多彩的旅遊活動。

  A

  打造全民性節慶活動

  「大家好,我是人見人愛的小甜甜,來自陵水光坡鎮,紅潤飽滿、色澤鮮亮、形態均勻。」開幕式上,介紹陵水聖女果的動畫片引人駐足觀看。舞臺不遠處,一個個憨態可掬的聖女果卡通形象造型吸引市民和遊客拍照留念。

  從歌舞表演到田洋騎行,從果品品嘗到果王評選,從產品展銷到旅遊推介……開幕當天,多項活動精彩上演,上千名島內外遊客歡聚陵水,共賞田園風光,體驗採摘之樂。「整個騎行體驗非常好,田間道路平坦寬敞,大片翠綠的田洋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騎行愛好者陶行說。

  今年聖女果採摘季活動在繼續舉辦田園採摘、鄉間騎行、美食大賽等豐富活動的同時,還舉辦「愛上光坡」才藝比拼大賽、鄉村籃球賽、「我到鄉下走親戚」等活動,讓廣大村民也能參與其中,打造最貼近群眾的採摘季。

  開幕當天,產品展銷區、美食街熱鬧無比,光坡閹雞、本號茶樹菇、香粉蕉等特色扶貧農產品吸引遊客購買。本屆聖女果採摘季活動在視野上放得更寬,不僅組織陵水其他鄉鎮產品參展,還與河北省滄州市互動,活動中推介滄州市相關旅遊產品、農業產品的同時,也在滄州市推介陵水的產品。

  B

  文創產品強化品牌IP

  筆記本、書籤、帆布包、抱枕、T恤……在聖女果採摘接待中心,以聖女果為原型設計的旅遊紀念品琳琅滿目。以「採摘讓鄉村旅遊浪漫起來」為出發點,進行品牌IP升級是今年聖女果採摘季活動的一大亮點,打造系列文化創意產品就屬品牌IP升級其中一項。

  「結合本屆聖女果採摘季活動特點,我們設計了專屬標誌及輔助圖形,強化採摘季品牌形象;設計了系列聖女果吉祥物、工藝品,研發豐富多彩的旅遊紀念品,塑造統一的視覺形象系統。」今年聖女果採摘季活動策劃單位海南拾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馨月介紹。

  除了整體視覺形象的打造、設計系列旅遊紀念品外,今年還在景點、田洋中打造了實體藝術裝置,為當地旅遊發展完善配套設施,延伸產業鏈。在光坡鎮大艾園村一處田洋裡,「陵水光坡幸福號」火車停留在此,這是集聚兒童教育、兒童遊樂功能的民宿項目。

  此外,具研學教育功能的雲上自然研學藝術體驗中心、具藝術觀光功能的大地藝術、具海誓山盟之約的紅角嶺棧道、具旅遊推廣和接待服務功能的接待中心等旅遊服務設施投入使用,更增加了可玩性與趣味性,提升了吸引力。

  C

  各資源串聯成「光坡大景區」

  相比往年,本屆聖女果採摘季活動名稱稍作改變,從「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暨鄉村休閒遊」變成「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暨光坡全域旅遊」。該縣以「光坡大景區」為理念,把光坡鎮的青山、藍海、田園資源整合起來,將分界洲島、紅角嶺、香水灣、鳳凰農莊、武山村等旅遊點串聯起來,依據不同人群的需求,推出不同的旅遊線路,打造一個能飽覽光坡美景的旅遊盛宴。

  「從『鄉村休閒遊』變為『光坡全域旅遊』,讓活動串起更多旅遊資源、拓展更多旅遊業態。我們的決心更為堅定、舉措更為豐富,要把全局資源整合盤活。」光坡鎮黨委書記龍靖表示。

  在拓寬旅遊線路的同時,今年還依據市場調研情況,著力突出親子遊、教育研學遊兩大主題特色。具體包括,打造綠苑苗圃研學基地,提供育苗教育、加工體驗等服務內容;在大艾園村、鳳凰農莊等地開展兒童研學活動……

  除上述結合藝術裝置打造的觀賞體驗點可供遊客長期體驗,及親子遊、研學遊產品等,本屆採摘季活動還將結合元宵節、婦女節等節日,推出二月團圓月、三月甜蜜多、四月學知忙等主題活動,吸引遊客參加。

  D

  提升村民參與度 增強旅遊持續性

  「開幕式當天活動內容豐富,很熱鬧,但往後對遊客的吸引力不足。」龍靖坦言,往年聖女果採摘季活動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活動可持續性問題,今年則有望在這方面有所提升。

  據了解,以往旅遊持續性不長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村民的參與度不高。今年,在打造豐富的旅遊觀賞體驗點和旅遊遊玩線路的基礎上,光坡鎮還將充分調動村民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通過結合採摘季活動成立合作社、引進專業團隊等方式,讓村民參與到特產銷售、農家樂、研學基地等經營活動中,並對他們開展旅遊接待培訓。

  「我到鄉下走親戚」活動也將促進當地旅遊可持續發展,通過聯結城市家庭與農村家庭,引導城市居民到光坡鎮做客,為當地帶來客源的同時提升當地家庭接人待物能力。

  未來,少年研學團也將是推動光坡鎮全域旅遊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主要得益於我們打造了一系列的研學配套產品,例如豐富多彩的研學基地、特色有趣的民宿等,孩子們在這既能學到知識,又能放鬆身心。」張馨月說。

  E

  三產融合深挖產業價值

  在北緯18度生產出來的陵水聖女果,形色俱佳,清甜甘美,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也是受全國市場青睞的農業品牌。

  作為本屆聖女果採摘季系列活動之一,2018年12月22日,該縣在上海舉辦陵水聖女果推介會,「牽手」盒馬鮮生開啟全國16個城市100多家門店銷售,進一步提升陵水聖女果名氣,拓寬銷售渠道。

  以聖女果為主導產業的光坡休閒農業小鎮,全鎮耕地2.6萬畝,每年聖女果種植面積就達2.5萬畝,佔全縣聖女果種植量的三分之一。採摘季期間,該鎮有300餘家聖女果收購點,約2000名內地客商前來收購。聖女果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助光坡鎮眾多農戶走上致富路,去年聖女果產業產值為6.5億元。

  近年來,陵水在聖女果標準化種植、高質量生產加工和品牌化營銷方面不斷探索,並取得不錯的成績。該縣通過組織農業專家對農戶進行種植技術培訓、設立技術服務站等,引導農戶進行標準化生產和採摘。

  陵水副縣長陳春梅表示,促進三產融合,打造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活動,是陵水推進農旅融合的一大舉措。在海南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該縣把促進農村農業發展作為基礎性工作,將通過農旅融合實踐,讓更多農民脫貧致富,促進鄉村振興。

  聖女果採摘季玩轉攻略

  1.「陵水光坡幸福號」小火車:聖女果特色主題民宿、自然創意研學營地、光坡「網紅」拍照點……無論作為哪種角色,都能帶來幸福的體驗

  2.大地藝術:用稻草紮成的特色造型、用黎錦裝飾的田園過道、用鞦韆點綴的田間地頭……在光坡的田洋裡,邂逅最接地氣的藝術

  3.雲上自然研學藝術體驗中心:900平方米蔬菜大棚改造而成藝術空間,以白云為頂,綠植為綴,在這裡可以品嘗美食、體驗手作、餵食動物……

  4.聖果迷情:由近千株聖女果樹圍繞形成900平方米的聖女果迷宮,在尋找出口中體驗未知的驚喜

  5.山盟海誓:在紅角嶺與父母、朋友、愛人和自己定下山盟之約,體驗愛與被愛的溫暖

  6.草間樂園:無動力裝置的遊樂園,在聖女果「甜甜」的陪伴下,體驗最簡單、最原始的田園遊戲之樂

  7.分界洲島:最適宜潛水的勝地之一,在藍天白雲大海的擁簇下,體驗上天入海的樂趣

  8.香水灣:這裡有銀白潔淨的沙灘,蔚藍清透的海水,在海浪聲中讓心靈回歸平靜

  9.富力灣:三面環山,獨面看海,體驗山海詩酒花的愜意生活

  本版策劃 撰文/嚴玫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武昊攝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陵水打造聖女果採摘季活動升級版
    今年1月19日,2019第五屆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暨光坡全域旅遊活動將如約而至。  今年的活動都有哪些內容?相比往年做了哪些升級?具有什麼新特點?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對此進行採訪了解。  「鄉村休閒遊」變「全域旅遊」  海南日報記者發現,相比往年,今年活動的名稱有了改變,從「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暨鄉村休閒遊」變成「陵水(光坡)聖女果採摘季暨光坡全域旅遊」。  光坡鎮黨委書記龍靖說,從「鄉村休閒遊」變為「光坡全域旅遊」,表明在讓活動串起更多旅遊資源、拓展更多旅遊業態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顆聖女果 富了一個鎮
    在田邊,在路旁,一個個紅彤彤的聖女果正在一家家收購站裡被打包,隨後將被發往北上廣等地。  新一輪聖女果採摘季已經開始。以聖女果為主導產業的光坡休閒農業小鎮,去年聖女果產業產值為6.5億元。聖女果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助光坡鎮眾多農戶走上了致富路。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陵水聖女果映紅農家致富路
    種植聖女果光坡鎮先行  據了解,早在2009年,就有臺灣客商把目光瞄準陵水光坡鎮這塊「福地」,引進臺灣的優質種苗和種植技術種植聖女果,其出產的聖女果清脆美味,沒有普通聖女果的酸澀,一上市就迅速在北京、上海、江浙一帶走俏,獲得了市場認可,也就是從那時候起,光坡鎮開了陵水種植聖女果的先河。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果黃芒紫桑葚正是踏青採摘時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春意正濃,果園裡到處是馥鬱香甜的水果,海南又進入了一年的採摘季。  這個季節,顏色飽滿的水果大致可以劃分為紅、黃、紫三色。到果園裡看一看,沉甸甸的水果早已壓彎了枝頭,果實唾手可得。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貨「出圈」
    勤富天貓旗艦店負責人蔣雲霞介紹,海南勤富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產養殖、加工、內外貿易為一體的現代化水產企業,公司此次推出的酸菜魚魚片、紅鯛等健康速食產品成為爆款,十分受消費者歡迎。  海南日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天貓「雙11」新品牌熱賣榜中,「李子柒」農產品品牌排名躍居第三。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一款速食螺螄粉成為爆款,月銷售量超90萬單。  「很多年輕人喜歡買李子柒牌農產品,它所代表的是綠色健康、田園鄉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夜宵江湖
    編者的話:  如果說海南的早餐很特別,那麼海南的夜宵則更「紅」!卸下一天的忙碌與疲勞,在寧靜的夜幕下走進海南喧囂、熱鬧而又煙火氣十足的夜宵「江湖」,是許多海南人和外地遊客的一種嚮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古法紅糖:甜蜜又暖心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今年春節期間,逛過海口騎樓老街的市民遊客,尤其是年輕人,都紛紛議論一款新包裝的海南土特產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沃土種出一片「中國紅」
    黃益豐介紹,公司成立於2001年並在海口承包種植基地800畝,2002年全面栽種臺灣黑金剛蓮霧2萬餘株,為海南首家以蓮霧專業發展的企業。  從臺灣來到海口,黃益豐在種植中發現,氣候發生了變化。所以他參考臺灣栽培方法,調適海南土質及氣候,自創栽培管理技術模式。通過購置進口高耐高密度遮光網,將整個基地分成20個區域,進行輪區操作,遵循科學的標準化生產技術,錯開自然季節的集中成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情 赤誠心 芒果甜
    日前,海南日報記者來到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高土村的芒果生產示範基地。800多畝果園果香瀰漫,一顆顆蔥蘢的果樹上掛滿沉甸甸的芒果。趁著天氣晴好,數十名工人採摘、理果、裝箱,忙得不亦樂乎。  不遠處,還有一群果農正圍著一位「農藝師」模樣的男士傾聽講解。「這是『紅金龍』,俗稱彩虹貴妃芒,是芒果中的早熟類單胚種,4年能掛果,一株樹產量可達50斤以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貧困戶的小銀魚乾成了「網紅」產品
    ■ 本報記者 劉夢曉  「真沒想到,我生產的小銀魚乾能在海南愛心扶貧網上賣得那麼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冷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嶺水爭分路轉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 海南日報數字報-情迷「紅珊瑚」玩轉「搖滾夜」
    本報海口12月19日訊 (記者計思佳 實習生鄭俊雲)2019年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將於12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糖年糕
    喜聞那金雞報春,樂觀那爆竹花開,咬一口紅糖年糕,海南人即咬住了美好的新年。  年前的晨光含著花草香,猶如孩童般歡愉,蒞臨了祖母已守望多年的老石磨。從前操縱磨把的祖母,而今換成了勞作的母親,她只能坐在旁邊,按照她的節奏向磨孔中投放一定量的大米,似乎也投放了老人家的樸實心願和流逝的光陰。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產品「土味」濃 購買熱情高
    「網際網路+愛心扶貧」公益平臺——海南愛心扶貧網正式上線運營後,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數字跳動著,愛心市集的成交量不斷攀升。截至10月17日20時35分,愛心市集頁面兩天訪問數累計達41萬餘人次,產品訂單金額兩天累計突破30萬元大關,兩天的支付訂單數為2869單。  火山巖味雞、富硒黑豬肉鹹鴨蛋粽子、保亭紅毛丹、瓊中蜂蜜、北緯18度紅心火龍果、凍幹芒果乾……海南愛心扶貧網上,海南各市縣獨具特色的「土味」農產品一應俱全,新鮮上線。記者了解到,網站集中展示銷售的均為海南貧困戶或扶貧合作社生產、提供的各類產品和服務。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魚乾,一口鹹香鴻運來!
    文\海南日報記者 林曉君  編者按  家在海島,海貨的豐富自不必說,大海是一個慷慨的給予者,源源不斷地提供美味。有人好的是「一口鮮」 ,於是享受美味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聖女果「嫁」野茄子,病好了!
    本報昌江2月11日訊(見習記者繆影影 記者範南虹 實習生黃春咪)前後兩片櫻桃番茄(又名聖女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厚志:守住證據 正名歷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陳厚志21年來無償地尋找倖存的海南慰安婦,幫助貧困的慰安婦聯繫援助解決她們現實生活中的困難
  • 海南日報數字報-陳藝文
    人物檔案  陳藝文,1999年生於海南海口,曾獲2015年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一米板及三米板雙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