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從五指山峰頂的雲霧中露出來,水滿鄉廣場2019中國(海南)早春茶開採季啟動儀式現場一片明媚。海南省18家知名茶業品牌、五指山茶農,以及茶業、旅遊界300人共同參加了活動儀式。
海南春早茶先知,好山好水出好茶。海南春茶,在行業內稱為中國早春第一茶,是中國為數不多能在春節之前上市的春茶。「嘗嘗海南春天的味道」,已經成為海南春茶的宣傳口號,而優質五指山大葉種茶葉,近年來以生態、環保、口感豐富被眾多愛茶人士認可,走出海南,走向全國,走進國際,已經成為海南茶企的共同目標。
海南春茶共推中國早春第一茶
海南產茶的歷史十分悠久。
1000多年前,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謫居海南時寫道:「海南多荒田,俗以貿香為業……」
明正德六年《瓊臺志·土產》就有海南早期的茶事的記載,當地黎族同胞早有採集野茶的習慣,水滿茶(因生長在五指山的水滿村一帶而得名)便是其代表,在明代就已列為貢品上貢朝庭。
海南茶葉品質優良。產茶位置全國最南端,茶葉收穫季節比我國其他地區早1-3個月,海南產的明前茶被稱為「華夏第一早春茶」。
近年來,海南茶葉以其優良的生態產區,海南茶企以其優質品牌,已經被行業內和國內外廣大茶友認可。
海南省茶葉學會秘書長陳世登介紹說,在大健康時代背景下,全民重視健康養生,中國最南端的生態茶產區——海南茶有機茶、富硒茶引關注,海南茶業迎來新商機。
海南省旅行社協會副秘書長馮華國認為,在此背景下,海南核心產茶市縣舉辦2019中國(海南島)早春茶開採季系列活動,第一可以充分展示海南作為中國唯一的熱帶茶區,中國最早的早春茶來自海南的優勢;第二是將茶葉作為展現海南生態優勢、環境優勢的載體。
同時,開採季系列活動也是茶、旅、文融合的節慶活動,海南一年接待中外遊客7000萬人次左右,海南獨特海島下午茶文化對遊客有著較強的吸引力,海南島茶之旅是深度體驗「海南深呼吸」另一種方式。而海南生態有機好茶,更可以成為海南特色旅遊商品。
五指山水滿打造海南紅茶之鄉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水滿會成為海南熱門的旅遊目的地,這裡遍布紅茶館,人人以到訪水滿為榮。」省農業農村廳種植處(南亞辦)分管茶葉負責人祝英武品嘗了10家優質水滿紅茶後,對水滿進一步打造「海南紅茶之鄉」充滿信心。
好山好水出好茶。五指山海拔高,緯度低,熱帶雨林分布廣泛,森林覆蓋率達86.44%,這裡光、熱、水、霧資源豐富。五指山紅茶主要產自水滿鄉,這裡常年雲霧繚繞,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100%,正是這獨特的環境孕育了高品質的五指山紅茶。
五指山市副市長嶽國華介紹,五指山野生茶樹資源分布廣泛,產茶制茶歷史悠久,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五指山的茶葉是海南特色名茶之一。水滿紅茶,條索肥壯、口感獨特,直接咀嚼滿口乾脆濃香,衝泡後湯色金紅,香氣清高,滋味醇爽,入口略苦回味卻甘,為紅茶中的上等珍品。
近年來,在五指山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一些茶企的帶動下,五指山茶樹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如今五指山有大大小小茶園數十個,面積達8500多畝,五指山紅茶品牌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經過多年培育,五指山市出現了「椰仙」「峽谷紅」「苗綠香」「水滿香」「竹滿紅」「印象水滿」「水滿潤紅」「品香園」「雨林紫鵑」等多個茶葉品牌。
酒香也怕巷子深,茶香也需品牌響。為了進一步打響五指山春茶的品牌,近年來五指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通過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舉辦春茶開採活動,積極走出島外做產品推介,邀請國內著名專家來五指山指導等工作,積極塑造五指山春茶品牌,讓生態、環保、早春第一茶等品牌內涵深入人心,使得五指山茶葉品牌知名度大大提高。
海南茶文化越發生動起來
摘下一片春天的新鮮茶葉,海南茶葉學會會長、海墾茶葉集團董事長蔡錦源放進嘴裡咀嚼,立刻知曉了品種。對資深茶人而言,嚼鮮葉是對海南生態茶最放心的姿態。
「五指山綠茶和紅茶都是以五指山地區原產的海南大葉種茶葉為原料,生態種植,再加上獨特的炒制和烘焙技術,使得茶葉具有獨特的口感。近年來隨著品牌知名度不斷提高,每年元旦一過,全國各地的茶友紛紛到五指山,只為這早春第一茶!」五指山市茶葉協會常務副會長史傑介紹。
為促進茶企加強合作,有序競爭,推動品牌建設,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市場共贏,拓寬茶葉產業發展空間,助推五指山茶葉產業發展,2015年3月,五指山市茶葉協會成立。在協會以及各方的努力下,「五指山紅茶」已經被國家農業農村部認定為2015年第三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產品,五指山茶葉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五指山市政府和五指山市茶葉協會的引導下,五指山市部分茶企帶著茶禮和茶藝積極走出去參與各種營銷活動,推介五指山紅茶,取得了較好效果。同時, 在五指山市歷屆旅遊地產暨城市形象營銷中,五指山紅茶都作為特色旅遊商品或農副產品參加展覽和推介,加深外界對五指山紅茶的了解和認識,提高了五指山紅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椰仙、苗綠香以及水滿印象等茶葉品牌都在五指山、海口等地開設了自己的門店,部分茶葉企業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在京東、淘寶等銷售平臺開網店,線上線下互動。
一杯紅茶下肚,春天的香氣從嘴裡化開,海南茶文化越發生動起來。古箏與茶,舞蹈與茶,專業的茶藝表演為開採季啟動儀式增添了濃厚的藝術氛圍。
一二三產業、茶旅文深度融合
「多次來到海南,不知道海南還有這麼美的地方,海南還有這麼好的茶葉,太棒了!」今天下午,在五指山市妙自然生茶茶園,奔著開採季而來的俄羅斯客人如此評價五指山,如此評價五指山紅茶。以茶為媒,推進五指山茶、旅、文產業融合,成為五指山市接下來的產業發展思路。
據了解,五指山部分茶園不僅可供遊客觀光,還可讓遊客體驗採茶、制茶。五指山椰仙水滿茶香觀光園內,成排的茶樹沿山坡等高線繞山而上,佔地300多畝的茶園十分壯觀,茶樹剛長出的嫩茶格外新鮮翠綠,茶葉清香撲鼻,採茶姑娘戴著鬥笠,偶爾還會唱起採茶山歌。
遊客除了一覽茶園風光,還可以跟採茶姑娘學採茶,上午採好茶青後,在茶園附近農家樂吃地道農家菜,然後到茶園內的茶葉加工廠製作茶葉。經過搖青、殺青、烘烤等一系列工序,茶葉就可以打包帶走了。「如果製作綠茶,遊客當天採的茶葉就能製作成成品茶帶走,如果製作紅茶,還需要經過發酵,當天不能帶走。」五指山椰仙生態茶園園主鄭麗娟說。
在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大背景下,五指山妙自然茶業有限公司積極推進茶旅產業融合。在已經基本建成200畝五指山茶文化生態產業園的同時,將啟動建設集現代茶葉生產、山地休閒度假、鄉村文化體驗和鄉村養生度假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雨林茶鄉茶文化特色村落。
「現在五指山市不斷延伸茶葉產業鏈,茶產業已經與旅遊、扶貧、電商等結合起來。」五指山市旅遊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五指山紅茶是五指山市重點扶持的產業,已經成為五指山一張名片。
一片葉子富裕一方百姓
開採時節,位於五指山阿陀嶺紅山地區的什會村,茶葉種植戶們的臉上洋溢著春天的喜悅。
「又到紫鵑茶的採摘期了,一天採摘收入近400元。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1月8日下午,紫鵑茶種植模範王梅霞、符蓮娟興高採烈地說。
近年來,五指山圍繞茶葉做文章,做強產業,富裕百姓。據介紹,五指山市通過政府資金扶持、企業指導帶動,讓茶農們的收入不斷增加,許多貧困戶通過種茶脫貧。目前,五指山市茶葉累計種植面積8509畝,遍布5個鄉鎮,惠及農戶1014戶,其中貧困戶194戶。
「這幾年,每到春茶上市,幾乎每天都有老闆給我打電話,要我把茶青賣給他。」五指山市水滿鄉方龍村村民王泳蘇介紹,隨著五指山紅茶知名度不斷提升,茶葉價格穩步上漲,與此同時,茶青收購價也水漲船高,種茶已經成為水滿鄉不少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在五指山永訓村村民王瓊香的茶園裡,一排排茶樹層次清晰。7年前,這家茶園所在的山頭還種植著檳榔、芒果以及一些藥材等。「水滿鄉處於五指山腳下,海拔較高,氣溫偏低,而且晝夜溫差大,我們家的檳榔種下去有十幾年了,只見開花,不見結果,橡膠樹也長不大,產量很低。」王瓊香說,2012年,她砍掉部分檳榔、藥材等作物,種上了適應當地氣候的茶葉。
得知群眾有種茶的願望後,五指山市有關部門申請專項扶持資金,五指山市政府拿出3000萬元扶持水滿鄉茶葉種植、加工等產業。
在政府的指導下,在茶企的帶動下,五指山部分農民種茶收入不斷增加,目前,茶樹已經成為當地不少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搖錢樹」。(本報五指山1月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