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知道這麼說的前提條件是什麼,如果是某個健身經驗非常多,只針對某個人的建議,我覺得可能是只針對某個人的建議,並不適合所有人。
鍛鍊胸肌的動作,歸納起來只有「推」 和「夾」兩大類,在每一次鍛鍊胸肌的時候,這兩類動作都要涉及,只是在動作數量上,不同階段,有所不同,或者針對個人胸型特點有所調整。健身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沒有哪一個鍛鍊計劃能適合所有人,都要針對個人具體情況和特點進行適當調整。推類動作主要仰臥推胸和坐姿推胸,仰臥推胸主要是槓鈴臥推、啞鈴臥推,坐姿推胸主要是大黃蜂推胸和其它固定器械推胸等;夾類動作主要是啞鈴飛鳥、蝴蝶機夾胸、龍門架夾胸和固定器械夾胸等。
鍛鍊時一般先做推類動作,再做夾類動作,也可以推和夾類動作交替鍛鍊,推類動作使用的重量,普遍大於夾類動作使用的重量。
在一次鍛鍊過程中,啞鈴臥推和啞鈴飛鳥,一起鍛鍊並不矛盾。
推類動作中不管使用槓鈴、啞鈴,還是固定器械,鍛鍊時使用不同平板角度和不同的座椅高度,能夠分別側重鍛鍊整個胸肌整個胸肌、上胸肌和下胸肌。夾胸類動作主要也是通過調節平板角度、座椅高度分別側重鍛鍊整個胸肌、上胸肌和下胸肌,使用龍門架進行鍛鍊時,主要通過調整身體相對龍門架的位置、夾胸時雙手會和位置相對胸肌的位置和雙臂運動軌跡來側重鍛鍊整個胸肌和下胸肌。
推類動作側重鍛鍊整個胸肌,夾類動作側重鍛鍊胸肌外沿和胸肌中縫。
就使用啞鈴鍛鍊胸肌而言,一般先用啞鈴做啞鈴臥推,平板、上斜和下斜臥推先做哪個都可以,啞鈴臥推一般安排在槓鈴臥推之後。啞鈴飛鳥在動作順序上安排比較自由,都是夾胸類動作,對我來說並沒有順序上的差別,一般都是哪個器械空閒就練哪個動作。如果推和夾胸類動作交替進行鍛鍊,先用槓鈴臥推,再用啞鈴做臥推,然後用啞鈴做臥推,再做其它夾胸類動作,也是可以的。
啞鈴臥推是多關節動作,涉及到肩和肘,啞鈴飛鳥是單關節動作,只涉及到肩關節。如果肩、肘或腕關節有傷,或者有相關肌肉拉伸,鍛鍊時要選擇鍛鍊時關節和肌肉疼痛或不適感最輕的動作,通常需要佩戴護具進行鍛鍊,如果疼痛感比較嚴重,最好停止鍛鍊,甚至只能等到傷好後再鍛鍊。
順便提一點,在做夾胸動作時,啞鈴飛鳥當完成向心發力過程一半以後時,胸肌受力逐步下降,龍門架、蝴蝶機或其它固定夾胸器械則能使胸肌始終處在受力狀態,鍛鍊效果更好。但這並不意味著啞鈴飛鳥可以完全被其它夾胸動作所取代,還是很有必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動作。
鍛鍊時也可以把啞鈴臥推和啞鈴飛鳥結合起來作為超級組進行鍛鍊,選擇的重量一般比平時臥推和飛鳥大重量略低一點的重量,如果作為第一個動作,力量較強的鍛鍊者也可以使用平時鍛鍊使用的重量。
鍛鍊方法是先做一組臥推,然後立刻做一組飛鳥,中間不休息,作為兩個動作之後休息,休息時間略長,1-2分鐘即可,循環做3-4組。鍛鍊強度比較大,組間休息時可以動態拉伸胸肌、肱三頭肌,減輕肌肉疲勞感和酸脹感。
總之,啞鈴臥推和啞鈴飛鳥可以向後鍛鍊,誰先鍛鍊,並沒有特別嚴格的規定,也可以結合起來作為超級組進行鍛鍊。主要是根據個人鍛鍊計劃、習慣、器械空閒情況和具體身體情況等情況決定,也需要靈活調整。
對於別人給自己提的一些健身方面的意見,對新手來說先聽,記住了,自己體會一下是否適合自己,也可以多問問別人,再就是上網搜索一下相關知識,不必完全聽別人的,也不能完全不聽別人的。關鍵還得自己掌握相關知識。